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令人悄然泪下,具有极高教育意义的家庭经典影片有哪些
1、《伴你高飞》
少年维特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伟人的潜能,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总是郁郁寡欢。幸好还有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当爷爷终于驾着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告诉维特,虽然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
非常棒的电影。每个人都拥有梦想,但往往缺少去追求的勇气,有时你觉得平淡无味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如获至宝,只有懂得追求同时又懂得满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贰』 印度有哪些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谢邀!感谢关注奥斯卡,与你共享第一手影视资讯、资源!
5、《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豆瓣8.5分,超18万人标记。印度的宗教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了,信仰的冲突带来的故事。
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人承诺帮一个巴基斯坦哑女与父母重聚的故事。
虔诚的印度教徒甚至是一个顽固的婆罗门,最终接纳了虔诚的伊斯兰教徒,而伊斯兰世界的人民也以同样的热情和爱回馈了善良的印度人。
『叁』 教育片有哪些经典的电影
教育片的经典电影包括《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和《摔跤吧!爸爸》。
《死亡诗社》是一部讲述美国一所保守的寄宿学校中,一位新来的英语老师基廷引导学生发现自我、追求自由的故事。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对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冲击。这部电影深刻展示了教育的目的和方式,引导观众反思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相比之下,《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讲述了一位音乐老师用音乐改变学生生活的故事。这位老师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华,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成长。这部电影强调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让观众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美好。
而《摔跤吧!爸爸》则是一部印度电影,讲述了一位前摔跤选手努力培养女儿成为摔跤冠军的故事。这部电影强调了性别平等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传递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部电影激励了无数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了教育的力量和潜力。
这些经典教育片电影通过不同的故事和主题,展示了教育的多元性和重要性。它们不仅让观众享受到电影的艺术魅力,还能引导观众反思教育问题,激发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
『肆』 印度神片《起跑线》,为了让孩子上名校,父母倾尽所有!
第一时间跑去影院看种草已久的《起跑线》,其中反映的教育和择校问题简直和国内如出一辙。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对父母来说简直再熟悉不过,而电影中直指教育的一幕幕也带给我内心深深的触动。
整部剧用喜剧的手法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父母择校的故事,他们拼尽全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跟他们上一样的学校,他们希望通过选择名校,让孩子能上升到上层社会!
1、名校教育就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吗?
《起跑线》英文电影海报写道:
The parents who will do anything to get their children into the right school.父母,就是那些会不遗余力,倾其所有让他们的孩子进入正确学校的人。
国内的现状也是一样,父母殚精竭虑都是为了一件事——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从选择幼儿园开始,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择校战争持续打响,真的是孩子的比赛,父母的赛场。
“读不了好的小学,就考不进好的初中,读不了好的初中,怎么去重点高中?重点高中的重本率可是95%以上,那上985、211还用愁吗?”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但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上了名校, 享受精英教育就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吗?
中文电影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
即使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也要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
片中折射出择校的困局,影片最终落脚在到底是要“起跑线”,还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线”。
电影的最后,父亲拉吉的一段演讲非常煽情:“你们想尽办法让他们进入这所学校,不是你们帮他们,而是他们帮你们。这个时代人们只重视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人品。”虽然有人诟病说太过鸡汤,强行煽泪,但我依然觉得精彩无比。
我们常说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孩子的能力非常重要,想象力、创造力、阅读力、社会适应力、情商、逆商、财商等等。但我们却不能忘记了美德教育,更不要忘记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看在孩子眼里,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这些人不缺能力,缺的是做人的底线。 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3、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就能赢得人生吗?
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对大学教授父母,儿子4岁半上小学,19岁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儿子却终日在家吃爆米花和零食,什么事都不想干,终日闷闷不乐。父母现在整天发愁怎样才能让孩子振作并快乐起来。
他们的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却没有赢得人生。童年缺失了爆米花和零食,埋头学习,而今学位拿到了,父母给的任务完成了,人生却再也没有了方向和动力,爆米花就成了唯一的乐趣。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所有的神童长大都会出现问题,孩子的成长之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没有那么多的必然。
但我却想借此告诉父母,每个孩子是有个体差异的。
卢梭说:“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不要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 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节奏生长,积累实力,蓄势待发,方能赢得人生的长跑。
4、起跑线折射出我们到底爱的是什么?
