1. 有哪些和战争有关的故事,歌曲,或电视,电影
太多了,只推荐我觉得经典的
电视剧:美国二战《兄弟连》《世界大战》中国抗日至内战《亮剑》《高粱红了》
电影:美国1993年在非洲国家索马里的军事行动《黑鹰坠落》
美国对越南战争《野战排》
尼日利亚营救《太阳之泪》
二战《拯救大兵瑞恩》
二战斯大林保卫战《兵临城下》
二战德国潜艇战《U-571》
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星河舰队》
俄罗斯抗击车臣电影《风暴来临》
故事: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经典故事太多你直接问 大神吧!美国阿富汗战争《拯救女兵林奇》
歌曲:苏联卫国战争《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中国太多http://..com/question/35823623.html?fr=ala0
2. 战争之王电影插曲
苏联国歌(1944年以后的)名字叫《牢不可破的联盟》纯音乐版的国内不好找,只有视屏才有些,不过合唱版的倒是很多。我觉得很不错,不过2005.5.9胜利阅兵是奏的那个版本我觉得最好
3. 最好看的战争电影排名前十
列表:
1、《拯救大兵瑞恩》
2、《蝴蝶的舌头》
3、《士兵之歌》
4、《革命往事》
5、《从海底出击》
6、《钢琴家》
7、《人间的条件》
8、《你逃我也逃》
9、《地下》
10、《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介绍:
《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连姆·尼森、本·金斯利、拉尔夫·费因斯、艾伯丝·戴维兹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1993年11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点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国正式上映。
该片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身在波兰的德国人辛德勒,在二战时雇用了1100多名犹太人在他的工厂工作,帮助他们逃过被屠杀的劫数。
4. 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关于二战的电影有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
———驳日本教科书篡改南京大屠杀史实
———我们这全是为了“自存自卫!”
朱根华绘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朱成山
由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杜撰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日前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这部教科书在审定时作了137处修改,其中对于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篡改,更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那么,日本右翼团体和日本文部科学省又如何沆瀣一气,不惜采用涂鸦手段,炮制和修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呢?
2000年9月12日,“编撰会”以“产经·扶桑社”的名义送审的名为《历史》的教材中,在日中战争(即侵华战争)的部分,蓄意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而在提及东京审判(指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时,他们攻击性地写道:“这个东京审判法庭认定了日军在1937年(昭和12年)的攻下南京战争中杀害了中国民众20万以上。但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的人口是20万人,并且在日军攻下南京的一个月后,增加到25万人。除此之外,此事件的很多疑问点,现仍在论争中。由于是战争,即使不管什么人都杀,也不属于大屠杀。”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的检定意见为:“参照南京事件的事实和有关牺牲者数字的研究状况等来看,可能会产生误解。”于是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和自欺欺人的修改后,变成了“在这个东京审判上,认定了(南京事件)日军在1937年(昭和12年),在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多数的中国人民。还由于这个事件的实情在资料上出现了疑问点,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见解,至今还在论争中。”此外,修改后的《历史》教科书中,在“日中战争”部分增加了“因日军(行为),民众中也出现多数死伤者”的内容。
应该指出,“编撰会”在历史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观点,并不是什么新鲜把戏,而是从田中正明、铃木明等南京大屠杀虚构派那里贩卖来的“旧货”,而南京大屠杀虚构派们的谎言,即使在日本学术界也早已被批得体无完肤,他们之所以还要选用“虚构派”们编造的谎言,其用意不言自明。
“编撰会”在送审时的100字左右的南京大屠杀史的教材中,硬塞进了4个争论点,即“人口论”、“疑问和论争说”、“大屠杀否定论”、“东京审判不公正论”,企图全盘否定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在4个所谓的争论点中,他们认为最大的攻击点或疑问就是当年南京的人口问题。
事实是:根据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南京市政府训令》记载,南京市1937年6月人口总数为1015450人。随着日军逼近南京,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移迁重庆,一些有条件逃难的市民逃离南京,南京人口急剧减少,但南京市政府1937年11月23日致函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中称:“查本市现有人口约50万人”,加上“滞留在南京的9万多名军人”,以及从上海、苏州、常州、镇江逃难至南京的数万名难民,南京沦陷前的人口总数为60多万人当无疑问。“编撰会”采用偷换概念的卑劣手法,把当年南京安全区的20多万人口,硬说成是整个南京市人口,并作为“历史事实”硬塞进教材书里,岂不谬种流传?
