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荒诞现实主义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影评
在印度,女人的地位长期低落,她们被视作生育工具,而非人。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揭示了这一社会现实。
影片开始于一场生产场景,一位女性艰难地分娩出一名男婴。当得知孩子是女婴时,父亲的喜悦瞬间转为失落。在村庄的荒野上,父亲将女婴投入装满牛奶的木桶中,最终确认她已死亡。这一残酷场景反映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生命的漠视。
在印度,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是恶魔的化身,生下女孩被视为诅咒。传统习俗使得人们丧失理性思考,认为女性地位低下,是家庭的负担,需要尽早除掉以减少嫁妆开支。这种观念导致女性数量锐减,男性过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色情表演也不得不采用男扮女装的形式。男性们在村口影院寻求慰藉,电视机里的画面让他们暂时忘却生活的苦涩。然而,欲望的发泄往往伴随着道德的崩塌,人性的阴暗面逐渐显现。
为了满足男性对伴侣的需求,一些家庭不得不让未到婚龄的男孩扮演女孩角色,进行所谓的婚礼仪式。然而,这一切终将被揭穿,婚礼草草收场,男女比例极度失衡。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内部矛盾频发,甚至爆发了争夺大战。父亲与四个儿子合谋杀害了小儿子,邻村则因女人生子而组团抢夺新娘。最终,一场械斗导致五口之家被灭门,而邻村也死伤惨重。
在影片中,唯一展现出的女人形象被珍视吗?答案是否定的。她依然被当作商品,价格被哄抬,最终仍难逃物品的命运。对女性观念的改变,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
当人们看完这部电影,或许会庆幸自己身处相对自由的国家。然而,我们与那些饱受压迫的世界仅一步之遥,不自知罢了。中国传统社会同样存在将女性视为从属、依附、工具的观念,这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初夜权、溺婴等陋习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是封建礼教与传统观念的产物。女性的生育权、生存权被严重侵犯,人权观念在社会中受到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地位的提升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性平权、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是实现平等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应当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尊重,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贰』 印度好片《没有女人的国家》,到底讲述的是什么
讲述了一个可悲可叹的事实。讲述了印度女人的悲哀和无奈,这个电影我看得很压抑,因为作为一个女人,遇见那种事情让人真的很压抑。
『叁』 摔跤吧爸爸原型事件真实人物
《摔跤吧爸爸》影片根据印度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这部影片讲述了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
8月20日,在雅加达亚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50公斤级的决赛中,来自印度的维内什6比2击败了日本选手入江雪,为印度队夺得了一块亚运会金牌。这是印度在本届亚运会上获得的第二块金牌,也是第一块女子金牌。
不过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维内什(Vinesh)正是电影《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电影人物原型马哈维亚的侄女,也就是吉塔(Geeta)和巴比塔(Babita)的堂妹。
让女儿练习摔跤的原因
电影中在马哈维亚无望有儿子时,两个女儿居然有一天痛打了男孩,所用的力量和招式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现实的马哈维亚决心让女儿练习摔跤的重要因素,其一就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印度女子举重运动员卡尔纳姆·马勒斯瓦里获得了印度女子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首枚奖牌,这让马哈维亚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其二,他自己原来的教练拉姆也开办了现代印度的第一个专门训练女性摔跤选手的训练中心,致力于改变男女比例在印度摔跤运动的失衡现状,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训练成为了摔跤运动员。这让马哈维亚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女儿们的命运,也能让自己多年的美梦成真。
『肆』 印度有哪些社会问题
说到印度电影,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近些年来在中国影院上映的印度电影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知乎》
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持续火爆除了它具有印度特色,比如一言不合就跳舞。更重要的是,印度电影勇于反映印度的一些社会问题。那么让我们跟着这些电影来看,印度究竟有哪些社会问题。
01教育问题
印度跟许多国家一样,有私立学校也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印度是主流。
印度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可是无论有钱还是没钱的印度人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去公立学校。
印度实行的是“自愿性教育”,有些贫穷的家长甚至不让小孩子去上学,让他们在家里做家务甚至送去做生意。可这一切在印度都是合法的。
那么印度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在电影《起跑线》的镜头里来一窥究竟。
《起跑线》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对暴发户夫妻,他们有钱但是文化水平不高。
《起跑线》
他们同天下父母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不输在起跑线上。
他们出钱又出力送女儿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希望女儿能被最好的私立学校录取。不过他们却屡屡失败。
最后不得已他们为了骗取穷人的录取名额,一家人搬到了平民窟。开始上演了一幕幕的闹剧。
私立学校环境优美,基础设施甚至不亚于五星级酒店。全空调教室,纯欧式食堂。连游泳池都是恒温的。
《起跑线》
学校功课安排多样化,进行的是不完全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
《起跑线》
他们不提倡死记硬背。平时都是通过唱歌跳舞来学习知识,非常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起跑线》
试问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哪个家长不挤破了头把孩子们往里面送啊!