《起跑线》带给父母很多启迪,更给予一场心灵的洗礼。 我们到底爱的是孩子的未来,还是望子成龙的虚荣心。
回忆我的童年,在我小升初的时候,妈妈想提前把我的户口转入舅舅家,这样就可以就近上学,直接升入重点初中。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特别不开心,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去那个学校。
妈妈说,那个学校教学质量好,校风好,你以后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多啊!这样你就有机会上重点大学,毕业有个好工作。
可我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不想入校后被人指指点点,说我是走后门来的。于是最终我不让妈妈转户口,毅然决然地去了家门口的普通初中。
学校里同学们会嘲笑老师,上课不守纪律,下课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但在这里,我却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我的努力,考上那所重点高中。
对于重点高中的无限向往激发了我学习的斗志,于是我成了这个初中里为数不多的佼佼者,老师对我青睐有加,常给开小灶,最终我参加重点高中的提前招生考试,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那所重点高中。
现在想来,父母给我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尊重我的选择,但我回想起来不由得为我的父母捏把汗。如果是果果要做出这样的选择,我的内心是否能强大到允许他去一个如此校风的学校,我可能会无比担心他学会抽烟喝酒打架。
而父母对我的无比信任让我顺利地在那所学校成长,我没有沾染任何不良习气,遇到任何的事情,他们都会告诉我,有他们在,一切都不怕。现在想想,好感恩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也要向他们学习,把这份信任给到我的孩子。
5、父母的格局和视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那到底什么才是起跑线呢?在我看来,父母的格局和视野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明年果果也会面临择校,到底是在家门口上一个普通的公立小学,还是买学区房进入一所重点小学,亦或者耗费巨资选择一所国际学校。
当选择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几年前的我也会无比焦虑,我生怕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导致孩子一生的不幸,那时候我无限地放大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
在几年的自我成长之后,我现在全然放下了,或许我会选择公立小学,让果果去参加国内的高考,或许我们不会选择学区房,而会顺其自然。
因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个三角当中, 我不能改变社会教育,但我可以在我能力范围之内选择合适的学校教育,我会尽我所能做好家庭教育,那孩子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就交给他自己。
作为母亲,我会努力地生活,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他。至于阶层,其实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我并不认为这是阻碍人发展的障碍,正如影片中的孩子们所唱:
“生命只有一次,可我有百种渴望,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前行!”
是的,我坚信: 我们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作为一直在家庭教育领域奋战的创业者,我无力去改变社会的大环境,但我可以借由书籍,把人生智慧传递给父母。
我相信,无论我们的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 家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 成为智慧的父母,懂孩子的父母,是为人父母一生的职责!
