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② 观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文四篇
写 观后感 其实也是我们独立思考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更好的充实自己的生活。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观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文四篇,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观 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文
如果说《1917》是偏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凭借着一个人的英勇排除万难、坚持到底,传达了正确的消息。那么《八佰》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力量、民族力量,这种力量更有震撼力,也更能触动人心。
抗战中的上海,已经几乎沦陷,被困在四行仓库中的四佰多名中国士兵是这个城市最后的防线,如友塌果他们失守,上海便真正的沦陷了。
隔着一座桥对岸的租界是另外一番景象,有歌舞升平,是美好的天堂。同时也有很多心怀国家危亡的各界人士,他们心中有着无奈、有着失望,更有着对中国士兵的期许。
日军扬言三小时之内攻下四行仓库,想要击溃这上海的最后一丝反抗,当日军试图通过工事摧毁墙体,让仓库中的中国士兵失去作战的阵地。紧要关头,有人身体上绑了炸弹,开启了自我牺牲式的爆破,去摧毁日军的工事。紧接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士兵排成队,身体都绑了炸弹,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就为国献身了。
不禁让人发出感叹,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天空中的飞机中有各国的观察员,为了向其他国家表明中国的立场,冒着挑衅敌军的危险,中国士兵决定升旗,护旗手被稿闹机枪扫射,旗杆将倒之际,中国士兵用身体继续护旗,不顾生命的成为旗杆下的水泥桩。
战斗机中的士兵对这种举动甚是惊讶,飞机的玻璃时不时被中国士兵打中,展示了我们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佰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就是多一分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和平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吾辈不应忘记这血的教训,当以自强不息去敬慰先驱。这种近似残暴,令人发指的场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帧帧生离死别带来的只有痛心与沉重。
记录不去忘记,是我们最大的尊重。珍惜好好生活,也是先驱们当初最真挚的期望。
观 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键告罩文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杨惠敏乘船送国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艺人唱八百壮士,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四行仓库已陷入日军围攻谢晋元沉稳的指挥战斗,杨瑞符营长足智多谋,八百壮士英勇顽强,打退多路进攻。上海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八百壮士抗敌。女军杨惠敏身负国旗,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潜入仓库,将旗帜送入仓库。播音员为市民报告八百壮士战斗的情况。(孙爱军)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埃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观 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文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清晨,朗朗书声的校园里时常会出现这一幕——庄重而严肃的升国旗仪式,每当此时,颈系红领巾的同学们顶着烈日,将右手高举过头项,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敬。
我心中的国旗,是那高高挂在天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它矩形的红色旗面,象征着革命,象征着中华民族不败的灵魂;在这硕大鲜红的旗帜右上方,缀着五颗金黄的五角星,大星居左,四颗小星,环绕在大星之右。那颗大五角星正代表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四颗小五角星则代表四个阶级,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记得从幼儿园起,懵懵懂懂的我们在心中却已知国旗的神圣,这是一种信念滋养在心间。每当周一上午,国歌奏响时,那些顽皮的、爱上蹿下跳的小朋友们,此时此刻都安静了下来,抬头挺胸,那冒着豆大汗粒的额头下,那双似乎要瞪出眼眶的大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上小学了,学校经常邀请一些老党员、老红军来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悠久历史及优良传统,那时的我们还不懂事,总是觉得反反复复听了那么遍,甚至都有些不耐烦了。可是我们当时何曾想过,这一次次的宣誓、演讲、解说,积累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和我们今天幸福生的来之不易啊。
上中学了,伴随着功课多元化的增加,我们肩上的学习担子愈加变沉,在老师和学校的教育下,我们对党、对国旗的认知愈加深刻。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成长环境,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也为着心中的理想,在不停奔跑、努力奋斗,这不就是我们的初心吗?我们在国旗下成长,在党的陪伴与守护下长大。
五星红旗,伴我们成长;五红红旗,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五星红旗祈祷:原将来的我们,都能成长为栋梁之才,化作五星红旗上面一颗颗小小的星星,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奉献出我们的一腔热血、一份力量。
我们在国旗下快乐成长,我们在国旗下幸福生活,让我们在五星红旗的带领下,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观 电影《八佰》心得感悟范文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③ 抗战电影将在日本上映,《八佰》走出国门,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部电影
《八佰》公布将于今年11.12日在日本公映。消息一出,我震惊到了。这可是我们拍摄的抗日电影,满满的爱国元素和对抗战必胜的决心,对于日本侵华历史的审判。这样一部电影要在日本上映,日本人会看吗?电影又能否达到宣传历史、弘扬民族自信的作用呢?
电影、电视剧都不是纪录片无疑《八佰》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拿下了31.3亿元的票房,收获了大量好评。导演管虎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他这部作品在整体画面的呈现上是无可挑剔的,每一帧都经得起考验。这是我们国产电影的一大成功。
除此这外,这部作品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上也是下了功夫。其中戏曲的穿插和动物的映射都做到了艺术作品的高水准。利用戏曲元素表示对国家文化历史的认同,通过他所呈现的历史角色,来反应第一营的英雄行为。利用动物的穿插表示出高级的比喻,一群老鼠表示的是逃兵,白马则是美好的未来。这些呈现将电影中原本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拔高,也让管虎的导演地位更上一层楼。
我们期待走出国门的《八佰》,能够在日本创造票房奇迹的同时,能够将历史真相带给世人,也希望日本人能够正视历史,尊重历史。
④ 八佰电影观后感200字
八百点映,我去看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战争场面宏伟,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张译,欧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个的演技都如教科书一样,很容易让你入戏。
三,这部影片是我从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后,总体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如果拿一个类似的片子对比的话,我感觉,不如金陵十三钗。
四,影片的历史背景没有交代清楚,让不明白历史的观众很迷茫,为什么守?为什么没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评论说过于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但是,这种煽情没有触碰到我,譬如说,郑恺身绑炸药包跳下楼那一段,略显仓促。可能跟影院的环境也有关系。
总之,这部影片是绝对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议大家去好一点的影院,可能更会体会到管虎导演的神来之笔!
⑤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一看的,里面主要讲的是淞沪会战里的最后一战:四行仓库的那场战争。其实这个电影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内心都会非常的难受,想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却不知怎么做。淞沪会战虽然是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和日军的交战,但是我们真的输得非常的惨,非常的憋屈。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应该了解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这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大部队可以撤离,其次就是为了能够让英国等领事会的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国际方面给予我们援助,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场战争注定是无法胜利的,但是最终他们八百壮士成功守了下来,最后安全撤退,其实他们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们应该敬佩他们,牢记历史,发愤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