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游戏耽误的“电影公司”,你最希望看到哪款游戏改编成电影
过去,很多热门电影,尤其是超级英雄相关的电影,总会推出改编 游戏 来一波联合造势。虽说这类电影改编 游戏 大多质量一般,但毕竟有IP的加持,往往也会有不错的销量。
而如今随着 游戏 作品越来越注重艺术性和叙事性,再加上技术力的飞速发展,让 游戏 的过场、运镜以及视觉效果都有着不逊于、甚至是超越电影的表现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想要通关一款 游戏 肯定比看一部电影要花更多的时间,而对于那些既想了解 游戏 剧情,又没有太多时间打 游戏 的人来说,如果能把 游戏 改编为电影,也未尝不是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那么今天,咱们就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来讨论一下” 游戏 改编电卖棚影”这个话题。
▌知名 游戏 IP改编电影
01 | 最终幻想
《最终幻想》系列作为日式RPG极具代表性的系列,虽然从《最终幻想13》开始口碑一路下滑(重生的《最终幻想14》不算),但是此前的作品不仅剧情出色,在进入3D时代后,让无数玩家惊艳的CG过场动画也成了系列的标志性特色。当然,《最终幻想》这种采用架空幻想世界以及追求唯美人设的 游戏 ,其实并不太适合强行改编成真人电影,所以Square Enix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方向——CG电影。
目前为止《最终幻想》一共推出过三部电影——《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最终幻想7 圣子降临》以及《最终幻想15 王者之剑》,其中《最终幻想15 王者之剑》在国内有排片上映。
《灵魂深处》是《最终幻想》系列的第一部电影,2001年7月上映,由“最终幻想之父”坂口博信和莫托·萨克巴拉执导。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 游戏 改编电影”,因为《灵魂深处》的故事是完全独立的,与任何一部《最终幻想》 游戏 都没有关联——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65年,那时候地球被名为“幽灵”的生命形态所污染,而为了拯救人类的未来,则必须找到八个能够与“幽灵”对抗的“灵魂”。
《最终幻想 灵魂深处》展现了当时Square(Square与Enix两家公司此 时尚 未合并)最顶尖的CG制作技术,投入成本超过一亿美元。然而过于晦涩且空洞的剧情,让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惨遭滑铁卢,Square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危机,间接触促成了之后与Enix的合并。虽说《灵魂深处》绝不是一个烂片,但若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评判,显然有着诸多缺陷,尤其是最重要的剧情部分。而完全独立于 游戏 作品之外,也让这部电影难以吸引到原作玩家的目光,里外不讨好。用现在 科技 圈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方向错了 。
《圣子降临》的制作成本虽然比《灵魂深处》要低许多,大概只有4000万美元左右,但SE毕竟还是一家 游戏 公司,所以直到2016年方才带来了第三部《最终幻想》改编电影——《最终幻想15 王中蠢则者之剑》。由于是为了配合 游戏 上市所做的联合造势,所以电影上映比《最终幻想15》 游戏 推出还早了几个月,剧情时间线也设定在 游戏 开篇之前,相当于是一个超大型的 游戏 宣传片。电影整体算是不过不失,故事算是讲明白了,但也没有太大的亮点,反而是过于欧美化的角色建模则与 游戏 本身的印象产生了不少割裂感,明显是为了讨好欧美玩家所做的设计。当然了,在通过了《最终幻想15》的 游戏 后,我只能说:“其实电影还真是挺好看的......”。
02 | 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作为恐怖题材 游戏 中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之一,Capcom不仅在各种外传及冷饭上不遗余力,改编起电影来也同样毫不手软。而《生化危机》电影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真人电影和CG电影。
只可惜随着后续几部电影的推出,品质和口碑却是一路下滑,在我看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因为剧本过于放飞自我,不仅故事编排不够出彩,电影类型也俨然从科幻悬疑变成了超级英雄丧尸片,档银完全失去了自己该有的特色。
不过即便如此,电影六部曲的全球累计票房依然达到了12亿美金,创下 游戏 改编电影系列的最高票房纪录。或许也正是看到票房如此给力,拥有《生化危机》电影版权的德国康斯坦丁影业在2017时确认将重启真人电影系列,并且同样会是六部曲的阵容。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关于重启版导演、演员和故事细节的新消息传出,大概,又是另一个有生之年系列吧......