『伍』 《地球上的星星》儿童影片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的一部 儿童 影片。那么,喜欢看儿童影片的你看完这部影片后该如何写《地球上的星星》 观后感 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一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伊桑的 故事 。伊桑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存在阅读障碍,他所犯的错误不被理解。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伊桑是无可救药的。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毁坏邻居的花盆,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人,撒谎、逃学。课文读不出,考试时,整张考卷上只填了一个空,而且还是错误的。万般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这里,伊桑因为不会读写,经常受罚,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内心感到的更加孤独、害怕。甚至连自己喜爱的画画也放弃了。然而,没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么的富于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一个装有小鱼的水瓶,一个水坑,甚至是书本上、试卷上的一个个的字符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想象。
很幸运,伊桑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美术老师拉姆。这是一位真正懂得 教育 的老师。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梦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通过伊桑在学习中犯错的方式和重复犯的错误中发现了伊桑在学习上的困惑,是阅读障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为可贵的是拉姆对伊桑实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终使伊桑从学习的困惑中走了出来。
看完这部影片,拉姆老师对伊桑深深地爱感动着我,也是我思考应怎样来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约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及 家庭教育 的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认知及思考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的错误,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不同。尤其对那些错误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能被错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像拉姆老师那样关心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真实的思想,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并施与针对性的教育才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才会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二
根据老师的推荐,我在家里观看了一部印度儿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很感人,让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他的画画得非常好, 想象力 丰富。上课时,他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因为他总喜欢观察池塘里的小鱼、树上的小鸟、地上的小水坑他觉得这比上课有意思多了。可是伊桑的成绩太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经常罚他站在门外,不让他听课。而同学们呢,也天天嘲笑他。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才。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也有了自信。后来,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老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非常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老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伊桑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关心他、了解他的好老师——拉姆。拉姆老师用很多有趣的 方法 帮助伊桑学习读写。他们在沙堆里用手指写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拉姆老师还带着伊桑到操场上,在台阶上跳来跳去地练习计算,就这样,伊桑慢慢地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我一边看,一边想:拉姆老师用这种方法教学,太有趣了!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师。说实话,有些课,我一上就想睡觉,真希望能早点下课;但也有一些课,老师上得妙趣横生。如果世界上多几位像拉姆一样的好老师,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天天都开开心心,该多好呀!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教育: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 其它 方面有特长,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更不能用显微镜去看我们的缺点,那不是刺激我们幼小的心灵吗?拉姆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爸爸、妈妈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会得到鼓励和帮助。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么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爸爸、妈妈们应该相信这一点。还给我们一片蓝天,带走你们给我们的乌云,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篇三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存在阅读障碍,他所犯的错误不被理解。在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伊桑是无可救药的。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毁坏邻居的花盆,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人,撒谎、逃学。课文读不出,考试时,整张考卷上只填了一个空,而且还是错误的。万般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这里,伊桑因为不会读写,经常受罚,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内心感到的更加孤独、害怕。甚至连自己喜爱的画画也放弃了。然而,没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么的富于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一个装有小鱼的水瓶,一个水坑,甚至是书本上、试卷上的一个个的字符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想象。
很幸运,伊桑在这里遇到了他的美术老师拉姆。这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梦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通过伊桑在学习中犯错的方式和重复犯的错误中发现了伊桑在学习上的困惑,是阅读障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为可贵的是拉姆对伊桑实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终使伊桑从学习的困惑中走了出来。
看完这部影片,拉姆老师对伊桑深深地爱感动着我,也是我思考应怎样来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约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认知及思考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的错误,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不同。尤其对那些错误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能被错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像拉姆老师那样关心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真实的思想,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并施与针对性的教育才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才会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相关 文章 :
1. 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17篇
2. 地球上的星星有感3篇
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篇
4.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00字5篇
5. 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600字4篇
6. 看地球上的星星有感3篇
『陆』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电影中五家庭教育启示 及其乐趣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电影中五个孩子获得参观巧克力工厂资格,五个孩子以不同方式取得奖券,终极大奖花落查理,折射出不同家庭教育,对养育孩子眼界格局、品格大有不同,家庭对追逐成功及人生意义直接影响到孩子。我感受到唯有爱、乐观、积极的家庭更能培育善良正直充满人性光辉的孩子,更能让孩子找到幸福的人生。
(一)和睦温馨有爱家培养善良正直的孩子
查理家生活结据,一家住在郊区的破旧带阁层楼的小房子里。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查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四个行动不便的年迈老人挤在一张床上,只有爸爸在牙膏厂工作,用微薄的收入养家。妈妈是勤劳善良,操劳家务,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处处充满爱与温情。
家里每个人对查理疼爱有加,在牙膏厂工作的爸爸经常给查理带工厂废弃的牙膏壳给爱搭积木的查理作材料。聪明的查理在课余搭建一座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模型。爸爸的所作,正是呵护孩子的童真,陪伴孩子的成长。
即使失业了,作为父亲,没有告诉年幼的查理,那不是幼年查理要承担的生活重担。以致爸爸长时间待在家中时,儿子查理天真地问他为什么在家里休息而不去上班。爸爸却委婉地告诉查理,他是在休假。查理天真说:“像我度暑假一样吗?”爸爸笑着回答:“是的。”多么美丽的谎言。多么了不起的父亲,没有抱怨生活,也没发任何怨言,没有将残酷的现实透给孩子。给未成年的孩子遮风挡雨,保护弱小的孩子,这是一个父亲承担的责任。父亲的伟岸的形象在影视中陡然升起。我们作为父母能给孩子撑起温馨天空吗?为了他的成长?
