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汉匈战争电影
扩展阅读
新导电影搜 2025-09-11 20:01:54
日本的秘密附身电影 2025-09-11 19:41:22

汉匈战争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5-28 22:32:33

『壹』 汉匈百年战争的介绍

汉匈百年战争又称汉匈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汉武帝的元朔二年(前127年)开始修筑汉长城。

『贰』 骑马与砍杀汉匈全面战争

骑马与砍杀汉匈全面战争是汉武帝时期的河西之战。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的两次纵深突袭作战。双方都是精骑作战,互相砍杀。规模大,距离远、范围广、战况惨。
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起战略反击后,先后取得了河南、漠南之战的胜利,匈奴单于和右贤王远遁大漠以北,河西仅存休屠王、浑邪王等部,势孤力单。汉武帝抓住有利时机,发起河西之战。此役分为春、夏两次作战。
二年春,汉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精骑万人,由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出发,涉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历五国,转战六天,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之大黄山),向西北挺进千余里。大败休屠王、浑邪王部,杀折兰王、卢胡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斩获8900余人,汉军损失十分之七。同年夏,为进一步歼灭匈奴有生力量,完全控制河西走廊,汉武帝令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率精骑数万,由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出发,分两路进攻河西匈奴。霍去病率部渡黄河,经沙漠南缘,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西过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阳关遗址西南),转向东南,攻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大败酋涂王。降俘6500人。斩首3万余。汉军亦伤亡十分之三。另路公孙敖部因迷失方向未能参加作战。 为策应霍去病作战,郎中令李广、卫尉张骞率骑兵万余,从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北)出发,进击左贤王。李广率4000骑北进数百里,因张骞部未能按时出发,被左贤王4万骑包围,军士皆恐慌,李广命其子李敢率数十骑冲击匈奴骑兵队伍,以鼓舞士气;并将骑兵列成圆阵御敌,匈奴进攻,则弓弩齐发。激战终日,汉军箭矢将尽,李广手持强弩“大黄”,连续射杀匈奴裨将数人,缓解了匈奴的进攻。战至次日,汉军死伤过半,匈奴也伤亡很大。时张骞率万骑赶到,左贤王解围北撤,完成了牵制左贤王部的任务。
战后,伊樨斜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惨败,欲召至单于庭诛之。二王恐,乃向汉求降。休屠王悔,浑邪王遂杀休屠王,并其众,共4万余人降汉(参见霍去病迎浑邪王降汉之役)。西汉将降众分置陇西、北地、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鱼河堡)、朔方(郡治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五郡塞外,称五属国。此后,陇西、北地和河西地区少有匈奴攻掠,遂减戍卒之半。
此战对河西各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浑邪王的数万部众在后来归降了汉廷。河西之战使汉匈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役使匈奴继失河南地后又丧失河西,其统治西部地区的根基便被彻底拔除了。此后,匈奴不仅在与汉朝争夺西域的斗争中长期陷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在经济上遭受重大的损失。

『叁』 汉匈全面战争的迅雷下载地址

1、汉匈全面战争是一款网友制作的MOD,依托于骑马与砍杀原版。你是只要汉匈全面战争MOD,还是连骑马与砍杀也一起要?——也就是说,你现在有骑马与砍杀没有?破解没有?2、这里是网络知道,很难发地址。一切外链必然被审查。十天半个月显示不了都是常事。因此不了直接发地址。我在附件里放了一个戎马丹心.汉匈全面战争,含骑马与砍杀1.011版程序文件以及战场人数修改器的0.53完整版,提问者下载免财富值。(但你是手机上线,应该是看不到附件吧?)地址发出来,不知道你能否看到:如果需要发送,请设法留下邮箱。【不要直接发完整的邮箱地址,分开发,否则会被屏蔽】如果有其他需要请“追问”留言,满意请及时采纳您的网络提问,谢谢。张玄操祝您愉快!O(∩_∩)O~