除了交给电影公司制作的真人电影系列,Capcom自己也制作了多部《生化危机》的CG电影,分别是2008年上映的《生化危机 恶化》、2012年上映的《生化危机 诅咒》以及2017年上映的《生化危机 复仇》,构成了CG电影三部曲。和真人电影的放飞自我不同,CG电影无论是角色还是世界观都与 游戏 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实制作CG电影的初衷,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安抚原作粉丝对真人电影剧情的不满,同时对故事线进行扩充。
知名 游戏 IP改编成电影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寂静岭》、《古墓丽影》等等,不过其中也不乏跑偏的情况。比如2019年上映的《大侦探皮卡丘》以及2020年上映的《刺猬索尼克》,皮卡丘和索尼克作为任天堂和世嘉旗下拥有绝对人气的两大”吉祥物“,咱们先不谈电影本身好不好看,强行把二次元形象做出毛茸茸的3D质感,怎么看都有种”霸王硬上弓“的违和感。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比如《愤怒的小鸟》。
▌被 游戏 耽误的“电影公司”
说到被 游戏 耽误的”电影公司”,我想大家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两个名字——暴雪和育碧。
对于暴雪,人称“十年做 游戏 ,九年拍CG”,虽然近几年暴雪在 游戏 方面屡屡自砸招牌(比如《魔兽争霸3重铸版》事件),新作进度更是缓慢,但是在CG制作方面却依旧维持着超高的水准,尤其像是是《双龙》、《最后的堡垒》等几部《守望先锋》的宣传片,都让人一次次的感叹:暴雪,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拍CG动画电影吧。
于是,暴雪还真就和传奇影业一起,拍摄了一部《魔兽》IP的改编电影,故事取自《魔兽争霸 人类与兽人》,讲述了人类联盟和兽人部落在黑暗之门开启之后所发生的故事。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斩获27.4亿人民币的票房,其中光是中国市场就贡献了14.6亿,也足见《魔兽》这个IP在国内玩家心目中的分量。
至于育碧,像是旗下招牌系列《刺客信条》的每一部宣传片,几乎都有着足以媲美电影的品质,让人完全按捺不住买买买的冲动。不过在真正玩到 游戏 之后,画面缩水、各种意想不到的BUG以及糟糕的”土豆服务器”,都和看到预告片时的美好想象形成鲜明反差。所以如果他们能静下心来好好拍电影,别被 游戏 给“耽误”了,说不定还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笑)。
▌值得期待的改编
那么,大家有没有期待哪一款 游戏 在未来能够改编成电影,又或是有哪一部 游戏 改编电影是你觉得最值得推荐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Ⅱ 有关电脑高手的电影有哪些,
1、《真假战争》
讲述大卫·莱特曼(马修·布罗德里克饰)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将业余时间全都投在了电脑游戏上。一天,他通过搜索,搜到了一台网络电脑,简单破解后,他开始玩一个叫做“全球热核战争”的游戏,一个模拟世界大战的游戏。
2、《通天神偷》
由菲尔·奥尔登·罗宾森执导的动作片,罗伯特·雷德福、西德尼·波蒂埃等参加演出。该片讲述了五个电脑高手组成的小组,为拯救世界和平,利用高超的电脑技术与恶势力展开斗争的故事。
3、《网络惊魂》
由艾文·温克勒执导,桑德拉·布洛克主演的惊悚片,该片于1995年10月10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一名足不出户的电脑程序员安吉拉·贝内特,为一个网友修正一个Bug引起来杀身之祸的故事。
4、《异次元骇客》
由约瑟夫·鲁斯纳克执导,克雷格·比尔克、阿明·缪勒-斯塔尔、格瑞辰·摩尔、文森特·多诺费奥和丹尼斯·海斯伯特主演的奇幻片,于1999年上映。
电影讲述了道格·霍尔和汉农·富勒将虚拟现实发挥到了极限,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 1937年的洛杉矶而引发的故事。