作为父亲,努力工作,尽管收入微薄,不忘给家里增添温暖,每年都给查理买生日礼物一块巧克力,给孩子留下一个幸福的童年。
查理的妈妈,作为母亲又是丈夫,打理好家务,努力照顾好家人。真得难以想象,四个行动不便的老人要照顾,她是何等有爱和孝心?她不仅是个好媳妇,好女儿,她还是个好妻子。丈夫失业,没有抱怨,而是安慰丈夫,鼓励丈夫,认为困难只是一时的,会一定好起来,并彼此的支持,相濡以沫。这正是一个妻子的榜样。和睦父母正向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传。当他们谈话的情景被楼上的儿子看见,这时查理才明白家庭的窘境,暗暗记在心里。
作为父母,齐心陪伴孩子成长,在查理生日时,共同买来巧克力作为生日礼物,满心期望能中奖。但他们又怕没有中奖怕查理伤心绝望,就告诉查理中奖更好,没有中奖至少还有巧克力。既让孩子有梦想的期待,又要学会退一步乐观地接受现实。这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给孩子的最好教育。
家中的爷爷对小孙子疼得很,爷爷曾经在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工作过,他总给查理讲威利·旺卡巧克力工厂的传说故事,促使查理搭巧克力工厂模型,产生向往参观巧克力的梦想。爷爷绘声绘色地讲述威利·旺卡给印度王子建巧克力宫殿故事,描绘神奇的宫殿,充满神奇和幻想,启迪查理的想力。为了让查理能买到中奖券的巧克力,拿出仅有的私房钱,爷孙俩来一次豪赌。虽然买来的巧克力并未中奖,但那是爷爷为孙子追逐梦想做过最大努力。
当查理中奖后,爷爷竞然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让查理打扮精致,陪他去参观巧克力工厂。所有所为,无不透露满满的祖孙情。
外公呵护外孙子梦想坚定支持者。当查理因家里经济困难,要用奖券换钱要放弃参观工厂,他鼓励自己的孙子追寻着梦想。他的理由是钱天天都在印刷,钱不算什么,这样难得的机会一生中能几次?不要当弃梦的小傻瓜。细心解除查理的顾虑,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外婆也很和蔼,当大家都在谈论查理中奖机会没有可能的,因为正如外公所说中奖者是常买糖果的大胖小子,而一年一次查理生日才买一块巧克力,中奖机会太小了。几乎大家都沮丧失望时,外婆安慰查理:世上的事一切皆有可能,上帝保佑你。
全家和睦相处,温暖的爱,最终让幸运降在查理身上,助他美梦成真。
家人爱的沐浴中成长的查理也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聊天,每天晚饭后和他们拥抱晚安告别。当买中奖券时,因有位阿姨想用500元买他的奖券,他想到的不是去兑奖,而是想把奖券卖个高价钱用来周济家人。如此懂事,超出他年龄要担当家庭责仼,真了不起!从小懂得家庭成员要共担责任。
父母在他生日时买给他一份生日礼物,一块可能中奖巧克力。当他撕开巧克力发现并没有中奖时,大家非常得失望。但是查理却爽快地说要把巧克力分给大家吃。爷爷说这是他的巧克力,是他的生日礼物,不用分给大家吃。但是懂事的查理却说服爷爷,巧克力现在是他的,他说了算,要分给谁吃,谁都要吃。哇,一颗如此暖心懂事可爱的孩子!从不放弃与家人分亨美好,绝不自私。这是用爱浇灌养育出来的孩子,才有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心灵啊!