反观公立学校基础设施尚待完备。有的孩子上学没有凳子就坐在毯子上。一个老师就要负责班里孩子全部的教学科目。
《起跑线》
基本的卫生问题都让人很堪忧。学校厕所的条件非常差。
《起跑线》
印度公立学校的学生很少,教师也非常稀缺。而且这些上公立学校的孩子百分之百都是出自平民窟的孩子。
教育的两级分化,导致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而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这使得印度的阶级矛盾越发的严重。
02语言问题
在印度,英语的普及度非常高。人人都以会说英语为自豪。
英语在印度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那么如果印度人在印度不会说英语会被别人怎样看待呢?让我们从这部励志大片《印式英语》来看看吧。
《印式英语》
女主莎希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不会说英语。
她被丈夫嫌弃。
女主每天在家做沉重的家务,等待丈夫回家。
可是丈夫却不愿意跟她说说话。
《印式英语》
女儿也嫌。
学校开家长会,女儿宁愿骗老师妈妈病了,也不愿让她出现在同学面前给她丢脸。
《印式英语》
有一次莎希口误错把“爵士”说成了“查兹”。
父女俩相视一笑,仿佛莎希是个外人似的。
《印式英语》
莎希为了帮亲戚筹备婚礼,独自来到了美国。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想受到家人的尊重。她偷偷的报名了英语培训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英语口语练好了。
当她在婚礼上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时,立刻引来了众人的瞩目。尤其是他的丈夫,简直惊呆了。
《印式英语》
因为英语,她受人排挤;也因为英语,她受人尊敬。多么讽刺?
一个人的价值难道就体现在他所使用的语言上面吗?这让人反思。
03女性问题
众所周知,印度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家。
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印度全国平均男女比例是1000∶927。首都新德里的男女比例仅为1000∶819,而名流荟萃、富人云集的新德里南部地区则是全印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的地方,男女出生性别比达到了1000∶762。
一个男女比例如此失衡的国家,会发生一些什么荒诞的事情呢?
让我们从印度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来猜测一下吧!
《没有女人的国家》
在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残忍的杀人镜头。一位父亲亲自将他刚出生的女儿放进了牛奶里,淹死了她。
《没有女人的国家》
他这是谋杀!
在电影的这个村庄里,人们生下儿子就当宝贝养,生下女儿就残忍的抛弃或者杀害。久儿久之女性越来越少。
村里的男性娶老婆成为了一个家里的头等大事。财主老王五个儿子,各个光棍。后来财主老王用五万元和五头牛买了一个女孩子到他家里来。这貌美如花的菇凉就同时嫁给了他五个儿子。
财主老王甚至自己独享了女孩的初夜和第二夜,剩余的五天就让儿子们平均分配。
《没有女人的国家》
这简直不可思议啊!
然而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到恶心、痛恨的是,整个村庄的男子不约而同在牛棚里强奸了女主。
《没有女人的国家》
印度是一个强奸大国,在2012年印度发生了一件震惊了全球的“公交车轮奸”事件。全球人民开始关注印度强奸案的频频发生。
根据一项公开的调查表示,印度有百分之五十一的男性和百分之五十五的女性认为:
家庭暴力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
引用知乎上一句奥巴马的言论“不尊重女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不尊重女性的国家是迟早要灭亡的,不尊重女性的人是不配被称作人的。”
每个国家都会有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解决的。但我们仍然欣慰印度敢于直视社会问题,并用电影的形式来痛诉这些状况。
印度电影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也在悄悄的改变着这个世界。
勇于直视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印度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