5、《黑客》
讲述Dade(约翰李米勒扮演)是一名电脑天才,在他11岁的时候他已经侵入华尔街的金融公司系统并差点令股市崩溃。由于闯了大祸,Dade被惩罚性地剥夺上网权利直到18岁,现在刚好到期。重出江湖的Dade认识了一群新朋友,包括资深玩家Kate,刚入门的黑客Joey等等。
Ⅲ 如何评价电影《安德的游戏》
如果你认为《安德的游戏》是一部儿童电影,那我只能怪该片导演把这部经典的科幻小说给弄得低龄化了,事实上,《安德的游戏》原著的大部分读者应该是成年人,如今荧幕化的安德褒贬不一,但是从原著粉丝的角度上来说,这个电影改编虽称不上优秀,但基本还算及格,鉴于原著的篇幅较大,故事较复杂(完全可以分为上下两部来拍摄),该片的主体框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在节奏快慢和细节处理上略存在争议,从科幻商业片和原著改编电影来说,此片都只能停留在合格的程度,离成为经典还有一些距离。
但是我们的科幻拿破仑毕竟从书里爬上了荧幕,不论合不合书迷们的心理预期,这终究不算是坏事,但是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我非常遗憾这片将给你们留下儿童科幻片的第一印象。
在原著故事的世界设定之中,孩童的心理年龄大概会比实际年龄大那么点,因为安德被送进战斗学校时候,事实上只有6岁,而电影中出现的安德大概是十来岁了,虽是如此,此片还是难以给人消除儿童片的第一印象,另外此片中相当遗憾的一点是故事背景的铺垫不够细致和有效,这样是导致“儿童电影”印象的重要原因,在原著小说中,关于安德饱受欺压和虫族入侵给地球人留下的阴影铺垫较多,而在电影之中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入题虽然非常得快,但是却没有给人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一下主角的坎坷不一般的生平。不仅仅是主角,本片的一干配角的存在感也比较低,哈里森福特、本金斯利这样的大绿叶也并无很出彩的表现。可以说此片讲圆了故事,但是人物塑造方面相对于原著是非常失败的。
Ⅳ 电影猫鼠游戏开头什么意思没看懂
一个综艺节目。另外两个人是参赛嘉宾。不是三个人都叫同一个名字,而是另外两个人“冒充”男主。等于是,把男主混在三个人之中,让观众or其他嘉宾提问, 他们回答,然后大家猜哪个才是真的。
这也是真的。1977年,电影原型人物——弗兰克·阿巴格内尔(Frank William Abagnale, Jr.)和另外两位参赛者,曾参加电视竞答节目《告诉你真相》。
——有很多类似的综艺节目,或者节目里有此类环节,几个嘉宾,或者几件事,让观众猜一猜“哪个(谁)是真的”,我记得以前《正大综艺》里就有“是真是假”。
Ⅳ 直面创伤,凤凰涅槃——《杰罗德游戏》电影解析
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著名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写的《杰罗德游戏》拍摄的。《闪灵》、《肖申克的救赎》、《死光》、《绿里奇迹》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女主在小时候经历的日食事件可以说影响了女主从十二岁开始到她整个一生。生活、婚姻因此不幸。
一、创伤事件
在日食事件刚开始的时候,女主的父亲和她的母亲在为女主不想去海上游玩而进行争吵。电影中的比较含蓄表示了母亲对女儿比较依赖父亲的这种不满,事实上在小说中说得更加直白。在小说的描述中,母亲对丈夫说:“有时候你的表现仿佛她就是你的女友,而不是你的女儿。”
而在接下来女主和父亲单独在海岸边的椅子上看日食时,父亲的眼神一直在女儿身上裸露的皮肤上,他的眼睛中对洁丝是有种欲望的。之后,父亲让女儿坐在他的腿上,并且在日食发生的时候对女儿做出一些侵犯的举动。这里在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洁丝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声音,他在猥亵你。
小说中有段父亲对女儿猥亵的具体描写。
“接着,那个硬东西抵着她的屁股了,那个既不是螺丝刀柄,也不是妈妈的钉锤的东西在抽搐了。一种热乎乎的液体喷射而出,将她的短裤濡湿了一块。‘这是汗水。’有一天将属于伯林格姆太太的那个声音即刻说道。‘就这么回事,他意识到你怕他,怕坐在他的膝上,这使他感到了紧张,你应该感到抱歉。’”
