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铁血昆仑关》:一部被禁多年的国军精锐将士铁血抗日战争电影
《铁血昆仑关》这是一部有争议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根据小说《魂归昆仑关》改编,由杨光远执导的,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的作品,著名的抗战电影《血战台儿庄》也是出自杨光远的手笔。但《铁血昆仑关》这部作品从拍摄到上映,可谓是一波三,由于当时两岸关系及昆仑关战役战果存在争议等原因,这部片被禁了足足11年。
是金子总会发光,《铁血昆仑关》在西班牙电影节上映,却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因真实还原了昆仑关战役中的 历史 片段,而获得了 历史 见证奖。
影片主要讲述国民党精锐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部队抗敌于昆仑关。战争异常惨烈,狼烟四起,战火密布,敌我双方围绕昆仑关殊死争夺,阵地反复易手。日军第12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部增援,被杜聿明部队包围。总攻打响中国士兵前仆后继,与日军白刃战。狗急跳墙的日军使用了毒
气弹也没有能让中国军队后退;敢死队胸前绑满手榴弹冲向敌人。在将士们鲜血与尸体堆积下,夺回每一寸土地。最终日军三木大佐剖腹自杀,国军将士以杀敌五千,伤亡一万的惨烈代价,让中国军旗重新插上昆仑关。
这部影片太接近当时的实际情况,很真实。如家园被日军占领,老太太拿起菜刀砍中村正雄,老头子的火枪打死几名日本兵的镜头,来展现老百姓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一面。也通过另一个侧面来展现当时老百姓对国民党抗战不力的不满情绪。老村民以为国民党部队通过坟地要又撤退,前去阻挡而哭诉道:不抵抗日本人,一退再退,流掉了大片的国土。不要老是撤退,你们有枪有炮,赶快去打鬼子吧!不打鬼子,祖宗在地下都要骂你们的。
一部优秀的电影离不开对人物的成功塑造。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细节处理,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李阿牛这是个劣迹斑斑的老油条兵痞,屡次犯规好赌抽大烟,在战场上偷捡死人的钱财来做赌资,还欺负新兵。但在抗日战场上,也有热血的一面,舍身炸掉日军两辆装甲车,最后英勇牺牲。
影片最精彩的是战争场面相当逼真,道具几乎是原型,还原 历史 接地气,剧情完全以战役发展为主线而展开,画面十分惨烈,以阵亡一万人的代价歼敌五千。当年的牺牲何其壮哉,胜利之后的路又是何其坎坷,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那些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抗日将士,都是民族的英雄。
Ⅱ 关于杨靖宇的电影
步入辉煌 电影名:步入辉煌
导 演:颜学恕、周友朝
编 剧:孙毅安
主 演:王刚、师小红、扈强、徐承林、陈学刚
上 映:199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游击战,1994年摄制的《步入辉煌》与电影《赵一曼》、电视剧《东北抗联》和《赵尚志》等,皆为表现该题材的影视作品。
1940年,抗日名将杨靖宇率抗联将士在东北与侵华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击日寇,摆脱围追堵截,杨将军与敌辗转周旋于林海雪原之中,直至弹尽粮绝,为国捐躯!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杨靖宇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吉林省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2009年,杨靖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影片以饱满的激情,热情讴歌了杨靖宇将军义薄云天,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及我中华民族的崇高情操;该片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摄。
此外还有个《杨靖宇将军》,可能是电影或电视剧剧本,拍没拍出来我不大清楚。但有关杨将军的电视作品应该是很多的。有篇CHINESE在瑞士人瑞士人论坛中发表的纪念东北抗联的文章相当感人,原题是“向想要告别的人告别”,在国内转载一般叫“时常会想起杨靖宇”,看了让人悲伤中正气浩荡。
Ⅲ 发生在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动人事迹被拍成电影的有哪些
太多了,例如《小兵张嘎》、《亮剑》、《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
Ⅳ 抗日战争历史的优秀影视片
1、《血战台儿庄》,虽然制作年代比较早,但却是第一部让我醒悟的抗战电影。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打日本鬼子是“如何打的”!这部电影舞台精选在正面战场,以规模空前的徐州会战为历史背景,叙述会战前期台儿庄大捷的前后经过。
片中大量展现正反两派著名历史人物:蒋介石、李宗仁、张自忠、孙连仲、弛峰城、以及矶谷廉介、坂垣征次郎。
这是一部少有的以非常客观的态度来描绘抗日战争的电影。
片中没有什么无比快乐的“革命乐观主义”,更没有什么诗情画意的爱情故事,一切皆被战争的火焰所摧毁。
敌人再也不是《地雷战》或《地道战》中的弱智傻瓜,而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杀人机器,是可以以一两个师团击溃多个集团军的法西斯。
国军的失败不是由于贪生怕死(韩复渠除外),而是确实在军事上的实力悬殊。
南京沦陷后徐州会战迅速展开。
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向台儿庄方向分进合击。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统筹全局,派遣抗日名将张自忠英勇击退板垣师团,而第十师团长矶谷廉介狂妄自大向台儿庄方向孤军深入。
李宗仁采取诱敌深入,消耗敌人力量,再调集预备队向敌进攻,日军矶谷师团撤退不及陷入重围,损失在一万人以上。
台儿庄大战战况异常惨烈,尽管国军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本着“奋勉图功、聚歼顽敌”的精神终于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战争从来就不是演小品、不是儿戏、更不是把敌人当猴耍!
