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电影《告白》的内容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其意义何在
《告白》探讨了一些确实存在,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正视的东西。
1、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某种程度上,人之初,确实性本恶。通过后天的教导,通过社会规则、公益美德、惩罚机制的影响,某些人才会成长为无害的人。如果一味护短,或者一味圣母地宣扬“只是个孩子啊何必跟孩子计较”,他们会严重跑偏。
teenage的孩子是很躁动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开始开始跃跃欲试自己的力量,比如智力,比如魅力,比如影响力。但teenager对社会规则、公德心、师长的教导什么的,正处于叛逆、蔑视的年纪。现实生活中很多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不是teenager做出来的吗?
2、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很多人的思维只围着自己转,让他们对别人体谅、关爱、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比如《告白》中,杀手之一,他妈妈就一心护儿子,当着死者母亲的面念叨“好可怜”,居然指的是“我儿子好可怜”而不是“死者好可怜”。总之,别人爱死不死,反正我儿子永远是天下最好的人。看来熊孩子和熊家长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个问题。
再比如《告白》里的女班长,对女主角说“修哉太寂寞了”,她以为女主角听了这个理由,就能原谅修哉杀害人家无辜女儿的事实。女主角的反应特别给力,冷笑,疯狂的冷笑,跟女班长告别之后女主角走着走着忍不住大哭,哭得一点形象都没有。
我想女主角一定是从这一刻开始更加坚定了报仇的决心,因为要指望这些孩子和他们的朋友、家长意识到“杀害无辜是不对的” 简直是不可能的。
3、成年人和小孩之间的关系其实挺微妙的。日本人很会刻画这一点。
一方面日本的漫画和电影总是鼓励“少年英雄”的出现,总是描写小朋友变身后打败成年的魔王什么的;另一方面也不忌讳描写大人对孩子的那种警惕。毕竟“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比如《大逃杀》的大背景就是teenager们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他们年轻,有力量,团结一致把成年的师长架空,他们全体逃课的时候,老师完全无力挽回局面,他们捅伤老师的时候,老师只能躲起来洗伤口,这种背景下才有了“BR”法,用一年一度的大逃杀来震慑未成年人,宣告“小子哎,看清楚,世界还在成年人的手里”。
4、那个年轻的热血老师的经历,作者的意思是说,成年之后,思维一定要像个成年人,别停留在热血漫画里。空有志气和善良有什么用,把眼前的一切想得无比美好有什么用,这样的人特别容易被人利用,被当枪使。
❷ 日本电影告白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告白》讲述的是某一天森口悠子发现其爱女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尽管该起事件被断定为意外死亡,但森口却向学生们宣告犯人就在班中,并展开了自己复仇的故事。
自从被森口老师的宣告吓住后,犯人B一直窝在房间里,不仅不出门,甚至不理发、不洗澡。溺爱儿子的母亲看到他变成这样非常伤心。她对老师很不满,坚信在班主任女儿死亡事件中,儿子毫无责任,他只是被坏朋友骗了,帮了点忙而已。
谁也没料到,寺田的家访竟引发出意外的事态。
❸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告白》
本人是一名烧脑电影狂热爱好者,纵使头脑风暴使我快乐,可我在第一遍看《告白》的时候仍觉得有点吃力。阴暗压抑的画面配上较为欢快的音乐,凌乱的剪辑和大量的自述,无疑加大了观众理解这部影片的难度。
女老师的复仇是因为爱女被杀,少年A杀人是因为要得到母亲的关注和爱,少年B杀人是因为要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少年A交往的朋友。《罪与罚》说没有人能够决定另外一个人的生死即使那个人罪无可赦。《告白》里的罪是一种无辜,更是人性的一种原罪。残忍吗?但不要忘了,真正的残忍的是我们这些大人,而不是那些小孩。小孩只是犯了罪。
❹ 日本的电影 告白 说的是什么内容
如果有一个字来概括这部电影的话,我想应该是森口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这个字——命。
一、森口老师女儿的死,看似一次偶然事件,但又有太多的前因后果,像是命运的安排。
两个杀死森口老师女儿的凶手,凶手A渡边修哉是一个缺乏母爱的人,他极其想要引起母亲的关注,他所做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他母亲的注意。好不容易做了个会电击的钱包,拿了个优异奖,以为母亲会从新闻上看到。哪知当天,“露娜希事件”的发生抢占了人们的注意力,他像汪峰老师一样感到无奈和懊恼。引起母亲关注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命1),而“十三岁少女杀人能够引起人们关注,并且最终得到少年法的保护”给他起了个坏的榜样(命2)。
凶手B下村直树则是做什么,就什么失败的人。想运动,搞不动,最后叫妈妈打电话来取消。成绩提不上去,整天打游戏机。由于去游戏室违反了校规,受罚去清理游泳池和体育室,因此了解森口女儿经常在游泳池旁喂狗的事(命3)。并且,直树和妈妈逛商场时刚好碰到森口女儿跟妈妈要一个小钱包,而森口没有买(命4)。
