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据说是最大的战舰,有哪些关于阿多丸号和详细历史资料
历史上没有阿多丸号也没有关于阿多丸号的详细历史资料。
阿多丸号是著名导演冯小宁指导的电影《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里面的日本沉船,电影里面的阿多丸号是根据历史上面的阿波丸事件改编的。
历史上面的阿波丸号是一艘在20世纪40年代建造的日本远洋轮船,整个船长154.9米宽20.2米,深12.6米,总吨位11249.4吨。
在1945年的3月28日,阿波丸号被日本军队征用并且在新加坡装载了一批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日本军人,准备返回日本。
在4月1日的凌晨时分,阿波丸号行驶到了中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的时候,被正在该海域上面的美国潜水艇皇后鱼号发现,皇后鱼号随后对阿波丸号发射鱼雷进行袭击。
在三分钟以后阿波丸号迅速沉入海里,除了一人以外,船上的2009名乘客以及船上所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钻石、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和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
(1)日本第一家航母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阿波丸号,是一艘二战时期日本征用的万吨民用船只。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日本军部决定把在东南亚和中国搜刮的大批珠宝运回日本本土,于是这项任务就交给了阿波丸号,因为交战国之间有一项不成文规定,不对民用船只展开攻击,于是日本人就想瞒天过海。
3月28日,阿波丸号在新加坡满载后向日本本土驶去,4月1日凌晨,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当时大雾弥漫,美军舰长以为是军舰,结果发现打错了,他们只救起了一名日本军人。20世纪70年代,有人对阿波丸号所载物品进行了估值,据说,阿波丸号上所载的物资不计北京人头盖骨,价值高达五十亿美元。这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它吸引着不知多少人前去探寻。
美国和日本甚至英国人把中国的门槛都踢破了,希望他们能利用先进的水下打捞技术和中国进行联合打捞,并参与打捞物的分成,尤其是日本,时值中日恢复关系的好时期,日本对阿波丸号非常热心,可是都被中国一一拒绝,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阿波丸号都是中国的。
这么一大笔财富对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太重要了。1977年到1980年,中国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打捞队伍,超过600多名潜水员下水作业,连海军都来帮忙。
可惜,可能是因为技术的原因,最后只打捞起一些锡锭、橡胶、水银、铌钽、云母、光化玻璃等物资共5418吨,总价值5000多万元人民币。
另外还打捞起日本人的尸骨368具,由中国上海市红十字会交还给日本红十字会。别说北京人头盖骨了,就是一两黄金和白银都没见到。
不过,有消息显示,我们可能会对阿波丸号进行第二次打捞,通过商业运作、自筹资金、风险自担、国家批准、利润分成的形式,完成这个工作,到时候或许就能发现北京人头盖骨了,毕竟这也是找到北京人头盖骨唯一的线索。
⑵ 日本拍摄的二战电影,一个镜头让人愤怒,是哪个镜头呢
去年上映的一部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惨遭国际上的疯狂吐槽,可能各位读者对这部电影不一定熟悉。《阿基米德大战》是一部二战题材的电影,不仅如此,他在日本还夺得了票房冠军,据悉,这部电影描述的,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建造大和号战列舰的故事。
而此前日本上映的《男人们的大和号》居然还有这样一幕,日本人别有用心的在电影中插入了一段真实纪录片影像,一次神风特攻队发动自杀式袭击的画面,旁白字幕,说到:我们生活在他们赌上生命保护的日本的未来里。这一举动遭到了国际上的多个国家抗议,连美国都看不下去了。而最终的放映版无奈之下才删除了这段画面,可见日本的险恶用心。
⑶ 寻找关于航母的电影
我也同楼主一样,喜欢大型海战。给你推荐几部:
《珍珠港》很经典了,看的第一部航母海战。
《虎,虎,虎》比较纪实,其中有当时拍的资料片。
《中途岛海战》也很经典。
《男人的大和》,观影愉快。
⑷ 有航母的战争电影有哪些
二战:
追歼諀斯麦号(英国)*
燃烧的零战(日)
太平洋之岚 日
虎虎虎 日美*
中途岛战役 美*
山本五十六 日*
啊 海军*
珍珠港*
打得比较热闹的是小鬼子和美国拍摄的。*号的可以下载,其他能看视频。
现代的除了《壮志凌云》和《绝密飞行》别的航母镜头很少。大都不值一提。如果都算上那就太多了,甚至《我是传奇》中男主角还在航空母舰上打球的镜头呢。
⑸ 从日本战争悬疑片《阿基米德战争》背后所反映的日本扩展思维
最近在家闲着没事,看了日本的一部战争悬疑片《阿基米德战争》。故事的背景是三十年代的日本,此时的日本不但占据中国的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而且也积极地扩军,准备实现他们从丰臣时代就想完成的大陆计划。
出海的大和号
