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游戏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扩展阅读
电影马路杀手完整版 2025-09-14 17:00:06
华语50部经典电影 2025-09-14 16:45:13
中国好看的电影连续剧 2025-09-14 16:22:42

游戏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9-14 15:27:49

Ⅰ 什么时候游戏能达到电影的视觉效果

纵观有些变化,我们会发出无穷感叹
就拿那些长系列的作品来看吧
《极品飞车》,从纸片一样的画面到照片一样的场景,我们不得不惊叹!!
《古墓丽影》,劳拉那八边形的脸蛋如今已经性感纯熟、撩人不已。我们不得不惊叹!
对于电影,在90年代是一个特效方面飞速发展的年代,到了2000年后,电影已经有以假乱真的技术,直到如今,电影特效还是在以假乱真中多元发展。
因此,相对电影,次时代游戏画面发展仿佛进入了90年代的电影画面发展阶段,玩家也越来越注重游戏画面。
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如《孤岛危机(DX10)》。游戏展现的是一个热带雨林天堂,杂草灌木,乱世流水,光影交错,云蒸霞蔚…该游戏在E3展商获尽了几乎所有关于画面的大奖,也刺激了游戏产业对画质的注重,刺激的硬件产业的前进脚步。
电影画面可能在无线接近饱和状态了,伟台电影的优势可能不再画面了,而是创意、形式以及传达给人们更为深刻的主题。因此,游戏是有机会再画面上追上电影的。
但是,游戏的画面逼真程度有其制约因素,如下
1.玩家电脑的配置问题。并不是每个玩家都是拥有很高的配置,因此,玩家的配置关乎了游戏的销量,指引着游戏的开发策划。也就是说,不是游戏商没有能力把游戏做的很逼真,其实他们已经在优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只不过优化是有限的,总不能把游戏优化得连10年前的电脑都跑得起如今这些大游戏吧,因此游戏开发者就会把持在一个度,让游戏画面不太低,配置要求又不太高,这样销量才可能有看头。
2.游戏的形式问题。像您这样提问的,应该是指3D游戏吧。对于3D游戏,玩家可以再一个三维世界里有一定范围的角度地观察;不同的是,电影特效不一定是单纯三维做出来的,有时候后期还会增加一些平面的特效,颜色的过滤等等,这些都是电影工作人员为一段镜头量身打造的,而游戏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有时一种方案不是对各种场景都是那么协调,那些量身打造的特效在游戏中又显得不太起作用,因此游戏画面的真实性是不及电影的。另外,游戏受到介质的制约,贴图不能无限大,模型不能过分细分,所以出现画质缩水是必然的。
3.投入资金不同。同时派拉蒙、梦工厂出品,电影版的《变形金刚》和游戏版《变形金刚》怎么差别那么大呢?还有电影版《阿凡达》和游戏版《阿凡达》也是天壤之别。同时,华纳的《极度恐慌》,迪士尼的《争分夺秒》却是比较尽人意的。他们的差别不在制作商,在投入上。一部电影版《阿凡达》能够做几十部游戏版《阿凡达》,那么游戏画面会比电影画面好?答案自在人心。
不过,在这个高科技更新换代如此快是时代,游戏画面能慢慢解开它的束缚,逐渐成为和电影类似的、满足人类视觉要求的一种形式。
据说,2012年,次世代游戏机将诞生,届时游戏处理能力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游戏画面也会更加真实。我认为,在往后几年中,游戏画面将逐渐达到以假乱真的质量。5年后,游戏画面达到电影版的质量。

Ⅱ 游戏知识科普(4)——什么是互动式电影

我知道,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奇怪,大家想必要问互动式电影,为啥能归类到游戏知识科普里呢?