当威利·旺卡宣布查理是他巧克力工厂的继承人,要搬到工厂住。查理想带家人一起去住时,遭到威威·旺卡的拒绝。对于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查理没有不顾一切接受,而是主动拒绝。尽管威利·旺卡多次劝说,告诉他工厂里除了巧克力,还有其它数不尽的各种糖果。面对诱惑,他明确告诉威利旺卡,离开家人,再多巧克力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要和家人在一起。在查理内心中,这种美好人间亲情是无价的,家人的爱是无价的,这种幸福正是人生意义的所在。充分展现出一个孩童美好心灵,家人相伴,亲情相随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最终查理获得继承巧克力工厂权,还帮威利·旺卡修复亲情,与父亲和好,让威利·旺卡重新找到幸福,寻找到人生意义。
(二)溺爱成就不了孩子
第一个中奖小男孩奥古塔斯,是一位肉店老板的儿子。天生爱吃糖果,一个十足的大胖小子,在吃巧克力时发现了中奖。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更有父母的宠爱。养成他暴饮暴食,毫无节制个性。典型的富二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有啥。
胖胖的父亲只知道成天装肉肠、卖肉品,无暇教育孩子。胖胖的母亲收钱养孩子,只管吃喝,对孩子没有管教和约束。当面对于记者的采访,奥古塔斯满口的巧克力,毫不在乎形象,典型的一个会赚钱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无节制的溺爱孩子。为参观巧克力工厂因贪吃巧克力,掉入热巧克力河埋下了伏笔。无不显示沉迷于不良嗜好的孩子的人生失败的根本的原因。
游戏狂麦克性情暴躁,自以为是。当父母面肆无忌惮地玩游戏,满口脏话,父母却毫无办法,无法管教。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一直目中无人,自以为是,不把威利·旺卡放在眼中。
最终在参观电视巧克力糖时,孩子变成了手掌般大小的小人。电影中还有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当威利旺卡问他的父亲要孩子哪一部分的时候,父亲一脸茫然,指责威利·旺卡无理问题。因为时空传送机能传送巧克力,但传送人的时候,有可能只能传送人体的某一部分。威利·王卡的想法是让父亲想要孩子的哪一部分(孩子优良品质还是恶劣顽性)被传送过来才是最好的,但是父亲却毫无觉察自己过失,不反思,有问题不正视总是责难他人。果然是自以为是的父亲,才养成这样自以为是的儿子。
第三个孩子微露卡·索尔特,是个傲娇的千金。父亲是坚果食品厂的老板,富裕得很。蛮横自尊心极强的微露卡,想要什么,父母就得满足,不然就向父母发脾气。父亲怕得罪女儿,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女儿的任何的要求,典型的仆人型父母。为了满足女儿有一张参观巧克力工厂的金奖券,父亲让自己的坚果厂的工人停止加工剥壳坚果。买了上万块的巧克力,让自己工厂的工人整天拆巧克力包,寻找中奖券。
这让我想起了明星们为了让为自己拉票,把牛奶倒到河中的情形是一个样儿的,毫无底线。全厂工人停止生产,连续几天工作,终于找到了金奖券。正是这样无限的满足女儿的欲望,以至于在要参观巧克力工厂时,等得不耐烦的女儿要父亲让时间过得快一点,这样不蛮不讲理的要求。