『肆』 骑砍(汉匈全面战争)自立能击败所有势力吗

带着你的将领们,去匈奴城围城,围个几天,城里的敌将或者跟你打野战,或者是跑出去,等城里兵力减少很多了,再发动总攻

『伍』 汉匈全面战争是全面战争系列的吗

是的,他是由玩家根据罗马全面战争为基础制作的MOD,是玩家改编的。

『陆』 汉匈战争详细介绍

汉匈战争,又称汉匈百年战争是指西汉初年,对匈奴的一系列战役,双方各有胜负,前后历经130余年的战争。此一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是以和亲政策和战争政策互相存在,另外,汉武帝的元狩二年(前127年)开始修筑“汉长城”。
编辑本段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 这一阶段采取了妥协的和亲政策。汉文帝时,“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前198年,汉高祖接受汉匈双方以长城为界并同意每年向匈奴朝贡丝绸,米酒和粮食,直至前138年汉武帝时期。
编辑本段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战开始,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战结束。 前1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西经高阙,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取得河南之战的胜果,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次年,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十万人兴筑阴山甫麓的长城。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歼灭浑邪王的部队,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获得陇西,设置凉州四郡。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单于恨浑邪王损兵折将,浑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便投降汉朝。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一生战无不胜,凡六击匈奴,斩俘敌12万余人,收降4万余人。 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史载:“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尚(长)何忧乎?’”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燕然山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之后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在深入大漠一千余里的境内,没有足够的给养,很难生存。消息传来,汉武帝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复出兵。《资治通鉴》卷二十一,对于汉武帝使李广利对匈奴用兵一事,提出批判:“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 汉武帝晚年悔过,下罪已诏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此时汉朝大虚,《汉书》:“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汉武帝去世那年,“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编辑本段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从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战开始,至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援乌孙击匈奴之战而结束。 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遣五将军率16万骑兵,乌孙发兵5万骑兵,共击匈奴,取得了对匈战争的最后胜利。
编辑本段后记
然而此一胜利是短暂,汉匈真正的战事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直到东汉永元三年(91年)大将军窦宪、耿秉深入瀚海沙漠,出击鹿塞(内蒙古磴口县西北七十公里)三千华里,大破匈奴于金微山(今外蒙古杭爱山),彻底解决汉朝历时三百年之久的匈奴之患。东汉虽彻底击败北匈奴,但始终无法占领漠北之地,对领土扩张并无助益。另一方面,东汉击破北匈奴,使得鲜卑摆脱匈奴的威胁而壮大,鲜卑取代匈奴成为中国的边患。

『柒』 汉匈全面战争0.150版本完整版

那位仁兄有完整版的MOD下载地址不要R盘和纳米盘的下载不了如果能发到我邮箱里也可以灰常感谢新手没多少积分谢谢拉~

『捌』 汉匈战争3:打败匈奴的龙城飞将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马邑之战一无所获,小编认为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匈奴作战流动性特点太突出了,就算这次成功诱敌了,也顶多给他们一点教训,不能从根本战略上解决匈奴的威胁,也无法真正实现对打通西域商道这个终极目的。

但是这句唐诗却有一个千古疑案,那就是“龙城飞将”到底指的是谁?明明是卫青攻下的龙城,为何大多数古文献都说龙将飞将是李广呢?

小编认为主要是司马迁的笔法所导致。这一战,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匈奴大军包围,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其实是一次惨败,但司马迁为了突出李广的英勇,将描写重点放在了押解途中,李广飞身夺得匈奴人的马匹,一路逃跑并反身射杀追骑无数, 终于回到汉营。从此,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的称号。

『玖』 汉匈百年战争的过程

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马邑之战开始, 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战结束。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龙城之战。武帝派遣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晓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四路出击。然而四路出击,导致兵力分散,四路军马之间无联系。这次战争公孙贺一无所获,公孙敖、李广皆兵败,唯有卫青斩首七百凯旋,受封关内侯。
前127年,卫青,李息出云中,西经高阙,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取得河南之战的胜果,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 次年,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十万人兴筑阴山甫麓的长城。
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令大将军卫青带领六将军出塞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虏一万五千余人,但是右贤王率部下精骑逃走。
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再次将出击匈奴,虽斩首九千余,消灭大量匈奴精锐,但自身也受到很大损伤。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歼灭浑邪王的部队,越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获得陇西,设置凉州四郡。 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单于恨浑邪王损兵折将,浑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便投降汉朝。
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出塞千余里,与匈奴单于军相遇,交战,匈奴不利,单于引数百骑突围而去。卫青追至赵信城,不得单于,乃烧城中余栗而还。自此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卫青不复出征匈奴。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余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的肯特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史称“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三岁,一生战无不胜,凡六击匈奴,开河西酒泉之地,斩俘敌12万余人,收降4万余人。其后十一年,卫青卒,一生七击匈奴,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斩捕首虏五万余级。两位抗匈名将对匈奴军事力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到解决。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武帝派遣浞野侯赵破奴出击匈奴,遭受匈奴八万骑兵围困而大败,赵破奴被俘,两万余骑。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兵出击右贤王,斩首万余而归。但是骑都尉李陵遭受匈奴围困,血战后无力突围,投降匈奴。
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史载:“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尚(长)何忧乎?’”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燕然山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之后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在深入大漠一千余里的境内,没有足够的给养,很难生存。 消息传来,汉武帝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复出兵。
《资治通鉴》卷二十一,对于汉武帝使李广利对匈奴用兵一事,提出批判:“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死生系焉。苟为不择贤愚而授之,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由于政治上的征和二年太子刘据巫蛊案真相大白、经济上连年征战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以及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众多名将的先后去世,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已诏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停止对匈战争,同时以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施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以弥补连年征战而导致的衰败的社会经济局面。 此时汉朝大虚,“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汉武帝去世那年,“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从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的浚稽山之战开始,至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援乌孙击匈奴之战而结束。
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遣五将军率16万骑兵,乌孙发兵5万骑兵,共击匈奴,取得了对匈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