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1995年抗日战争电影
扩展阅读
智谋销烟电影剧情 2025-09-05 23:53:00
查新马师曾粤曲电影 2025-09-05 23:44:49

1995年抗日战争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9-05 17:52:07

Ⅰ 十大必看抗日电影(有什么好看的抗日电影推荐一下)

在战争片的世界里,抗日题材一直备受关注。这里,我们将为您揭示十部不容错过的国产抗日战争电影,打破传统刻板印象,展现真实而感人的历史瞬间。

首先,1995年的《七七事变》以6.8的豆瓣评分,讲述了全面抗战爆发的开端,通过热血故事铭记历史,提醒我们勿忘国耻。1999年的《黄河绝恋》描绘了八路军与日寇的斗智斗勇,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评分高达7.6。2017年的《捍卫者》以7.6的评分,真实呈现了抗日英烈姚子青的壮烈事迹,展现中华儿女的坚韧与牺牲。

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开山之作,九名罪犯在抗日烽火中团结抗敌。2005年的《太行山上》以6.5的评分,再现平型关大捷的宏大战争场面,展示了军民的英勇抗战。2017年的《明月几时有》以女性导演视角,讲述香港小人物的抗争,评分6.9。

1996年的《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则以战争爱情为线索,评分6.9。2017年的《我的上高》以8.0的高分,通过文人视角描绘上高会战的感人故事。2002年的《五月八月》以姐妹情深对抗战创伤,让观众动容。2001年的《紫日》则以另类的方式,通过三个不同国籍角色的交织,以8.2的评分揭示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这些影片,无论大场面还是小细节,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光辉。战争虽残酷,但通过电影,我们看到了坚韧的民族精神和对和平的渴望。它们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溯,更是对战争与和平深刻思考的艺术呈现。让我们通过这些影片,更加深入地理解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Ⅱ 有关南京大屠杀电影都有哪些

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1、屠 城血证(1987),导演:罗冠群

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他们在危难的时刻放下个人的生与死,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Ⅲ 找一本电影,好像是关于二战的

中文片名
红樱桃

英文片名
Red Cherry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片长
120 min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德语 汉语普通话 俄语

色彩
彩色

制作公司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Youth Film Studio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中国]

出品
1995年

演职员表

导演
叶大鹰 Daying Ye

编剧
江奇涛 Qitao Jiang
芦苇 Wei Lu
叶大鹰 Daying Ye .....(as Ye Ying)

演员
郭柯宇 Ke-Yu Guo .....ChuChu
徐啸力 Xiaoling Xu .....Luo Xiaoman
Vladmill Nizmiroff

制作人
叶大鹰 Daying Ye .....procer

摄影
张黎 Li Zhang

剧情介绍

1940年冬,中国孤儿楚楚和罗小蛮被送入莫斯科近郊的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学习。在课堂上,楚楚讲述了自己亲眼目睹父亲惨遭杀害的情景,令老师和同学们震惊不已。一年一度的夏令营开始了,楚楚与罗小蛮分头去了两个城市。第二天,战争爆发。楚楚又亲眼目睹老师和同学死于德军枪下,自己也被德军抓住。她被一位德国将军带到司令部,发现这位将军竟有在女性人体上纹身作画的癖好。

楚楚想尽办法反抗,但纹针终于刺进了她的皮肤。与此同时,在后方的罗小蛮当上了递送阵亡通知的“黑色信使”。一次,他把战俘引进一幢废弃的楼内,点燃汽油桶与战俘同归于尽。苏军开始反攻了。德国将军在楚楚背上刺完最后一针,开枪自杀。楚楚受到红十字会的收容,夜晚,她从篝火中抽出木棒,愤然向后背那块法西斯鹰徽烙去。

幕后制作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而《红樱桃》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该片投资高达2700万元,却在公映当年创下了5000万元票房纪录。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该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深深吸引了一批对前苏联革命历史有着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的中年观众。该片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叶大鹰)和最佳女主角奖(郭柯宇)。

《红樱桃》4000万票房背后的“秘诀”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业多少有些落寞和黯淡,特别是电影的票房。但到了1995年,对中国电影来说似乎充满了好莱坞戏剧化的色彩。就在人们似乎对国产电影愈加失望之际,它却突然迸发了夺目的光芒,《红樱桃》、《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等影片创造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几部“进口大片”,尤其以《红樱桃》为最,以其高成本高回报的营销策略创造了四千万元的票房纪录。本报记者采访了导演叶大鹰,听他剖析《红樱桃》创造票房纪录背后的种种原因。