必须严正地指出,修改后的历史教科书,虽然回避了“南京的人口”和是否“属于大屠杀”等提法,但是,仍肯定了右翼团体否定侵略和屠杀历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譬如,“在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的提法,何谓“日中战争”?何谓“占领南京”?明明是侵华战争和侵占南京。又如,“杀害了多数的中国人民”,这个“多数”是多少?是30多万人?还是右翼团体胡说的几万人、几千人乃至47人?再如,“由于这个事件的实情在资料上出现疑问点,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见解,至今还在争论中”,究竟是在资料上出现了疑问,还是在历史观上出了毛病?恐怕问题的症结还在后者。日本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喜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历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舍本逐末,舍去的是日本侵略与加害历史的本质和事实,而去追逐历史资料中细枝末节的问题,提出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偏见,挑起所谓的论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日本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教科书上“作秀”,闹得沸沸扬扬,出尽了洋相仍不罢休,其目的是要向青少年兜售和灌输“皇国史观”,鼓吹侵略有理,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同样,日本右翼势力从质疑东京审判入手,极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定案,其用意是企图洗刷罪名和不光彩的历史。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事实胜于雄辩。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中侵略与加害中国人民的暴行史实,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人民日报》 (2001年04月11日第七版)
5. 找一片描写一战的电影
奇袭60阵地
电影剧情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故事。1914年6月,当战争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正式爆发以后,由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和英、法、意、俄等国组成的协约国迅速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大主要战线。其中英、法、比对德作战的西线最为惨烈,而影片的背景就是发生在这里。
澳大利亚隧道爆破专家奥利弗·伍德沃在好友家遇见了一位年轻美丽少女并产生了朦胧的好感,而年龄的障碍让伍德沃对眼前的爱情犹豫不决。战争爆发以后,伍德沃为了男儿报国的梦想应征加入了军队,准备前往欧洲战场为国效力。1917年,伍德沃忍痛告别了美丽善良的女孩,从军穿越德国阵地前往西部前线。身为爆破专家的伍德沃主要工作是和他的战友们秘密开凿一条隧道工程,铺设炸药直抵敌人要害。面对如此艰巨而残酷的战争使命,伍德沃和战友们忍受着地下恶劣的环境。而战争的总指挥根据战争局势临时命令伍德沃在凌晨四点之前完成炸毁红堡的任务,这意味着将要翻出战壕,穿过无人区安置炸药,是极其危险的军事任务。地面上方,敌军的炮火凶猛异常,每分每秒都有惨重的士兵伤亡。面对少尉的质疑,伍德沃也以身作则带领战友冲破重重火焰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军事任务。伍德沃因此和战友们在血雨腥风之中建立了牢不可摧的友谊。将军制定了爆破德军占领的60号阵地的终极任务,正当一切进展顺利之时,敌军的勘探小组将会造成计划的失败。为了完成最终的任务,伍德沃部署战友排除了敌人对整个计划的干扰。6月17日,伍德沃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挖掘出了庞大的地下隧道,并在60号阵地的地下埋藏了大量的炸药。倒计时开始,伍德沃亲手按下了启动开关,瞬间火光冲天,60号阵地上空恍如白昼,惊天爆炸声轰动了整个西线战场,德军上万大军也随着爆炸声瞬间消亡。这场著名的战役也成功造就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工爆破,为战争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伍德沃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为正义而战的军人们用生命谱写了这场非凡而真实的战争之歌。
6. 战争电影中的背景音乐
这种音乐多半电驴上有,可以直接搜索“电影名+原声大碟”MP3或者APE的格式,里面都是电影的配乐。比如《勇闯夺命岛》的配乐就很牛13,电驴上就有http://www.verycd.com/topics/17630/
原声大碟 -《锅盖头》(Jarhead)[MP3!]
