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推荐几部中国70,80年代那个时代的儿童电影
1. 《铁扇公主》:描述了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的斗争,展现了勇敢与智慧。
2. 《神笔马良》:描绘了马良用神笔帮助穷苦百姓,惩罚恶人的故事,寓意深刻。
3. 《大闹天宫》:讲述了孙悟空不满天庭安排,大闹天宫,展示了反抗精神。
4. 《哪吒闹海》:描述了哪吒为村民斗争海怪的故事,突显了英勇与正义。
5. 《骆驼献舞》:一部描绘了骆驼跳舞的动画,寓意着和平与欢乐。
6. 《猪八戒吃西瓜猜裤》:通过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寓教于乐,传递了智慧。
7. 《渔童》:讲述了渔童与海妖斗争的故事,展现了勇敢与智慧。
8. 《济公斗蟋蟀》:描绘了济公与蟋蟀的趣事,寓意着善良与机智。
9. 《金色的海螺》:一部以金色海螺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美好与神奇。
10. 《小蝌蚪找妈妈》:讲述了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传递了亲情与母爱。
11. 《牧笛》:描述了小牧童与牧笛的传奇故事,展现了音乐的力量。
12. 《愚人买鞋》:通过愚人买鞋的故事,寓教于乐,传递了智慧。
13. 《喵呜是谁叫的》:一部以猫咪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友谊与爱心。
14. 《熊猫百货商店》:讲述了熊猫经营百货商店的故事,展现了勤劳与智慧。
15. 《好猫咪咪》:描述了猫咪咪的趣事,寓意着善良与机智。
16. 《九色鹿谨虚》:讲述了九色鹿拯救谨虚的故事,传递了感恩与善良。
17. 《葫芦兄弟》:描绘了葫芦兄弟团结抗敌的故事,展现了团结与勇气。
18. 《黑猫警长》:讲述了黑猫警长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传递了正义与勇敢。
19. 《雪孩子》:通过雪孩子的故事,寓意着善良与勇敢。
20. 《三个和尚》:讲述了三个和尚历险的故事,寓教于乐,传递了智慧。
21. 《人参果》:一部以人参果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神奇与美好。
22. 《张飞审瓜》:描述了张飞审瓜的故事,展现了正义与智慧。
23. 《小马虎》:通过小马虎的趣事,寓意着成长与教训。
24. 《丁丁战猴王》:讲述了丁丁与猴王的斗争,展示了勇敢与智慧。
25. 《善良的夏吾冬》:描述了夏吾冬的善良行为,传递了善良与爱心。
26. 《真假李逵》:通过真假李逵的故事,寓意着辨别是非与智慧。
27. 《咕咚来了》:一部以咕咚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欢乐与冒险。
28. 《南郭先生》:讲述了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寓意着诚实与智慧。
29. 《崂山道士》:描述了崂山道士的奇遇,展现了奇幻与智慧。
30. 《九色鹿》:讲述了九色鹿拯救落水者的故事,传递了感恩与善良。
31. 《猴子捞月》:描绘了猴子捞月的故事,寓意着幻想与智慧。
32. 《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展现了聪明与机智。
33. 《狼来了》:通过狼来了的故事,寓意着诚实与警惕。
34. 《老虎学艺》:讲述了老虎学艺的故事,传递了勤奋与智慧。
35. 《假如我是武松》:描述了假如我是武松的故事,展现了勇敢与智慧。
36. 《鹿铃》:讲述了鹿铃的故事,寓意着友谊与爱心。
37. 《蛐蛐》:通过蛐蛐的趣事,寓意着生活与乐趣。
38. 《小熊学木匠》:讲述了小熊学木匠的故事,展现了勤奋与智慧。
39. 《捉迷藏》:一部以捉迷藏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欢乐与冒险。
40. 《鹬蚌相争》:讲述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寓意着团结与智慧。
41. 《小松鼠理发师》:描述了小松鼠理发师的故事,寓意着善良与机智。
42. 《老鼠嫁女》:讲述了老鼠嫁女的故事,传递了亲情与爱情。
43. 《蝴蝶泉》:一部以蝴蝶泉为主题的动画,寓意着奇幻与美好。
44. 《快乐的数字》:通过数字的趣事,寓意着数学与乐趣。
45. 《除夕的故事》:讲述了除夕的故事,展现了传统与亲情。
46. 《三毛流浪记系列》:描述了三毛流浪的故事,寓意着成长与坚韧。
47. 《网》:通过网的故事,寓意着生活与抉择。
