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关于二战时期苏德战争的电影
《铁十字勋章》(德军视角)《斯大林格勒》1993(德军视角)《斯大林格勒》2013(苏军视角)比较假《我们的父辈》(德军视角)《进攻列宁格勒》(苏军视角)
前苏联系列卫国战争战争电影《世纪悲剧》
第一部.巴巴罗沙计划
第二部.难忘的1941年
第三部.克里姆林宫的墙外
第四部.斯大林格勒
第五部.天神战役
第六部.库尔斯克战役
② 谢廖扎.阿廖什科夫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最小的士兵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2)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扩展阅读: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不断增强的人力物力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③ 大祖国战争-莫斯科保卫战的《莫斯科保卫战》《解放》及其它
——推荐前苏联全景式战争电影系列经典“卫国战争三部曲”
笑独行编评
推荐理由:
A. “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现了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洲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编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即使代表官方立场,还原真实亦堪称完美。
B. “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电影都是真正大制作的巨片和大片,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达到了三小时,而《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则更是长达六小时以上,大笔巨制难以复制,绝对可与“西方盟国”二战电影扛鼎大片《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1962)、《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1977)分庭抗礼。
C. “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为同一导演即前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作品,其中三部电影的风格和水准均相当统一。
D. “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时间绵延20年,从1969年到1989年,且不谈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终已自不易。
E. “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拍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均创世界影坛纪录,也只有前苏联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才有这样的大手笔,所以可能也不会再有了。
1. 《莫斯科保卫战》(Bitva za Moskvu, or Битва за Москву, or The Fight for Moscow,大祖国战争,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1985)
难以复制、不会再有的全景式战争电影经典巨片。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卫国战争三部曲其一。影片分两部(侵略、台风),共四集。1941年至1942年,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经受巨大苦难和牺牲、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由于始料未及和准备不足,又由于最高统帅部以政治代入军事,苏军被德军打得落花流水,直到基辅失陷、德军进逼莫斯科才逐渐站稳脚跟……其间,苏军副统帅朱可夫大将的形象和作为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而包括卓娅在内的众多苏联英雄的形象和牺牲则令人不禁为之动容。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的赞歌。煌煌巨制,精良精工,壮阔恢弘,丰富鲜明。影片插曲《神圣的战争》雄浑激荡、排山倒海,令人顿生凛然浩然之气。全明星阵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笑独行按:该影片系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而拍摄。史载纳粹德国实施的“巴巴罗萨计划”行动规模浩大,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兵分北、中、南三路闪电入侵苏联,战线长达1800公里。其间德军实际投入兵力计为146个师约350万人、1800多架战机、近3600辆坦克、近7200门火炮(该影片所据为德军计划投入兵力,数字更为惊人)。莫斯科战役实为斯大林格勒战役预演。斯大林比希特勒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吸取教训。战争前期苏军遭遇令人痛心,战争后期德军命运令人扼腕。据说该影片拍摄曾动用约五千名士兵、近万名群众、250名演员、约200名摄影师,该影片经过删节的版本曾在国内公映。在下所见为画质较好的国语配音胶片版D5影碟。IMDb该影片评分为7.1分。
④ 求推荐几部反映前苏联卫国战争的战争片,主题鲜明的,最好是俄国拍摄的,比如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和
苏联卫国战争片:
《解放》
《围困》
《攻克柏林》
《女狙击手》
《布列斯特要塞》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以上均是前苏联或者俄罗斯拍摄的苏德战争电影。
⑤ 有什么讲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
兵临城下,非常优秀的苏联卫国战争电影,可惜是美国人拍的。。
上映时间:2001-07-21语言:英语/德语/俄语
又名: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敌对边缘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JudeLaw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JosephFiennes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RachelWeisz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EdHarris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⑥ 关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有《兵临城下》《库尔斯克大会战》,《列宁格勒战役》
⑦ 求苏联卫国战争电影!!!