http://www.verycd.com/topics/68731/
功夫熊猫原声大碟等等
7. 战争之歌
王者荣耀日服现在叫做warsong(战争之歌)。可以直接玩。4G不行切换wifi就可以玩了。并且提供简体中文使用。没玩的话可得试一试啊。
激战狂潮攻略:87G激战狂潮专区
8. 求电影名、内容300个斯巴达勇士战胜几万侵略者的影片、战争之王之歌是描述他们的逆天故事吗求故事、
片名:斯巴达300勇士,导演:扎克·施奈德,主演:琳娜·海蒂。好片!暴风评分9.6!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亲率本国精兵三百人,加上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四千人据守此关。他们与数十倍的波斯陆军厮杀,波斯军轮番进攻两天不得前进一步,死伤惨重。第三天,在叛徒的引导下,波斯王遣精兵绕人迹罕至的山道抄后路。列奥尼达下令让四千伯罗奔尼撒半岛军撤出了战场,自己带著三百斯巴达勇士死守温泉关,直到全体阵亡。
9. 寻电影配乐 《战争之王》中开头的那首歌
应该是这个
《For what it's worth》
最近看了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战争之王》,片头就是用的这首歌,别有一番滋味。
说道“水牛春田/Buffalo SPringfield”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Neil Young,出生于1945年11月12日的加拿大多伦多。他最早的战斗历史要追溯到五十年代中期的Squires,一支半职业化的乐队。1963年他随Squires乐队一起出现在加拿大民谣乐坛而开始了他的演唱生涯。1964年,他定居纽约,加入Mynah Birds乐队。不久后,因对Mynah Birds成绩感到不满,他和乐队贝司手Bruce Palmer共同前往洛杉矶寻求发展。在洛杉矶,他俩和Stephen Stills成立了被称为当时美国最好的Buffalo Springfield乐队。并取得成功。但乐队的成功导致了一系列危机开始让Neil Young感到厌烦,他于1968年4月退出乐队。
Neil Young是唯一可以和Bob Dylan相提并论的民摇艺人,从六十年代末一直到今天,Neil Young从未停止过对摇滚乐的探索,从早期的rockabilly、布鲁斯一直到硬摇滚。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民摇、乡摇。Neil Young大量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甚至一些丝毫没有创作能力的grunge乐队都乐于自称源于他的影响。在Neil Young进入演绎生涯第四个十年后的今天,他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能力。
Neil Young的音乐观念核心始终是强烈的独立意识。他近乎心甘情愿地否认期望、潮流以及所谓的趣味。他是个摇滚英雄,但绝不会向名誉和地位低头。他的歌曲个性鲜明或带有浓烈的政治气息。他为自己民谣摇滚和歌手兼词曲作者身份而感到自豪,同时又摒弃他们,不断超越着自己。然而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折衷主义者。他尽可能地以音乐形式的发展作为自己创作的唯一目的,而不是简单的尝试,这个过程至今仍在持续中。Neil Young什么时候追求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从来都是都是无关紧要的。任何音乐都会因为他独特气质的介入而立刻身价倍增,任何一个有他参与的乐队都会成名——Buffalo Springfield、Crazy Horse、Crosby,Stills,Nash And Young。
这首《不论真假/For What It’s Worth》,就是当时Buffalo SPringfield乐队大获成功的作品,它描述的是对日落大道上青年被警察镇压的抗议。
There's something happening here
What it is ain't exactly clear
There's a man with a gun over there
Telling me I got to beware
I think it's time we stop, children,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There's battle lines being drawn
Nobody's right if everybody's wrong
Young people speaking their minds
Getting so much resistance from behind
I think it's time we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What a field-day for the heat
A thousand people in the street
Singing songs and carrying signs
Mostly say, hooray for our side
It's time we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Paranoia strikes deep
Into your life it will creep
It starts when you're always afraid
You step out of line, the man come and take you away
We better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Stop, hey,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Stop, now,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Stop, children, what's that sound
Everybody look what's going down
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For+what+it%27s+worth
10. 求经典战争电影主题曲```要好听的~
珍珠港的 there you will be好撒 世界末日的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 经典撒 2012的time for mirecles 也好撒 刘德华的投名状好不好 谍影重重 和变形金刚的片尾曲也不错撒 阿凡达的主题曲也还好撒 角斗士的也好撒 08年的波斯王子那个片尾曲也很耐听撒 特洛伊的remember也堪称经典撒 指环王那个也很有意思撒 james honer 配乐的电影很多主题曲都是经典的 hans zimmer比他强 只是歌曲出的不多 不过都很精辟 还有很多欧美配乐家的电影配乐都很精辟 哎 我日 说了这么多了 不想打字了 看到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