48. 《小蛋壳》:讲述了小蛋壳的奇遇,寓意着奇幻与智慧。
49. 《女娲补天》:描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展现了神话与智慧。
50. 《夹子救鹿》:讲述了夹子救鹿的故事,传递了善良与爱心。
51. 《山水情》:通过山水的故事,寓意着自然与情感。
52. 《红孩儿大战火焰山》:讲述了红孩儿与火焰山的斗争,展示了勇敢与智慧。
53. 《西岳奇童》:描述了西岳奇童的冒险,寓意着奇幻与智慧。
54. 《金猴降妖》:讲述了金猴降妖的故事,展现了勇敢与智慧。
Ⅱ 求一部80年代的儿童电影《哎呦 哥哥》
电影名:哎哟,哥哥
导 演:金淑琪
编 剧:王焰珍
主 演:关培培 春晓 朱曼芳 马大龙 许旨异
上 映:1987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哎哟,哥哥 (1987)故事梗概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豆豆,好胜心强,富于幻想。他有一个英俊洒脱、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的哥哥大杆,他还是运动场上的佼佼者。小豆豆非常崇拜哥哥,哥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仿效的对象。时常把哥哥的说的话似懂非懂地搬来学用,他特别喜欢和哥哥在一起。哥哥去球场比赛,他和邻居女孩小兔子前去观看,当哥哥投进球时,他高兴地跳起来。可当哥哥没接着球时,他把自己手上的皮球丢给哥哥,气得哥哥把他从球场赶走。大杆躲在房里抽烟,豆豆发现后,为哥哥保密,并从爸爸衣袋里偷了一包烟,放在哥哥床上,最后挨了爸爸和哥哥一顿骂。大杆过生日,不让父母干涉,豆豆不懂其中的奥妙,但他的好奇心和超凡的想象力,使他又一次做了勇敢的尝试。他和小伙伴一起来到院外过生日,用面包代替蛋糕,没有刀就轮着用嘴啃。一支蜡烛,在他们眼里是那样神圣而又充满欢乐,没想到,哥哥送来了大蛋糕,并点燃了各色蜡烛,这时,豆豆更觉得哥哥最能理解他。哥哥和同学去游泳,不带豆豆去,他很生气。好胜之心,使他勇敢地带着小兔子去闯大海,妈妈发现后焦急万分。大杆突然想起去燕儿岛游泳之事,立即奔向海边。在礁石旁,他发现了救生圈,他绝望地哭了。回家后,他发现晾在阳台上的豆豆的衣服,抱起正在洗澡的豆豆,打他那光光的屁股。大杜立志报考军事学院,但妈妈心有余悸。豆豆责问妈妈,为什么不让哥哥干自己想干的事呢?学校要开家长会,豆豆因为爸爸妈妈不能去而嚎啕大哭。大杆陪着弟弟去开家长会,在教室的墙报上,大杆看到了豆豆写的一篇作文《哎哟,哥哥》。文中抒发了豆豆对哥哥的深厚感情,坦露了一颗滚烫的心,使他很受感动。他体会到对弟弟的责任,看到了弟弟的心。
其他的找不到了
Ⅲ 小时候上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谁还记得那些电影的名字啊,想看看。
小时候上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谁还记得那些电影的名字啊,想看看。, 小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都去什么电影院
《地道战》
《地雷战》
《巧奔妙逃》
《刘胡兰》
《英雄儿女》
《董存瑞》
《太极张三丰》
《方世玉》
《洪熙官》
《六指琴魔》
《笑傲江湖》
《精武英雄》
《神经刀与飞天猫》
《倚天屠龙记》
《高压线》
《鲁冰花》
谁还记得上学时候的那些游戏
马兰花是几个人把腿盘一起 然后跳的那个吧?谁坚持不住谁下去。
粘年糕没听过,不过应该跟贴树皮差不多吧?就是一大群人围成一个圈圈,2个人一组,然后2个人跑着追,快追上,或者被追的坚持不住的话就贴别组人身上,然后没被贴到的那个人就做追的人。。。。被抓的人要唱歌或者表演节目。
还有丢手绢。。这个我想不用说了吧。西西。
还有跳绳,不是现在的那种跳绳,是2个人撑开绳子,然后另外的人跳,动作很多,记得几个名字,比如“争上游”,寿光之类的。“争上游”是首儿歌吧,“弟弟妹妹赶姐姐走,姐姐的志向大大的有,有延安,有条山,还有革命的井冈山”。步子我现在还记得。西西。。当然玩那种一人一跳的跳绳也可以,或者找一根大长绳,2个人抡著,其他的人跳。。
然后就是老鹰抓小鸡,西西,这个游戏我想知道的很多吧?一人拌做老鹰,一个般母鸡,其他的都素小鸡宝宝。。
抢凳子。。如果有N个人玩游戏,就准备N-1个凳子,然后开始起音乐,所以的人围着凳子转圈圈,(凳子排成一圈)音乐停的时候,所有的人去抢凳子坐下,没坐下的淘汰,然后再去掉一个凳子继续游戏,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有奖励。
拔河。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吧?
