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电影《再生缘》简介
在70年代的宝莱坞,有一个叫om的跑龙套。他喜爱电影,而且特别努力,但是始终是一个跑龙套的,当他不断的努力时,他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shanti,shanti是个大红女性,当然不会在意这个跑龙套的。但命运女神特别关照om,在一次拍摄失误中命运女神特给予了om英雄救美女的机会。从此shanti开始注意om了,om也误解为这种关照是shanti对自己的爱。可是现实是残酷的shanti爱上的人是制片人mukesh,om发现这个事实以后特别沮丧。但是mukesh为了前途抛弃并毁掉shanti时,om也出现了。他无法救回自己的梦中情人,并因此丧命。他死亡的那天晚上,他的灵魂转世,附在一个新生儿身上,他的新父母是有钱有势的人。三十年后,他成为明星,人气极旺。有一次拍片,他接触到当年shanti被杀害的现场,和他发现shanti喜欢mukesh的那间化妆室,逐渐想起前尘往事。那时,mukesh已经到了好莱坞。om设计令mukesh回国,就在当年那个被烧毁的布景,也就是shanti的葬身之处拍摄当年om和shanti参演的那部剧。还请了一个容貌和shanti相似的少女假扮当年离世的shanti。mukesh老奸巨猾,虽然被shanti的屡屡现身吓得不清,却依然查到了om暗算他的真相。与此同时,mukesh被落下的吊灯击伤。
最后时刻,那个与shanti相似的少女要假装shanti复活,彻底现身,可是mukesh已经知道了她是假的。然而,那个“shanti”却指出了当年mukesh趁shanti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把她的尸体活埋在了吊灯底下,最后,mukesh被吊灯砸死。和om联合的人们和那个假冒shanti的少女出现。
om才发现,那个最后出现的,是三十年前真正离世的shanti。复仇成功后,shanti对om一笑,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贰』 谁有印度电视剧《四女奇缘》的全部剧情介绍,现在网上只有前18集的。
分集剧情
第1集
大女儿穆斯坎出嫁的日子来临,马利克和莎尔达老俩口和另外3个女儿以及他们多年的好友库马和乌莎夫妇,在忙前忙后地准备着。新郎阿卡什在美国工作,他只看了穆斯坎的一张照片,就对她的美貌一见倾心,而且执意不必见面,就带着迎亲的队伍上门娶亲了。然而见到穆斯坎之后,阿卡什却惊讶地发现穆斯坎走路有问题。原来,穆斯坎因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而留下了后遗症。阿卡什不顾父母的反对,决定终止婚礼。穆斯坎忍受着巨大的羞辱与悲痛,决心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当中。马利克家的三女儿尼琪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企划。尼琪被老板委以“重任”,必须在一天之内拿出被认可的著名化妆品广告策划方案,否则就得卷铺盖走人。
第2集
尼琪在自己的儿时玩伴尼克尔的陪伴下挑灯夜战,终于拿出了让客户满意的方案,并且为公司赚得5000万卢比的巨额广告费。马利克家的二女卡乔考试通过的消息紧接着传来,全家人都跟着高兴。穆斯坎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要外出去找工作,结果到处碰壁。一个神秘的男子通过查号台查到了马利克家的电话号码,对卡乔一再骚扰,卡乔非常害怕。一向秉公办事的马利克,破例向他的客户穆基先生提出请求,帮自己的女儿穆斯坎找工作。穆基不仅一口答应下来,还给了穆斯坎月薪5000卢比的优厚待遇,这让穆斯坎高兴万分。贪图享乐的四女儿普迦假装去补习,却偷偷跟一个名叫维基的公子哥逃课去打台球。
第3集
普迦和维基酒后驾车兜风,当地警察局打电话让家里来领人,莎尔达领回了普迦,她一方面严厉训斥普迦,另一方面又在丈夫马利克面前百般掩饰。穆斯坎上班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新同事的冷潮热讽。原来,老板穆基为了不得罪马利克,辞退了一个任劳任怨的员工,才让穆斯坎顶替这个空缺。穆斯坎当即谢绝了穆基的好意,主动请回了那位员工,并与仅见过一面的同事们道别。在尼克尔和他妈妈的再三请求下,尼琪答应陪尼克尔一起去相亲。没想到,尼克尔过分紧张,被女方牵着鼻子走,出尽了洋相。卡乔不断被电话骚扰,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只好道出了事情的原委。为了抓住打电话的人,莎尔达和好友乌莎联手设计了一个圈套,让卡乔将那位无名男子约出来,在附近的餐馆见面。
第4集
莎尔达母女二人和乌莎如约来到餐馆,那个男子最终也没露面,但他却打来电话,质问卡乔为何让她的妈妈陪着一起来。这让她们3个人非常诧异。经过调查,她们发现,那个打电话的人竟然是她们早就认识的年轻人安吉特。莎尔达气急败坏,对他大打出手。萨哈伯警长深夜上门要带走莎尔达,因为有人指控她犯有蓄意谋杀罪。原来,遭到莎尔达和乌莎一顿痛打的安吉特心有不甘,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听完莎尔达的解释之后,警长反倒把安吉特带走了。
第5集
莎尔达的密友乌莎有个朋友,他的儿子拉胡尔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他刚从德里搬到孟买,就住在莎尔达家对面的公馆里。乌莎有意将拉胡尔介绍给莎尔达的二女儿 ——漂亮的卡乔。希凡妮对穆斯坎设计的婚礼服装和手艺赞不绝口,并且劝穆斯坎不要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穆斯坎信心大增,时装设计的事业从此开始了。莎尔达借故让卡乔去对面的公馆送东西,希望她和拉胡尔能擦除爱的火花。不料卡乔放下东西就回来了,让莎尔达颇为气恼。她和乌莎合谋又让卡乔去送别的东西。不明就里的卡乔刚出门就遇上了即将结婚的朋友维蒂娅。两人聊个没完,结果又一次错过了碰上拉胡尔的机会。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普迦对两个同学打算结婚之后共同打拼嗤之以鼻,说她将来要找的老公一定必须是个有钱人。她贪图虚荣的本质开始一点点渐渐暴露出来。
第6集
乌莎不顾莎尔达的劝阻,试图给穆斯坎介绍对象,遭到了穆斯坎的冷遇。穆斯坎声称,她要自强自立,决不能成为别人的累赘。乌莎和库马的儿子苏尼尔在美国念书,来信说考完试就回来。苏尼尔其实是乌莎的姐姐凯伦的孩子,从小就过继给了乌莎。儿子要回来的消息让两口子非常高兴。乌莎得知穆斯坎擅长服装设计,就推荐她去自己的朋友、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尼塔.拉茜迦的时装店工作。穆斯坎一直希望能边工作边学习,对有这个机会非常高兴。
第7集
卡乔终于见到了拉胡尔,二人一见如故,且都暗生情愫。莎尔达对拉胡尔也非常满意。在同学聚会上,普迦讽刺一直钟情于自己的阿曼的律师职业,阿曼对普迦依然痴心不改,对此只是一笑了之。穆斯坎第一天去尼塔的时装店上班,尼塔对她照顾有加,还把她当做健康人对待。这让穆斯坎兴奋不已,觉得尼塔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莎尔达的朋友萨维特里有意要将卡乔介绍给一位外籍印度富商,但当莎尔达看见一位年轻女子不幸守寡,就动了恻隐之心,转而给她提亲。此举让马利克很感动。
第8集
