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看过哪些令你念念不忘的Cult片
罗德里格兹+塔伦蒂诺
看到这两位你就应该知道本片的风格了
一半公路片加上一半吸血鬼,够cult够另类
『贰』 什么样的片子能称为邪门的
邪典电影(Cult Film)是指那些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也可称为非主流电影或是实验电影、另类电影。这种电影通常难以获得小圈子外的大规模票房成功。它不是一种严格的电影类型,也不是一种电影风格。
目录 [隐藏]
1 概述
2 特征
3 代表人物
3.1 演员
3.2 导演
3.2.1 华人导演
4 其他地区
5 参见
[编辑] 概述
大多数被称为邪典电影的影片,都在最初的影院放映中表现不佳,在赢得大众口碑方面铩羽而归。但在随后的影碟租借及售卖中会一扫颓气,创造与影院上映收入相比更显丰腴的进帐。在大多数的例子当中(但绝非全部),邪典电影很难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影评人也经常缺乏兴趣。然而,推崇热爱某部邪典电影的一小部分观影者,往往对该片表露出一种激赏。他们可能是电影迷,或电影学习者。
《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邪典电影”。这部影片结合了科幻小说和恐怖电影的一贯手法,并同时囊括易装癖、乱伦、同性恋等元素——以上种种,被融合在一部以音乐剧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当中。1975年上映时,影片吸引到了不多的一点注意。但一两年后,通过一些剧场的保留剧目午夜场放映,该片的爱好者们开始渐露头角——他们模仿电影主角的穿着,并“实时参与”影片的放映(例如,一到婚宴镜头时,爱好者就抛洒幸福米)。
在众多邪典电影中,《洛基恐怖秀》属于一部另辟幽径而在票房战役中幸免于难的片子。和它一样,还有《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粉红色火烈鸟》(Pink Flamingos)、《女人的烦恼》(Female Trouble)、《隔山有眼》(The Hills Have Eyes)以及《橡皮头》(Eraserhead),则是通过“重新放映”的方式在邪典电影名单中争得一席之位。对于院线而言,这类片子重放的租用价格要比首轮放映便宜,这正好和深夜观众人数减少的特点相吻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不少拥有常备剧目的电影院因为影院所有权及发行等问题而后继无力。
有线电视及付费电视台的存在也为邪典电影地位的提高添砖加瓦。《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虽然没能达到公映的票房目标,却成为了早期HBO及付费电视台的热播宝贝。《上班一条虫》(Office Space)、《抢救肯尼小子》(Half Baked)等因为在《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节目中再三播放,而被大众认识。
票房失败之作《上班一条虫》,由于口碑较佳而使影碟租借的热度直线上升,从而实现了票房损失的曲线自救。而《斗阵俱乐部(又译“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和《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则在DVD销售方面赚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比院线上映的收益更好。同时,与一般电影相比,邪典电影在电影科技发展早期,更有可能被新颖的影像技术选择来实现放映。
虽然所有流派的各类型电影以及情节套路都有可能成为邪典电影,但由恐怖电影及科幻电影类别派生的邪典电影拥有一个巨大的数目。这可能基于此两类影片爱好者的热爱探究自然万物的本性。邪典电影一般拥有非常规性的情节、奇异的幽默感。那些偏离时下流行电影创作轨迹的影片,很可能就是纭纭邪典电影中的一员。
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邪典电影都是独立制作的,创作人员并没指望得到大众的赞赏。这里说的包括《活死人之夜》、《逍遥骑士》(Easy Rider)、《粉红色火烈鸟》、《橡皮头》和《懒虫》(Slacker)。另外一些邪典电影则拥有知名电影工作室的支持;不过这类邪典电影放映时基本上赚不了钱,和那些电影工作室的典型作品大相径庭。《银翼杀手》和《搏击俱乐部》就属于此类。很罕见地,也有某部电影一方面是主流制片厂的大投资制作,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影片,但同时也在邪典电影名册中榜上有名——激赏和追随这部片子的小部分爱好者被包含在大众当中。这样的片子不多,例如《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和《星际大战》系列。
