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红日电影是哪场战役
红日电影描绘的是孟良崮战役。
电影《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第74师的故事。其中,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此战,华东野战军以伤亡1.2万余人的代价全歼国民党军1个“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上狼烟起,为国捐躯留英名。同时,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电影《红日》用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地展现了孟良崮战役的惨烈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通过电影,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到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卓绝和牺牲奉献精神。
㈡ 讲述解放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暴风骤雨》:描绘东北土改时期激烈斗争与农民翻身的影片。
《林海雪原》:反映了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英雄智勇并施的壮举。
《南征北战》:聚焦莱芜战役,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军队的英勇。
《红日》:再现歼灭整编74师孟良崮战役,展示了解放军的战力。
《停战以后》:聚焦军调谈判,描绘和平的曙光与复杂的政治博弈。
《巍巍昆仑》、《延河战火》:反映党中央转战陕北,展现革命精神。
《挺进中原》:展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兵临城下》:讲述了解放战争围困长春,国民党军队起义的历史瞬间。
《黑山阻击战》:聚焦辽沈战役,展现决战时刻的紧张与激烈。
《济南战役》:反映解放济南,战役的艰难与胜利的喜悦。
《佩剑将军》:描绘国民党军队淮海战役贾汪起义,展现时代风云。
《车轮滚滚》:展现人民群众支前的无私奉献与支持。
《难忘的战斗》:聚焦征粮剿匪,描绘战争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董存瑞》: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牺牲与奉献,弘扬爱国精神。
《渡江侦察记》、《风雨下钟山》:描绘渡江战役,突出侦察兵的智慧与勇气。
《侦察兵》:聚焦侦察兵战斗生活,展现他们的专业与牺牲。
《湘西剿匪记》:反映解放大西北,揭示剿匪反霸的斗争。
《智取华山》:描绘押送被俘国民党将领,展现军队的智慧与策略。
《碧海丹心》:反映解放海南岛,描绘人民军队的英勇与智慧。
《海魂》、《长虹号起义》、《破雾》:聚焦国民党海军、空军官兵起义,展现时代转折。
《保密局的枪声》、《代号213》、《拂晓前的爆炸》、《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展现隐蔽战线斗争的复杂与智慧。
《今夜星光灿烂》:聚焦淮海战役背景,描绘战争中的英雄与牺牲。
《斗鲨》、《英雄虎胆》、《虎穴追踪》、《地下尖兵》、《拂晓枪声》、《绝密行动》、《总统行动》、《霓虹灯下的哨兵》: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反特题材,突出情报与战斗的紧张与智慧。
《战火中的青春》:聚焦军中花木兰郭俊卿,展现女性英雄的英勇与牺牲。
《边寨烽火》、《山间铃响马帮来》、《勐垅沙》、《冰山上的来客》:反映解放战争后期少数民族题材,描绘多元文化与时代变迁。
㈢ 巍巍昆仑的电影
演员表如下: 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 这场战争是国共两党两军最高统帅部的较量,毛泽东与蒋介石自然成了正反两面的主要人物、影片以他俩的视点来看待这场战争以人纪史,以史传人,这个视点就是焦点。两个焦点像两个光球,各自向着周围部属进行辐射谱为两片不同色彩的光海,把敌我阵地区别得十分鲜明这种辐射是连续性的,没有间歇却有强弱,影片符力描绘了三次对应性的强辐射,表现了两种命运的相互逆转第一次是两种战争观念一边是毛泽东对斯特朗乐观的战争预言,一边是蒋介言石在司徒雷登面前狂妄的战争叫嚣。第二次是两种战略思想。一个是蒋介石对山东、陕北同时伸出两个拳头,伺机在河南花园口决堤放水的‘“黄河战略” 一个是毛泽东关于“ 三军配合,两翼牵制,逐鹿中原”的“ 黄河战略” 第三次是两种战争结局、先是蒋介石在无梁殿门祭奠阵“将士凄凄然如丧考批后是毛泽东仆几五台上,发出二决战” 号令,欣欣然如释重负这三次强辐射分列于片泞、片中和片尾,是这场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一则由强到弱,由胜到败一则由弱到强,由败到胜,形成对比强烈的审美差。三次强辐射宛如全片之纲,纲举则目张。两个聚焦点决非两个衡位的辐射源,它们自始至终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流动状态。流动的生活依据,就是人物和事件的自然流向,随着毛泽东和蒋介石各自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两个光点即聚焦点的驱动好似黑夜秉烛,划出了无数个光环。这光环及其射线的相互交叉,便织出了一辐辐蔚为壮观的战争画面。青化贬、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就是这种光环及其射线的编织物。编导者苦心追求的气势磅礴的银幕效果,也就由此而来。