嗯,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啦,其他的想到再补充吧。。
谁还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看过一部电影叫《疯狂的兔子》,网上哪里能找到。想再重温一遍。
你好,刚找了下,56里面有,名字是 教育题材电影《疯狂的兔子》。
我已经忘了大概的剧情,不过看到这个名字就记得当时有点吓著了,本以为是励志类的,结果...
请采纳~
小时候看过的好看的电影,还记得吗?
大叔、怦然心动、阿甘正传、阳光姐妹淘、婚纱、天使之恋、速度与 *** 系列
谁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革命传统电影都有哪些?
平原游击队 柳堡的故事 白毛女 董存瑞 上甘岭 渡江侦察记 铁道游击队 九九艳阳天 永不消逝的电波 青春之歌 林海雪原 红色娘子军 洪湖赤卫队 还有……
麻烦采纳,谢谢!
学校组织去看电影 交完钱了什么时候能去看啊
那谁知道啊。。。
学校组织观看电影后感的作文100字
3月22日(星期五)下午, 老师 组织我们去学校的音乐厅观看电影,名字叫《守护者联盟》,讲述的是影片里的童话人物, 团结 在一起,共同对付食虫人的阴谋。当影片里的童话人物遇到危险时,我会很紧张。当它们打败食人虫时,我会很开心。我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从今天开始我要团结所有的 同学 ,我要和他们做好 朋友 。这是我和同学们 第一次 在音乐厅看电影,感觉好极了。 希望 下周的班会课上,老师又可以带领大家到音乐厅观看电影。
3月22日(星期五)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去学校的音乐厅观看电影,名字叫《守护者联盟》,讲述的是影片里的童话人物,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食虫人的阴谋。当影片里的童话人物遇到危险时,我会很紧张。当它们打败食人虫时,我会很开心。我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从今天开始我要团结所有的同学,我要和他们做好朋友。这是我和同学们第一次在音乐厅看电影,感觉好极了。希望下周的班会课上,老师又可以带领大家到音乐厅观看电影。
谁还记得80后小时候爱看的经典电视剧或电影啊,90年代末和21
小龙人,一代女皇武则天,新白娘子传奇,秦始皇与阿房女,神雕侠侣,小李飞刀,甘十九妹,封神榜。
Ⅳ 十部八十年代乡村电影, 部部是经典成了标杆
一、《甜蜜的事业》,上映于1979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2
这是一部朴实的电影。也是一部给人感觉非常美好的农村题材的影片。
影片的导演是谢添。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电影工作者。1979年,他想拍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反映当时的农村风貌和人们的思想变化。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谢添不断进行调查访问,发现在当时的农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依然普遍,于是就选择了这个切入点。
那时的电影工作者,从不会“闭门造车”,而都会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吸取养分。
所以《甜蜜的事业》才会那么生活化,才会那么接地气。然后谢添又通过轻松幽默的表达方式,将所要传递的思想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节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如今回头看,这仍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导演的创作态度认真严谨,但表现手法却大胆活泼。谢添在影片中对“蒙太奇”手段进行了新的尝试,其中慢镜头的运用和“男追女”的桥段,都令观众耳目一新。
演员们的表演也很成功,扮演唐二婶的马琳,虽是豫剧演员出身,但在镜头前的表现却自然流畅,细腻传神的表演令人叫好。
而李秀明扮演的唐招娣,和李连生扮演的田五宝,都是那么的纯真美好。尤其是李秀明,那比阳光更灿烂的笑容,使她迅速成为了更多观众心中的女神。
《甜蜜的事业》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两首动人的插曲至今广为流传,五宝追招娣的镜头,以及那条飘逸的红纱巾,也成为我们脑海中,难以忘记的画面。
还有那个时代的人,多么淳朴啊,每个人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多么令人羡慕啊。
目前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是7.2分,明显是给少了。
二、《喜盈门》,上映于1981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2
1980年,各家电影厂开始主抓农村片。这期间拍摄出了大量农村题材的好电影。《喜盈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都是“新手”。编剧辛显令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而导演赵焕章也是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我想,也许正因为都是“新手”的缘故,所以他们在创作期间,就格外认真,从剧本创作,到演员选择,再到布景设计,全都做到贴近生活,突显真实。
他们都想竭尽所能,为观众呈现一部充满喜庆氛围的农村题材的好电影。
影片上映后,赵焕章心情忐忑。他专门拿了个小本,来记录观众观影时笑的次数。结果,越到乡下,观众们笑的次数就越多。尤其到了乡村,一部片长100分钟的电影,村民们竟笑了170多次。这下,赵焕章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他心想,这部电影,算是成了。
一个心里装着观众的创作者,他的电影,又怎会没人看呢?