时装店来了一个航空公司的样品订单,穆斯坎主动请缨,尼塔决定让她试一试。阿曼借普迦搭车的机会试探普迦对自己是否有意。普迦声称自己决不会爱上一个中产阶级家的男孩。航空公司的阿尔卡对样品的设计非常满意,同时对尼塔的设计水平突然见长很惊讶。阿尔卡当即将两千件的订单交给了尼塔。穆斯坎对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很高兴,但同时对尼塔的掠美行为感到沮丧。连同事也打抱不平。维基的哥哥拉吉从美国回来,要在家里搞一个派对。普迦想去参加,于是跟几个同学合谋骗取了莎尔达的同意。在派对上,拉吉第一次与普迦见面,彼此互生好感。普迦受到一无名男子的骚扰时,拉吉主动给她解了围。对此普迦很感激,同时还对拉吉生活的奢华很是羡慕。
第9集
为了给盲校的学生募捐,普迦和维基、阿曼等人顶着酷暑,挨家挨户去做动员工作,但每每遭到冷眼。但拉吉一出手就是7万卢比,让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募捐任务。马利克对拉胡尔印象很好,所以当莎尔达说要撮合拉胡尔和卡乔时,他立刻表示赞同,并且邀请拉胡尔来吃晚饭,拉胡尔非常兴奋。拉胡尔的姑妈佩尼玛在一次聊天时,说起自己的哥哥很有钱,应该给拉胡尔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拉胡尔很生气,瞒着莎尔达一家人偷偷跟卡乔在公园里见面,向卡乔解释说自己的父母不是这个想法。卡乔答应等他们回国,双方父母见面以后再说。时装店又来了一位客户,对店里的设计水平大加赞赏。尼塔故伎重演,剽窃了穆斯坎的创意。
第10集
在姐姐的支持下,卡乔继续与拉胡尔交往。莎尔达对此也默认了。拉胡尔让人送来了鲜花,又送了卡乔一副脚环,希望他俩的一生能够锁在一起。卡乔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印象广告公司新来了一个模特事务总监莫娜,她长得漂亮,并且公开对尼克尔表示好感,尼克尔难免想入非非,将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令同事们刮目相看。尼塔的客户蕾努对穆斯坎的设计水平非常满意,以为那是尼塔的作品,决定每个月都从她这儿订购50件外套,并以尼塔的名义开一个时装专卖店。尼塔居然厚颜无耻地将所有这些功劳掠为己有。穆斯坎对此也无可奈何。
第11集
拉胡尔的父母就要从国外回来了,他兴奋起来,盼着他们至少能跟卡乔一家见上一面。拉吉开始主动接触普迦,对她贪图虚荣的秉性颇为满意。他精心设计的圈套一个一个在普迦面前展开。莫娜给尼克尔帮了很大的忙,尼克尔甚至尼琪都以为莫娜是爱上了尼克尔。记者朱希对尼塔的创意日新月异表示惊奇,并请教其中的秘诀。尼塔故作神秘,连在店里打杂的拉姆丁都看不下去。为了拢住穆斯坎,尼塔主动给她涨了工资。穆斯坎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干下去。穆斯坎涨了工资,全家人都很高兴,但马利克看出女儿似乎有心事。卡乔去姐姐的店里,对尼塔再一次将穆斯坎的功劳算在她自己头上义愤填膺。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穆斯坎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拉胡尔临时出差,卡乔在家里焦急地等他的电话。
第12集
穆斯坎去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们,不想碰见了阿沙德也在那里。穆斯坎从院长的口中得知阿沙德很有爱心,先前对他的成见有所改变,并且心生好感。尼克尔对莫娜殷勤有加,终于获得了一个跟她共进午餐的机会。席间二人交谈甚欢。尼克尔想表现一下绅士风度,自己付账,却发现钱没带够,跑来跟尼琪借钱,让尼琪好生郁闷。因为她今天过生日,但似乎所有人都把这件事给忘了。到了晚上,她一进自己的房间,发现家里人都在等她,给了她一个惊喜。
第13集
尼克尔爱上了莫娜,尼琪建议他送玫瑰来表示爱意。拉吉去了一趟新加坡,回来后送给普迦一块金表。普迦非常高兴,但又担心被家里人发现。穆斯坎去孤儿院,再次碰上了阿沙德。穆斯坎对他暗生情愫。她跟院长说,她跟阿沙德过去就认识,现在慢慢相互信任了。穆斯坎找自己的彩笔时,在普迦的包里翻到那块金表。普迦谎称是从同学那里借来戴着玩的,并且随口答应还回去。在乌莎和库马结婚24周年的派对上,他们的儿子苏尼尔派人送来了花篮,让他俩非常高兴。穆斯坎向父母正式引见了阿沙德。马利克和莎尔达对小伙子很满意。而拉胡尔的姑妈佩尼玛看见拉胡尔和卡乔亲密无间的样子很生气,于是向阿沙德抱怨,却被阿沙德抢白了一顿。
第14集
尼克尔把一盒巧克力放在了莫娜的桌上,还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料莫娜看见之后,把巧克力都分给了大家。尼克尔第二天就改送了花,这让莫娜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拉胡尔把自己恋爱的事情告诉了阿沙德的爷爷,老人很高兴,同时也催促阿沙德也尽快定下自己的终身大事。象神节的时候,拉胡尔和阿沙德都到穆斯坎家作客。卡乔真诚地夸奖自己的姐姐,并把她在店里看到尼塔剥削穆斯坎的事情说了出来。这让阿沙德对穆斯坎刮目相看。阿曼暗恋普迦,他的为人颇受全家人的称赞,唯独普迦不以为然。此时她的心里只有拉吉。在尼琪的鼓励下,尼克尔终于鼓足了勇气,准备向莫娜明确表示爱意。不料办公室来了一位叫萨米尔的小伙子,竟然是莫娜的男朋友。这让尼克尔的心灵受到了严重打击。
第15集
尼琪一边安慰尼克尔,一边去质问莫娜为什么要玩弄尼克尔的感情。其实莫娜并不爱尼克尔,只是对尼克尔大献殷勤感到很满足。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定辞职,跟萨米尔去国外。拉胡尔的爸爸妈妈终于来到孟买,拉胡尔非常高兴,将自己爱上卡乔的事情告诉了父母,并且催促他们赶紧去上门提亲。萨克山纳和萨维塔以旅途劳累搪塞掉了。普迦过生日,全家人送给了她一个金项链,并且中午都赶回来参加她的生日聚餐。不料拉吉执意要给普迦单独过生日,她只好再次对家人撒了谎。库马和乌莎前往看望拉胡尔的父母,把卡乔一家人大大夸奖了一番,并且提出了相亲的事。
第16集
在乌莎的建议下,莎尔达主动上门看望未来的亲家,萨维塔表现很冷淡,令莎尔达很尴尬。当拉胡尔追问父母何时去提亲时,萨克山纳终于表明了态度,决不会接受卡乔成为他们家的儿媳妇。拉胡尔大为震惊。拉胡尔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视卡乔为自己的生命,但又不愿违抗父母之命。他向阿沙德倾诉心中的烦恼,阿沙德建议拉胡尔跟父母据理力争。拉胡尔的努力没有成功,忍痛跟着父母离开了孟买。阿沙德亲自到穆斯坎的店里试探情况。果然如卡乔所说,尼塔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头上。
第17集
拉胡尔的父母一直没有到卡乔家,于是马利克夫妇决定主动去拉胡尔家提亲。乌莎和库马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四个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礼物去了拉胡尔家。可是拉胡尔和父母却不在。佩尼玛告诉他们拉胡尔一家回德里了,而且没有打算回孟买。马利克一家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库马给拉胡尔的父母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萨克山纳通过电话告诉他们,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这门婚事拉胡尔和他们都不同意。卡乔听到这个消息,颇受刺激,当场晕倒,醒来后精神恍惚,拒绝进食。马利克夫妇和三个女儿想尽办法哄卡乔开心,但她一直闷闷不乐。
第18集