[编辑] 特征
通常是小制作、低廉的B级片
一般地说,大片场大制作的影片都不是邪典电影,例如《角斗士》——虽然雷德利·斯科特曾拍过《银翼杀手》这样类型的邪典电影。看看拍《蜘蛛人》赚翻了的山姆·雷米当年作品《尸变》(The Evil Dead),闹鬼的小屋都是自己找的地方,有些特效就是拿只假手在镜头前晃来晃去,连鬼的吼叫都要演员来亲自上阵。
粗俗、低级、做作、夸张的影像风格
很多人不会喜欢邪典电影,除了厌恶那种生理上的怪异外,他们发现,这些影片充满了荒唐甚至无聊的场景,简单、低级,和一般人追求的洁净、赶上、优美品位大相迳庭。《艾德·伍德》以及最近的《CQ》中,都故意模仿了五六十年代科幻片那种低劣的布景、特技,而不会像一般影片那样把过去的时代修饰的精致新鲜。最初,这种风格是由于制作经费所限,后来,却成为了一种刻意追求。一次来表示一种对商业运作、主流价值观、中产阶级品位的颠覆。几乎每部后来的邪典电影都有模仿、致敬或颠覆的对象,尤其是恐怖片,经典的造型或者桥段反复出现,那多半是导演少年时喜爱的B级片留给他的影像记忆。
融入了科幻、恐怖、音乐、动画、喜剧等多种元素
邪典电影基本上都是跨类型的影片,常常是科幻、恐怖、音乐、动画、喜剧的大杂烩。科幻片的反乌托邦传统,末世情结、对机械的恐惧、人际之间的冷漠,还有摇滚乐中的叛逆思想、颓废美学、华丽风格、社会批判意识,恐怖片中强烈的视觉刺激,动画的自由表现力,黑色幽默带来的消解……这些往往被充满想象力的、随意的组合在一起,调成一杯滋味难言的鸡尾酒。
另类的、个人化的亚文化表现
文化文明一词(culture)即来源于cult。邪典电影可以看作是一种另类的、个人化的文化表现,描写得多是边缘人群,如同性恋者、瘾君子、易装癖、虐恋或者精神上有偏斜倾向的人(例如痴迷于性与暴力)。通过与社会禁忌对抗,邪典电影获得了一种解放与力量,而那些观众则获得了一个确认自己身分的机会。这种群体认同就跟古代的秘密教派有很强的吸引力是一个道理。邪典电影潜在的会提供一种狂欢的情绪。西方的邪典电影迷们总会模仿影片中的打扮,在场外表演,展示个性。
自成完整独立的世界体系
邪典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世界体系,有无数的细节可供引申,这些细节多半具有强烈的暗示意义。那些fans们通过不断的探寻,强化了影片,使它越发的完整准确——就如同真正存在一样。“星战”迷们比卢卡斯更熟悉那个银河系,“大话”迷们能背出周星星早都忘掉的台词。也就是说,邪典电影的观众并不关心影片引申出的话题,他们只关心影片本身。因此,《泰坦尼克号》与《珍珠港》再热闹,人们谈论得也只是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事件与二战,是爱情、战争或者人性。另外,像《黑客任务》或者“星战”,虽然有无数观众喜欢看,但是这些观众并不都能算领略到了影片Cult的一面。只有那些无数次地观看,并以品味其中的细节为乐趣的人,才真正是邪典电影的fans。观众选择邪典电影,而邪典电影也选择它的观众。
角色、对白、服装、场景等都能成为时尚及英雄日后发展的文化创作
邪典电影一般都十分炫酷,总能带领起某种时尚风潮。当年的皮衣、长发、金属饰物、文身和易装等潮流,后来《黑客任务》(又译“黑客帝国”)的黑色服饰,都令人们的审美观念随之变化。虽然不是主流,但往往却会被主流吸收,从另类走向流行。不过,那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却会随着流行日广而渐渐消失,直到下一次更另类的革命到来。
非艺术电影
即使有很多人非常喜欢甚至崇拜塔尔科夫斯基,它的电影也不能算作邪典电影。这倒不是因为不够怪异,只是艺术电影主要精力放在了思想深度以及艺术手法上,多半有明确的目的性,而邪典电影却是玩出来的电影,是不会让你正襟危坐,仰头视之电影。
上面说的并不是什么金科玉律。邪典电影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也许正是它的活力所在。在这个日益多元的社会里,邪典电影有助于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一切。它使我们有机会发掘自己内心的真相,同哦一些极端的感觉去唤起真实。你也许能感到,总会有一些片子,用某种方式,在某个时刻,呼唤着你。那就是你的邪典电影。“邪典电影”, 一个电影字典和教科书避而不谈的词语,却是令不少影迷趋之若鹜的电影类型。
