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if电影出处 战争 一个人扔炸弹 什么电影
《桥》 (1969)
导演: 哈·克尔瓦瓦茨
编剧: Djordje Lebovic / Predrag Golubovic
主演: 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 Slobodan Perovic / 鲍里斯·德沃尔尼克
类型: 动作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南斯拉夫
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69-07-14(南斯拉夫)
片长: 105 分钟
⑵ 有一片美国战争片狙击手把公路上的炸弹打了
狙击手,讲的是反战的,是一个狙击手从伊拉克战场上退役后接受心理辅导,然后就被。。。。。。。
⑶ 电视的战争片的炸弹是真的吗
是真的,但是没有弹片,就是普通的炸药
⑷ 问一部美国战争电影,很久以前看过,最后等来一颗大炸弹落在山头林中,敌人和战友全死光
试试《我们曾是战士》2004
导演: 兰道尔·华莱士
编剧: 兰道尔·华莱士
主演: 梅尔·吉布森 / 格雷戈·金尼尔 / 玛德琳·斯托 / 山姆·艾里奥特 / 凯丽·拉塞尔 / 克里斯·克莱因 / 巴里·佩珀
类型: 剧情 / 动作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 法语 / 越南语
上映日期: 2002-03-01
片长: 138 分钟 / 140 分钟(阿根廷) / 126 分钟(德国删减版) / 143 分钟(西班牙) / 124 分钟(土耳其电视版)
又名: 梅尔吉勃逊─勇士们 / 越战忠魂 / 军天壮志 / 征战岁月 / 士兵宣言
⑸ 找一部电影 只记得片子的最后是两个渔民用一艘小船吊起一枚鱼雷或是炸弹把一艘德军潜艇砸坏了 是部老片子
《墨菲的战争》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墨菲和他的战友被一艘纳粹德军潜艇击沉,除了他以外,战友们无一生还,墨菲被路易士救起并同路易士成为好友,墨菲心中却一直有个结.
⑹ 有部战争片有个征兵的有个发明了包子炸弹和夜壶炸弹是什么电视剧
抗日神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可当成武侠片之类的来看,供娱乐下还行,但别当成抗日历史剧看。
⑺ 群众演员演战争片那个炸弹会不会吓死人
一般都不会有危险,电影中的炸弹火力、炸点设定及群众演员的跑位都有专职人员精确计算不止,很少因为战争戏造成人员伤亡的,反倒是一些武打动作片的替身和龙套更容易受伤。
⑻ 求一个电影名字。外国的,大概内容是战争期间一个士兵踩到了炸弹,他只好躺在上面不动,他后来被上级抛弃
无主之地 ( 2001)
别名:无人地带 / 三不管地带
主演:Branko Djuric Rene Bitorajac Filip Sovagovic
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
地区:波黑 / 斯洛文尼亚 / 意大利 / 法国 / 英国 / 比利时
简介:波塞战争期间。雾色中,一队波斯尼亚士兵向塞尔维亚阵地接近,不幸天明时被对方发现,波斯尼亚士兵西基(Branko Djuric 饰)中弹滚入战壕,战友则全部牺牲。塞方派出新兵尼诺(Rene Bitorajac 饰)在一老兵带领下检视战场,老兵将弹式地雷塞入波方士兵尸体下面充作陷阱,找到了武器的西基突然出现,击毙老兵后将尼诺俘虏。不久“尸体”突然醒转,西基看着地雷上的战友无能为力,只好与尼诺二人在波塞阵地之间的无主地带请求帮助。联合国维和部队接到求助赶到现场,维和高层领导本着避免麻烦的原则拒绝施救,英国女记者珍妮获得这一消息后借媒体力量对维和指挥部施压。但是维和部队与媒体的介入,并没能扭转混乱战争中的又一悲剧事件。
⑼ 越战电影美军轰炸的时候一炸一片火的是什么弹
凝固汽油弹
napalm bomb
即纳磅弹。一种内装凝固汽油,爆炸时能发出高温火焰的燃烧炸弹。
凝固汽油(gelatinized gasoline; solidified gasoline; napalm)是在汽油中加入稠化剂调制而成。用环烷酸和脂肪酸的混合铝皂为稠化剂调制而成的凝固汽油弹的基本装料。一种爆炸时能发出高温火焰的炸弹,内装用汽油和其他化学品制成的胶状物,爆炸时向四周溅射,发出一千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燃烧。
装有凝固汽油的炸弹叫凝固汽油弹,为了攻击水中目标,有的还在凝固汽油弹里添加活泼碱金属和碱性金属钾、钙、钡,金属与水结合放出的氢气又发生燃烧,提高了燃烧威力。
通常以飞机进行投掷,爆炸后形成一层火焰向四周溅射,发出1000°C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地燃烧。
其爆炸后的惨象很不人道,这里引用一段在非洲的中国医生的话:
