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寻找一些关于战争的电影
中国的 1。上甘岭(1956)(Shanggang Hill) 本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讲述1952年秋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上甘岭战役的整个过程。在电影美学和影片主题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2。英雄虎胆(1958)(COURAGEOUS FIGHTER) 讲解放初期,在广西南部的十万大山地区剿匪。 3。林则徐(1959)(The Opium Wars) 不用多介绍了。 4。红色娘子军(1961)(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向前进 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5。甲午风云(1962)(Naval Battle of 1894) ] 打吉野的 6。冰山上的来客(1963)(VISITORS ON THE ICY MOUNTAIN) 还爱情呢 7。小兵张嘎(1963)(ZHANG GA,THE SOLDIER BOY) 你就是罗京宝叔叔。 8。红日(1963)(Red SUN) 打74师的 9。归心似箭(1979)(ANXIOUS TO RETURN) 获1982年获第一届香港电影节金像奖最佳语片奖 10。一个和八个(1983)(ONE AND EIGHT) 第五代导演的看山座 至于大决战之类 虽然导演在场面上很宏大史诗 对于蒋介石 林彪等形象也突破以往 更具回归人性 但说穿了对于所谓两种力量角逐中的领导人描述过多 还是咱中国人打中国人。悲哀 故不放入 我们要记录大社会背景下挣扎的小人物 外国的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 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该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士兵们把牺牲了的战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写一遍,而不让他的家人看到血迹斑斑的原件。此举的动机无可指责,但细细想一下,您不觉得原件更珍贵吗?传统的二战片好比是这重新誊写的家书,已经抹去了血迹和弹孔;而本片给我们看的是原件,因此我们震惊、颤抖,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滤镜观察战争。 当代头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此不仅建立了又一座艺术丰碑,而且奇迹般地将一向无法协调的思想倾向和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他并没有贬低二战的正义性,但他提出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命题,并在影片中直接讨论;他打破常规在片头大段描写诺曼底登陆,但人物的塑造并没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战争戏跟非战争戏泾渭分明,但影片的整体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叙事能力为观众提供了见“树”又见“林”的战争场面。 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三、《野战排》Platoon (1986)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秀战争片。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 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 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 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生命赌博。 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 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 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记得采纳啊
② 世界十大经典战争片
一、《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影片评介】: 本片是斯皮尔伯格首部名符其实的战争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在这一天的进攻中,盟军总部发放阵亡通知单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阵亡了。而她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欧洲大陆战斗,还不知生死。盟军司令马歇尔将军得知此情况,立刻下令派一只小分队去救他。最后,这只小分队经过欲血奋战,终于找到了瑞恩,并守住了一座连接巴黎和柏林两地的大挢。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定为“极度渲染战争暴力”片。不过,许多二战老兵对影片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它是“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长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二、《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三、《珍珠港》 (1999) 雷夫与丹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两人对于飞行从小就十分有兴趣。 长大后,时值二战时空,两人一同加入美军飞行队伍。受训期间,雷 夫结识了军中护士伊弗琳,两人迅速入爱河。 此时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陆,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于是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欧洲传来噩耗,雷夫的座机在空战中不幸遭德军击落,生死未卜。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后,只能互相勉励对方。但是爱情的幼苗却悄悄地萌芽。 就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现在伊弗琳与丹尼驻扎的珍珠港。正当三人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难题时,日军也悄悄地准备偷袭珍珠港。雷夫与丹尼这对好朋友又是情敌,还得一起并肩作战,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开 打,两人只能将儿女私情暂时抛在一旁,共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生命赌博。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③ 请推荐几部好看的战争电影
4月份北美票房冠军<史前一万年>,画面我看过了还算撮合吧,是古代的,可不是<公元10000前>啊
<机械公敌>这个也不错,是高科技的,是人类和机器人打的,很刺激也很搞笑也是**月北美票房冠军
<锅盖头>描写海湾战争美军狙击手的故事
《第九突击队》俄罗斯最新战争片,一队新兵在阿汗
战场上上演生存与死亡的悲歌
《大偷袭》05年8月推出,描写二战时,美军营救菲律宾日本集中营战俘的故事。喜欢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错过。
《天国王朝》美国电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题材,这次,我们大英帝国的一个铁匠,阴差阳错的来到被基督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没享受几天好生活,就赶上了强大的撒拉丁军队的攻击,漫天的投石车发射的飞弹,疯狂的弯刀骆驼部队,我们的铁匠如何力挽狂澜呢?