根据字典解释,“Cult”有崇拜和迷信的意思,事实上,“邪典电影”虽然某程度代表了粗陋的制作规模和另类口味,但观众对她的反应又从来相当直接,非爱即恨,喜欢她可以是一生一世,此志不渝。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套“邪典电影”文化和一系列“邪典电影”经典作品,正如美国有《洛奇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英国有《猜火车》(The Transpoting)、日本则有寺山修司大量异色佳作,反观香港,一般观众或许对“邪典电影”认识不深,但事实证明,近十年来,本地影坛却出产了多出扬名国际的“邪典电影”杰作。
[编辑] 代表人物
[编辑] 演员
迈克尔·贝里曼
布鲁斯·坎贝尔
巴德·科特
乔·达莱桑德罗
约翰尼·德普
罗伯特·恩朗德
文森特·普赖斯
明克·斯托尔
彼得·威勒
黄秋生
[编辑] 导演
罗伯特·阿尔特曼
格雷格·阿拉基
达里奥·阿金图
拉尔夫·巴克什
吕克·贝松
蒂姆·伯顿
约翰·卡朋特
罗杰·科尔曼
戴维·克罗南伯格
布莱恩·德·帕尔玛
埃贝尔·费拉拉
杰思·弗兰科
特里·吉列姆
克里斯托弗·盖斯特
霍尔·哈特莱
彼得·杰克逊
劳埃德·考夫曼
斯坦利·库布里克
大卫·林奇
罗斯·梅尔
保罗·莫里西
比尔·普莱姆普顿
萨姆·莱米
『叁』 都说这部华语片污力十足,我却只记住了盛世美颜
说到Cult Movie(邪典电影),不少爱好此口味的影迷都能列出一箩筐。
比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性、暴力、血腥、洗脑······Cult元素一个都不少,
他因其絮絮叨叨、脏话连篇、黑色幽默、血腥暴力的作品,被许多影迷奉为“鬼才”导演。
《杀死比尔》
那么,华语电影里就没有好看的Cult片吗? 当然有。
其实,痞子导演昆汀在音像店增加阅片量的时候就看过不少港产Cult片,
借鉴也好,模仿也罢,他玩的东西,港片早就已经玩过了。
今天,铺子就为大家介绍一部 Cult味儿十足的香港科幻片 ——
《妖兽都市》
说实话,海报设计的蛮丑的,而且大家也应该能从中感觉出片子的年代感。
电影上映于1992年,麦大杰导演,编剧和监制由徐克担任。
说到徐老怪,不得不提他的两大特点。
一个是开脑洞。
比如,前一秒还在和男主激情拥吻的美女突然就变成了蜘蛛人,
钟表可以从墙上飞下来成为杀人机器,
还有人体摩托车和弹珠机等突然就上演一段不可描述的画面······
另一个,自然就是拍美人了。
好像女神们在他的作品里都能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最美最迷人的一面。
《青蛇》王祖贤 张曼玉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林青霞
《倩女幽魂》王祖贤
长得美,再搭上一个会拍的导演,观众算是有眼福了。
本片由大美女李嘉欣主演,她风雨中抬眸的那一瞬间,
不知道击中了多少男人的心脏,估计女人也把持不住。
女配李若彤,在出演“姑姑”之前,她就已经在这部作品里引人注意了。
除了两大女神,本片还有黎明和张学友两大天王坐镇,
再加上“天下第一武指”袁八爷(袁和平)客串,
和日本大师级演员仲代达矢(黑泽明御用男演员)加盟,
在卡司上,本片可以说是非常强大了。
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这个世界除了人类,还有妖兽存在。
人类与妖兽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为此,人类还专门成立了对付妖兽的特警队。
阿龙(黎明 饰)与阿郢(张学友 饰)是特警队的两名优秀成员,
他们接到上头派来的任务——抓捕妖兽元大宗(仲代达矢 饰)。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阿龙遇到了自己三年前曾经放弃的爱人幻姬(李嘉欣 饰)。
放弃幻姬,是因为他们种族有别。
虽然他们有幸重逢,但早已经物是人非了——幻姬已经成了元大宗的女人。
因此,幻姬成为了阿龙完成任务的最大障碍。
但事实上,妖兽也分好坏。
元大宗一直在倡导妖兽与人类和平共处,一直在背后搞鬼的,是他的儿子鬼众道(张耀扬 饰)。
鬼众道研究了一种让人上瘾的毒药,命名为“快乐”,他企图用“快乐”消灭人类,控制地球。
不仅如此,他还想利用幻姬伤害阿龙和元大宗,最终取代元大宗的位置。
同时,特警队方面怀疑有内奸,有人在泄露特警队的秘密。
队长(袁和平 饰)认为是半人半兽的阿郢(他的母亲就是妖兽)干的,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人类、元大宗一派、鬼众道一派,三方势力开始了混战,世界一片混乱······
坦白说,在上个世纪末期众多的港产cult片中,这部电影并不出彩。
硬伤主要在于单薄以及略显混乱的剧情。
电影改编自日本作家菊地秀行的同名小说,早在1987年,日本导演川尻善昭就曾执导过同名动画。
而真人版将故事背景直接转移到香港,
虽然也做了许多改编,但故事发展还是缺乏铺垫,动作剪辑也略显生硬。
至于特效,没看过的小伙伴也不要抱有期望了,毕竟,要考虑到这是1992年的电影啊!