乌莎怀疑拉胡尔家态度有变和佩尼玛有关,和莎尔达商量要问个水落石出。穆斯坎利用给阿沙德送衣服的机会,询问他为什么拉胡尔会突然抛弃卡乔。阿沙德无言以对,只是积极鼓励穆斯坎自我创业。库马邀请马利克一家外出游玩,并借此机会努力开导卡乔,卡乔终于有所触动,保证会变得更加坚强。萨维塔见拉胡尔终日闷闷不乐,心里过意不去,但是萨克山纳坚持认为自己的决定正确,萨维塔也只好作罢,和佩尼玛商量着给他介绍家庭条件相当的女孩。尼克尔从表弟的婚礼回来后,告诉大家被姨妈的嫂子家相中了,但他的理想对象是能够像朋友一样交流的姑娘。乌莎和库马看见苏尼尔一天天长大,决定给苏尼尔找个好姑娘,于是选中了尼琪。
第19集
卡乔开始在幼儿园上班,第一天过的非常愉快,他也终于找回了久违的欢乐。拉吉邀请普迦到国外去旅游,普迦虽然担心家里人反对,但还是禁不住诱惑,私下答应了拉吉。一个不寻常的顾客表示想请穆斯坎去他的新服装店当店长,穆斯坎心中有些犹豫,但见家人和阿沙德都很支持,于是下定决心从尼塔的店里辞职。她不知道,这个工作机会其实是阿沙德帮助她创造的。
第20集
穆斯坎的时装店佩纳瓦终于开业了,大家非常高兴。拉吉向他的律师巴蒂亚透露,普迦就是下一个他要利用的对象,他准备让普迦携带毒品越境。阿沙德请穆斯坎喝咖啡庆祝时装店取得可喜的业绩,并当面赞扬穆斯坎的美貌,穆斯坎又惊又喜,却又因为自己的生理缺陷痛苦不已。拉胡尔因为卡乔的事变化很大,他早出晚归整日忙工作,连饭都顾不得吃。拉胡尔的母亲因为拉胡尔的转变忧心忡忡,她把佩妮玛叫来,佩妮玛保证一定会帮助嫂子。
第21集
拉胡尔的父亲和佩妮玛参加了他们的朋友库默家举办的聚会,都很开心,但是萨维塔看到拉胡尔憔悴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佩妮玛向拉胡尔介绍相亲的女子丽娜,拉胡尔完全不感兴趣。阿沙德打电话给拉胡尔,透露他心里爱上一个人,拉胡尔很惊讶。莎尔达为尼克尔介绍了一个有主见的女孩,见面后尼克尔发现女孩是个女强人,他并不喜欢。回到莎尔达家中,尼琪问尼克尔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尼克尔说喜欢尼琪这一类型的。阿沙德来到穆斯坎的小店向她介绍一个商业机会——斯瓦格酒店的制服设计,并充满爱意地说他会永远支持穆斯坎。
第22集
斯瓦格酒店负责人艾希利先生很喜欢穆斯坎的设计,并当众表示会采用穆斯坎的设计。穆斯坎将这个好消息第一个通知了父亲马利克先生,马利克很为女儿感到骄傲。拉吉带普迦去马来西亚。在机场,拉吉和他的同伙合演了一出戏,骗普迦把毒品带上了飞机。拉胡尔的母亲生病,丽娜前来探病,拉胡尔意外从她口中得知父母已与丽娜父母订下了他与丽娜的婚事。拉胡尔拒绝了婚事,并告诉丽娜自己有意中人,就是卡乔。丽娜知道后,主动退出。穆斯坎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老板乔普拉和阿沙德的赞赏,并得到很好的回报。阿沙德对穆斯坎的好感也不断加深。
第23集
丽娜把拉胡尔爱上卡乔的事告诉了拉胡尔的父母,并直言如果他们硬要拉胡尔娶她,就会毁了三个人。丽娜的话让拉胡尔的母亲陷入了沉思。阿沙德为了帮助穆斯坎,想把服装店交给她经营,于是他找乔普拉商量,如何才能让穆斯坎接受这个店。在拉吉的哄骗下,普迦失身于他。尼克尔的母亲和莎尔达准备给尼克尔介绍第26个女孩。这次他母亲强行命令他去相亲,尼克尔不得不同意。尼克尔同意去相亲的事让尼琪知道后,她立刻前去“祝贺”,正好赶上那女孩也去了尼克尔家,乡亲之事再度告吹。普迦与拉吉的马来西亚一行让普迦坠入情网。拉吉为了能继续利用普迦贩毒,不停用甜言蜜语哄骗普迦。
第24集
乔普拉来到穆斯坎的小店,跟她说他要移居美国,所以想让穆斯坎接下小店,穆斯坎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拉胡尔的父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后,很是后悔曾阻止拉胡尔与卡乔来往。于是他们和拉胡尔一起来到卡乔家,替儿子请求原谅,并正式提亲。卡乔的母亲对他们转变并不领情,但卡乔的父亲则认为,父母反对儿女的婚事很正常,因此不要过分在意他们过去的态度。卡乔听说拉胡尔带着他的父母到家里来求婚了。大家都以为卡乔听了会很高兴,没想到卡乔一口回绝了。穆斯坎开导妹妹,应该听听拉胡尔的解释,可卡乔的气还没消,所以什么也听不进去。
第25集
萨维塔听说卡乔拒绝求婚,连忙赶往卡乔家,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告诉卡乔,拉胡尔为了卡乔的拒绝痛苦不已,还告诉卡乔,为了儿子,她愿意承担一切惩罚。面对一个母亲的爱子之心和诚心诚意的道歉,卡乔终于点头同意了。家人非常高兴,立刻着手准备卡乔和拉胡尔的婚礼。拉吉发现普迦虽然容易被操控,但是她和家人的亲密关系却让他担心。为了让普迦能随时为他们工作,拉吉决定离间普迦和她的家人,他冒名混入卡乔的婚礼,并把普迦灌醉了,这使普迦的姐姐们非常惊讶。
第26集
卡乔嫁进了拉胡尔家,拉胡尔的父母对她非常好,并把他们蜜月旅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库马夫妇二人感觉自己家里也应该举办一场喜庆的婚礼,希望儿子苏尼尔能把马利克家的女儿尼琪娶进门。乌莎问苏尼尔是否喜欢尼琪,苏尼尔欣然承认,问及是否愿意娶尼琪为妻,苏尼尔稍稍犹豫,但因自己恰巧并无女朋友,于是表示同意。尼琪情况跟苏尼尔差不多,于是两个人订婚了。尼琪把订婚的事告诉了尼克尔,尼克尔目瞪口呆,说不出一句话。
第27集
情人节那天拉胡尔给阿沙德打电话,讲述了自己新婚燕尔的幸福感受。他希望阿沙德借情人节之机大胆地向自己暗恋已久的姑娘吐露心声。阿沙德接受了拉胡尔的建议,决心向穆斯坎表白,却被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断——来人竟然是她原来的未婚夫阿卡什,穆斯坎一时不知所措,阿卡什也是万分地惊异。穆斯坎强作镇定,告诉阿卡什自己已经忘却过去,他仅仅是自己一个新客户而已,并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他。阿卡什对穆斯坎刮目相看,奇怪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看出穆斯坎的才华。阿卡什的出现使阿沙德心情更加复杂,他下定决心要向她表白,到了她的门口,却看见她上了阿卡什的车。
第28集
在拉吉的唆使下,普迦背着家里人开始做模特了。莎尔达跟穆斯坎谈起阿沙德,穆斯坎断然拒绝妈妈的提议。一则阿沙德是她的好友,二则她已经受过一次伤害,担心自己再次受伤则后果难料。穆斯坎为阿卡什设计的时装样品得到赞赏,成批生产已经可以开始。为了合作的初步成功,兴奋的阿卡什邀请穆斯坎共进晚餐,穆斯坎并没有对过去阿卡什的行为有任何责难,相反,她认为正是因为那件事,自己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才有了今天自己的成功。
第29集
阿卡什回到家里,回味着穆斯坎的话,渐感穆斯坎勇气非凡,人格伟大。尼琪工作的广告公司来了一批新模特的样片,大家争相传看,尼琪在其中发现了妹妹普迦的照片。尼琪把普迦瞒着家人做模特的事告诉了妈妈和姐姐。全家吵翻了天。普迦发现自己怀孕,拉吉私下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嘴上却说普迦模特事业刚刚开始,结婚生子对事业不利;他找到朋友,要朋友帮助普迦跟尼琪工作的公司签约,以此来引诱普迦做人流
第30集
尼琪收到苏尼尔送来的订婚纪念日的礼物,尼克尔决定给索妮亚买一个礼物,他拉着尼琪陪伴做参谋,二人出门时却正好遇上来找尼克尔一起吃午饭的索妮亚,三个人一起吃饭。尼琪看到尼克尔对索妮亚百依百从,索妮亚对尼克尔无微不至,心里颇觉嫉妒。普迦和拉吉从医院出来,正好遇上朋友阿曼。普迦害怕阿曼猜疑,而与普迦的偶遇使阿曼心中重新燃起对普迦的爱情。法庭上叱咤风云的阿曼在爱情面前却无法开口。
『叁』 急问,以前我看过一个印度电影,想再找出来名字怎么也想不起来,有知道的帮助一下!!