此时的日本海军内部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以山本五十六大将为首航母派别,另一派别是以平山忠道为首的大型巡洋舰派。两派为未来日本海军究竟是发展那一条路而各执一词,而他们所争执的焦点就是,日本海军非常中意建设一艘代表日本海军荣耀的大型巡洋舰,这艘巡洋舰将超过人类历史上所建设的所有巡洋舰。这艘巡洋舰也代表着日本的光荣与伟大,昭告所有的日本人,日本一定可以继承日俄战争,和甲午海战的荣光,继续获得胜利,实现日本大和民族的大陆计划。而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航母派,则认为未来的海战需要航母,为了打败巡洋舰派,就打算从这艘巡洋舰的预算下手。于是山本五十六找了一个因为谈恋爱而被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劝退的,号称日本阿基米德的数学天才擢直。通过擢直天才的演算,山本五十六一派终于知道巡洋舰一派的实际预算比上交给海军省的预算报告多了七千万,从而彻底的让航母派获得预算。
擢直帮助航母派的本来目的是阻止日本花更多的钱,制造巨型战舰来鼓舞日本人迷恋战争,从而把日本拖向战争的深渊。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帮助的山本五十六,才是真正的好战派,用他们看似强大的航母舰群去挑战美国,妄图一战毁灭美国的海军力量,控制太平洋。而擢直所反对的平山中将的目的,就是要建造一艘可以华丽的,可以代表日本的超级巨舰,在战争中被美国人炸成之后,用来惊醒日本人,战争只会把日本拖向灭完。得知真相的擢直终于明白平山中将的良苦用心,最后帮助他完成了大和号的最后建设。电影最后,擢直看着夕阳下,驶向海洋深处的大和号,不禁泪流满面,他知道,这个大和号也意味着他自己的民族一样,驶向他自己最后的归宿-沉没。
电影中的大和号
在当时的日本,包括后来成为大和号舰长的海军中将伊藤,都曾经力阻不让对美国为战。但是面对山本五十六这样的日本狂战之徒的疯狂行为,他也是怨气冲天。最终这艘代表着日本的超级战舰,在冲绳海战中被美军的航空兵击沉,全部的3036位船员死亡,包括伊藤中将。
那么为什么?日本内部很多的声音,包括日本军部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不能同美军作战,而日军最后还是发动了珍珠岛空袭,激怒了美军,使得日本从此两线作战,最后差点导致亡国灭种的下场呢?就算是现在,日本依然都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国家没有军队,还被美国驻军,国家的发展完全处在美国的监视之下。日本究竟是怎样才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不归路。
我们将从以下的几个要素来分析。
地理因素
首先,我们要了解日本人,就必须从日本的地理环境来看。日本处于亚洲的最东部,隔海与中国大陆遥遥相望。这样的距离刚刚好,大陆的文明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海陆传播到日本,而同时,也可以避免遭受到来自陆地的侵略。日本人自誉为万世一系,不过是因为日本天皇从来都不掌握权利,而是日本的一种文化精神,这就有点像中国的衍圣公和张天师的继承制度,也几乎是万世一系,更多是文化的象征,而没有实际的权利。因此日本把这点拿来说事,简直就是自吹自擂。要知道,就算是曾经纵横在欧亚大路上的草原游牧民族,也一度被征服和毁灭过,就别说本来就孱弱的日本了,要是在大路上,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海洋,即保护了日本了这个民族,避免了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日本这个民族的纯粹性和统一性,而这样的民族性也导致日本这个民族强烈的排他性和几乎变态的团结。
依据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的论述,日本的地理位置也是相当尴尬的 。如果从东亚的角度来看,日本几乎是远离欧亚大陆,因此在文明的冲突这场戏剧中,日本连配角都不算。虽然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的文明出现,但是代表着世界最伟大且影响到如今世界格局的文明就两个,就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的代表就是罗马,而东方文明的代表就是中华。日本处于中国的东边,也因此被中国人叫做东夷或者倭人。也是完全被排斥在主流文化圈之内,几乎鲜有来往。日本国土南北狭长面积为 37.7 万平方千米,地形也主要是以山地为主,就这样一个狭长的地段,就拥有270座火山,其中80座是活火山,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国土面积量的 10%,因此日本的国土面积大概约有 2/3 被火山喷发物所覆盖。有很多人非常羡慕日本的温泉,天下无双,但是这温泉的背后,却是无尽的恐惧啊。不仅如此,日本还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带,年均地震1447次,平均每天就要发生四次地震。从过去的1000年时间内,毁灭性的地震就有34次,强烈的就有194次。此外,日本还要忍受海啸,台风,暴雨以及泥石流的破坏。也因为如此,日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非常强,因为如果砍树多一点的话,就会立马引起泥石流,造成不可想象的人员损失和财产流失。
日本海军省讨论旗舰方案
也因为这个状况,先天的严重不足导致日本发展的一个重大限制。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日本是一块被上帝诅咒的土地。