那么,这期十三少就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一种全新的,近些年才流行开来的游戏类型——互动式电影游戏。

众所周知,虽然电子游戏早就被归类为第九艺术,但其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远远比不上比它早诞生几十年的第八大艺术——电影。

显而易见,主流媒体对于院线大片的相关报道要远远多于对新上线游戏大作的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这个行业非常成熟与发达,另一方面也源于主流媒体对游戏的固有偏见。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不会有人对你的爱好说三道四(当然你爸妈可能除外)

但是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虚度光阴。不拉不拉。

作为一名充满热情的游戏玩家,也是挺憋屈的。

不过这个现象可能很快就会发生改变。

因为近些年游戏产业、CG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诞生了互动式电影这种全新的游戏类型,它已经将游戏与电影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艺术形式结合到了一起。

互动式电影的出现让游戏玩家不再单纯按照游戏编剧设定好的固定套路进行游玩,反而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努力改变主角的命运,以达到游戏最佳的结局。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就会问了,这也没啥稀奇的啊,非线性叙事,多支线,多结局的游戏比比皆是啊,这也不是互动式电影首创啊。

对于你们的这个质疑,我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你们说的对。

诚然,多结局的电子游戏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过了,这并不稀奇。但是多结局的电影呢?你看过吗?

就在这两年,具有多结局的电影还真的诞生了。

所以,互动式电影已经模糊了游戏与电影之间的界限,它既可由游戏公司制作发售,运行于游戏主机、PC、甚至手机上,例如《底特律:变人》以及《奇异人生》。也可以由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用户直接在视频网站观看。例如已经在Netflix上映并取得广泛热议的《 黑镜:潘达斯奈基 》。

可能再过一些年,还会产生在院线上映的互动式电影,让一个影院的人一起来决定这部电影的剧情走向,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大家对于剧情选择的分歧。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对互动式电影有个基础了解了,我们放几张截图让大家感受下,在游戏机上看电影与在视频网站看电影的区别。

以下是《底特律:变人》中玩家要做出的选择:

以下是《 黑镜:潘达斯奈基 》中观众要做出的选择:

讲真,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游戏画面已经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了,游戏中虚拟的场景与现实中拍摄产生的场景已经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游戏会越来越像电影,而未来电影则会越来越像游戏。

游戏公司总希望能拥有跟好莱坞大片比肩的画面特效及叙事能力,带给玩家充足的沉浸体验感。而电影公司则希望能拥有跟游戏一样的互动性体验,延长一部电影的生命周期,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也正是所谓别人家的饭香。

不过,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心酸。

你看现在的3A大作制作成本也动辄高达10亿美元,已经基本赶上了好莱坞电影的烧钱水平。而游戏工业也跟电影工业有着更多的融合,2018年的传奇大作《荒野大镖客2》就曾一度是好莱坞群演最大的雇主。

然而,游戏与电影的逐渐融合也并不能消弭这两者自身的独特魅力。

有的游戏玩家喜欢看游戏剧情,而非亲自上手操作角色(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到底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手残)。而有些影迷则经常对电影中的角色嗤之以鼻,总想自己亲自上手,拯救世界。

故而,这个世界上就产生了这么两类神奇的人:云玩家及键盘侠。

这里绝对没有对云玩家及键盘侠的恶意,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欢事物的权利与方式。这很正常,而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游戏的观赏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比如《神秘海域4》《古墓丽影》《刺客信条:奥德赛》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可观赏性,因此B站通关也算通关。

话又说回来,想进入电影世界中操控一切的也大有人在,传统的电影表现形式无疑扼杀了这部分观众的热情。而在互动电影中,这部分观众终于可以不用再在影评中发牢骚,可以自己去决定主角的命运了。

有的人喜欢做旁观者,静静看别人表演,不发表意见。而有的人喜欢做参与者,任何事物都想亲身体验尝试。互动电影的出现,无疑在这两类人中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你既可以左右主角的命运与剧情的走向,还可以保持较为舒适的观赏状态,不用再为自己操作不到位而发愁。

如果互动式电影继续发展下去,并结合VR等先进技术,可预知的是,这将对传统的电影行业带来的巨大的变革与影响。同时也会成为游戏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能再过些年,好莱坞的6大电影公司就会发行各类可以玩的电影,而R星 育碧 暴雪 EA等游戏大厂也会推出可以在影院上映的游戏。到那个时候,只怕再也没有人能区分,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款游戏了。

期待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Ⅲ 当电影剧情跟游戏剧情有差,你会有放弃游戏的冲动吗

我不会放弃游戏,毕竟游戏创作和电影电视创作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出现一些改动和偏差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玩过电影电视改编的游戏或者是看过一些游戏改编成的电视电影吧,其实这种影视创作和游戏创作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有时候两者之间经常发生着转变!