电影译名:克里斯
英文原名:Krrish
影片类型:爱情/歌舞/动作
上映日期:2006年
特别说明:这个版的D9和D5的区别是在菜单上,D9的版有独立的歌曲菜单D5的没有,另外声道选择比D5多个AC32.0,字幕多达十几种选择。画质和音质效果更好是收藏的佳品!
影片导演:RakeshRoshan
主要演员:
Rekha...SoniaS.Mehra
HrithikRoshan...Krishna'Krrish'R.Mehra/RohitS.Mehra
PriyankaChopra...Priya
NaseeruddinShah...Dr.SiddhantArya
SharatSaxena...VikramSinha
PuneetIssar...Komal
AkashKhurana...CatholicSchoolPrincipal
内容简介:Krishna(HrithikRoshan饰),一出生就拥有神奇的力量――来自他父亲RohitMehra的遗物。就像小鸟一样,他跑得就像一阵风;就像一只老鹰,飞跨过江河和山顶;像狮子一样,他不怕天?缕獒沂?
Priya(PriyankaChopra饰)走进了他的生命,改变了他的世界。Priya来自新加坡,而Krrish爱上了她。
直到某一天,她要回去新加坡了。Krrish的心破碎了。他的祖母SoniaMehra(Rekha饰)催促他去新加坡找回他的爱
在新加坡逗留期间,Krrish和Priya去了一个马戏团。由于电力短路,马戏团的帐篷失火了。Krrish以惊人的力量救了其他人。不过,救人的时候他是戴着面具,以掩饰自己的身分。他成为了一个英雄,人们都想知道这家伙是谁。全国开展搜寻这个新加坡的英雄。
而在另外一个黑暗角落,一个自大狂的科学家DrSiddhantArya(NaseeruddinShah饰),他准备要永远翻覆这个世界,改变未来。
只有一个人,能对付DrSiddhantArya和摧毁他的梦想摧毁,只有一个人,有力量阻止其狼子野心。
只有一个人……
Krishna必须变身成为Krrish。
幕后制作:关于影片
比子弹还快,比火车还猛,一跳就上了摩天大楼,随着赫里尼克·罗斯汉身着一件黑灰两色的戏服、戴着遮挡住半张脸的面具从高楼大厦上直飞而下,印度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超级英雄”的出现标志着印度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部投资1000万美元的特效电影在浪漫和家庭剧大行其道的宝莱坞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该片制片人基拉里·希马库马说:“我在这部电影里尝试了很多新东西,甚至好莱坞都没有尝试过。看过这部片子的人们说它看上去就像好莱坞大片,但我要说,它就是好莱坞大片。”这个新鲜的“大礼包”融合了印度观众喜欢的所有内容:幻想、冒险、浪漫和家庭价值,上映第一周即引起轰动,上座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以1500万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印度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不但在印度一票难求,《克里斯》在海外也受到欢迎,1500万美元中有接近1/3的票房来自印度以外,在英国、的印度移民争相观看来自家乡的大片。
宝莱坞传统歌舞
宝莱坞的传统项目,歌舞,当然不能舍弃,于是在这部英雄救世的童话里便可看在好莱坞同类影片中看不到的成堆印度歌舞。随时随地的歌舞以非理性和非逻辑出现,凸现了印度超人的另一面,而这种歌舞放在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身上则是不可想象和滑稽的。
父子搭档
超级英雄对抗恶人,配予抱得美人归的噱头,《克里斯》的剧情弱智而苍白,但印度超人的扮演者、近年来印度最红的男星赫里尼克·罗斯汉则以其迷人的微笑、矫健的身手和激情洋溢的歌舞将剧本的不足轻松盖住,从而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赫里尼克·罗斯汉在片中的表演非常抢眼,甚至掩盖了2000年世界小姐朴雅卡·乔普拉的光芒。而此片的导演即为罗斯汉的父亲拉克什·罗斯汉。他深情地说:“我从心底里选择赫里尼克,我相信他会在你心底里找到同样永久的位置。”这对成功的的父子搭档已不是第一次合作。2000年,赫里尼克在主演了《说你爱我》之后即以“兰博”般的外表和火花四射的舞技使其成为印度妇女的最爱,成为印度的超级明星。之后他拍了几部失败之作,但他的父亲通过《我找到一个人》让他重新回到了超级偶像的地位。
花絮:·【克里斯】中令人眼晕的特技画面都是在新加坡拍摄的。
·为了完成片中的动作场面,赫里尼克·罗斯汉为此在香港接特意受了程小东两个月的武术训练。
·银幕上的武打动作都是由赫里尼克·罗斯汉亲自完成,未用过一次替身。有一次他从四楼摔下,如果不是被饭店的遮雨棚托住便会命丧当场。还有一次,他在穿过大火时头发被烤焦。这成为该片区别于蜘蛛侠和超人系列的一大特色。同时,罗斯汉对那些追捧他的影迷说,千万不要效仿他在电影里做出的那些超常动作。此前一名影迷就是学赫里尼克·罗斯汉在影片里的动作从印度中部一家电影院的阳台上跳下,结果导致多处骨折。
·为了更接近印度超人的有力体格,赫里尼克·罗斯汉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增加了15磅的肌肉,这使他看上去极具力量感。
·《克里斯》是印度电影迈出的一大步。该电影的动作指导来自的香港程小东,而视效总监则来自洛杉矶。一般的印度“大片”只有200个左右的镜头进行了电脑处理,而《克里斯》则有1200个镜头经过了电脑处理,即使是最小的细节也经过了渲染,以模糊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肆』 有一个印度电影,讲的是一个贫民爱上啦一个印度女明星,后来做了一些是要引起她的注意(只记得这一点)
印度电影 《再生缘》 (OM SHANTI OM)
国家/地区: 印度
类型: 惊悚 / 歌舞 / 喜剧 / 爱情 / 动作 / 剧情
其他译名:《轮回 》《如果·爱在宝莱坞》
上映日期:2007
片长:162 min
剧情简介
在70年代的宝莱坞,有名红得发紫的女星——Shanti Priya。她的影迷成千上万,其中包括了不起眼的Om Prakash Makhija 。
Om Prakash Makhija 有两个梦想:一个是shanti,一个是就是拍电影。对于这两个目标他同样痴迷。机缘巧合,Om得到了一部影片的拍摄机会,不过是小角色,令他兴奋的不仅仅是这个,另外一个消息就是——shanti是该片的女主角。在一场拍摄场景中,堆满草的片场突然着火,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不幸的是Shanti被围在了大火中。众人皆不敢上前,最后Om情急之下发现后毫不顾虑的冲进火场把Shanti救了出来。如果大家认为Shanti就此就以生相许,那么你就猜错了。他们只是好朋友而已。
有一天,OM去拜访Shanti。可他在屋外听见了Shanti和当时的红制作人Mukesh Mehra。他们激烈的谈话让OM震惊不已,颓然的归去后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回去找Shanti。 谁料此次他们的见面不仅隔着一扇门,而且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Om眼睁睁的看着Shanti被火焰吞噬,他自己也被人从背后暗算,咽下最后一口气。