而这里女主洁丝在对父亲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告诉自己父亲喷射在她身上的体液,只是汗水而已。她的念头在把这个事件进行合理化而不愿意去面对事实的真相。在日食事件发生后,洁丝和父亲是有机会去面对并处理这件事情的,然而在卧室里父亲与洁丝的对话,就让这件事真正地埋藏在洁丝心底并影响了她的一生。
在卧室里父亲故意说要把这件事告诉母亲,然后又说“我与你母亲关系紧张,你与母亲也关系紧张,她又不能杀了我们。”父亲制造并加大了女儿的恐惧,让女儿不要说出去。也就是父亲在给杰丝灌输这样的观念:说了会有很多麻烦,不说对大家都有好处,可以保持现状。父亲的行为可以看到小我的本质就是在害怕变化。这里父亲灌输的念头可以说是造成了洁丝日后对于各种事情压抑沉默的一种习性。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跟原生家庭有关,女主的经历就是。电影中可以看出女主父母的关系并不好,而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却非常亲密,这里就相当于女儿带入了妻子的角色。当带入妻子的角色后,母亲就相当于把女儿当成了情敌,那自然会讨厌她,想去打压她。而父亲只是把女儿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这样自然他和妻子的关系就会造成僵化。整个家庭里,因为家庭成员关系的越位导致了这个家庭处在一种比较紧张、僵化的状态。
二、 创伤诱出
电影开头杰罗德和女主和洁丝在准备一场远离都市的性游戏,然后开车前往郊区的别墅。有个细节,他们在车内播放的歌曲跟日食事件中父亲爱听的那首歌是一样的。接着男女主角在路上遇到一条饥饿的狗,到达别墅后女主角还把神户牛排给狗吃。
小说中对这一部分有一个细节的补充。这只狗名叫“王子”,曾经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养的,在小女孩八岁的时候,她喜欢上了布偶玩具,然后就把这条狗给遗弃了。事实上洁丝是感受到这条狗没有得到关爱,保护,内心感同身受。因为洁丝心底渴望被关爱保护的感受与这条狗产生了共鸣,所以才会主动去喂这条狗。
之后,女主躺在床上穿着新买的睡衣,在床上换了几个姿势,动作有点生硬的,可以看出其实她很不自然,她以为用忍耐和讨好可以挽回婚姻。男主杰罗德呢,准备了手铐,准备了壮阳药,准备妥当一切。其实男主杰罗德还是在积极主动地想要面对(尽管表现方式有点欠妥),因为从后面洁丝对老公说过一句:这样是没法挽回我们的婚姻的。这里的细节可以看出其实杰罗德是在主动面对,期望能够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女主内心的创伤而始终没有走进她的心中。
在女主和杰罗德性游戏过程中,当听到杰罗德说到“Daddy”这个词时,女主开始了挣扎和反抗。“Daddy”这个词初步勾女主潜藏在内心几十年的创伤。
三 、契机来临
杰罗德由于心脏病突发而死去,开始洁丝的反应是希望杰罗德能够醒来并说“如果你能够醒来,无论你对我做什么都可以。”面对困境洁丝的第一念头不是自救,而是外求,渴望外界能够让自己得救。当发现找不到人可以帮助后,洁丝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她躺在床上,整整发呆了五个小时。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遇到问题第一念头都是想求助外面。我想起了以前我自己做项目的时候,领导交给我一个任务,而我自己这一方面并不会做。我当时的念头就是:怎么领导交给了我这个任务,完全不会做怎么办?然后不断地来回翻看网页,看看表格也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当时念头就跟洁丝一样,觉得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都是被念头完全可以控制住了,而内心没有升起一点面对事情的想法,这种无助的念头是在帮助我们逃避现实。