其实有很多根据影视作品改编得很好的游戏作品,也有根据游戏改编的很好的影视作品!就比如我们熟知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古剑奇谭系列以及权力的游戏系列等等,这些游戏的玩法都比较新颖,就游戏的剧情方面来说,部分还原了影视剧,但是也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是非常成功的!

Ⅳ 《魔兽》向票房杀来,中国游戏电影化的机会也来了吗

全球游戏业正前所未有地保持一致——牟足劲向电影业冲击。
在万众期待的《魔兽》中国首映倒计时的关头,6月6日,巨人网络对外宣布成立影视业务子公司巨人影业,成为了巨人回归A股后成立的首个业务子公司,此前巨人的名作《征途》很有可能像《魔兽世界》一样经改编登上大银幕。在巨人网络之前,网易、游族、蓝港等游戏公司也早已宣布加入影视阵营。
毋庸置疑,游戏电影化是国内外行业的共同趋势,最近轻松登顶票房的《愤怒的小鸟》已经证明市场的无限前景。但中国游戏能在这个巨大风口就势飞起吗?
IP年代“游改电影”利益诱人
如果你的朋友圈有游戏玩家,想必早在n天前已经看到他们在晒《魔兽》电影票,尽管它要在6月8日才上映,这在中国电影消费中极其少见。这部改编自知名游戏《魔兽世界》的魔幻电影,被业内预计上映后排片占比将高达90%以上,中国票房将有可能达到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22点整,《魔兽》零点场共排映7123场,购票人次51.35万,累计票房2563.53万人民币,数据逼近《速度与激情7》去年历史记录(5246.97万)的一半。
一大波“游改电影”也即将来袭。据公开资料,《俄罗斯方块》将由中美联合拍摄,打造同名“史诗级”科幻、动作、惊悚电影系列,《水果忍者》、《我的世界》、《割绳子》等游戏也将被改编电影,《古墓丽影3》也将重启,并计划于2018年上映。
“游改电影”并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且由来已久,1993年热门游戏《超级玛丽》就通过借鉴马里奥管道工的概念改编成了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这之后好莱坞陆续有“游改电影”上映,但大多数是不成功的。有人统计,好莱坞自1993年至2014年共有30余部“游改电影”,除了《生化危机》系列和《古墓丽影》,绝大部分的票房和投资回报低于预期,其中“超级玛丽”不及投资成本一半。
在“愤怒小鸟”、“魔兽”强势来袭之前,游改电影几十年来一直很难打破票房不佳的魔咒,好莱坞的投资商和电影制作者却前仆后继,原因很简单,背后利益诱人。按照粉丝经济的理想效果,拥有众多游戏玩家的热门游戏,光把玩家吸引到电影院就不得了,还能结合电影做一系列的衍生品,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过来,游改电影,拓展游戏角色与情节的可能性,应该是能反哺游戏,延长游戏生命周期的。
现在娱乐产业得IP得天下。自带故事和人物,题材越来越丰富,又不断经过市场玩家口味考验的游戏,对于电影创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素材。原计划购买电影《魔兽》中国版权的万达就是看中这一点,2016年初直接把传奇影业收入囊中,当时王健林预言传奇影业几千个IP知识产权,将来就会变成万达整个旅游行业或者儿童娱乐行业巨大的生命,实现电影产品的延续。
而今年“愤怒小鸟”、“魔兽”的强势来袭,很可能是整个“游改“电影产业复兴,大开挣钱模式的转折点。
游戏电影双风口,中国却没成功先例
不论是电影还是游戏,中国都在前所未有的绝佳风口。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近几年来最好的成绩:电影总票房达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6亿,比2014年增长51.08%,其中中国影片《捉妖记》以24.38亿元收入,超越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7》,成为中国史上最高票房电影。
中国的游戏业有多火,不用这样列数据,还是拿《魔兽》举例即可——它之所以在中国首映,就是因为中国是《魔兽世界》游戏最大的市场之一。据估计,在全球的500万玩家里,中国玩家几乎占据了一半。
然而,史无前例的双风口中,当好莱坞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愤怒的小鸟”们开心挣钱时,中国至今没有一个将二者结合的“游改电影”来市场赚一把。
魔兽会是一个风向标
“游改电影”热潮来袭,中国市场不会被忽视,就看谁先抢滩。
这次打造出《征途》的巨人网络宣布加入影视阵营,已经再次宣布暗战正在进行。在中国娱乐业高速发展,而电影原创故事能力整体偏弱的背景下,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越来越丰富的各类游戏题材会很快填补市场的多种需求。
实际上,6月6日巨人网络的表态,也展示了游戏与电影娱乐在中国互相支持的样本和前景。巨人把自有游戏向其它娱乐内容的延伸称为“产品全IP计划”,将开发包括《征途》、《球球大作战》、《仙侠世界》等在内热门游戏的影视剧、文学、动漫产品。这之前,腾讯、网易等也在尝试探索“游改电影”的可行性,《QQ飞车》、《天天酷跑》、《QQ炫舞》、《天下3》、《新大话西游2》等都在计划中。
市场没有好的产品,也正说明好质量游改电影的前景无限。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魔兽》这样的标志性“游改电影”项目最终证明票房成功,将刺激爱跟风的中国市场迎来“游改电影”风口。