20多年过去了 Om Kapoor,Rajesh Kapoor的独子。享有最高的荣誉,住最美的房子,拿最高的奖项。在所有人的艳羡中,Om Kapoor很享受这种满足感,在冥冥中他觉得这一切是上天的赐予。作为一名演员,他理所当然要拍片,但在一次拍摄MV的过程中,他被道具——“火”惊得晕了过去。醒来之后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前世——Om Prakash Makhija 他思及自己的遭遇,大胆猜想也许shanti也在这世上的某个角落。借着父亲的名气和权力,他以招募女主角的名义寻找shanti。功夫不负有心人,竟然真被OM找到了,这世的Shanti名叫Sandhya 。让OM沮丧的是,Sandhya 虽然与Shanti长得酷似,但她似乎丝毫不记得前世的事情了,OM耐心的等待,他总想着也许Sandhya 和他当初一样,要慢慢来 。
好莱坞最红的制片人MIke来到了印度,当OM看见他的时候惊呆了。因为这所谓的MIKE就是当年同Shanti在房中进行激烈交谈的那位Mukesh Mehra。 OM怒不可遏,他自然是听到当年二人的对话的,也就是这次谈话让OM和shanti都失去了生命。OM想要报复,为自己也为当年曾心爱的Shanti……
『伍』 有一个法国和印度合拍的电影,在CHC看到,叫《花之谷》,可是百度百科查不到。给点介绍。
鲜花山谷Valley of Flowers (2006)
导演: 纳林·潘
主演: 纳萨鲁丁·沙 大槻修治 佐藤恒治
类型: 爱情 / 冒险
上映日期: 2007年1月24日 法国
国家/地区: 印度 / 法国 / 日本 / 德国
类型: 爱情 / 冒险
片长:155 分钟
对白语言: 北印度语 / 日语
发行公司: 1More Film
官方网站: Official site
http://movie.mtime.com/50417/
『陆』 有一部印度电影,其中一个情节是“印度力士一拳打晕野牛”,这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电影,《巴霍巴利王》上下两集展现了英雄导向、国家层级的冲突、壮阔的世界观和宗教传说等史诗应有的元素。影片不仅刻划得气势磅礴,呈现的精彩绝伦更是憾动人心。在“娱乐值”和“感动度”方面,《巴霍巴利王》在今年以来个人看过的许多好莱坞大片之上。
《巴霍巴利王》的战争场面浩大震憾,有万人对峙的壮观,也有冲锋陷阵的疾进狂飙。加上尖矛穿体、乱箭破心和利刃断肢的尽情放送,整体效果有雷霆万钧的打击之威和来去如风之竞速势。此外,影片还呈现了“以智取敌”的出奇不意,有火攻更有水淹。这些计谋上的巧思,在纯力量性的对抗迫力外,也提供了观众惊喜的乐趣。
小规模战斗和个人捉对单挑的片段也诚意十足,空手互搏、弯弓发箭、兵器对砍的对抗除了有上述的爽度之外,最大
《巴霍巴利王:开端》改编自印度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并有着印度版《王子复仇记》的美誉。为了将这个著名的神话故事完整的再现大银幕,展现神话世界的磅礴和史诗感,该片制作成本高达17亿5千万卢比(约1亿6975万人民币),成为印度影史耗资最贵的电影。
电影《巴霍巴利王2:终结》作为《巴霍巴利王》系列的终章之作,不仅为广大观众揭晓前作悬念,同时独立成章,完整地讲述了原本被立为王储的巴霍巴利,由于弟弟巴拉德瓦的诡计而遭遇杀害,25年后他的儿子湿瓦揭开身世,对抗邪恶的巴拉德瓦,并夺回摩西施末底王国的故事。
《巴霍巴利王》系列是一部典型的南印度托莱坞的产物,以泰卢固语发音,在题材上选取了远古印度传说《摩诃婆罗多》。该系列电影以25亿卢比摄制5年,成为印度影史最高成本电影,并以160亿卢比刷新了印度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
印度传奇史诗电影《巴霍巴利王2:终结》正在全国各大院线火热上映中。片方于今日发布了幕后制作特辑,该特辑曝光了大量珍贵的幕后花絮,从巴霍巴利王国的建造到战争场面的拍摄,以及数以万计的手绘概念图和场景搭建,全方位呈现了这部印度电影史上第一史诗巨制的诞生过程。
『柒』 印度的一部电影 男主角有超能力 其父亲发明了预知未来的一台机器后被杀 后他去报仇
电影名字:
印度超人/印度先生 / 宝来坞超人 / 克里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印度超人 英文名称:Krrish 发行时间:2007年 对 白:英语 类 型:爱情/动作/科幻/冒险 国家地区:印度 片长:154Min 原创音乐:Salim Merchant .....(background score) Suleman Merchant .....(background score) Rajesh Roshan 摄 影:Santosh Thundiiayil Piyush Shah .....(uncredited) 剪 辑:Amitabh Shukla 导 演:拉克什·罗斯汉 Rakesh Roshan 制作人 Proced by:拉克什·罗斯汉 Rakesh Roshan 演 员: 赫里尼克·罗斯汉 Hrithik Roshan 朴雅卡·乔普拉 Priyanka Chopra 纳萨鲁丁·沙 Naseeruddin Shah Sharat Saxena Puneet Issar Akash Khurana Hemant Pandey .....Bahar Manini M. Mishra .....Honey (as Maaninee Mishra) Ahmed Khan 夏斌 Bin Xia .....Kristian Edgar Noordanus Mithilesh Chaturvedi Zain Khan .....Child artist Fardeen Hussaini .....Child artist Micky Dhamejani .....Child artist (as Mickey Dhamijani) Yu Xuan .....Handicapped girl Archana Puran Singh .....Boss Kiran Juneja .....Priya's Mother (as Kiran Juneja Sippy) 普丽缇·泽塔 Preity Zinta .....Nisha (Special App) Rekha 编剧: Robin Bhatt ....screenplay Sachin Bhowmick ....screenplay Honey Irani ....screenplay Akarsh Khurana ....screenplay Sanjay Masoom ....dialogue 拉克什·罗斯汉 Rakesh Roshan 剧情简介 影片是2003年宝莱坞摄制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找到一个人》的续集。该片讲述继承了父亲超能力的克里斯纳由于父亲早亡,答应祖母将自己的超能力埋藏起来,做一个普通人。在他长大后,他和心爱的女人、一个电视记者去新加坡时遇见了一个疯狂的科学家阿亚,他发明的一项技术将会永远地改变世界。为了阻止这一阴谋,克里斯纳终于变身为超级英雄克里斯纳,使科学家的阴谋没有得逞。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比子弹还快,比火车还猛,一跳就上了摩天大楼,随着赫里尼克·罗斯汉身着一件黑灰两色的戏服、戴着遮挡住半张脸的面具从高楼大厦上直飞而下,印度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超级英雄”的出现标志着印度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部投资1000万美元的特效电影在浪漫和家庭剧大行其道的宝莱坞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该片制片人基拉里·希马库马说:“我在这部电影里尝试了很多新东西,甚至好莱坞都没有尝试过。