在参观巧克力工厂中分拣巧克力豆的工作间里,发现巧克力豆分拣工人竟然是那些被训练过的松鼠。它们可爱机灵,会分辨出巧克力的坚果的好坏。她竟然想要买威利·旺卡车间里的训练过的松鼠。父亲立刻满足,马上询问威利·旺卡要多少钱可以买他的松鼠,威利·旺卡当场拒绝。可见,欲壑难平的干金,在家能处处得势,在外除父母外,谁能满足你的要求?最终不顾父亲的反对,自己翻墙进入松鼠工作场所,遭到了松鼠的围攻,被扔到了垃圾桶中。无奈的父亲只好救女儿。当他靠近垃圾桶的桶洞口时,被松鼠攻击,与女儿一同坠入了垃圾的深渊。父母的教育的失败,最终买单的是父母自己。
第四个获奖者是紫罗兰·博雷家德,是个爱吃口香糖入迷的小女孩儿,功利心极强,对任何事情必须赢。她曾经获得过几百项各种比赛的冠军。曾连续吃三个月口香糖,赢得世界口香糖大赛冠军。各种比赛拿到手软,以至于参观巧克力工厂时,一进入工厂,就向威利·旺卡炫耀介绍自己。告诉威利·旺卡,她必须赢,因她说过,她是天生的赢家。
我想只有功利的父母才会有功利的女儿吧!没错,在参观巧克力工厂时,她的母亲对他女儿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专心赢得比赛。”可是这个功利性极强的女孩子,盲目的自负,在参加巧克力工厂里的车间时,吃了威利·旺卡发明的三餐口香糖,变成一个巨大蓝莓的胖娃娃。
五个不同的孩子,五个不同的家庭,呈现着五种不同的教育的成果,那是家庭教育的真实的写照。
(三) 在这部影片、影片、电影中吸引孩子的有趣的地方有很多。
神奇的巧克力工厂中糖果世界。糖果世界中有神奇的巧克力瀑布,树上结着的苹果糖,地上有大大的南瓜糖、糖果、蘑菇、糖果、草、巧克力和一切皆可知,里面有糖果工作的人,奥柏伦柏小矮人。滔滔不绝的巧克力河上有神奇的粉红色的海马游船,连通地下暗巧克力河,纵横交错,里面五光十色。各种糖果屋,由纯奶油,头发奶油,还有更有趣的就是打泡奶油。把一头奶牛悬在空中,四个奥柏伦柏人用鞭子抽打牛奶牛,奶牛发出哞哞的叫声,就生产出可口的打泡奶油了。
影片中展现出糖果美味神奇,糖果屋的特点神奇,在暗巧克力河流动中旅行,惊险刺激。发明屋里是的各种糖果开发仪器,特别有一台机器,发明出一种供零花钱钱很少的孩子买的石头子弹糖,可以用牙齿碎碎的咬,吃一整年也不会变小。神奇的太妃糖,吃了会长头发,会长八字胡和络腮胡子。全身长头发,披头发族,或者是长头发族,像民族的歌手,民谣的歌手,机车的骑手。带嬉皮爵士风,佩蒂站着帅猫等,全身长满毛!
巧克力电视机,可以时空穿梭的时光机,从一个地方穿梭到电视任一频道中,也可以直接伸手把人物拉出来。神奇的旺卡研发了一日三餐口香糖,吃一片口香糖可以抵三餐。吃了这种口香糖,就不要煮饭,不要厨师,早中晚餐不用吃了。这种口香糖味道是使番茄汤,烤牛肉,加蓝莓派组合。刚入口时,一股番茄汁的汤入喉咙之感,嘴巴里充满着烤牛肉,接着带有马铃薯的味道,最后就是有蓝莓派的冰淇淋味了。但嚼到这一步的时候,鼻子就会变蓝色,接着脸变蓝,身子变蓝,整个身体变蓝,全身变成了巨大蓝莓。
特别有意思的是紫罗兰吃一日三餐口香糖时,他的身体的变化特别有意思。先从鼻子开始变,然后肚子、屁股、腰,然后是全身,直到把自己变成完全像一个大大的球形的蓝蓝莓。
还有有趣的是松鼠分拣巧克力加工车间,竟然是训练过的松鼠加工巧克力豆。
软糖山,让人震撼,糖果炮弹屋十分疯狂。里面带有加特林糖果枪的,糖果榴弹炮。打出子弹像炸开的烟花,还有轰炸的炮弹堂的机枪,五光十色。
其中奥柏伦伯人歌舞也很精彩,感兴趣的可好好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