Ⅳ 游戏改编的电影利弊

游戏改编电影是目前一个很流行的趋势
由游戏的名气开发对应的电影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以及 圈钱
先从利也就是好处开始说好了
游戏改编电影 近的我们知道有魔兽 远的我们都耳熟能详的 生化危机
但是游戏改编的电影 却鲜有佳作 我们网上稍微一搜 就会发现有很多很多游戏改编的电影
街霸啊 红色派系啊 马克思佩恩啊
然而这些电影 要么籍籍无名 要么被人喷的一无是处
但是还是依然前赴后继的大批的游戏改编电影 是为什么呢

一是赚钱 电影的质量跟票房是有关系的 但是我们也常看到垃圾片票房高 质量高的片子 反而没票房
而游戏改编电影 吸引人的更多的是游戏的情怀 玩过这个游戏的玩家 就会对这个游戏改的电影感兴趣 哪怕是听说过这个游戏 而且这个游戏又有一定质量和号召力 人们也会去尝尝
二呢 则是电影对游戏的宣传效果 游戏想要更多的人玩 必然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 但是我们很少能看到游戏满大街贴广告 或者在电视上大量的做广告 一般游戏发布的信息都是会由游戏媒体去进行传播 这也就从某种层面限制了接收信息的群体 比如今天ps4 pro发布 你要是不看游戏媒体 你会知道么
所以电影就是一个不错的宣传手段 电影可以吸引很多不知道游戏的人去看 比如看寂静岭之前 不少观众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游戏 电影上映之后 人们就会好奇 游戏里面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游戏是不是好玩呢

再说 弊
其实说实在的 游戏改编电影 没有什么不好的 至少对观众来说
但是对电影市场来说 风靡的改编热潮 带来的可能是电影的质量水平下降
电影只追求cg特效 却忽视剧情 某种意义上会让人对电影行业失望
对游戏公司呢 大概弊端可能是 对电影收益预期过高 投入过大 导致票房无法回本
也或者游戏公司作死的在电影里面肆意的改变剧情 让玩家失望 导致失去忠诚玩家等等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