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大灾难电影前十名
第一部,《日本沉没》。这是2006年日本人翻拍1973年版本的《日本沉没》、电影。也许我们无法抵抗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但我们可以将这个灾难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点,而这恰恰是我们日积月累所要做的事情。
第二部,《2012》。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亲人的生离死别,这就是玛雅人曾预言的世界末日,只有登上中国制造的诺亚方舟才能逃过一劫,它将人们半信半疑的传说还原成了真实的影像。
剧中虚构的超级地震、百米海啸和超级火山喷发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紧张、无助、恐惧,人类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脆弱,也是警示世人爱护地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三部,《后天》。这是一部被誉为21世纪10年代最震撼的灾难片,这部影片给我就只有两个字“震撼”,剧中的故事情节、场景和特效,无时无刻的感触到故事的逼真性,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更是给每一位观众敲响一个警钟。
第四部,《天地大冲撞》。这是一部关乎人类存亡的科幻灾难大片,剧中不仅有灾难和特效,还展现出了人们面临灾难时的不同表现,亲情、友情、人物形象都塑造的很真实,很生动。
本片可以说是人性善与恶、勇敢与怯懦、真爱与虚情、坚贞与背叛、奉献与索取的一面明镜,是一部令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感的好电影。
第五部,《绝世天劫》。这是一部被很多人都忽略的经典科幻灾难片,剧中地球遭遇流星雨,整座城市被瞬间摧毁。酷炫的特效,接连抛出的紧张矛盾,让人看着酣畅淋漓。
第六部,《庞贝末日》。这是一部严重被低估的影片,它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展示庞贝城被超级火山摧毁,一座城一夜之间倾然崩塌。
它展现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脆弱,电影中奴隶们尤其是角斗士的悲惨命运则暴露了人类野蛮、残忍、血腥的一面。这部片子会觉得压抑,看惯了中国大团圆式的剧,对于这种世界末日式的爱情悲剧结局也真的好难接受。
第七部,《末日崩塌》。这部剧从技术层面上特效逼真、剧情节奏感强、音效震撼,又有人文关怀、亲情纽带、大美利坚精神不灭等等,是属于非常纯正范儿的美式灾难片。
第八部,《独立日》。这部剧是当年全球票房冠军,虽说这部片子好像在宣扬大美国主义,但不能否认这是部好片子,让人看着很轻松,配乐也很经典!
第九部,《全球风暴》。全程爆燃,人类对自然毫无忌惮的破坏终于引发全球气候剧烈的变化,导致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各种灾害愈演愈烈。不可否认的是它基本打卡了世界的所有地标。
第十部,《不惧风暴》。这是一部关于超大龙卷风袭击美国的灾难剧,当龙卷风消失后,一片狼藉的背后还有活下来的幸运者,没有被灾难打败,反而赋予人生活的力量与勇气,这也是这部剧给人最大的鼓舞与力量。
㈡ 经典大场面灾难电影,小伙伴们有什么推荐吗
第一部电影,全球风暴,豆瓣评分是5.9,该片讲述了发生在未来的全球性气象灾难,人类开发的气象卫星网络以控制灾害天气,但是却被电脑病毒控制的卫星称为杀伤力巨大的攻击者,一场空间浩劫席卷世界的故事。本片呢,在特效方面是合格的,但是故事方面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好莱坞英雄拯救全世界的套路,在套路的情节之外呢,影片构建的故事细节就特别的用心,这多少掩盖了套路情节的无聊,让故事看起来比较通畅。
㈢ 求电影《日本沉没》的详细资料~
剧情 地球科学博士田所乘坐潜水艇“海神6500”号进行了一次深海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由于日本海沟附近的大规模地壳运动,日本列岛将在1年内沉没!其它科学工作者对田所的日本危机论根本不以为然。内阁总理大臣山本则对此十分重视,指派田所的前妻鹰森为应对危机的专门大臣。山本亲自奔走各国,商讨日本国民避难事宜,鹰森则找到了田所请教避免国土沉没的对策。而灭顶之灾来得比预料的更快。日本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地震和火山爆发,昔日繁华的大都市顷刻间沉入大海,整个日本陷入了大恐慌。