非常好奇,这是塑料布吗?
当然电影好不好看,不能只听一家之言。
就网友来看,本片的评价也是呈两极化分布。
有踩的,
也有赞的。
铺子以为,这片虽然谈不上经典,但也不至于是大烂片。
比如,在摄影上,电影就让观众小小的惊艳了一把。
当时还是摄影师的刘伟强(《无间道》导演)担任了本片的摄影工作,
在他的镜头下,冷暖色调交替出现,黄、绿、红、蓝各种撞色,竟然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除此之外,这部光怪陆离的科幻片还有不少经典台词。
“时间本来就是人制造出来的说法,但人为什么要受制于时间,用时间来证明呢?”
鬼众道想靠一种名为“快乐”的毒药毁灭人类,这个药的名字本身就能说明某些人的世界观: 纵然要忍受一世的罪过,也要贪恋一时的快乐。
在这里,时间可以倒流,也可以杀人,快乐却是以牺牲生命换取的。
换句话说,时间是杀手,快乐是毒药。
这样的言论,不可谓不经典。
回顾那个年代的港片,大家的身上好像总是笼罩着一种对自身身份认知的焦虑感,就像本片的人类与妖兽。
“她的身体充满五光十色,她的内脏是钢铁混合水泥,这就是我们的都市,我们人类都是她身上的寄生动物,每天都要跟自己的同类斗争,同时也要跟妖兽战斗。”
多年被英国统治,港人的心态就是处于矛盾中的。
一方面坚持自己心中的大中华,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来自西方文化的改变,那种对自身身份的迷茫感一直在影响着每一个香港人。
其实,从本质上看,人类与妖兽并没有什么不同:妖兽渴望和平共处,人类也会冷酷无情。
不管是人类还是妖兽,大家都是这个城市里孤独的产物。
“你看这城市多寂寞,希望人类以后不再需要妖兽的快乐。”
最后,想看的,B站有汁源。
『肆』 日本邪典片,德川酷刑图景
中国古代有五马分尸,日本则有双牛裂身。同样的残酷,同样的震惊,人性之恶,真是没有下限!
在这部电影中,就详细展现了双牛裂身的残酷场面:将犯人捆绑在一块大木板上,两手两腿伸开成一个大字形,双脚上左右各绑上长绳,绳子两端就栓着两只大公牛。
一声令下,两边的行刑者使劲驱赶着公牛,那受刑者一开始还全力反抗,然而终究人斗不过两头大畜牲,瞬间就被撕开了,血溅当场…
这画面不像餐盘毁指中的一只手撕鸡那么感人,而是恐怖,恶心,然而高高在上的行刑官员,竟然哈哈大笑,看得兴高采烈…
《德川女性酷刑 双牛裂身》,由牧口雄二执导,风戸佑介、汐路章、橘麻纪等主演的两段式日本恐怖剧情片,于 1976 年上映。
这是一部寻求感官刺激的邪典cult电影,就这部电影而言,说日本人变态,是很正确的。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德川时期的两个残酷故事:
牛裂篇:长崎官员残暴成性,发明各种酷刑迫害基督教徒。在官府奉职的佐佐木伊织与女孩登世相爱,然登世一家为基督徒,一家人遭遇了残酷的刑罚。伊织带登世逃跑未遂,最后登世遭受了残酷的牛裂之刑。
锯刑篇:私生子舍藏逛青楼无钱付帐,被逼做工偿还纤冲配,期间目睹了妓女们所遭受的种种非人折磨。舍藏和妓女一起逃亡,不幸被抓,遭受了一系列残酷的刑法……
有人将这部电影与香港电影《满清十大酷刑》相比,此间差距甚大。《满清》至少有些文化展示,拍得也很唯美,然而本片以纯展示酷刑为乐,诸如炮烙,火刑,腰斩,大锤砸脚,下油锅,蛇咬等等不一而足,双牛裂身更是谓为奇观!