看过这部片子的人们说它看上去就像好莱坞大片,但我要说,它就是好莱坞大片。”这个新鲜的“大礼包”融合了印度观众喜欢的所有内容:幻想、冒险、浪漫和家庭价值,上映第一周即引起轰动,上座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以1500万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印度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不但在印度一票难求,《克里斯》在海外也受到欢迎,1500万美元中有接近1/3的票房来自印度以外,在英国、美国的印度移民争相观看来自家乡的大片。 拼装版“超人” 与超人一样,他很强大,能抬起整栋大楼;与蜘蛛侠一样,他能攀檐走壁。克里斯的行头很酷:后骇客时代的黑色皮质风衣,遮住半边的面具既具现代流行元素,还带着几分难以捉摸的神秘。为了追求一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这个拼装版“超人”极尽所能地糅合了各路电影的套路和元素:不仅从好莱坞式的科幻动作大片中借鉴来后现代金属质感的人物包装和场面设计,还以宝莱坞式的招牌歌舞作为点缀,并借助了充满动感和力度的东方式武打设计作为包装。 这位印度超人可谓无可挑剔的全才式人物,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完成的:上天入海、能歌善舞、且走着桃花运。他不仅能如超人般在天空随意飞行,还能如蜘蛛侠般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来回穿梭,令他的前辈们相形见绌。 宝莱坞传统歌舞 宝莱坞的传统项目,歌舞,当然不能舍弃,于是在这部英雄救世的童话里便可看在好莱坞同类影片中看不到的成堆印度歌舞。随时随地的歌舞以非理性和非逻辑出现,凸现了印度超人的另一面,而这种歌舞放在美国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身上则是不可想象和滑稽的。 父子搭档 超级英雄对抗恶人,配予抱得美人归的噱头,《克里斯》的剧情弱智而苍白,但印度超人的扮演者、近年来印度最红的男星赫里尼克·罗斯汉则以其迷人的微笑、矫健的身手和激情洋溢的歌舞将剧本的不足轻松盖住,从而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赫里尼克·罗斯汉在片中的表演非常抢眼,甚至掩盖了2000年世界小姐朴雅卡·乔普拉的光芒。而此片的导演即为罗斯汉的父亲拉克什·罗斯汉。他深情地说:“我从心底里选择赫里尼克,我相信他会在你心底里找到同样永久的位置。”这对成功的的父子搭档已不是第一次合作。2000年,赫里尼克在主演了《说你爱我》之后即以“兰博”般的外表和火花四射的舞技使其成为印度妇女的最爱,成为印度的超级明星。之后他拍了几部失败之作,但他的父亲通过《我找到一个人》让他重新回到了超级偶像的地位。
编辑本段电影花絮
《克里斯》中令人眼晕的特技画面都是在新加坡拍摄的。 为了完成片中的动作场面,赫里尼克·罗斯汉为此在香港接特意受了程小东两个月的武术训练。 银幕上的武打动作都是由赫里尼克·罗斯汉亲自完成,未用过一次替身。有一次他从四楼摔下,如果不是被饭店的遮雨棚托住便会命丧当场。还有一次,他在穿过大火时头发被烤焦。这成为该片区别于蜘蛛侠和超人系列的一大特色。同时,罗斯汉对那些追捧他的影迷说,千万不要效仿他在电影里做出的那些超常动作。此前一名影迷就是学赫里尼克·罗斯汉在影片里的动作从印度中部一家电影院的阳台上跳下,结果导致多处骨折。 为了更接近印度超人的有力体格,赫里尼克·罗斯汉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增加了15磅的肌肉,这使他看上去极具力量感。 《克里斯》是印度电影迈出的一大步。该电影的动作指导来自的香港程小东,而视效总监则来自洛杉矶。一般的印度“大片”只有200个左右的镜头进行了电脑处理,而《克里斯》则有1200个镜头经过了电脑处理,即使是最小的细节也经过了渲染,以模糊现实和虚拟的界限。
编辑本段电影简评
遗憾的是疲软的剧本没能匹配上赫里尼克·罗斯汉的矫健身手。——BBC电影评论 影片缺乏原创而且过长,连篇累牍的歌舞也流于肤浅,但这些在其他国家是致命伤的缺点放在宝莱坞却成为期待中的优点。——纽约时报 这部引向梦幻国度的影片愉快而带着点傻气,还拓宽了宝莱坞电影的类型。——好莱坞报道 音乐很棒,而其他部分则呆板僵硬。——电影批评家评论
『捌』 问一部印度老电影片名
是CCTV6播放过的《难断丝丝情》(1994)。
女主出身上流社会,开始被流氓调戏,一个混混救了她。她喜欢了这个混混,但她父亲不同意,所以两人私奔了。仇家寻到他们的住处,开枪打中了混混,女主以为他死了,回了自己的家生下一个女儿,她的父亲骗她孩子死了,其实把小女孩送去了孤儿院,过了好几年,女主在宴会上认识了同阶层的一个男士,两人相爱结婚了,然后她知道自己的女儿没死,要去孤儿院领养那个孩子,她的老公觉得可以自己生很不理解。后来孩子的生父找来了,女主的老公知道真相后很宽容的接受了一切,而孩子的生父为了保护孩子被仇家杀害了。
『玖』 《印度之行》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印度之行》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4 彩色片 162分钟
英国高德温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戴维·里恩(根据E·M·福斯特同名小说和桑撒·拉马·罗舞台剧改编) 摄影:欧内斯特·戴 主要演员:朱迪·戴维斯(饰艾德拉·奎斯特) 维克多·巴纳吉(饰阿齐兹·艾哈默德)佩吉·阿什克罗夫特(饰摩尔太太) 詹姆斯·福克斯(饰菲尔丁) 艾历克·吉尼斯(饰戈德波尔) 尼格尔·哈维斯(饰隆尼)
本片获1985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女配角、最佳作曲两项奥斯卡金像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外国片金球奖
【剧情简介】
19世纪20年代,英国女子艾德拉·奎斯特小姐与未婚夫隆尼的母亲摩尔太太从伦敦去印度探望隆尼。那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隆尼在印度的钱德拉布尔城任法官。
两位女士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钱德拉布尔。一路上,无边的田野,绚丽多彩的异国风光吸引着她们。年过七旬但思想开明的摩尔太太对印度抱友好态度,渴望对它有真正的了解。艾德拉也希望认识“真正的印度”,但带着西方人的猎奇心理,毕竟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英国。
但是自从抵达印度之后,几乎所有的当地英国人都劝她们不要与印度人交往,说“东西方不同,这是文化问题”。隆尼到印度后也变得趾高气扬官气十足。事实上所有在印度的英国官员都如此。他们根本不把印度人放在眼里,只生活在英国人俱乐部这个狭小的圈子之中,一切仍按照大英帝国习惯旁基行事。摩尔太太对于自己同胞的种族偏见不以为然,认为这是由于权力和优越感的缘故。
月夜,摩尔太太从英国人俱乐部溜出来独自散步,不知不觉走进了伊斯兰教清真寺。月色下,建筑物的大圆顶、拱门,花园里的菩提树、落叶,恒河里的粼粼流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又神圣的图画。她遇到印度医生阿齐兹·艾哈默德。阿齐兹是个中年鳏夫,热情诚恳,与摩尔太太稍一接触,他就感到她与当地那些飞扬跋扈的官太太完全不同。阿齐兹对她说,恒河里鳄鱼成群,有时还会漂浮着死人。摩尔首启桥太太对美与丑竟会如此奇妙地混为一体感到不可思议。