《风语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据小说改编的越战影片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经典越战片,十分精彩
《深入敌后》美飞行员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无人地带》波斯尼亚战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
《兵临城下》前苏联头号狙击手与德国狙击手学校的校长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看过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国爱国主义与浪漫激情
《U-571》海战的经典,无论后来专家找出该片的多少错误,可影片的质量与娱乐效应却一点不差
《核艇风暴》因为错误的密码来电,一场核战争几乎要打响
《K—19寡妇制造者》这艘核动力潜水艇没有因为指挥官换成哈里森福特而变的吉祥,寡妇制造者真是名副其实。
《猎杀红色十月》老007萧恩·康纳利摇身一变成为了前苏联最先进潜水艇的指挥官,带领一干将领叛逃苏联,发誓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
《太阳泪》美国大兵潜入非洲中部去营救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有点看头。
《哈特的战争》德国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一件事,见证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在这部电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临死前的一声“自由”,震慑人心
《爱国者》与世无争的美国农场主在儿子被英国远征军杀害后,彻底变成了一个屠夫,背景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战争巨作,茫茫沙漠,英国殖民者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辉旗号,在遥远的非洲与苏丹穆斯林作战浴血撕杀。
老牌经典有:
《桥》
《卡撒布兰卡》
《巴顿将军》
《坦克大决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中国的战争片嘛
《大决战》不错
《开国大典》经典
《渡江侦察记》还兼具娱乐效果
《上甘岭》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奋人心,爆炸效果一点不逊色外国大片。
④ 到底哪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让你触目惊心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秀战争片。
⑤ 谁有关于歌剧《洪湖赤卫队》的资料
影片名称]: 《洪湖赤卫队》(1959)
[主要演员]: 王玉珍 张玉瑚 傅凌
[导 演]:
[地区语种]: 大陆影视 | 国语
[影片分类]: 中国旧电影|战争片
[ 首演日期 ]: 1959 年 (中国
60年代拍摄的电影《洪湖赤卫队》,它反映了洪湖人民跟随红军闹革命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韩英。她是根据当年贺龙的姐姐贺英的革命故事改编的。韩英的扮演者王玉珍因为塑造了这个角色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王玉珍:洪湖赤卫队这个戏,是43年前,也就是我们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节目创作演出的,到北京来演出以后,受到党中央和北京市人民的喜爱,特别是拍成电影以后,那影响就更广了。碰上这么个剧本,是我塑造了这个人物,奠定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电影《洪湖赤卫队》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影片中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特别是韩英这个巾帼英雄的成功塑造,成为影片中的亮点。
⑥ 推荐八部高分战争电影,你看过几部
寒假在家,作为军事迷的我,又把喜欢的战争电影全部看了一遍。不吐不快,今天,我想把自己最爱的,看过很多遍的十部战争电影分享给大家。下面的排名无关先后,主要看个人口味。
01《拯救大兵瑞恩》——真实与完美的集合
《猎鹿人》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制造出一种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强烈落差。前半段近40分钟都在描绘一场喧闹的俄式婚礼。然后在一个短短的过场戏后,迈克尔等三人就成了越南前线的战俘,成为越军施暴的对象。片中,迈克尔的两次行动无疑是“正义”的:一次是从越军的魔掌中救出自己的同伴,一次是履行诺言,从美国返回越南救出挚友。
电影中战争的真实和俄罗斯轮盘的残酷,呈现出一种直接的,强烈的情感撞击,刻画出了美国青年由和平环境进入战争之后的内心挣扎与变化,值得一看。
以上,是我挑选出来的八部个人比较喜欢的战争电影,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可以在评论区补充一下,大家一起交流~
⑦ 战争题材电影、悬疑类电影、歌剧类电影。
战争类《黑鹰降落》《八月八号》《珍珠港》 《兵临城下》悬疑类《七宗罪》《人骨拼图》《空中危机》《记忆碎片》歌剧类《剧院魅影》《芝加哥》
⑧ 有什么好看的欧美战争电影(经典地)
遥远的桥 70年代的 看看老美电影领先我们多少
最长的一天 更老60年代的 黑白的
兵临城下 超级经典 讲述苏联德国狙击手的故事
父辈的旗帜 硫磺岛的来信 姊妹篇 太平洋战场 美日硫磺岛决战
热带惊雷 大场面加恶搞
军天壮志 经典越战 从头打到尾 梅尔吉普森主演
中途岛大海战 很多采用了历史真实镜头
深入敌后
猎鹿人
爱国者 美国独立战争
还有个是讲述一战时期法国雇佣兵团的电影。上格云顿主演。记不清名字了,好像就叫《雇佣兵团》。
⑨ 谁可以介绍几个战争的经典电影呢 最好是国外的 当然 要是很经典 国内的也行 谢谢大家啊
锅盖头
片 名 Jarhead
年 代 2005
国 家 美国
◎导 演 萨姆·门德斯 Sam Mendes
主 演 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 .... Staff Sgt. Sykes
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 ....