《喜盈门》最终凭借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幽默风格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音乐,而获得了第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第二届金鸡奖荣誉奖。杨绍榈获得了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此后,赵焕章又执导了《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众多农村题材的好影片,不仅获奖无数,而且观众都爱看。
如今,这部电影豆瓣评分8.2分。
它无疑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就包括现在的年轻人,偶尔翻看这部电影,也仍是赞不绝口。
对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对导演的手法,对王玉梅、于绍康、温玉娟、王书勤、张亮、马晓伟、洪学敏等演员的表演,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部上映于40多年前的农村片,为何如此受欢迎?我觉得这是现在的电影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月亮湾的笑声》,上映于1981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月亮湾的笑声》无疑也是1981年上映的一部优秀的农村题材的好电影。
它好在哪儿?好就好在
“很实在”。
导演的手法很实在,演员的表演很实在。影片中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在农民身边发生过的事,所以大家看这部电影时,都感觉很亲切。
影片通过农民江冒富在不同时期的几次不同遭遇,热情讴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影片以轻喜剧的形式呈现。尽管创作者们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进行了适度夸张,然而因为全部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所以还是让大家感觉到无比真实生动。
影片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演员的选择。
尤其是张雁和仲星火两位老演员,简直将农民形象给“演活了”。
在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张雁这位演员。这是一位朴实的演员,低调的艺术家。他来自乡村,对农村生活想到熟悉和了解。然而为了演好江冒富这个角色,他还是再次进入农村,住到老乡家,去感受和体会人物在真实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而在表演中,他也摒弃许多技巧,而是从生活出发,真实再现人物的情感。
片中有好几场戏,都令我们难以忘记,如冒富大叔听训时的诚惶诚恐,如他砍树时的悲愤和绝望,都被张雁通过传神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达到了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
而张雁质朴的外形,略带憨厚的性格,也为他塑造江冒富这个角色,提供了帮助。以至于当他带妆出现在拍摄现场时,许多当地的村民,都以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农呢。
仲星火演过许多农村戏,《李双双》就是其中的一部。他所塑造的喜旺哥,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按理说演农村人,对于他来说,是他手到擒来的事情。然而在《月亮湾的笑声》中,他却以严谨的创作态度,演绎了一个与喜旺哥截然不同的农民形象。他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将庆亮这个眼界窄、骨头软的“墙头草”,塑造得活灵活现,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82年举办的第二届金鸡奖评选中,张雁因在《月亮湾的笑声》中的出色表演,而荣获了最佳男主角的称号。他的照片还登上了当年《大众电影》杂志的封面。这对于一个长得貌不惊人的演员来说,显然是一件非常难得是事情。
因为《月亮湾的笑声》的成功,上影厂于1984年又拍摄了《月亮湾的风波》,由中叔皇担任导演,张雁、仲星火担任主演,同样很受欢迎。目前的豆瓣评分也是7.6分。
四、《飞来的女婿》,上映于1982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1982年我国也出品了众多优秀的农村题材的电影,如《陈奂生上城》、《山道弯弯》等都很不错。然而没想到的是,豆瓣评分最高的,竟然是并不怎么十分出名的《飞来的女婿》。
这部电影同样由上影厂出品。与《喜盈门》和《月亮湾的笑声》相比,它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但为啥观众都爱看?雅清觉得,它一定有它独到的地方。
首先它具有浓郁的喜剧氛围。但它并没像《乡村爱情》等影视剧那样,依靠夸张的不协调的肢体动作,和装疯卖傻来吸引观众、制造笑点,而是通过巧合、夸张、误会等艺术手段,使得剧情既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合理、完整的故事,是大家喜欢它的一大原因。