“凝固汽油弹爆炸后,飞溅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猪油膏一样,粘稠耐烧.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灭火会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着火较多,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火人,因为着火人的奋力挣扎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如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建议最好还是用枪结束着火人的生命.因为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可以说死是最大的解脱.被送到我们这里的受害者都是昏迷状态下被抬来的,即使有时只是手部的一点烧伤.因为他们都中毒了.凝固汽油中还有许多化学助燃剂,有些还加了白磷,在人体表皮燃烧后会残留大量巨毒的化学物质,通过烧伤创面的开放性创口进入血液,造成伤员血液中毒.烧伤面一般呈酱紫色,或者蓝黑色.非洲寄生类的蚊蝇很多,送来的伤员的伤口处常常已经被这些蚊蝇下了卵,所以伤口一定先用药水和棉纱在伤口内搽拭清洗,光用药水清洗,无法清除虫卵.如果没有洗干净,很快这些卵孵出的细小蛆虫会进入人的血管,甚至到达人的眼部神经造成失明.伤员在清洗伤口时的痛苦可想而知,发出的哀号使人感觉身在地狱 ” 1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国际法,对燃烧武器的使用给予限制,980年10月10日,联合国有关部门,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召开成员国会议,通过了《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美军在其参与的几乎所有战争中都是使用了燃烧弹。在越南战争中,美军更是将数百万磅凝固汽油(napalm)“泼向”越共控制区。凝固汽油弹在人体上留下的烧伤非常难以治愈,因而被一些国际人权组织认为是“非人道”武器。慑于国内外媒体批评,美国军方对凝固汽油弹一词极为敏感。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五角大楼发言人一直否认美军使用了napalm,并称美国早在两年前就已销毁了这种燃烧弹的所有库存。军方发言人还表示,新型的燃烧弹的成分与越战时期使用的凝固汽油弹相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算大。
报道称,美国发言人实际上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仅从字面意义上讲,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的确不是凝固汽油弹(napalm),而是马克-77型燃烧弹。但是马克77型作用、威力与凝固汽油弹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前者主要成分主要是煤油混合物,而后者主要成分是汽油和苯。在战争爆发前,美军在战区附近海上预置运输舰上储存了数百枚马克-77燃烧弹。
美国军事思想库--全球安全组织分析家派克说:“不管你怎么称呼马克-77,它其实就是凝固汽油弹(napalm)。”一些参加伊拉克战争的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军官自己也把投下的燃烧弹称之为napalm。
(马克-77燃烧弹:重510磅,主要成分有63加仑航空燃油和44加仑类似聚苯乙烯的胶状物,可由F-18战斗机和AV-8B垂直起降战机投放。马克-77为无弹翼钝头炸弹,被飞机投放后在空中不断翻滚,因此触地爆炸时能扩大燃烧面积)
另附《 禁止和限制使用,燃烧武器的议定书》
第一条定义
为了本议定书的目的:
1.“燃烧武器”是指任何武器或弹药,其主要目的是使用一种
通过化学反应在击中目标时引起火焰、热力、或两者兼有的物质使击
中的目的物燃烧或引起人员的烧伤。
(a)燃烧武器有下列各种形式:例如火焰喷射器、定向地雷、
炮弹、火箭、手榴弹、地雷(水雷)、炸弹和其他装有燃烧物质的容
器。
(b)燃烧武器不包括:
(一)可引起偶发燃烧效应的弹药,例如照明弹、曳光弹、烟雾
弹或信号弹等。
(二)旨在结合贯穿、爆破或破片飞散效果并附带具有燃烧效果
的弹药,例如:穿甲弹、杀伤炮弹、爆炸弹以及类似的综合效果弹药
,这种弹药的燃烧效果并非专为烧伤人员而设计,而是用于攻击装甲
车辆、飞机和装备或设施等军事目标。
2.“平民集聚”是指任何长期或暂时的平民集聚,例如城市中
居民住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区,或难民或疏散人口的营地或队伍,
或游牧人群。
3.“军事目标”就目的物而言,是指任何因其性质、位置、目
的或用途而对军事行动作出有效贡献,并于将之全部或部分破坏、夺
取或摧毁后可在当时情况下取得明确军事优势的目的物。
4.“平民目的物”是指第3款定义中所称军事目标以外的一切
目的物。
5.“可行的预防措施”是指计及了当时存在的一切情况,包括
人道和军事方面的考虑以后所采取的实际可行或实际可能的预防措施
。
第二条保护平民和平民目的物
1.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以平民居民、个别居民或平民目的物作为
燃烧武器攻击的目标。
2.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以空投燃烧武器攻击位于平民集聚内的任
何军事目标。
3.进一步禁止以空投燃烧武器以外的燃烧武器攻击位于平民集
聚内的任何军事目标,除非该军事目标与平民集聚点明显区分或隔离
,同时已采取一切可行的预防措施以便使燃烧的效果仅限于军事目标
,同时避免并在任何情况下尽量减少平民生命的意外伤亡以及平民目
的物的破坏。
4.禁止以森林或其他种类的植被作为燃烧武器的攻击目标,但
当这种自然环境被用来掩蔽、隐藏或伪装战斗人员或其他军事目标,
或它们本身即军事目标时,则不在此限。
⑽ 求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一名战士给指挥的最后一句话是‘想我开炮’,然后拿着炸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英雄儿女》,一部以抗美援朝为体残的经典老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