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为奴十二年印度电影
扩展阅读
电影解说全集完整版 2025-09-17 04:09:38
哪些比较露骨的日本电影 2025-09-17 04:08:06
刘德华张学友电影歌曲 2025-09-17 04:06:07

为奴十二年印度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9-17 02:25:27

Ⅰ 漫漫回家路——《为奴十二年》

如果请你回答一个问题:自由是什么?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动就躺着,完全不用考虑减肥神马的;或者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有闲有钱;又或者想写什么文就写什么文,沉醉在自high里,读者的心理跟我有什么关系。

那么,在这部电影里,你会看到,一个人,对于他来讲,历尽苦难,每一天都生活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所追求的自由,无非就是回家而已。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展现了一个让人绝望的世界,奴役与被奴役,诬陷与不公,鞭打甚至死亡。

有些人享受特权并认为天经地义,有些人凄惨活着只以为理当如此。

01 历史背景

15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数以万计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洲以及印度洋、亚洲由殖民者开办的种植园和矿井中沦为奴隶。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随着美洲种植园的发展,黑奴贸易在这一时期走向高潮。

当时,美国北部各州已开始实行劳工自由制度。大部分黑人已成为“自由人”。而南部,由于种植园利益的驱动,仍旧实行奴隶制,黑人依旧是“黑奴”,过着悲惨的生活。

02 故事

主人公Solomon是生活在纽约的一名自由人,有妻子和两个孩子,是一个小提琴家兼木匠。对,用现代话来说还是一斜杠青年。前半生的幸福生活,在一个骗局中戛然而止。他被两个人骗到了华盛顿并卖给了奴隶贩子。

被卖到南方的Solomon,最初由经营伐木场的奴隶主卷福买走。没错哦,是卷福饰演的一个奴隶主,温文尔雅,还有很多同情心,而且对Solomon还算不错。然而正是因为这样,引起了白人监工的嫉妒,他不断找麻烦,最后和两个无赖一起打算吊死Solomon。卷福自己是打欠条买到的Solomon,不能让他死。最后只好将Solomon转卖给了另一个号称是“奴隶终结者”的恶人——Epps。大部分的剧情在Epps的棉花种植园中展开。电影用了大量的时间、镜头展现了奴隶主是如何对待奴隶的。一天摘棉花不到200磅就要被鞭打,晚上还要被变态的奴隶主叫起来跳舞。逃跑的奴隶被动用私刑在野外吊死。甚至年轻的女奴,被奴隶主强暴,又被嫉妒的奴隶主夫人殴打虐待。烈日炎炎的南方,黑奴们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做着最繁重的工作,男女混住在一间棚子里。

Epps曲解圣经,想证明自己如此对待奴隶是上帝的旨意。他凶残、变态、没有人性。没有把奴隶们当做人来看待,觉得黑奴和狒狒差不多。生活在这样一位主人身边的Solomon,一直隐忍着,寻求机会逃跑。他也曾信错了人,险些被发现。最后遇到了一位真正反对奴隶制的木工(大帅哥Brad Peter饰演的,但是造型很颓废),通知了Solomon北方的朋友,最终被解救。

03 镜头

电影里有两个长镜头。

第一个镜头里,Solomon几乎被白人监工吊死,被解救之后却依然脖子上拴着绳子,被吊在树上,他只有用脚尖着地才能保持呼吸。这个镜头从早上太阳升起,到中午阳光炽烈,再到夕阳晚照,背景里是绿树成荫,忙碌的人群,但是没有声音,只有蝉鸣。Solomon似乎成了透明人,没人看到这里有一个生命濒危的人,没人敢来这里放他下来。他违抗了白人,即使他没有错,他也理当受到惩罚。

第二个镜头里,Solomon向朋友发送了求救消息以后。在漫长的等待中,导演给了他一个面部特写。孤独、隐忍的面孔,麻木、克制的表情,空洞的眼神充满了失望。他的面孔就是他的内心,如果这次失败了,他可能就死心了。像千万个黑奴一样,一生受尽虐待和劳苦,直到累死在田里。