另外演员们的表演,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陈述作为上影厂的老戏骨,一向是以塑造反派角色而著称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扮演了一位老农民的形象。无论从外形、气质还是表演方式,都与《渡江侦察记》中的敌参谋长,截然不同。体现了一个专业演员的可塑性。
还有李玲君、高淬、吴云芳几位女演员,也将各种的角色扮演得活灵活现。尤其是在刘家喝喜茶时,你来我往的那场戏,简直就跟生活中一模一样。
同时,很多观众还因为这部电影记住了陈鸿梅。她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小兰,表演很是自然生动,没有漂亮女演员大多都很矫揉造作的习惯和毛病。总之,
影片的总体风格就是朴实、自然,给人的感觉,耳目一新。
五、《咱们的牛百岁》,上映于1983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6
又一部上影厂的作品。不得不说,在80年代,上影厂制作的优秀农村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
导演依然是赵焕章。他显然是拍摄农村题材的大咖,我觉得在这方面,连谢晋也比不了,更别说张艺谋、陈凯歌等后辈了。跟之前拍过的《喜盈门》相比,这部《咱们的牛百岁》,镜头运用更为成熟,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活。演员们的表演,还是一如既往地贴近生活,极具烟火气。
这部电影的原作者袁学强也是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身边发生的事很熟悉,写出来的东西也都有根据。导演赵焕章因为拍摄了《喜盈门》,所以积累了创作农村题材电影的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了《咱们的牛百岁》中,再次获得成功。
直到现在,影片中的许多细节都令我们记忆犹新。如懒汉田福砸锅、菊花和秋霜对骂、还有牛百岁劝说天胜时的苦口婆心等,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样。
这部电影上映后,同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那么它好在哪儿?
首先影片的风格充满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风扑面。
而来不像现在的影视剧,大多脱离现实生活太远。
其次人物形象性格鲜明,
虽然是群戏,但每个角色都有记忆点,能让观众迅速牢记。
另外演员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王馥荔、陈裕德和丁一,在里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只是现在,像这么朴实细腻又生动鲜活的农村电影,哪里还看得到哦。
六、《乡音》,上映于1983年,珠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5
胡炳榴是另外一位拍摄农村题材影片的大咖。可惜他已经去世了。
胡炳榴从4岁到14岁,都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他对乡村田园充满感情。因此他后来所拍摄的《乡情》、《乡音》和《乡民》等,才会那么生动、灵动,充满深情。观众也都爱看。
《乡音》是胡炳榴执导的“田园系列”的第二部,上映于1983年。在这之前,他所执导的《乡情》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影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然后胡炳榴再接再厉,拍摄出了这部《乡音》。
电影表现的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人物关系也很简单,也没有特别强烈的矛盾冲突,但为啥观众还是很喜欢?我想,原因有二,一个是我们感受到了胡炳榴那真诚的态度,和对作品投入的真挚情感。一个是,通过电影,让我们对一些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这部电影拍得无比细腻,温情如水的故事,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达到了震撼人心的目的。
另外演员们的表演也很生动。扮演女主角陶春的张伟欣,为了让自己在气质上更贴近农妇,而专门到农村去生活了一段时间。而扮演明汉的陈锐,在开拍之前,就到油榨坊去体验过生活。在实拍时,他为了更像农民,抓起机油和泥土就往身上抹。这样的创作精神,在现在的演员队伍,已经非常少见了。
1984年,金鸡奖评选,该片获得最佳故事影片奖。而影片中所流淌的乡村韵味,至今都令观众为之陶醉。
七、《生财有道》,上映于1983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7.9
这又是一部谢添执导的作品。所谓“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谢添果然出手不凡。60年代他拍出过《锦上添花》,70年代拍出过《甜蜜的事业》,80年代又拍出了《生财有道》这样的老少皆宜的农村影片。
其实当时正是众多农村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的时期,为何谢添的这部《生财有道》能够脱颖而出?