影片的镜头,大量的或者说主要的是对准昆仑纵队以毛泽东为首的几个领袖人物飞几次战役,几度行军看似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在逼着他们被动转移,实则他们却是在牵着蒋介石的鼻子走,运筹于帷幄之间。玩敌于股掌之中。海德大桥桥头石碑“ 毛泽东由此向东“ 把个骄横的刘勘像尾巴一样拖住老甩不掉。便是一个力证、从这层意义匕说,毛泽东之于蒋介石,有如光之一于镜,后者要受前者的观照,两个聚焦点有主有次,决非平分秋色。
《巍巍昆仑》对国共两军辖下各部属及其行动,则采取散点透视的手法,直接关涉三次强辐射的人和事,付诸实写,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品格。其他一概虚写确保重点突出。无论实写还是虚写,都是两个焦点辐射的接受点,是它们的对应物。两个辐射点,多股交叉线,有如蛛网般错综复杂而又构筑续密聚焦辐射与散点透视结合,一经一纬,纵横裨阖,有点有面,虚实相济。如果说这种结构是《巍巍昆仑》赖以支撑的骨架那么生动的细节则是它获得活力的血肉厂毛泽东那回头向人自马传口令的齐态走出从林给春天施礼的逗趣,‘伙房找酒喝的豪兴在马背上哼小调的乐劲,以及他看到房东老大娘忍饥挨饿用种粮为自己做面条而清然泪下的动情⋯ ⋯这些细节都是服从影片的总休结构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可谓一串串细节,一朵朵火花,倘若影片的骨架撑不起来再好的细节也只能是一盘散珠,甚至成为赘优。
正如丁兆梅所言:“影片中的一系列的细节无不投入者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比如毛泽东对房东老大娘的潸然泪下……”。 1988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
1990年获第十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9年崔登高、牛晓林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
1989年史平一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
㈣ 大决战怎么没有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在大决战之前,大决战在后。蒋介石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一个是陕北的延安,一个是山东。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山东,国民党中“王牌”中的王牌74师三万余人被陈粟部队全歼,74师师长张灵甫开枪自尽。大决战发生在一年后的事。
《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三部六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和《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分别于1991年上映,《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于1992年上映。
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电影没有将众多历史伟人肖像化,而是把他们塑造的丰富立体,让观众看到了伟人真实生活的一面,全片涉及人物过百,动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更是不计其数,是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㈤ 电影红日讲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电影《红日》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具体为1946年至1947年孟良崮战役的这段历史。
电影《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影片生动地描绘了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以及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后方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影片通过展现这些生动而感人的画面,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此外,电影《红日》还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战争中的选择和转变。这些角色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让观众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复杂。
总之,电影《红日》是一部展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坚定信念的影片,它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人物,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㈥ 推荐一些好看的红色电影