而他去游戏室犯错被警察拘留时,是户仓老师顶替,而不是森口自己去。因此他抱怨森口“学生有难,竟然找其他老师顶上。”由于对森口的怨念(命5),和森口对女儿的疼爱多过学生,当修哉问加强版电击钱包拿谁做实验对象时,他把森口和森口的女儿作为考虑的对象。由于森口之前被试验过,不会再中招(命6),所以森口女儿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森口女儿被修哉的电击钱包电晕,修哉以为杀了人,很满意地走了,没想到森口女儿在直树面前醒来。但是,直树仍然把她扔进游泳池里,因为此前他一直被人看轻,他急需证明自己(命7)。
这一连串的“巧合”导致最后森口的女儿被杀,而被杀的原因只不过是一个想得到妈妈的关注,另一个想证明自己不是窝囊废而已。拿人命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人命如此轻贱,轻如泡泡。
二、森口老师的报复,又有太多的“命”在里头。
如果不是警察鉴定森口女儿死亡为意外“失足溺毙”,而是一开始查出真相,那么他们两个会受到少年法的保护,最多只是判感化而已,最终等同于无罪释放。而森口老师一系列的报复,虽然不一定就会停止,但至少无法立刻实施。
但是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少年法》这种个人认为比较畸形的东西,两人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森口老师可能就没必要亲自动手了。。。
森口老师利用自己丈夫(两人未正式结婚)患HIV的事实,对两个杀人凶手进行了心理报复,让他们以为自己喝下了混有自己丈夫血液的牛奶。这一招对下村直树很有效,对渡边修哉却没什么用,修哉反而很高兴,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就可以得到妈妈的关注。
新来的班主任维特刚好是森口丈夫的粉丝,因此与森口多有来往。森口利用维特对丈夫的崇拜,和对班里学生的认识,对直树实行进一步的报复,最终导致直树杀死自己的妈妈。
而班长北原美月又是刚好唯一一个知道修哉死穴的人,而她一直相信森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在一次交谈中,森口从她口中得知,修哉的妈妈是他的死穴。之后森口对修哉的妈妈进行调查,并利用修哉的计划,骗他“他自己亲手把他最爱妈妈炸死了”,修哉信以为真,最终心理被击溃了。
❺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告白》
喜欢这部片子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电影,更是喜欢影片背后反映的人性。下村直树是一个被过度溺爱的孩子,而渡边是个极度缺爱的孩子,至于森口她除了是名老师,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一名母亲。
关于森口作为一名老师对还是初中生的渡边所做的一切,我只想说:他还是个孩子,千万不要放过他!
❻ 每一次剧情发展都包涵深意,《告白》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乍一听,“告白”这两个字似乎和小清新的文艺爱情片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告白》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复仇”就再合适不过了。
森口是一位中学老师,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可是她的女儿却溺水身亡了,施暴者正是森口班里的学生。
当然了,影片中的告白,不止这些,美月的告白,维特老师的告白……导演借影片中各色各样的人,来表达他的内心,展现我们这个社会。
不管观众是否愿意接受,其实导演就是想透过镜头,给观众展示一个没有美化过的残酷世界,来赤裸地展现人性的善恶,这就是影片的深意,也是导演的告白。
❼ 《告白》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剧情有哪些深意
《告白》是一部2010年日本电影,根据小说《告白》改编而成。电影讲述了某一天森口悠子发现其爱女被杀害在学校的游泳池中。尽管该起事件被断定为意外死亡,但森口却向学生们宣告犯人就在班中,并展开了自己的复仇。剧情深意在于人之私欲究竟有多可怕,谁也说不清楚,越是内心软弱的人越是会欺负弱小以欺骗自己的人格。
在电影《告白》中,镜头的移转似乎不曾停歇,也不聚焦在特定人物身上,偶出现在某些冲击性的关键时刻的面部特写尽头,似乎就象征着复仇的杀人预告。在故事的行进中,整部电影似乎紧紧扣着报复和背弃这两个暧昧的主题。
中岛并不预设立场去判断孰是孰非,而是有意去除原著中较为带有西方宗教意味的段落标题,让故事一段段地连结着所有人物的自白以及对于他人的报复,反覆地让被害者成为加害者又成为被害者,就这么绕了一圈再回到原点。
❽ 日本电影《告白》的详细剧情和结局
剧情:在一所普通的高中,在一年级B班的班会上,班主任森口悠子的一番话让所有的同学目瞪口呆。数月前,森口老师的独生女被发现死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最后警方认定是意外事故,而她却清楚真凶其实是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森口向受到少年法保护犯人A和犯人B宣告:“这件事不会就这么了结,我会用超乎想象的方式来对你们进行惩罚。”
森口随即辞去了工作。犯人A和往常一样来学校,犯人B却不再上学了。
结局:松老师的仇报了,两个母亲死了,一个凶手疯了,一个凶手不疯,也要痛苦一辈子。
(8)2010日本电影告白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松隆子饰演森口悠子,S中学1年B组的班导,与知名热血教师樱宫正义交往并且怀孕,在婚前因为樱宫正义验出染上艾滋病,两人商议后决定取消婚礼,由自己一手抚养女儿长大,她十分疼爱去世的女儿爱美。爱美被谋杀后,森口一手计划计划了复仇并成功。
2、冈田将生饰演寺田良辉,樱宫正义的崇拜者,代替森口的位置当班导,同学们叫他“维特”,对森口对渡边及下村的复仇毫无认知,在蒙在鼓里的情况下被森口收买及误导,在下村杀死自己的母亲后被北原追责,因而离开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