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尼格怎么死的 二战
科尼格是二战电影《兵临城下》的德军狙击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的首席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当他的记录接近100时,他作为苏联军队中的典范事迹而成为苏联宣传部门的重点。这就不可避免的被柏林方面予以反击。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埃尔温.柯尼格少校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来消灭瓦西里。瓦西里也得到了这个警告。在“红十月工厂”地区,伊采夫和他的观察员助手举起一个戴着钢盔的假人头。他突然发现在一块钢板之下有一道镜片的耀眼的反光。德国狙击手击碎了假人的头。就在同一时刻,扎伊采夫的枪也响了,但是他击中的却不是假人。对决就这样结束了,第三帝国的超级狙击手--柯尼格少校,倒地而亡。
埃尔温·柯尼格少校的真实原型是德国狙击之王科宁斯。作为柏林狙击学校的校长,他技艺超群,射术精干。但可惜没有找到他射杀的具体材料,考虑科宁斯为德国培养出了众多狙击射手,从这方面来说暂排名第十位。他在1943年曾被派往斯大林格勒专门击杀苏联的神枪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在“红十月”工厂,助手库利科夫小心翼翼地把头盔稍稍向上举起。而扎依采夫集中全部注意力瞄准。随着一声枪响,库利科夫顺势将身子一挺,大叫一声倒下去。此刻德国王牌枪手科宁斯有些忘形,从铁板下探出半个脑袋窥视。等待已久的时机到来了,扎依采夫迅速扣动了扳机。这是他四天来射出的唯一一颗子弹。这颗子弹击中德国头号枪手的前额,穿过后脑勺和头盔飞出。天黑后,苏军二八四步兵师的部队开始进攻。在战斗炽烈时刻,扎依采夫和库利科夫从铁板下拖出被击毙的德国枪手的尸体,搜出死者身上的证件。证件表明被击毙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德军常胜枪手科宁斯上校。
2. 求一部电影是讲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狙击手和德国的狙击手对狙的,最后德国被爆头了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又名“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敌对边缘”,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纪实小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苏两军对峙,双方士兵互相厮杀、尸横遍野,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凭著他神准的枪法,歼灭无数敌军,他的响亮名号甚至传到敌军阵营,于是德军派出最顶尖的神枪手康尼上校和他一决高下,他们就在枪林弹雨中,展开一场个人的生死之战……
3. 有一部电影,讲德国二战时期的女狙击手叫柳德米拉 米哈伊尔洛夫娜 帕夫柳琴科 这是什么电影
这部电影是:《塞瓦斯托波尔战役(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关于苏联传奇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Людмила Павличенко)的俄乌合拍传记电影,她以二战期间击毙309名敌人闻名。
电影剧情:
由俄乌合拍、乌克兰导演莫克里茨基执导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取材于帕夫利琴科的部分生平。
1941年6月,希特勒将战火烧到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俄罗斯族姑娘、基辅大学历史系四年级学生帕夫利琴科中断学业,参军奔赴前线,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书写了二战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
1941年11月至1942年7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是二战史上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之一,7万苏军为国捐躯。因在校期间受过专业射击训练,帕夫利琴科在狙击战斗中屡立战功。
参战短短一年,她独自狙杀德军官兵309名,其中包括36名狙击手,创史上女狙击手杀敌数量之最。

(3)德国战争电影狙击手扩展阅读
结局:
饱受伤病折磨的帕夫利琴科再也没能重返战场。她不久便随苏联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和加拿大。影片真实地还原了这段历史。
访美初期,美国媒体将她称作“死亡夫人”。在芝加哥的一次巡回演讲中,帕夫利琴科面对数千听众,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一番轰动美国,也让美国人汗颜的讲话。
她说:“我25岁,我在前线已经消灭了309个德国侵略者。先生们,你们不觉得躲在我背后的时间太长了吗?”听众沉默片刻,旋即回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有历史学家认为,帕夫利琴科此行对美国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与她结为好友,称赞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一位杰出的女性”。
1943年10月,帕夫利琴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成为卫国战争期间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唯一生前获此殊荣的女性。1974年10月27日,58岁的女狙击手走完短暂而英勇的一生,病逝于莫斯科。
4. 找一部电影:是讲二战时期德国和苏联的战争中一个狙击手的故事的
兵临城下,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战争。故事发生在东线战场,主角是一位德国狙击手。在寒冷的冬日,他凭借卓越的射击技术和机智,与苏联士兵展开了一场场生死较量。狙击手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还要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紧张的叙事节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狙击手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要考虑战术,还要思考自己的道德选择。他与苏联士兵之间的对抗,不仅仅是枪与枪的对决,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故事中,狙击手与苏联士兵之间发生了一些交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狙击手救了一名苏联士兵的生命,这使得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丝微妙的联系。在战争的洗礼下,他们开始对彼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狙击手逐渐意识到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死亡和破坏,还有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影片通过狙击手的视角,呈现了战争的另一面。除了残酷的战斗,还有那些在战火中坚持生存的人们。
影片中,狙击手与苏联士兵之间的对抗并不是唯一的冲突。他还要面对来自自己军队的压力和质疑。在战争的背景下,他不得不在个人信仰和军事命令之间做出选择。影片通过这些情节,探讨了战争对个体的影响。狙击手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要考虑战术,还要思考自己的道德选择。影片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一场心灵的考验。
影片的最后,狙击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他是否应该继续执行任务,还是选择放下武器,追求和平?在战争的阴影下,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影片通过狙击手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最终,狙击手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的选择不仅影响了自己,也改变了周围的人。
《兵临城下》不仅是一部战争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道德的影片。影片通过对狙击手的刻画,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和黑暗。通过这部影片,观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意义,同时也反思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5. 二战时期前苏联与德国战争片有关狙击手的片子都有哪些
有两部比较经典:
苏联1987年电影《狙击手》(其它译名:《苏联哈萨克女狙击手》、《苏联女狙击手》),主演:A.捷米洛娃、M.雅科夫列娃等。
美国2001年电影《兵临城下》(其它译名:《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敌对边缘》),主演:裘德·洛、埃德·哈里斯等。
另外,还有一部苏联狙击手电影《第四十一》(主演:A·卡科林、N·依兹维茨卡亚),1956年出品。不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