雅清觉得,
一、故事很工整。
用欢喜冤家作为切入点,将新思想新观念融入到一个个细小的故事中,又有趣又好玩,又合情合理,让观众不由自主地笑,又不知不觉地接受“大道理”,很巧妙。
二、谢添的功力。
他总能将农村的那种家长里短的小事儿,拍得生动质朴有趣。他用镜头和剪辑的手法营造喜剧效果的手段,实在高明。
三、演员的表演。
那可真是“锦上添花”啊。
有人说,可以将《生财有道》看做是《锦上添花》的续集。我想,这主要是因为,《锦上添花》的主演赵子岳和凌元,又都出现到了《生财有道》中。另外再加上陈强,更加“笑料百出”。那可真是“喜上加喜”啊。
几位老戏骨的表演实在精彩,赵子岳和陈强碰撞在一起的化学反应也很奇妙,似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无数的笑料。陈强将一个固执的父亲形象塑造得太鲜活了。而看到年轻时的蔡明时,大家也觉得眼前一亮。
不得不说,1983年,那可真是农村电影的高峰期啊。可是现在,怎么农村电影就不见了呢?
八、《人生》,上映于1984,西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4
80年代中期,吴天明携《人生》这部电影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西北黄土高坡的天空是那么湛蓝辽远,让我们看到了西北汉子是那么淳朴善良,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真实而自然流动的美。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吴天明那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他对《人生》这部作品所倾注的深厚情感。
这部电影上映后,荣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最佳女演员奖,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荣获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观众好评如潮。
太多人从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高加林一样,苦苦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吴天明曾经随原著作者路遥,两次深入到陕北体验生活。开拍之前,他又带着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等到陕北去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认真观察,使得演员们终于找到了角色所应该有的感觉,使他们在塑造人物时,就更加“胸有成竹”。
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
也正是因为吴天明等艺术家这样严肃认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才能拍出像《人生》这样的好作品。
直到现在,它仍被年轻的观众奉为经典。豆瓣8.4的高分,就是最好的说明。
当然吴天明那过人的才华,也通过这部电影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形象,还是场景的设置,全都那么朴实、自然,展现得从容不迫。他那种将所有的风土人情、人文风俗、人生哲理全都游刃有余地呈现到银幕之上的气度,可不是每个导演所能达到的。所以说《人生》不仅是中国最好的农村电影之一,更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
九、《笨人王老大》,上映于1987年,北影厂出品,豆瓣评分8.8
在时间过去了30多年后,这部电影终于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这是一件好事情。也说明,
真正的好作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总会被人发现的。
后来,有年轻的网友问,是不是因为电影的片名太“土”,所以当年没人注意这部佳作?我想也许会有这个原因在里面。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已经很少有观众再走进影院看电影了。所以对于好电影的遗漏,也是有的。
是的,《笨人王老大》的确是一部被众多人所忽视的好电影。好在哪里呢?
好在朴实无华,好在剧情合理,好在演员表演真实,好在影片的内容,能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影片一开始,基调是轻快的,然而越到后面,就越是压抑。因为特殊时期到来了,颠倒黑白的日子里,一切都变了。王老大这个老实、本分又勤劳的男人,日子越过越穷不说,还倒欠了生产队几十块钱。最终为了能让孩子穿上件厚衣服,他迎着风雪去砍柴,不慎坠入山谷摔死了。
许多人看这部电影,眼泪都一直在眼眶里打转。用喜剧的形式来讲述悲剧的故事,其实是最能打动人的。另外,这部电影很写实,同时内容发人深省。我觉得电影除了寓教于乐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记录历史。显然《笨人王老大》做到了这一点。
十、《芙蓉镇》,上映1987年,上影厂出品,豆瓣评分9.2
有人说,《芙蓉镇》这部电影,对于新中国的电影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佳作。
导演谢晋通过电影语言,生动地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的社会风俗画,奏响了一曲凄美婉转的山野民谣。他将古华笔下的文字变成了画面,使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地鲜活于银幕之上。
谢晋作为艺术创作上十分老练和成熟的大导演,他希望能将这部《芙蓉镇》拍成一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效果,同时还具有警示功能的“大作品”。而显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他可以说费尽心血。单是寻找合适的外景地,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行走了一万多里的路程。最终选定了湖南的王村,作为“芙蓉镇”的外景地。
而对于演员的要求,他更加“严苛”,要求所有演员包括刘晓庆这样的大明星在内,一律都要体验生活。而这样的结果是,所有演员出现在镜头前时,就已经变成了剧中人物的状态。刘晓庆在片中所呈现的熟练地舀豆腐的动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练就是。
《芙蓉镇》成了谢晋的又一部力作,成了标杆。
而每一部成功作品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创作者们太多的付出和辛劳。而现在的编导们,如果都拿出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又何愁作品不优秀呢?