钱德拉布尔的公立学校校长菲尔丁是个开明的英国人,他一贯主张英国人应该和印度人沟通。得知摩尔太太和艾德拉想了解印度,便请她们和阿齐兹及一位婆罗门教学者戈德波尔到他家见面。阿齐兹被这些英国人的真诚所感动,热情地提出带他们游览著名的马拉巴石洞。隆尼对母亲和未婚妻与印度人交往大为不满,他的种族偏见令摩尔太太很失望,也刺伤了艾德拉。艾德拉鉴于自己与隆尼的分歧愈来愈大,于是提出与他解除婚约。隆尼对此感到愕然。
一天,艾德拉骑自行车出游,无意中到了一个古老寺庙的废墟。只见杂草丛中有各种形状的欢喜佛像,树上野性的群猴向她袭来,艾德拉吓得赶快离开。夜晚,她想起佛像,心猿意马,她又主动与隆尼言归于好。
阿齐兹游石洞的大胆建议使者猛他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为此他急得病了一场。幸好朋友们帮他准备好桌椅、餐具、食物、运输工具,他的建议才能变成现实。
出游的那一天,阿齐兹和众好友天不亮就携带大包小包到火车站等候,生怕错过了开车时间。两位从来没有那么早起床的英国女宾准时到来。隆尼让勤务兵安东护送摩尔太太和艾德拉出游,但艾德拉把安东打发走了。菲尔丁和戈德波尔本来答应参加此行,可是由于戈德波尔晨祷时间过长而错过了火车。其实,戈德波尔并不赞成这次旅行,但他没有明说。阿齐兹十分失望。
火车抵达石山脚下,阿齐兹早已为客人准备了一只大象,让它驮她们上山,一路上还有乐队奏乐。附近的村民跟在大象后面看热闹。一行人浩浩荡荡向马拉巴石洞前进。
其实,马拉巴石洞只是一个个空空的石洞,里面既没有佛像,又没有浮雕,也没有宗教色彩,它们惟一的价值只在于是陈年古迹。然而石洞产生的压力却不是人人都能够承受——尤其是处于某种脆弱状态的人。
旅客和看热闹的人纷纷进入阴阴森森的石洞。洞里回声很大,甚至大家屏息的时候都能听见雷鸣似的声音。阿齐兹恶作剧地大叫一声“摩尔太太”,把摩尔太太吓得头晕目眩。她赶快出洞休息。当人们接着去看第二个石洞的时候,摩尔太太没有跟随前往,并且建议不要那么多人同时进洞。
阿齐兹和导游领着艾德拉三人前往,阿齐兹拉着艾德拉往上走。艾德拉忽然问阿齐兹爱不爱他的妻子。阿齐兹说,婚前两人根本没见过面,不过既然是男人和女人,又很年轻,因此感情很好。艾德拉又问他妻子以外有没有别的女人。阿齐兹很尴尬,借故躲到一边抽烟使自己冷静下来。艾德拉等了一会儿,便自行进洞。待阿齐兹抽完一支烟,已不见艾德拉。他急得到各洞口叫她的名字。这时,艾德拉在漆黑的洞内看见阿齐兹的身影,听到自己名字的回声,突然冲动起来……
随后,只见艾德拉狂奔下山,她全身伤痕,歇斯底里地又哭又发抖,说阿齐兹想对她非礼。
事情急转直下。阿齐兹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便以企图 *** 白人的罪名被警察逮捕了。菲尔丁和摩尔太太都不相信阿齐兹会做出这种事。熟悉阿齐兹的本地居民也认为老实的医生肯定是冤枉。这一事件几乎使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发生正面冲突。
菲尔丁四出奔走,为阿齐兹洗刷罪名,但徒劳无功。戈德波尔采取超然态度,因为他认为不管怎样努力,结果都是一样。摩尔太太受到很大打击,心力交瘁,她早已订购回程船票,便伤心地离开钱德拉布尔。戈德波尔在火车站默默地双手合十为她祝福。然而还没有抵达伦敦,她就在船上去世。人们为她举行了海葬。
殖民当局认为,有色人种向来觊觎白人女子,阿齐兹更有犯罪动机,因为在他家的床下找到几本有女人半 *** 片的杂志,他又给一个在加尔各答开妓院的朋友写过信,说想去见识一下脱衣舞。而他在马拉巴石洞口捡到的艾德拉的望远镜被说成是他的凶器,安东被艾德拉支使走也说成是阿齐兹的预谋。
阿齐兹的朋友为他从加尔各答请来一个主张自由运动的名律师。不过律师并没有发挥作用,因为事情又峰回路转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艾德拉出庭的路上,汽车被愤怒的群众包围,还有人穿着猴子戏装把脸贴在车窗上扮怪相。艾德拉失魂落魄地走上法庭。法庭外,群众抗议隆尼把证人摩尔太太送走,高呼“摩尔太太”;窗外传来隐隐的雷声;室内又闷又热。艾德拉仿佛又置身于石洞里。当检察官问她话的时候,她说,与阿齐兹单独进洞不是阿齐兹提议,而是摩尔太太提议的,事实上阿齐兹并没有进洞。随后,她撤销了控告。阿齐兹无罪释放。群众把阿齐兹像英雄一样举起,并为他的胜利举行庆祝。
艾德拉遭到白人和印度人双方的鄙视,只有菲尔丁收留她并为她送行。
船上有位好心的乘客给菲尔丁拍来电报,告知摩尔太太的死讯。菲尔丁不忍在阿齐兹兴高采烈时告知他噩耗,因此只说了另外一件事:要求他放弃向艾德拉的索赔。菲尔丁认为,整个事件其实是种族主义者煽风点火引起,艾德拉被人利用了,不过她知错能改还是好的。阿齐兹听了大怒,说英国人到底还是站在英国人一边。
阿齐兹放弃了索赔,迁到远离英国人统治的边远山区行医。若干年后,菲尔丁带着他的新婚妻子——摩尔太太的女儿去印度山区探望阿齐兹。阿齐兹十分感动。马拉巴事件的阴影开始渐渐淡化。
一天,在伦敦孑然一身的艾德拉接到阿齐兹来信,信中表示马拉巴事件的阴影在他心中已逐渐淡化,他告诉艾德拉他已迁到山区工作,那里正在飘雪。艾德拉百感交集,抬头望窗外,雨水正打在玻璃窗和砖房顶,雷声隐隐可闻。
印度之行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鉴赏】
英国导演戴维·里恩以《相见恨晚》(1945),《孤星血泪》(1946),《雾都孤儿》 (1948),《桂河桥》 (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 (1962),《日瓦戈医生》(1965)等经典影片震撼影坛。他在《瑞安的女儿》(1970)之后,沉默了14年,到1984年才重出江湖,执导了这部收山之作。《印度之行》是他最后一部作品,1991年4月一代电影大师离开了人世。尽管《印度之行》不如上述名片经典性强,但也脍炙人口,获得该年美国影艺学院奥斯卡奖11项提名,与当年的 《莫扎特》提名数目相当。
戴维·里恩之所以挑选《印度之行》 为他重出江湖的第一部戏自有其道理。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发表于1924年,1960年被改编成舞台剧。不少电影家都想把它搬上银幕。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60年代就想拍摄这部影片,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如愿。1970年,福斯特同意英国制片人约翰·布拉德博恩把《印度之行》搬上银幕。不料尚未签约,福斯特便去世。又过了十几年,布拉德博恩才买下版权并筹够资金。有些公司非要在影片出现石洞里的 *** 镜头才肯投资,有些公司又不同意让佩吉·阿什克罗夫特这位年届77岁的老演员出演摩尔太太。总之,待一切就绪已是80年代。布拉德博恩请戴维·里恩出山。1983年底开拍,1984年底告成。
福斯特的小说充满人文主义精神。他的小说被搬上银幕者还有《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霍华德庄园》。在《印度之行》中,英国殖民者满怀种族偏见,傲慢无礼,印度人善良真诚,但又很幼稚。二者之间充满矛盾,这鸿沟非一日形成,也非一日可以消除。戴维·里恩把小说搬上银幕,80%忠于原著,不过他更大大加强了原著中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鞭挞。