电影中女主内心的无助和绝望让她精神恍惚,面临崩溃的状态,脑海里臆想出了一个杰罗德和一个自己的分身。杰罗德代表的是丈夫过去对她的打压质疑而在女主内心形成的一种压力,恐惧。以前女主对此选择沉默,而现在又把这种压抑恐惧给重新释放出来了。可以看到后面的对话中臆想出来的杰罗德分身经常会说一些死亡的威胁来恐吓女主,叫女主放弃。而女主的分身是在告诉女主要面对创伤,是一种内在成长的潜能,不断地在提醒女主回归当下。
影片臆想分身对话中杰罗德不断地说浪费了五小时,清洁人员不会来,园丁除过草,朋友六月才来,床柱经过强化等等,不断告诉女主,让她绝望。而女主自己的分身则告诉女主:“你必须逃脱,你正在浪费时间,你不必重复事情给我听,赶快醒来。”
臆想的杰罗德代表的是一种无效的思维,她被念头给控制住,念头给自己设限,看不到事物的可能性。而女主分身是在不断提醒洁丝觉察自己的念头,是种当下思维、有效思维,是在提醒她要面对创伤。
在脑海里妄念的碰撞下,杰罗德告诉她就这样吧,逐渐昏睡,假设一切都没事。这个昏睡其就是一种内在的逃避心理。
这个平常跟我们对一些事情的反应也是类似的。我在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当看书看到十几二十分钟的时候,就感到脑袋有点发晕、发困。然后习惯性地逃避,要么去床上躺一会儿,睡一会儿,要么就是拿起手机开始看小说,玩游戏。像平常静坐中,在妄念多时也会有种昏睡的状态,这个昏睡就是内心在事情面前的逃避。
四,揭露轮回
在女主回忆日食事件醒来后,女主分身先是对比了父亲和律师两人的相似之处。
女主的父亲是一个律师,老公杰罗德,也是一个律师。父亲年龄比较大,女主找的老公杰罗德也比她大很多。女主父亲对她进行了性侵,对于母亲是出轨表现,而电影中前面提到说男主经常会消失几个月跑到外面,这里是暗示男主出轨了。因为女主小时候形成的创伤一直在,导致她成年后婚姻里的另一半就是父亲的缩影。因为没有面对创伤,相似的事情会再次发生,这个就是一种轮回。就像女主分身说的:“你选择的婚姻是你知道的唯一种情感关系。”女主和杰罗德的婚姻就是她和父亲关系的轮回。在父亲性侵事件面前女主选择了沉默,而在男主杰罗德把她物化,还性虐她的时候,女主也选择了沉默。
女主分身揭露这段轮回后,女主的反应是什么呢?她说:“我困在这里还不够,我还得重回那里再经历一次?”她的念头表现出来的是在创伤被拉出后的恐惧、逃避。然后,女主分身提出男主出轨事情时,女主说:“我处理了”。女主分身说:“就像坐在父亲大腿上的最后几分钟。”然后女主开始强大的合理化说:他没有性侵我。并且自责,责怪船,责怪母亲,责怪自己的洋裙太短了,说:“这是我的错,我没有办法改变现实。”
女主在面对日食事件的时候,其实一直在合理化,逃避,处在一种受害者模式的状态。她内在一直没有面对自己,没有对过去的创伤接纳。
事情已经发生,已没法改变过去。虽然痛,虽然是创伤,但它是有效的,因为创伤的存在是提醒我们要成长,要面对。而由创伤引发的各种合理化的念头,其实都是无效的,是妄念。把创伤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能量,这才是真正有效的。
成长道路上,小我确实很强大,通过各种合理化来拉扯我们的脚步。面对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更坚定地勇敢成长,守住内心的坚毅。
五,直面创伤
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女主与十二岁自己的内在对话。
可以看到女主心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抱怨、合理化、自责,小时候的创伤让她失去了灵魂,但同时她已经会去看这件事情了。她以前一直被包裹在受害者模式中,是没有选择的。而通过对话让她看到自己其实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就像12岁的洁丝说的一开始就有足以生存的工具。
生存的工具,这里其实有两重含义:
一是告诉她要从受害者模式里走出来,人生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是要坦然面对,说出事情真相。
所以只有灵魂觉醒,走出自己的受害者模式,那才是真正的生存下来。
二是提醒女主,像上次手被玻璃扎破一样,她可以用血来润滑,逃脱手铐。通过划破手腕,用血来逃脱手铐,也影射了直面真相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承担巨大痛苦的。