日本期初还可以和中国做一下贸易,到了明朝时期,中国开始实行海禁政策,日本的日子就更加困顿了。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倭寇一直都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中华富庶和土地的宽广,日本也是极度的羡慕,正如森岛通夫所说,“远离广阔的大陆,在岛国上生活的日本人,有史以来就渴望土地,明治以后,日本人所贪图的就是土地。”也因为如此,日本对于中国的文化和土地,都是极度的痴迷。为此,在唐朝和明朝时期,日本都试图想要通过朝鲜进入大陆。但是在冷兵器的时代,综合国力的巨大差距,使得日本都失败了。
海洋国家为何崛起
人类是陆地生物,需要靠肺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也因为如此,土地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繁衍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从东到西,就开始一场了驱逐的游戏,汉朝驱赶了匈奴人,匈奴人又驱赶了日耳曼人,日耳曼又驱逐了安格鲁萨克森人,安格鲁萨克森人又毁灭了罗马人。
而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就是海洋权利的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像西班牙,荷兰和英国这样的小国,占据着技术的发展,依靠着先进的海洋意识,在全世界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一个区区的弹丸小国英吉利,竟然变成了所谓的日不落帝国,也是归结于技术革命的发展个海洋权益的觉醒。
日本从“黑船”事件,以及自己心中神一样存在的中国,被英吉利小国欺负的话都没有,日本看到自己的条件和英吉利差不多,所处的环境和位置也类似,都是海岛国家。日本也从此看到了新的希望。
幕末思想家本多利明就提出“东洋大日本岛,西洋英格兰岛,诚为天下大世界中两个大富国、大强国也”。
对日本崛起起到关键作用的另一位思想家就是日本兵学家 佐藤信渊 (1768—1850)。佐藤提倡海防思想的主要代表作是《防海策》。在这篇文章中,他就非常详细的论述了对于俄国和中国的策略。他主张对俄国对抗的同时占领勘察,而对中国,就是乘着中国如今处于历史最弱时期,扩展和征服中国。
其实对于海防的建设和思想的解放,日本在幕府时代就应经开始。特别是日本幕府看到了所谓天朝上国,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溃败,使得日本逐渐对中国产生了轻慢之心,从此也又有了觊觎之心。
鸦片战争时期, 佐久间象山提出《海防八策》 ,其主要的措施就是购买荷兰炮舰,模仿造舰,以及制造西洋火器来装备幕府的军队。幕府采纳了这样的意见,并在长崎开设了海军传习所。在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的第四年, 日本的幕府大臣胜海舟就组建了“神户海军操练所” ,在这里要特别说下,帮助胜海舟建成这个操练所的就是日本著名的维新领袖版本马龙。因此可以说,日本的改革其实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已经开始。而中国一直到二次鸦片之后,还是无动于衷,其反应速度之慢,不思进取的态度,也是民族的不幸。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天皇提出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目标,随之以自卫为初衷的“海防论”便转向了以对外扩张为目的的“海权论”。
日本为何敢于挑战美国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得国家立马上从一个封建的王朝,变成了一个帝制的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特别是在1894年同中国甲午海战获取的土地和银两,更加的充实了日本的国力,才使得日本有更多的资金来发展本国的教育和科技力量。也使得日本后来有实力同俄国一战,获得了远东地区的主导权。
偷袭郑珍珠港,从此也预示着日本的末日
日本一下子,就打败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帝国,而且这两个帝国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以及国家财富都要比日本强大,在战争之前,也被欧美很多国家不看好。但是日本依靠其顽强的斗志和精细的准备,还是打胜了这两场关系国运的战争。这使得日本人感觉,此时此刻,就连上天都在帮助日本,日本的国运已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疯狂扩张军备,在战役的初期,日本的军队因为准备充分以及战斗人员素质较高,的确占得头筹。无论是中国战场还是东南亚战场,日本几乎是高歌猛进,一路无敌。无论是中国军队还是英国军队,都被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这也使得日本开始急剧膨胀。
被击沉前的大和号
面对美国国力比日本强大的这点上,很多日本军人都不当回事,觉得就和当年的中国和俄国一样,别看着大,其实不经打。也因为有这样盲目的自信,和之前的经历,才使得日本产生了自己“武运长存”幻想。也因此导致了日本敢于向美国挑战的心里肯定和安慰。
总结
上帝欲让其毁灭,就先使其疯狂。到了1945年,冲神海战,日本的大和号沉没。随之而来的沉没的还有日本的海洋大国野心梦。
中国(179)日本(95)巡洋舰(2)
⑹ 日本的一个海战电影 航母 计算军舰建造价值
电影《阿基米德大战》
是山崎贵执导的剧情电影,由菅田将晖主演,于2019年7月26日上映 。该片根据三田纪房的同名漫画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被称为“日本阿基米德”的天才数学家櫂直发现了日本造舰计划中隐藏的阴谋,决心纠正国家机器中的不正之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