在锯刑篇中,导演采用一种戏谑闹剧的手法,从私生子舍藏这个第三者的角度,展现了妓女的悲惨生活。其中充满性虐,比如小狗舔人,判顷人工堕胎,等残忍的过程。男女主人公被抓后,像畜牲一样被锁在街头的笼子里,任路人宰割…
正如影片开头所说:弱肉强食是人类的天性,酷刑的历史就是人类进化的历史。在蛮荒时期人类茹毛饮血,与动物无异;人猿揖别之后,文明与野蛮并存。
在血色和兽性之外,导演点缀了爱情、亲情和人性。结尾,男主人公虽然自己被束缚,也要拼命为女人要一口食物…或许就是这一丝人性的光辉,让人类得以延续。
『伍』 钟情于邪典电影,徐克有哪些经典作品
邪典电影是指那些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及推崇的电影,也可称为非主流电影或另类电影。这种电影通常难以获得小圈子外的大规模票房成功。邪典电影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简而言之,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却能在特定的年轻族群中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它的另一个特点是类型多元化:暴力片、科幻片、恐怖片、黑色喜剧、西部片、实验电影等等各种标榜着另类和决不妥协口号的电影。
『陆』 10部“黑暗童话+魔幻现实”电影推荐
星期五言: 黑暗童话较之普通的大众童话多了许多的残酷性与阴暗面,因此它更适合于成年人;而魔幻现实相对于纯魔幻又多了许多现实的绝望与批判,它大概满足不了那些纯粹想要沉迷在网络中或是在好莱坞大片中寻求养眼的人。以下推荐10部作品(5部魔幻现实+5部黑暗童话)便是此类作品。(注:5部魔幻现实电影只是个人感觉上与“魔幻现实主义”相似,并不是绝对的概念)。星期五文艺”上片——
1、《雨月物语》(1953)
原名:雨月物语
导演:沟口健二
国家:日本
类型:魔幻现实
「推荐语」 战乱、贫穷、绝望的人;配之阴暗的日本音乐;让人窒息的画面感加上聊斋般的动人故事,构成了这部伟大的日本电影...
2、《时光大盗》(1981)
原名:Time Bandits
导演:特瑞·吉列姆
国家:英国
类型:黑暗童话(又称邪典电影)
「推荐语」 一个充满想象力,同时又充满了对现实与宗教批判色彩的另类童话电影。
3、《裸体午餐》(1991)
原名:Naked Lunch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国家:加拿大
类型:魔幻现实
「推荐语」 经典的“垮掉文学”改编作品。导演用奇思妙想的视觉效果表现出了一个吸毒作家眼中的世界。
4、《格林兄弟》(2005)
原名:The Brothers Grimm
导演:特瑞·吉列姆
国家:英国
类型:黑暗童话
「推荐语」 没错,故事讲述的就是那个写出《格林童话》的两兄弟成名前的故事。而他们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场“黑暗童话”。
5、《潘神的迷宫》(2006)
原名:El laberinto del fauno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国家:西班牙、墨西哥
类型:黑暗童话+魔幻现实
「推荐语」 一群同纳粹斗争的游击战士,一个在现实中寻找童话的女孩儿。电影故事在魔幻与现实中交叉重合...
6、《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
原名: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国家:泰国
类型:魔幻现实
「推荐语」 导演用独特的现实表现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轮回的故事。
7、《故事的故事》(2015)
原名:Il racconto dei racconti
导演:马提欧·加洛尼
国家:意大利
类型:黑暗童话
「推荐语」 故事选自《五日谈》,由五个传统的意大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成。其黑暗与童话色彩让人看完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8、《吾血之血》(2015)
原名:Sangue del mio sangue
导演:马可·贝洛基奥
国家:意大利
类型:黑暗童话+魔幻现实
「推荐语」 百年前一段凄惨的宗教审判、百年后的落魄吸血鬼家族,这是一部穿越古今的宗教魔幻故事。
9、《圣鹿之死》(2017)
原名: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
国家:英国
类型:魔幻现实
「推荐语」 电影借一个古希腊神话寓言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当下的医患事故,以及肇事者一家人的中产生活。这也多少给残酷现实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10、《西西里鬼故事》(2017)
原名:Sicilian Ghost Story
导演:Fabio Grassadonia / Antonio Piazza
国家:意大利
类型:魔幻现实+黑色童话
「推荐语」 这是部揭露意大利黑手党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凄美的黑色童话。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电影,阅读经典书籍,请关注【星期五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