迈克·卡拉维 Mike Akrawi .... Bedouin
拉泽·阿隆索 Laz Alonso .... Escobar
利尼·比尔 Rini Bell .... Swoff's Sister
卢卡斯·布莱克 Lucas Black .... Kruger
拜伦·布朗 Byron Browne .... Bootcamp Marine D.Gillooly
克丽丝·库伯 Chris Cooper .... Lt. Col. Kazinski
Ammar Daraiseh .... Iraqi Officer
Mark Davis .... Dettman's Neig**or
James D. Dever .... Recruiter #2
Al Faris .... Iraqi Officer
V.J. Foster .... Vietnam Vet
Riad Galayini .... Nurse
Kareem J. Grimes .... Welty
简 介
1990年夏,第一次海湾战争烽火欲燃。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经历了两年的艰苦训练,年仅20岁的狙击手安东尼•斯沃福德(杰克•吉伦哈尔 饰)肩上扛着100磅重的装备辎重、手上拿着狙击步枪、满怀对于战争的憧憬和成为英雄的渴望,随部队一同开往了沙特,在荒漠中静候着进攻伊拉克的命令下达。斯沃福德的祖父参加过二战、父亲经历了越战、叔叔曾在军中服役,前辈的戎马生涯深深影响着他,暴力、性与男子汉气概对于许多青春懵懂的男孩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因此斯沃福德早在14岁时就梦想着成为海军陆战队员,他坚信“成为了男人就要去打仗,男人和战争总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战争并非理想中那样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在沙漠中等待任务分配的漫长6个月几乎把斯沃福德与战友们的所有意志消磨殆尽,而斯沃福德在为国家“服务”的同时,他的女朋友却抛弃他投入了一个旅馆服务生的怀抱。战争的序幕渐渐拉开,斯沃福德经受着烦恼和恐惧的折磨,他的战争经历虽然短促,却也好几次面临生死关头,他曾经想到过自杀,也曾崩溃得拔枪对着战友,他被伊拉克人射伤过,也被另一支兄弟部队误射过。在战争的尾声,跋涉了10多公里的斯沃福德亲眼目睹了战败的伊拉克军队被屠杀后的恐怖情景:有的士兵尸体被烧成了灰烬,有的还保持着生命中最后时刻的姿态……斯沃福德与战友们发觉,战争远比想象要来得残酷,他们开始反思,作为一个美国人、一个男人、一个士兵,到底意味着什么?
影评 & 幕后
“锅盖头”(Jarhead)经常被用于称呼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每个新兵入伍后都会迅速被理成这种发型,有人甚至计算过一个熟练的理发师理好一个锅盖头的时间平均只需要1分56秒,陆战队把锅盖头发型视为军队纪律和荣誉的象征。本片改编自一位曾经的“锅盖头”安东尼•斯沃福德的纪实小说《锅盖头:一位海军陆战队员的海湾战争回忆录》,该书2003年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多天内连续印刷7次,印数达20万册,迅即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的书评称它为“迄今为止对于上一次海湾战争最震撼人心的记述”,是“对战争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特别的战争经历造就了特别的回忆录,从而促成了特别的战争电影《锅盖头》的问世,同一场战争,对于每一个士兵、每一个排,甚至于每一个营来说,都会呈现出不同的体会,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第一次海湾战争却只是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几幅有限的画面与图片而已,所以导演山姆•门德斯认为,既然当年“沙漠风暴”的战争场面在普通人的脑海中只是一种“空对地”式的宏观画面,所以《锅盖头》要反其道行之,通过地面上一个士兵的“地对地”、“地对空”式的微观体会来回味那段烽火岁月。
《锅盖头》拍摄花絮:沙漠濒死体验
最初,“好莱坞金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托比•马奎尔这对儿生活中的狐朋狗友都曾考虑过出演安东尼•斯沃福德一角,其中迪卡普里奥还信誓旦旦地发表声明说希望通过这一角色进一步摆脱奶油小生的形象定位,但最终这一令好莱坞众多小生觊觎的士兵角色,还是被凭借《死亡幻觉》的出色表演而晋身为新一代偶像实力派的杰克•吉伦哈尔摘得,对于这场战争,吉伦哈尔自觉遥远而陌生,因为他时年仅11岁,但读了原著过后,吉伦哈尔迫切地想要成为“锅盖头”的一员,试镜后等待结果的他甚至迫不及待地在门德斯的语音信箱中留言道“只要入选,什么角色都可以”。