Ⅳ 求80 90年代一部儿童国产电影
电影《少年犯》
出品:深圳影片公司、上海劳改局联合摄制
色彩:彩色
类型:剧情
片长:100分钟
上映:1985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彩色
类型:剧情片
[编辑本段]○主创人员
制片人:郭衡宝
导演:张良
编剧:王静珠、张良
摄影:阎序中
美术:王玫芳
音乐:杨绍吕
[编辑本段]○演员名单
蒋健、陆斌、蒋健、朱曼芳、沈光炜、王吉、赵汝平
故事梗概
少年犯方刚、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车上还坐着一位40多岁的女记者,她是《社会与家庭》杂志的记者谢洁心,出于社会责任感,她正在进行一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16岁的方刚因持刀杀人被判刑5年,他来到少管所以后恶习不改,经常打人,还顶撞管教人员。犯人暴连星欺负方刚是新进来的,在一次吃干饭时给他分了很少的菜,两个人当场打了起来。管教队长冯志学关了方刚的禁闭。赵所长通过调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让冯队长把方刚放了出来,同时撤了暴连星分菜"掌勺"的职务。不久,方刚又在暴的煽动下,在课堂上打人闹事,还奚落劝阻他的冯队长,冯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赵所长批评冯队长不该打人。方刚想乘机逃跑,便谎称自己吞进了一把折叠小刀。冯队长等人信以为真,千方百计组织抢救,使方刚良心受到责备,坦白了自己的错误。赵所长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没有进行处罚,这对他教育和触动很大。几进几出少管所的惯窃犯肖佛,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经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谢洁心在和他接触中感到他机灵、聪明,又讲义气,很为他痛心。这天晚上,她找肖佛谈心,肖佛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来他先后有过三个父母,他们全都把他当成负担而遗弃他。他从7岁起流落街头,慢慢地堕落成惯窃。肖佛变坏的过程引起谢洁心的深思,她连夜写稿,向社会、向所有的父母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少管所的"家长接见日"那天,方刚和肖佛的家长没有来。方刚痛苦地吞下了折叠剪刀,所领导立即进行抢救,终于将他救活。谢洁心和冯队长又说服方刚的父亲到医院来看望儿子。方刚看到所领导这样爱护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亲执意不认儿子,还痛骂前来找他的冯队长和谢记者。冯队长对他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沈金明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幼稚、单纯,但求知欲很强。他因为受黄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奸淫幼女罪。来到少管所以后,他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教育,逐渐悔悟,并发奋读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谢洁心从他的事例受到启发,写了评论文章,呼吁对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视,更不要嫌弃。文章发表后在少年犯中引起强烈反响。可她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她自己的儿子却因流氓罪被捕。她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现在自己吞食了这个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负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影片创作者在深刻研究众多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作品,提出了“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的观点,提醒人们重视犯罪少年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环境,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影片采用实景拍摄,启用少年犯来扮演少年犯,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和震撼力。
剧情:这是一部描写少年犯罪份子在学校般的监狱生活中,在“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知道下走上正路的故事。影片采用监狱实景拍摄,选了十八名犯罪少年做演员,以纪实风格的写实主义手法逼真地再现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会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第一次选用在服刑改造中的少年罪犯主演片中的少年犯,又让这些犯罪少年自已谱曲并演唱了本片的主题歌。
[编辑本段]○所获奖项
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
获第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获1986年青年影视爱好者活动周《影视明星太平洋杯》“青年最喜爱的电影故事片”奖和“纪念奖”
获1989年伊朗第七届曙光旬国际电影节少年影片国际赛最佳演员奖
获1987年《文汇报》和《中国电影时报》举办的“新时期十年”最佳影片奖
Ⅵ 80年代国产经典电影大全
我认为以下是80年代国产经典电影大全
1、《苗苗》
该片讲述了本想成为运动员的女青年韩苗苗被分配到小学当教师后,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名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的故事。
2、《红牡丹》
影片讲述了旧社会马戏明星红牡丹及其师史妹的坎坷经历和悲惨命运的故事,于1980年上映。
3、《巴山夜雨》