04 音乐

Solomon打算写信求救,央求一个破产的白人帮他寄信,结果对方违背了诺言,向Epps告密。Solomon只能忍痛把信烧掉,随着火苗慢慢熄灭,最后化为灰烬,他回家的愿望也一起熄灭了。他甚至砸烂了心爱的小提琴,那上面刻着他妻子和孩子的名字。

后来一位黑人同伴去世了。葬礼上大家唱起了歌。

……

Roll, Jordan, roll

Roll, Jordan, roll

My soul arise in heaven, Lord

for the year when Jordan roll

……

回家的歌声响在耳边,Solomon再次点燃希望,泪流满面。整部电影中,他的情绪都是隐忍不发的,此处借葬礼哭出来,观众的情绪也一起得到了释放。

最后,双鬓已斑白的Solomon终于回到了家。看到他和家人说“对不起”,我也忍不住流泪了。

长达137分钟的电影,充斥着各种虐待的场景,而受虐者都在默默承受。同为黑人奴隶题材的电影,不同于昆汀导演的《被解救的姜戈》里的快意恩仇,《为奴十二载》里一直是克制和忍耐,这才是奴隶生活的真实记录。

黑奴贩卖的历史长达400年,并且发生在标榜追求自由、平等、人性的欧美国家,发生在信仰上帝仁爱的国家。不平等与奴役已经麻木了人们的思想,普通民众即使不去考虑利益,也会认为黑人是劣等人,直至今日,歧视也还没有被消灭。

高晓松说,他不太敢讲黑人歧视这个话题,因为里边有太多的复杂的历史原因。但是,单单从人性来讲,同样生而为人,理应得到人的权利。非洲大陆曾是人类文明孕育的摇篮,如果不是殖民主义的入侵,她会朝着她自己的发展方向,继续开出美丽灿烂的文明之花。

世界上的很多民族都经历过被残忍迫害的时期,甚至于我们。但对自由追寻的力量,总能让我们在危机时刻奋起反抗。压迫与反压迫,奴役与反奴役,在不断的抗争中,希望人类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Ⅱ 相似电影。这几天看了《卢旺达饭店》和《杀戮禁区》,觉得挺好看,求推荐类似的。政治,战争类电影,有关

《卢旺达饭店》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EuuHOQthlUKYHBrSw8rBOw

提取码: ieb8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卢旺达饭店》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美国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战争片。影片由特瑞·乔治执导,唐·钱德尔、苏菲·奥康尼多、杰昆·菲尼克斯和尼克·诺尔特等联袂主演,于2004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Paul Rusesabagina)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 ...


Ⅲ 有没有类似《绿皮书》的电影值得推荐

电影《触不可及》值得推荐。

但是比起《绿皮书》,美版《触不可及》的票房和口碑都有一定的差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这并不影响《触不可及》依旧值得一看。

原版《触不可及》是口碑很高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部法国电影,2011年在法国上映。

美版翻拍后,大致情节相同,细节处做了改动,可能这也是最终口碑相对没那么好的原因。但是,不论什么电影,翻拍总归会和原版有不同的地方,如果翻拍的是经典作品,难度也就更大些,观众也会更加挑剔。

11月22日上映的这一版《触不可及》,之前不少朋友也在网上看过了,但大家依旧对这部片子充满兴趣,大约是它本身的故事,足够吸引人吧。

电影讲述的是瘫痪的富商菲利普(Phillip),阴差阳错招来街头黑人混混戴尔(Dell)做看护,背景天差地别的两,经历了嘀笑皆的系列故事后,成了令动容的莫逆之交。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两位主角的感情渗透、心态转变,是最值得叫好的,这也是前面提到,《触不可及》和《绿皮书》的一致之处。

如今,市场上很多电影被大家批评,就是因为演员在演绎感情的变化时,特别没有说服力。一见面就爱得死去活来的戏码,见面是仇人接触几次后却爱得深沉,此类情节层出不穷,类似我们常说的:导演想让你去哪,马上镜头就显示你在哪,导演让你突然死,电影里你就突然死了,非常之莫名其妙。

《触不可及》在这一点上,让很多电影“触不可及”。戴尔起初对坐轮椅的菲利普很无好感,因为两人的阶层实在差得太多,一个穷的房租都交不起,一个富的一天就能赚几百万。但戴尔在照顾菲利普的日子里,逐渐改变了对菲利普这样的富人的看法,最后两人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