2、《七七事变》,展现了卢沟桥事变的前前后后。
塑造了29军的众多抗日名将: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何基峰。
这部片子最吸引人的就是29军的大刀。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是支持29军挥舞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精神动力、也是爱国精神的完美体现。
最为悲壮的就是“南苑大战”。
29军与进攻南苑的日军展开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
在此战斗中29军连损两员大将: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
数不清的抗日战士血撒疆场。
29军原属西北军,为冯玉祥将军一手创建。
虽装备落后,但英勇善战、抗战时间和经验均多于其他各路军队;29军还曾经在喜峰口重创日军歼灭日军2000多人。
但南苑一战,日军势大、29军寡不敌众、为避免陷入被围歼的境地不得以而撤退。
片尾的大军撤离时的场面最令人伤心不已。
听说当年29军战前征召了大量北京的大学生、中学生入伍参军,组成学生军,准备培养成未来29军的干部人才。
大战一开,许多学生以前从未上过战场仍拼命杀敌。
南苑大战学生军损失惨重减员三分之二,许多学生与日寇英勇作战,以十命换一命的勇气和代价和敌人血战、令人心灵震撼。
3、《太行山上》、比较新的抗战电影,比较客观的描绘了国共合作、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这部电影重点记叙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忻口战役、血战娘子关等重大战役。
战争效果尤其震撼,突出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配合、突出了战争惨烈之程度。
上半部尤其经典、下半部看点主要在于八路军在山地游击战中击毙日本山地战专家“名将之花”阿部归秀的战斗。
此部片子特点在于较为客观的描绘正面战场、较以往电影已很有进步。
4,亮剑
Ⅳ 共和国名将糸列电影共有多少部
截止2020年4月,共有17部。
分别是:《曾克林出关》 、《许世友出拳》 、《血浴羊山》 、《王树声征战豫西》 、《四平保卫战中的百白衣将军孙仪之》 、《杨得志围城打援》 、《彭雪枫纵横江淮》 、《夜袭》(陈锡联)。
《杨成武强攻东团堡》、《李志民军管包头》、《吕正操1942》、《谭老板》、《生死腾格里》、《血浴羊山》、《陈毅在茅山》、《徐海东喋血町店》、《赵尚志智取五常堡》。
(5)抗日战争名将电影大全扩展阅读:
2004年,电影频道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完成《曾克林出关》,这部影片也成为“共和国名将”系列数字电影里一个标志性的作品,曾获得过华表奖和金鸡奖。
由此开始,电影频道与八一厂确定了前者主题投资,后者主题摄制的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一部系列化产品“共和国名将”,以每年两三部的频率进行拍摄制作,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这一系列数字电影品牌已经初具规模。
“共和国名将”系列的拍摄对象是从开国将军中遴选出的,真名实姓地进行创作和拍摄。在剧本创作方面,选取了每个人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华彩经历,有的是一场战役,有的是一个事件或一段传奇,在90分钟的时间里,通过准确的史诗和适当的艺术加工,将他们永远记录在共和国的历史上。
Ⅵ 抗战电影有哪些
抗战电影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抗战电影。
一、
《血战钢锯岭》《战狼》《亮剑》《我和我的祖国》《八佰》。
二、详细解释:
1. 《血战钢锯岭》:这是一部描绘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争电影。影片展现了美军与日军在钢锯岭的激烈战斗,凸显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英勇。
2. 《战狼》:这是一部中国制造的现代战争电影,讲述了特种兵冷锋在非洲解救同胞和打击恐怖分子的故事。影片展现了现代战争中的英勇和正义感。
3. 《亮剑》: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八路军将领和他的团队在抗战中的传奇经历,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和坚韧。
4. 《我和我的祖国》:这是一部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电影,由多个故事组成,其中涵盖了多个抗战相关的故事片段,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5. 《八佰》: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为背景,展现了英勇的抗日战争,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写照。影片中对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精神的展现深受观众好评。
这些电影都展示了抗战时期的英勇与坚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观看这些电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