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乱电影日本电影

乱电影日本电影

发布时间: 2024-09-20 22:49:36

『壹』 日本电影《乱》的导演是谁他还有什么别的作品

导演是“黑泽明”

黑泽明出生于东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现在的品川区东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亲黑泽勇,母亲黑泽缟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个。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热中于绘画,并立志当一名画家。由于受到哥哥突然自杀的影响,1934年黑泽明进入PCL电影公司(东宝电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黑泽明称他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黑泽明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从第三副导演晋升为第一副导演,并能胜任B班导演。之后又以剧作家的身份发表了,《达摩寺里的德国人》,《寂静》和《雪》。得到了广泛的好评。1943年已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助理导演和写了十几个剧本的知名青年剧作家黑泽明独立执导了处女作《姿三四郎》,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木下惠介同被视为日本电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比,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黑泽明黄金时代”,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录》、《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的称号。1960年后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1975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0年,这位“黑泽天皇”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1998年,一代大师黑泽明的逝世标志着大制片厂时代的传统电影正在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向现代电影观念靠拢,从此揭开了日本电影时代更递的一幕。

他的作品有:
一代鲜师 Madadayo (1993)
八月狂想曲 Hachi-gatsu no kyôshikyoku (1991)
梦 Yume (1990)
乱 Ran (1985)
暴走列车 Runaway Train (1985)
影武者 Kagemusha (1980)
德苏乌札拉 Dersu Uzala (1975)
电车狂 Dodesukaden (1970)
偷袭珍珠港 Tora! Tora! Tora! (1970)
红胡子 Akahige (1965)
Sugata Sanshiro (1965)
西方罗生门 Outrage, The (1964)
独行侠边环夺命枪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天国与地狱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大剑客 Tsubaki Sanjûrô (1962)
大镖客 Yojimbo (1961)
七侠荡寇志/豪勇七蛟龙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懒汉睡夫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战国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敌中横断三百里 Nichiro sensô shôri no hishi: Tekichû ôdan sanbyaku-ri (1957)
低下层 Donzoko (1957)
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1957)
活人的记录 Ikimono no kiroku (1955)
七武士/七侠四义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生之欲 Ikiru (1952)
白痴 Hakuchi (1951)
罗生门 Rashômon (1950)
丑闻 Shubun (1950)
野良犬 Nora inu (1949)
静夜之决斗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酩酊天使 Yoidore tenshi (1948)
那个辉煌的星期天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我于青春无悔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踩虎尾的男人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姿三四郎续集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最美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姿三四郎 Sugata Sanshiro (1943)

『贰』 请介绍一下日本电影《乱》

【原 片 名】Ran
【中 文 名】乱
【出品年代】1985
【MPAA级别】R 级
【IMDB链接】http://us.imdb.com/Title?0089881
【IMDB评分】8.4/10 (10,413 votes) top 250: #76
【国 家】日本
【类 别】剧情 / 战争
【导 演】黑泽明
【主 演】仲代达矢(Tatsuya Nakadai)
寺尾聪(Akira Terao)
根津甚八(Jinpachi Nezu)
Daisuke Ryu

【内容简介】
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震惊国际影坛的伟大作品。题材取自日本战国时代,霸主毛利元就命子
折箭的寓言故事。但本片主要架构则加入莎士名剧《李尔王》的观点,因而本片可谓融和了黑泽明的创作光华,与莎翁脍炙人口的
剧情,营造出本片不可思议的感动力。在这埸战争中,秀虎从一威风凛凛的老人,堕入一无法以意志抵抗的黑暗世界,惊觉自己的
刚强自信,却在亲身儿子眼中一无所值,因而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无力,甚至面临了人格崩溃的危机。片中借着秀虎的自省,将人间
的凄凉表露无遗。本片战争埸面气势磅礴,非常具有震憾力。而片中人物衣饰也极为精致饧究,相当值得仔细观赏。黑泽明在本片
中将其炉火纯青的编导技巧,发挥到最高境界,不仅实现了黑泽明对电影的执着理想,也获得国际的肯定。黑泽明电影壮烈的魅力,
在本片中再度得到印证。
1986年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并提名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1986年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87年获得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化装奖,并提名最佳编剧(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艺术指导。
1986年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奖。
1986年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音乐、最佳外语片。
1985年获得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1986年获得法国恺撒奖提名最佳海报、最佳外语片

『叁』 关于日本电影《乱》

链接:https://pan..com/s/1nZ5j0aAkSZPZFpv5zdR8Uw

提取码:s6ds

《乱》是由东宝国际公司发行,由黑泽明执导,仲代达矢、寺尾聪、根津甚八、隆大介联合主演的战争片。影片于1985年6月1日在日本上映。影片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灵感,取自日本战国时代的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一个虚构的一文字家族因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故事。