▲背景:革命后代与“红色情结”

围绕《红樱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它所出现的时间以及它所涉及的时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红樱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它并不直指战争,也并非如影片《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直接触及本土的遭遇与反击,而是将故事的情境转移到了俄罗斯,而它讲述的又并非是一个“异国”的战争故事,而是中国的“烈士后代、革命前辈的故事”。

影片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儿朱敏,俄语名赤英(红色英雄之意),14岁进入前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编导人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曾和朱敏沟通过,并解释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真实的,也会有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纳粹标记的文身为虚构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影片的导演叶大鹰,当年在宣传《红樱桃》这部影片时不少媒体都提到该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他的父亲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第二个儿子。这个身份的证明无疑为影片赋予了正统与主流的“质量验证”。对于是否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红色情结”,叶大鹰则认为“这是媒体的说法,自己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也许是一种巧合,用这个时代的感情去体会过去的人物和事情,会感觉特别有魅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也欣赏,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种电影,它和人物有关,与今天的观众贴近。”

▲包装:商业电影的成功个案

1988年叶大鹰根据王朔小说《橡皮人》改编成影片《大喘气》,那时他刚从电影学院进修班毕业两年,按照“实验电影”的路子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所要发泄的情绪,记者采访他时他曾提到“当年比较愿意走极端,包含了相当程度上的玩闹情绪,是由青年渐入中年的一种宣泄。到了1995年我拍《红樱桃》的时候就走向成熟了,拍片子更加规范化也更加商业化,要兼顾各方面投资者的利益,还要理解受众群。”

“成熟”的《红樱桃》在某种意义上说,参透了商业电影的构造和秘诀,使得类似“原则”恰到好处地“落实”到这样一部主流影片当中。电影学者戴锦华曾分析“影片将故事场景移到异国,于是成功回避了本土情境中‘常识’的混乱,它选取了一个全球公认的恶魔———纳粹来充当故事的‘反一号’,纳粹形象的出现,有效地吸收了影片中暴力、色情呈现的不轨与非道德;相反成了一份充满正义感、乃至‘终极关怀’的崇高。”正因为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影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所以在有意无意间吸引了它的特殊观众群:中年知识分子群。因为他们有着对前苏联及革命历史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

叶大鹰在谈到对影片的“包装”时表示“作品当然需要包装,这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也是对投资人的保证。

但在创作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商业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被忘却了,影片上映时这个元素又会再度显现,所以商业和艺术的矛盾是电影共同面对的问题,总强调两者的对立,就是回避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形式是,与电影《红樱桃》同时套拍的还有电视剧《血色童心》,导演同为叶大鹰,梅婷和陆毅的青春面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红樱桃》与《血色童心》的”电影“”电视剧“套拍方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获奖记录

1995年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郭柯宇)。

1996年获第16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录音奖。

第19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郭柯宇)奖。

1996年 《红樱桃》获第5届不结盟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大奖“火炬金奖”,导演叶大鹰获最佳导演奖,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同名水果

红樱桃,黑龙江省讷河市金穗种公司最近推出从乌克兰引进的一种寒地红樱桃品种。寒地红樱桃耐寒耐低温,成熟早,在我国北方6月上旬、南方5月中旬结果,国内品种早熟一个月,售价高出1倍。结果早,国内品种栽后5年结果,而寒地樱桃栽后两年就结果了,3年进入盛果期,株产果30~60公斤。果实大,单果重4~5克;如疏花疏果,单果重可达20克以上。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娱乐、电影、植物、经典电影、剧情片

Ⅳ 电影《七七事变》主要讲了什么

电影《七七事变》主要讲了: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佟麟阁、赵登禹等爱国将士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七七事变》是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的历史题材战争片,由吴桂苓、吴京安、李法曾、杜志国、郑邦玉、郑继勇、周宁朝等联合出演,于1995年上映。

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影片把这个发生在近60年前,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人物的刻画,通过战争场景的描绘再现了出来,让人们重新把这一秘密经历了一次。

1937年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7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大声呼吁:“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八年浴血奋战,1945年9月2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