该片围绕“文革”中遭到迫害的诗人秋石在被押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反映了“十年动乱”中人民的痛苦遭遇和与“四人帮”所做的斗争。
Ⅶ 寻找一部大概80年代关于儿童成长的国产电影
闪光的彩球
(1982)
主演: 丁嘉元 / 梁波罗 / 赵静 / 朱玉雯
向阳小学四年一班的李小春,不守纪律、乱冲球场,新任大队辅导员方华对他进行劝导时,反倒被他将一军。方华遵守诺言,得到了孩子们的信赖。一次考试后,班主任林老师把成绩差、爱捣乱的同学全编在一个小队——第五小队。他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方华认为不能让学生当算盘珠,要耐心地诱导他们做小主人。一天,第五小队外出搞活动,在马路上恰好被联合国教育考察团准备对中国儿童进行智力测试的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遇见。勃朗从汽车上扔出一把金币,小春等抬到后,很快就通过教育局外事秘书周玉明,如数还给了他。在方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下,第五小队的同学决心把自己小队变为争气小队。于是,吵架的同学言归于好了;中队委杨晋也认识到不能只顾自己学习,想退出小队是错误的。一次检查卫生,也想为小队争气的小春,把自己又脏又破的红领巾换给了低年级小同学,事后,他遭到大家的严厉批评。为让同学们真正认识荣誉应该去争取,大队部决定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春游活动。为准备春游活动,方华深夜才回家,发现女儿生病了。爱人周玉明对妻子只顾学校不顾家,感到不满。次日,方华为了全校的学生,忍痛离开女儿而去。在“勇敢者的道路”活动中,李小春被大家选为指挥官,他和刘克、姜建平被几道数学题组成的密码和用英文写的命令难住了,懊悔平时没能好好学习。这时,王薇和杨晋等同学分别译出英文,算出数学题,他们闯过道道难关,终于夺得了红旗。这次活动,同学们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重要和集体的力量。林老师患了严重的胃病,需要离校休养,方华担负起班主任的工作。她所提倡的“自动化”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班同学平均成绩提高了,第五小队一跃成为“争气小队”。不久,李小春等同学又以他们特殊的方式,热情地欢迎林老师病愈归来。林老师见到孩子们送来的礼物,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在勃朗先生和莎米拉小姐举行的彩球智力测试中,李小春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获得了成功,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Ⅷ 12部80年代前后的老电影,伤痕文学的代表
1.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部电影深刻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变化和情感纠葛,是伤痕文学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2. 《人到中年》:影片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引人深思。
3. 《知音》:此片以音乐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纯真与热情。
4. 《大桥下面》:描述了普通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活变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5. 《小街》:影片以小见大,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引人深思。
6. 《生死恋》:这是一部爱情悲剧,展现了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7. 《小花》:电影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村的生活景象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8. 《甜蜜的事业》:此片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景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氛。
9. 《牧马人》:描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在新时代中的变迁与适应。
10. 《天云山传奇》:影片通过一个家族的命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巨大变革。
11. 《小字辈儿》:以年轻一代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这些电影不仅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伤痕文学时期的标志,而且其主题曲也广为流传,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记忆。
Ⅸ 大家推荐几部中国70,80年代那个时代的儿童电影
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神笔马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骆驼献舞》《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愚人买鞋》《喵呜是谁叫的》《熊猫百货商店》《好猫咪咪》《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雪孩子》《三个和尚》《人参果》《张飞审瓜》《小马虎》《丁丁战猴王》《善良的夏吾冬》《真假李逵》《咕咚来了》《南郭先生》《崂山道士》《九色鹿》《猴子捞月》《曹冲称象》《狼来了》《老虎学艺》《假如我是武松》《鹿铃》《蛐蛐》《小熊学木匠》《捉迷藏》《鹬蚌相争》《小松鼠理发师》《老鼠嫁女》《蝴蝶泉》《快乐的数字》《除夕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系列》《网》《小蛋壳》《女娲补天》《夹子救鹿》《山水情》《红孩儿大战火焰山》《闪闪的红星》《西岳奇童》《金猴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