『肆』 日本电影 有个女人是大人赏给下属的 名字叫'一'夫人'的是啥电影

《乱》(1985)

导演: 黑泽明
编剧: 黑泽明 / 小国英雄 / 井手雅人 / 莎士比亚
主演: 仲代达矢 / 寺尾聪 / 根津甚八 / 隆大介 / 野村万斋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法国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85-06-01
片长: 162 分钟

『伍』 乱电影简介

日本已故电影大师黑泽明的晚期力作《乱》是一部独特的电影,它源于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毛利元就的故事,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李尔王》的元素。影片旨在从宏观的“天”视角探讨人生中的“业”这一佛教概念,深入揭示人生的真谛,体现了黑泽明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为日本电影史上一项里程碑式的工程,《乱》的制作成本和规模令人瞩目,耗资高达24亿日元,拍摄历时长达200多个工作日。黑泽明对这部作品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视其为生涯的代表作,不惜巨资在大场面的描绘上,使得影片的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场景壮丽非凡。

早在1957年的《蜘蛛巢城》中,黑泽明就开始尝试将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与日本古代文化相结合,他的这一创新受到了国际影坛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东西方传统文化交流的桥梁”。《乱》无疑延续了这一风格,进一步展示了黑泽明在电影艺术上的独特贡献和跨文化的融合力。

『陆』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战争片是《男人们的大和》

从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部让我能落泪的电影,为那群真实的男人间的感情、男人坚韧的战斗精神。以及他们与家人的感情、幸运活下来的人充满勇气的面对生活的精神。谴责别人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我们再做什么,看着最后15岁的少年坚毅的驾驶着小船,我们是否应该做得更多。战争从来没有对错,对错只有在决定胜败之后,日本不肯道歉不肯认错,是因为他们所做的只是为自己的种族创建生活的空间,也许可以说侵略别人是不符合道德的,但为了国家利益的战略决策,在种族生死存亡的时候,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我们应该同样坚强的男人般的面对战争。片中有几句话记忆比较深刻,一是,日本国需要战败才能认清状况,才能新的崛起,牺牲为了更好的明白。另一句是,下达料全体撤退的命令就要弃舰。还有一句,打到这样应该可以了。日本的中层军官相当清楚二战末期的情况,明白战败不可挽回,甚至明白自杀式攻击微乎其微的意义,以及从容的结束战斗,有勇气的活下去。他们也是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感情。而且,他们那种坚韧的战斗精神,为了国家利益视死如归的精神,同样值得敬重。