苏联电影“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指的是由苏联电影导演尤里·奥泽洛夫执导的三部战争故事片——《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
推荐理由:
A.“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完整地再现了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和欧洲战争苏联战场的全貌,兼具编年史性质和史诗气质,即便稍有政治倾向,还原真实亦堪称完美。
B.“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中的三部电影都是真正大制作的巨片和大片,最短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有三小时,而《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则更是长达六小时以上。
C.“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为同一导演即前苏联导演尤里·奥泽洛夫(Yuri Ozerov)作品,其中三部电影的风格和水准均相当统一。
D.“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时间绵延20年,从1969年到1988年,且不谈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投入,能做到有始有终已自不易。
E.“卫国战争三部曲”系列拍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均创世界影坛纪录,这些电影拍摄时,曾一次出动近万名士兵,数千辆坦克。几百架摄影机需要同时拍摄。有很多战争场面都是空前的。这样不计成本的大投入在当下的电影制作中,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当时的苏联可以做到。这些电影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是不可复制的。
F.这些全景式的战争巨片也保持着较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莫斯科保卫战》,曾跨过了意识形态的界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电影讲述了卫国战争前期,苏联军民为保卫莫斯科付出沉重代价的悲壮事迹。整个电影的节奏如同交响乐,既有斯大林,朱可夫这样决定着历史航向的大人物,也有被战争的洪流裹挟着前进的普通人。
电影中那句经典的台词:“俄罗斯领土广大,但我们已无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还有那首雄壮的插曲《神圣的战争》都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莫斯科保卫战》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特别是很多战争场面,在实景的条件下,用长镜头拍摄,其真实性堪称完美。
G.遗憾的是,这些战争巨片在苏联解体之后,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由于这些电影本身在拍摄时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对历史的描述也是有选择性的。苏联解体之后,很多战争中阴暗的一面被挖掘了出来。比如苏德密谋瓜分波兰,以及随后的卡廷惨案,这些都让电影中最值得称道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与政治紧密相连的电影,当政治的风向改变之后,电影就沦为了牺牲品。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本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价值。
⑧ 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片子有哪些
《兵临城下》、《莫斯科保卫战》、《解放》《攻克柏林》、《普通法西斯》《热尼亚、热尼奇卡和“喀秋莎”》《伊若拉营》《二十天无战事》《列宁格勒围困之星火战役》《从天而降》和《方尖碑》。
⑨ 俄罗斯战争片排行电影前十名都有哪些
前十不知道,给你推荐一下排名前五的吉布吧:
1.《星星》
一部经典的二战电影,时长90多分,略短,一支带着任务的侦查小队,深入德军后方,印象很深的大地大地,我是星星,听到请回答。
战争片总是毁灭美的东西给你看,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人在片尾出现,微笑着,另电影的感情戏安排的真突兀,简直莫名其妙。电影里的风景是真的很美。俄罗斯的音乐很多时候都给人一种崇高感。
本片中很多镜头都意味深长,颤抖的士兵与猛烈的战火、小屋中的鸽子、烈火和锁链。我总会诅咒战争,因为它吞噬太多年轻的生命,那些鲜活的,最具热情、最纯粹的。
2.《潘菲洛夫28勇士》
这一电影片段是有历史原型可循的,它源于在苏联时代家喻户晓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英雄事迹。该片以卫国战争时期著名的英模群体“潘菲洛夫28勇士”为题材。
导演对于这场战役的描述表现出较高的完成度,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也达到了高度写实的还原度,摄影和场面调度都表现亮眼,配乐也很好的渲染了气氛,难以想象一部靠众筹才拍摄出来的低成本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完虐某些空有大场面而毫无灵魂的大片。
3.《巴尔干边界》
这部电影的真实背景是,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停战,南联盟被迫妥协,同意从科索沃地区撤出南联盟正规军。
当时正驻扎在波黑的俄军维和部队利用科索沃地区的短暂的权力真空,迅速出击,派出一个加强营长途奔袭五百多公里,最终在英军抵达前三小时占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保证了俄军大部队进入科索沃的后续可能,并阻止了北约方面单独占领科索沃的企图。
4.《T—34坦克》
这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它创作的目的很简单,纪念一代名车T34,以及纪念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们。
而我更多的是在电影里看到俄罗斯人特有的精神面貌。这是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延续下来的光辉传统,俄罗斯导演们拍起二战片来可谓得心应手,大量的题材,史诗的故事,英雄人物,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
5.《拯救列宁格勒》
故事讲的是二战中德军围困了列宁格勒,企图将那里的二百万军民困死。为了生存,人们逐步从列宁格勒小规模撤出。影片叙述了首批用驳船752号从拉多加湖撤出了1500名军民。
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这次的撤出却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如影片的片尾所说:“驳船752号遇难沉没,1200多人丧生。获救200多人。
⑩ 推荐几部苏联卫国战争的影片
《反击》、《血战列宁格勒》、《库尔斯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在广播》、《雁南飞》、《伟大的转折》、《解放》三部曲、《星星敢死队》、《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战斗在基辅地域》、《白俄罗斯火车站》、《在遥远的西线》、《普通一兵》、《围困》、《她在保卫祖国》、《鱼雷出击》、《命令:越过国境线》、《敢死连》、《攻克柏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