内在对话之前女主一直是处在一种抱怨逃避的状态,她的灵魂是没有觉醒的,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内在对话之后,她开始愿意正视伤痛,看见真实。
而后女主对于解脱的意念非常坚定,念头里坚信自己可以逃脱,坚信自己可以承受划破手腕带来的痛苦,也告诉了我们,成长中发心、意念非常重要,一个坚定的成长信念,将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勇气。
电影里提到血的特点就是在凝结之前像油一样润滑,也就是逃脱必须快速完成,要么顺利逃脱,要么昏死过去,在面对事情时执行要有执行力。
然后洁丝对脑中的声音说了声“good bye”,在小说中也有提到洁丝脑海里两个臆想的声音开始合在一起,表示她内在开始有一种合一的状态,开始和解。
之后是影片中最鲜血淋漓也是最勇敢的一幕,洁丝割腕,挣脱了手铐的束缚,身体首先从手铐中得救。
在小说中有提到这样的细节:她的一只脚碰在了什么东西上。她向下看去,她踢到了杰罗德肉乎乎的右肩。血啪嗒啪嗒地落在了他的胸口和脸上。一滴血落进了他的一只凝视着的蓝眼睛里。她对他没感到同情,没感到憎恨,也没感到爱。
这段描写也表明女主对杰罗德已经能够如实地看待以及对自己的这段婚姻开始有一种接纳的状态。
小说中还有一段描写:她在水池前弯下腰来,她的嘴一张一合像条鱼的嘴。她吸入那种苔藓泉源的香味。这也是那种矿物质的淡味。自从日食期间她爸爸骚扰了她以后的这些年来,那种淡味一直萦绕着她。可是现在这种味道很正常了。现在这不是令人恐惧的味道,不是耻辱的味道,而是生命的味道了。
这种矿物质的味道其实是指父亲体液的味道,以前这种味道相当于创伤一直伴随着她,而现在这已经不是令人恐惧的味道,不是耻辱的味道,而是生命的味道了,就是她已经开始能够去正视父亲性侵这件事。
女主挣脱手铐,准备离开屋子的时候第二次见到了她认为的死神,然后说了句:“你不是真的,你只是月光的产物。”而在影片最后这个“月光男”同样也对女主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月光是一种虚的,不真实的东西,月光的产物表示面对的是一种不真实的物体。洁丝说这句话表示她觉得月光男是她内心的恐惧,不是真的,而“月光男”说这句话并且没有杀害洁丝,暗示的是洁丝过去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跟死了没区别。洁丝一直活在创伤当中,没有真正地活出自己,所以就像一个虚假的,不是真的人一样。
离开时洁丝把她的婚戒交给了“月光男”,表示她对这段婚姻的告别和释然。
六,疗愈内在
洁丝获救后还是会经常做梦,梦见有“月光男”的出现。身体虽得到救助但是她的心还没有完全得到救助。而电影中最后她做的一些事情就是疗愈自我的过程。
洁丝面对创伤,通过给过去的自己写信,告诉自己,我们值得见到阳光,并且设立基金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需要帮助的人。写信让内在和解,让内心被埋在深处的那段经历重见阳光;分享经历,通过不断标注消融内在的伤口。
其实抱怨指责都是原始创伤所引发的,只有不断标注、安住,回到当下才是面对创伤的最佳途径。
洁丝通过在不断收集有关“月光男”的信息,并且在法庭上勇敢地直面“月光男”。“You are so much smaller than I remember.”你比我印象中要小多了。而洁丝在日食事件中第一次看到房子的时候,也说了同样的一句话,当时父亲回了一句:因为你长大了。小时候表示她身体的成长,而面对“月光男”时表示她内心真正的成长,敢于直面。电影最后“月光男”、洁丝的父亲、杰罗德三者面孔合一,也就代表着洁丝内心的创伤疗愈,内在合一。她的内心不会再被创伤拉扯,不再分裂,也没有任何纠结。
最后电影里有个镜头,女主走向阳光,上方的太阳也从过去的日食也一点点变成整个圆形的太阳,表示她的内心也由缺憾变成圆满,人生也重新开始。
人生中或多或少我们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创伤,尤其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对一个人的影响更是巨大的。虽然面对自己就像割腕一样,就像跳悬崖一样,但割了才能解脱,跳下去才能重生,最后那便是凤凰涅槃!
2018.7.4
本心社---曹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