由于海湾地区局势不稳,所以《锅盖头》只能在美国国内取景,影片主要拍摄于加州南部的帝王谷,因为该地区的地貌与气候特征与伊拉克类似,现实中的海军陆战队就曾利用当地的小城布劳利来训练新兵,以便适应伊拉克当地的作战状况。剧组更是在烈日当头的格拉米斯沙漠地带足足拍摄了5个月之久,与当年安东尼•斯沃福德所承受的煎熬时间几乎等长,所以对于杰克•吉伦哈尔、杰米•福克斯、克里斯•库珀等一干主演而言,光是剃个锅盖头是远远不够的,从整理行装到摸爬滚打、从高温脱水到精疲力竭,华氏120度的沙漠地带算是给众人上足了战争的苦难一课,每个人似乎都已濒临身心的承受极限。
《锅盖头》点评:反战新旗手
现实中的沙漠风暴行动,完全是一泻千里的以强胜弱战例,既无峰回路转、也不惊心动魄,因此好莱坞觉得海湾战争没啥可说的,先前也只有爱德华•兹维克的《生死豪情》、大卫•O•拉塞尔的《夺金三王》拿它说过事儿(排除了拿第二次海湾战争说事儿、做秀做到恶心的电视电影《拯救女兵林奇》),但山姆•门德斯却不这么想,只要是战争,就能找出反对它的理由,既然史泰龙都颇有自知之明地说过“沙漠风暴的行动中,兰博是多余的”之类的谦恭之辞,门德斯也只好因势利导地把好莱坞一贯挚爱的大英雄主义搁在了一边,以士兵的视角进行一番坦诚的自白,就像原著后记中的一句总结:“士兵成了英雄,社会在庆祝战争造成的死亡和毁灭,但这两件事情是做士兵的永远也不会庆祝的。士兵庆祝的是幸存和生还,并不是杀掉了日本人、德国人或者伊拉克人。”这是士兵真正的内心独白,虽然不够动听,但足够真实。
越战的记忆早已远去,伊拉克的硝烟尚未散尽,在人体炸弹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一部颇具反思意味的战争片终于出现了,“我们要对谁开火、作战?”,片中在沙漠中苦熬待战的海军陆战队员一脸茫然,作家安东尼•斯沃福德在给《纽约时报》撰写的文章中给出了答案:“在燃烧油井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自己是在为石油而战。”《锅盖头》是一部弱化战斗场面的战争电影,显然,它是打着反战旗号的,因此,《锅盖头》不仅仅是一部充满内省力量的关于海湾战争的回忆录,更是对一些经典的反战影片的一次敬礼,观众能在片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镜头,比如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奥利佛•斯通的《野战排》等等。在蠢蠢欲动的奥斯卡新一轮超前押宝中,《锅盖头》被评论界预测为下届奥斯卡奖的宠儿,从《美国美人》到《毁灭之路》,以往山姆•门德斯只要出手,就必获奥斯卡提名,不知这一规律能否延续?
⑩ 关于红军的电影都有哪些
1,《血战湘江》
《血战湘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类电影。该片由陈力执导,王霙、保剑锋、徐箭、董勇等主演,于2017年6月30日在中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934年红军34师官兵付出巨大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
2,《绝战》
《绝战》是由林小鑫、许江华执导的战争题材电影,由厦门蓝火焰影视、厦门乐众文化共同出品,由何育骏、王岚、高明升、胡子健、吕文军等主演。
该片于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以“湘江战役”为背景,讲述红34师为了掩护中央主力红军突围,担当后卫与敌人浴血奋战、凤凰涅槃的故事。
3,《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革命战争题材歌剧艺术片,由谢添执导,王玉珍主演,于1961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同名歌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4,《勇士》
《勇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斗片,由宁海强执导,于小伟、李东学、聂远、宋佳伦领衔主演。该片于2016年10月14日在中国上映。《勇士》以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为背景,讲述了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天险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5,《巴山女红军》
《巴山女红军》是中润海天传媒影业出品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第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那一段辉煌历程。这支创造了奇迹与功勋、将女性抗争与解放运动推到巅峰的妇女武装,最终成为凄婉而悲壮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