『柒』 谁能告诉我黑泽明电影<<乱>>里讲的是谁的故事啊秀虎全名是什么谢谢

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力作《乱》据说取材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李尔王》,黑泽选择的背景是日本的战国时代,这就体现了大导演的睿智。也只有诸候割据的时代,才最适于表现乱世中人们的残酷、背信弃义以及欲求平静友爱而不可得的悲哀。 一开始,那个海野平原最强大的诸候王一文字秀虎就已经老了。他十七岁揭竿,暴戾成性,杀了无数人,烧了无数城,创下这份基业。三个儿子围在他身边。长子孝虎、次子次郎的妻子都是诸候王的女儿。当年,一文字秀虎杀了枫的父兄,逼枫母自杀,将枫嫁给长子孝虎为妻;他还杀了默的父亲,默的弟弟刺瞎双目才逃得一命,默被迫嫁次郎为妻。如今,三郎直虎尚未婚配,铃木、寿贺两个诸候王都想把女儿嫁给三郎,好在一文字秀虎家族庞大的家业里插上一脚。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一文字秀虎居然睡着了! 三郎可怜父亲已经衰老,一文字秀虎也感力乏。他把主城交给太郎,第二城交给次郎,第三城交给三郎,并嘱咐他们要休戚与共。太郎次郎声称要帮父亲挑重担,实质上是索要权力。三郎坚决反对,他说父亲早已树立了背信弃义的榜样,父亲的设计只能是奢望。秀虎被激怒了,将三郎与袒护三郎的诤臣平山流放。侍奉他的小丑抱着他的脚拦他,也没拦住。 走投无路的三郎被寿贺招作上门女婿。三郎临走吩咐平山要偷偷跟着一文字秀虎。 一文字秀虎回到第一城,准备搬到副城去。搬家队伍与枫搬家的队伍狭路相逢,枫不肯让路。一文字秀虎的妃子们跪拜枫的场景,令一文字秀虎心理极不平衡。但是更难堪的事接着来了,太郎逼一文字秀虎交出最后一点权力。秀虎责问太郎受枫摆布,太郎回答说:母鸡一叫,公鸡就打鸣。 走投无路的一文字秀虎带着三十多名侍从去第二城投奔次郎。他问默恨不恨他?正在念佛的默回答说不。秀虎惊异于默和枫截然不同的态度。然而次郎却说他只能接收父王,而不能接收侍从。一文字秀虎伤心到极点:"一个人怎么生活?能独自生活的,那是野兽!" 一文字秀虎不得不和他的随从们露宿荒野。这时平山出现,送他粮食,告诉他第三城里三郎的兵将都去寿贺处寻找三郎了,第三城归另外二将管辖。有侍从提议去第三城,平山阻拦,小丑也说:"地狱在眼前,天堂在远处。"但是平山和小丑被抛弃了。 夜半,太郎与次郎一起来追杀父王,守城二将也攻打宫室。原来他们串通好了的。一文字秀虎的侍卫都战死了,妃子们也都自杀。一文字秀虎看到宫室下次郎的大将铁杀死了太郎,他疯了。 平山与小丑找到疯了的一文字秀虎,带到一个废墟躲藏。小丑问一文字秀虎:"你还记得吗?这是你亲手烧掉的城堡。"原来这就是默的故乡。一文字秀虎惘然。平山要带一文字秀虎去寿贺投奔三郎,一文字秀虎却认为自己没脸见他。 枫向次郎献上太郎那象征权力的头盔,趁机引诱次郎。与次郎发生关系后,她娇声媚态,逼次郎杀掉原配默。次郎叫铁去杀默,铁却带了一只石狐狸头回来,向次郎说阴险的女人是专门败坏基业的狐狸。 默被铁放走后,带着瞎弟弟逃到废墟。一文字秀虎见到默,大受刺激。三郎带着人马接一文字秀虎来了,次郎听了枫的话,决定和三郎战一场。铁及其他大将竭力劝阻,说铃木与寿贺都已带兵前来,只等着两败俱伤之时抢夺一文字家族的基业,枫却派人请次郎参加出征宴,并教次郎拖住三郎大批人马,让三郎独自寻找一文字秀虎,寻机伏击。三郎果真只带着平山去找一文字秀虎,一文字秀虎躺在石缝里一动不动,他说那是棺材。他躺在"棺材"里看天,天上风云瞬息万变。一文字秀虎喃喃自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代?" 一文字秀虎终于被三郎的孝心打动,他骑在三郎马后说,等到只有他和三郎两个的时候,他要和三郎说很多很多心里话。父子欢笑之时,一声枪响,三郎从马上栽下去。一文字秀虎大恸,伏尸痛哭。他问平山和小丑为什么还活着,而三郎却死了。他所有的希望都随着三郎去了,只有自杀。 铃木、寿贺大兵压境,铁却带回"三郎的头"。次郎打开一看,不过是猪头而已。铁借此骂次郎 是猪头。次郎匆匆前去寻找枫问计,铁问:"一文字家族的首领是陛下还是枫?我追随的是陛下,不是枫!"他抢在次郎前边闯入枫的房间责骂枫,枫面无表情地说这座城本是她家的城,这一切正是她所期望的。铁不顾一切杀了枫,但又能怎样?一文字家族注定要灭亡了。 默放心不下她的侍女,要回城看看。临走交给弟弟一幅佛像,说佛祖会保护弟弟。然而默一去不复返。瞎弟弟走到了危崖却浑然不知,一个踉跄将画掉落。惨淡斜阳下,佛在废墟上微笑。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代?岂止是黑泽明镜头下的日本战国,大凡乱世,莫不如此。疯狂是乱世的特征。就象三郎说的:"我们生在乱世,不背信弃义就无法生存。"兄弟相残的太郎与次郎、被仇恨支配的枫……他们的死固然是自找,但是善良的人们照样也逃不脱悲惨的命运。三郎淡泊于权势,仍有人追杀他。默日日念佛,对杀害父母的仇人都没有恨意,结果被迫逃亡,仍没有捡回性命。她所信仰的佛祖早被乱世所弃,留在废墟了。乱世就象是默的瞎弟弟--盲人临深渊,毁灭近在咫尺。没有人能够逃脱毁灭的命运,没有人能够得到一丝安宁。 平山说:"这就是人世!人哪,追求的主要不是幸福而是悲戚,主要不是安宁而是痛苦!"。是谁在诅咒人世的残酷?是谁毁灭了这个以毁灭建国的家族?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受长女和次女欺骗,悲愤而死。黑泽镜头下的一文字秀虎,亲手制造了这场骨肉相煎的悲剧。当他被自己的儿子逼疯,踉跄在茫茫原野,见到的除了秋草就是废墟。多年的战乱,已经使海野平原千疮百孔。战争,不管在哪里,都意味着对人类文明的毁灭。 直到影片结束,黑泽明也没有说清楚到底是谁杀害了三郎。不过这正是黑泽明的高明之处。他就这样简洁地,表现出人人都想杀害三郎的内心隐秘。他不说,比说了更清楚。 这部耗资24亿日元的影片被黑泽明称作是自己平生的代表作品,因为他心目中对电影的要求,都在此片中到位、准确地表现在银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