1] 南海长城(1976)
刘晓庆电影处女作 连番斗智斗勇对决
主演:刘晓庆 / 王心刚
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已有十多年,新政权逐步稳定,但是窜逃台湾的国民党时刻不忘反攻大陆,野心勃勃,接二连三派出特务间谍潜...[详细]
再生之地
[2] 再生之地(1983)
战犯丑恶污浊灵魂 努力慢慢开始净化
主演:夏宗佑 / 战裕民 / 斯琴高娃 / 胡浩
1950年代,中国抚顺。当年参加过反战同盟的春田告知战犯管理所所长潘云,他收养的女儿潘婷是在押战犯伊藤在战时失散的孩子。潘云闻讯...[详细]
虎踞钟山
[3] 虎踞钟山(1997)
百废待兴师资奇缺 南京组建军事学院
1950年代,根据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中央军委派刘伯承在南京组建军事学院。建国不久,百废待兴,师资力量奇缺。刘伯承苦思冥想,决定启用原...[详细]
小骑兵历险记
[4] 小骑兵历险记(1988)
解放军部队小骑兵 长途跋涉历经艰险
主演:富大龙 / 涂门 / 韩童生 / 赵小锐
解放战争时期,12岁的连福和他心爱的小红马,被父亲送到解放军骑兵部队,当上一名小骑兵。一年夏天,一次夜间急行军中,大雨瓢泼,小红马驮着...[详细]
少年彭德怀
[5] 少年彭德怀(1986)
自幼聪明生活困苦 不畏强势寻求出路
主演:李海浪 / 富大龙 / 周光大 / 杨彦强
民国初年,湖南某地。德华(富大龙 饰)自幼聪明倔犟,父亲(周光大 饰)为供他上私塾累病,母亲(郭汉兰 饰)也离开了人世。爷爷离家前把大刀传给...[详细]
五号机要员
[6] 五号机要员(1984)
共产党派密件要员 孤军奋战接头情报
主演:林强 / 吴玉华 / 牛娜 / 马群
930年代初,上海。我党派5号机要员及助手冯自强(林强 饰)送密件去苏区,敌别动队长王文轩(王宝华 饰)获此情报,侦辑处长潘国梁(马群 饰)也派...[详细]
兵临城下
[7] 兵临城下(1964)
深入敌穴瓦解敌人 阵前起义决心倒戈
主演:陈汝彬 / 李默然 / 庞学勤 / 中叔皇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某城市。被我军释放的郑汉臣(中叔皇 饰)回城后,即受到蒋嫡系203师的怀疑,而且连上司369师师长赵崇武(赫海泉 饰)也牵扯...[详细]
干杯,女兵们
[8] 干杯,女兵们(1985)
阳光女兵坎坷身世 直面人生勇敢追爱
主演:刘佳 / 李乃伦 / 陈青 / 张潮
薛烨是北京人,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继母常常虐待她,薛烨忍受不了,只好又回到生母身边。1973年,她来到部队当上了一名电话兵。军训的艰...[详细]
阿凡提
[9] 阿凡提(1980)
聪明才智行侠仗义 打抱不平爱憎分明
主演:Abake / 古孜丽努尔 / Tuhadi / 吐依贡
《阿凡提》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传说改编。主人公阿凡提以其聪明才智为劳动人民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反映了人民强烈的爱与憎。 [详细]
北国红豆
[10] 北国红豆(1984)
努力争取婚姻自由 矛盾婚姻如何抉择
主演:刘晓庆 / 张国民 / 金鑫 / 于绍康
农村姑娘鲁雪枝远离家乡,投奔到大 兴安岭的姐姐家落户。她经过刻苦学 习,于林业中学毕业
㈦ 讲述解放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讲述解放战争的电影有以下这些:
- 《暴风骤雨》:描绘了东北土改时期的激烈斗争与农民的翻身过程。
- 《林海雪原》:反映了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英勇壮举,展现了英雄智勇并施的风采。
- 《南征北战》:聚焦于莱芜战役,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
- 《红日》:再现了歼灭整编74师孟良崮战役的壮阔场景,充分展示了解放军的强大战力。
- 《停战以后》:聚焦于军调谈判,描绘了和平曙光初现时的复杂政治博弈。
- 《巍巍昆仑》、《延河战火》:反映了党中央转战陕北的艰难历程,展现了革命精神的光辉。
- 《挺进中原》:展现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阔历史,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 《兵临城下》:讲述了解放战争围困长春的紧张局势,以及国民党军队起义的历史瞬间。
- 《黑山阻击战》:聚焦于辽沈战役的决战时刻,展现了战斗的紧张与激烈。
- 《济南战役》:反映了解放济南的艰难历程与胜利的喜悦。
此外,还有《佩剑将军》、《车轮滚滚》、《难忘的战斗》、《董存瑞》、《渡江侦察记》、《风雨下钟山》、《侦察兵》、《湘西剿匪记》、《智取华山》、《碧海丹心》、《海魂》、《长虹号起义》、《破雾》、《保密局的枪声》、《代号213》、《拂晓前的爆炸》、《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今夜星光灿烂》、《斗鲨》、《英雄虎胆》、《虎穴追踪》、《地下尖兵》、《拂晓枪声》、《绝密行动》、《总统行动》、《霓虹灯下的哨兵》、《战火中的青春》以及《边寨烽火》、《山间铃响马帮来》、《勐垅沙》、《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壮阔历史和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