自从《印度之行》一书出版以来,无论评论家或读者都在猜测马拉巴石洞里发生了什么事,到底阿齐兹有没有 *** 艾德拉。马拉巴山洞一节是全书的 *** ,然而书中写得很隐晦,并没有明明白白写出发生了什么事,使这问题长期是个谜。戴维·里恩对原著的最大改动,也是比原著更直接抨击英国殖民统治的,是明确告诉观众:石洞事件是冤案,是殖民者种族偏见的结果。影片交代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 在此之前艾德拉看见欢喜佛和群猴时曾有过性冲动;(2)是艾德拉把安东打发走,而不是像法庭上安东所作证的阿齐兹把他支使走;(3)是摩尔太太建议阿齐兹和艾德拉不要和许多人一起进洞,而不是像法庭上所说,阿齐兹有预谋地甩开众人;(4)是艾德拉主动问阿齐兹感情生活问题;(5)艾德拉奔下山后,阿齐兹并不知道她已下山,还在一个个石洞口叫她;(6)法庭上说阿齐兹用望远镜击倒艾德拉企图施暴,实际上阿齐兹是在艾德拉狂奔下山后才在洞口捡到望远镜。最关键的镜头是,艾德拉独自进洞后,在黑暗中看见阿齐兹在洞口的身影,他往里喊:“奎斯特小姐!”艾德拉没有回应,但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感到她正处于精神纷乱的状态,与在此之前她看见欢喜佛时的心理状态一脉相承。紧接着一个镜头是:一股水在池边冲出一个决口(其实是一头大象在池里嬉水)。这个隐喻表明了艾德拉这时生理上的变化。观众有理由相信,一切都是艾德拉自己的性幻想引起(当然,少不了她周围持种族偏见的人煽风点火)。这便为后来艾德拉在法庭上突然撤销控告找到合理解释。
《印度之行》和戴维·里恩的许多影片一样,都是描写远离故国到异乡的人通过一次旅行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认识受到考验。摩尔太太和艾德拉抱着了解东方的目的前去印度,结果一个心力交瘁而死,一个声名狼藉返回英国。对摩尔太太来说,这是一次失望之旅。她刚抵达钱德拉布尔火车站,看见儿子隆尼,然而隆尼不是专门来接她的,他主要是来接他的上级长官。隆尼对当地人的趾高气扬和对上级的谄媚奉承令她很不舒服。英国人俱乐部里完全保留大英帝国的一套习俗,每次活动开始都要全体起立唱《天佑吾王》,令她感到无奈。当她与她的同胞谈起接触不到当地人时,他们竟回答说:“这是你的幸运!”游园会上她要求印度贵妇说几句印度语给她听,可是她听到的只是“海德公园”,“滑铁卢”等外来语。幸好菲尔丁把她和艾德拉请到家里,介绍她们认识当地两位知识分子戈德波尔和阿齐兹,但隆尼又对此勃然大怒。艾德拉提出与隆尼解除婚约后不久又恢复婚约,令她感到迷惘。好不容易有机会去游马拉巴石洞,又发生意外事件,加深了印度人与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这一连串不快确实是难以承受的。善良的摩尔太太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对于艾德拉,这是一次不幸之旅。她自身的脆弱经受不起东方文化的冲击。她到印度本想了解东方,却不料近距离认识了自己的未婚夫。这次旅行正好与她的心路历程并轨。她感到与隆尼的距离而提出解除婚约,又因东方文化的冲击,而收回提议。但实际上她并不爱隆尼,因此在马拉巴山洞上眺望钱德拉布尔时,她联想到身边这个印度男人不知道爱不爱他的妻子,于是提出了那个暧昧的问题。她并不是故意挑逗,但一连两个暧昧的问题,造成了尴尬的气氛,阿齐兹避开到一旁,好让自己冷静一下。艾德拉本人却被自己的联想搞得心慌意乱,一发不可收拾。她从山上狂奔下来之后,只见她脸上身上都是擦伤的痕迹,她已处于半昏迷状态。观众并没有听见她控告阿齐兹,但她被一群英国官太太包围着,从她们嘴里传出来的话,可靠性如何大有疑问。隆尼在这问题上成了主导人物。
《印度之行》的情节围绕着六个人物的关系展开。除了上述二人,还有两个英国人。隆尼是英国殖民者的典型,菲尔丁代表有正义感的英国人,反对殖民统治,主张与印度友好。而影片里的两个印度人,戈德波尔和阿齐兹代表印度人中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婆罗门教老学者戈德波尔认为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一切都命中注定,抗拒是没有用的。他预感马拉巴之行凶多吉少,但不露声色,仅仅独善其身,设法拖长晨祷时间避免参加;他明知阿齐兹是冤枉,但不愿抗争,因为他认为结果反正都是一样。也许正是这种忍的哲学使印度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阿齐兹是个西医,受过西方影响,具有民主意识。他对英国殖民者没有什么好感。他曾说,一个英国男人在印度呆上两年就会变得作威作福,而英国女人只需六个月就够了。片中有一场戏充分证明这一点:一个夜晚,英军少校请阿齐兹去出诊。路远,阿齐兹雇了一辆马车赶到少校家,仆人却告知少校不在家。少校太太和她的女友有说有笑从屋里出来,正眼都不瞧阿齐兹一下,径直上了他雇的马车扬长而去,把阿齐兹一人留在黑暗中,因为主人既然出门,仆人便把大门口的灯熄灭了。可以想像,在经历了这么一次屈辱之后,阿齐兹自然把对他平等相待的摩尔太太惊为神人。而菲尔丁邀请他到家里更使他受宠若惊——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白人的家。因此,当菲尔丁的领带扣突然断裂,他毫不犹豫解下自己的领带扣给菲尔丁用(致使隆尼又增加了一份种族偏见,他看见阿齐兹的衣领因此外翻时,鄙夷地对艾德拉说:“瞧,这就是印度人。穿得倒挺整齐,就是不懂得用领带扣!”)阿齐兹在与菲尔丁几次接触之后便视他为知己,无保留地把珍藏的亡妻照片给他看,关心他的婚姻问题,甚至向他袒露自己喜欢大胸脯女人。阿齐兹太天真了,白人给他一分友谊,他就报以十分。他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条件,便贸然提出要请两位女宾游马拉巴石洞。成行时,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火车正在行进中,他竟攀身出车外,只用单手抓住车厢门,全身作“大”字形喊道:“我是道格拉斯·范朋克!”与两位英国女士一起坐在象背上,他更飘飘然,说自己觉得像个皇帝。他的热情不断上升,然后一下子跌落到冰点。被捕后他冷静下来,对所有英国人都感到失望。菲尔丁回国后给他写过两次信,他没有回。直到看见他惟一尊敬的摩尔太太的女儿成了菲尔丁的妻子,他的情意结才被打开。
戴维·里恩素以偏爱异国情调著称。《印度之行》是在印度、尼泊尔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克什米尔地区拍摄的。和他过去的名作一样,这部影片的景色美得无与伦比。无论是远山,近水,荒芜的野外,绿油油的大地,岩石突起的山峰,月光下面的寺庙,暴风雨的夜晚,冰雪覆盖的村落,都不是为猎奇而拍,而是故事中的一部分,几乎就是一个角色,一个他描绘的混乱不可知的外部世界与人物内心世界的象征。他的影片几乎每一部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享受,难怪它们全都叫好又叫座。
《印度之行》全长近三小时,但观众绝不感到是一部这样长的影片。全片一气呵成,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这种功力与戴维·里恩的剪接师出身有关。早年他做剪接的时候,曾因剪得太过分而被制片人解雇。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苛刻的剪接习惯。经过他手保留下来的东西,一定非美得惊人便新得独特。他曾说:“我可以毫不手软地剪掉一个镜头,哪怕是一个很好的镜头,只要它影响了影片的流畅。”十多年剪接工作经验,使他在执导时脑子里就开始进行剪辑。因此,他的耗片率很低,而拍出的影片既严谨又流畅。戴维·里恩的影片,含意主要不是通过对白,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印度之行》一片由他亲自剪辑,自然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