在救灾行动中,海神6500号的船员小野寺俊夫邂逅了救护队员阿部玲子,两人协力救出了因阪神大地震而成为孤儿的仓木,并在彼此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人们开始了背水一战…… 制作费用高达20亿日元,堪称日本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灾难片《日本沉没》即将于9月21日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影片虚构了整个日本列岛沉入海底的过程,日本人气偶像团体SMAP成员草剪刚和当红女星柴崎幸担纲男女主角。据悉。影片公映后成为日本年度票房冠军,之后在韩国及中国香港上映时,都曾高居票房之首。 将有8级地震、海啸等场面 《日本沉没》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畅销作,1973年曾由东宝电影公司投资被搬上银幕,并在中国上映。多年来日本影坛数度想重拍,都因资金太庞大而作罢,最后东宝电影公司和TBS电视台决定携手合作,耗资超过20亿日元,成为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故事讲述了科学家在一次深海调查中发现了日本海沟附近的大规模地壳运动,由此预言日本列岛将很快沉没。之后接踵而来的事实也无情地证明了科学家的推断: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地震和火山爆发,昔日繁华的大都市顷刻间沉入大海,整个日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据悉,原著描述地质学家深海调查,发现日本将在300天内陆沉,新版的电影将陆沉时间缩短90天,使情节更加紧凑。片中将出现8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场面,堪称一个“灾难集中营”。日本政府倾全力支持“日本沉没”的拍摄,出动防卫厅、陆、海、空自卫队、东京消防厅等机关,甚至还邀请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担任顾问,让影片出现的气象、地壳变化等问题更真实。 投放200个拷贝 《日本沉没》于8月24日起率先在天津和长春上映,北京5家影院也于当天举行了点映。据发行方介绍,影片在之前两个城市投放的拷贝不到10个,但是票房成绩非常理想,目前已近百万。全国各大院线负责人在看片会后对影片反响也不错,此次全面上映投放的拷贝量已达200个。
㈣ 电影《日本沉没》观后感,700字,
据8月30日《大河报》报道,9月14日,投资20亿日元、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日本沉没》开始在中国上映。这是1973年同名旧作的翻拍版,改编自著名作家小松左京20多年前的同名灾难小说。故事的梗概是:几位头脑敏锐、有正义感的海岸地质学家发现日本列岛将要沉没的征兆。消息传出,全国哗然,有的质疑,有的嘲笑。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无情地证明了他们的推断,内阁首相不得不向全国人民宣布:日本处于一片惶恐和混乱之中。在接连不断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中,人们纷纷转移财产,想方设法逃往国外,内阁策划向世界各地输出移民,又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和不同态度、对策。小说最后以日本列岛终于沉没在万顷波涛中而告终。
在我们看来,这部旨在唤醒或巩固日本人忧患、预警意识的电影也太危言耸听了,半个多世纪来生活在和平和富裕生活中的日本民众能接受这样的电影吗?官方不加以干涉吗?回答是肯定的。去过日本书店的人都能发现,这类书籍俯拾皆是,如《日本危机》、《日本面临挑战》、《日本的悲剧》、《日本即将崩溃》、《日本向何处去》等等。正如日本一家报纸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它准确地抓住了日本人的敏感神经。日本是个岛国,四周是海洋,国家就像一页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加上地震、火山频发,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这使他们总是缺乏安全感,这种感受很自然地孕育了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世界少见的忧患、预警意识。他们凡事总爱向前看,从最坏的方面去考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叫喊“狼来了”的办法刺激公众的的这种意识。《日本沉没》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日本人的忧患、预警意识使日本民族受益极大。只举一个例子。20年多前的小说《日本沉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本官房长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不管怎样,日本经济不同海外联系,就无法维持了。整个日本社会已经到了如果不飞向世界、不飞向海外,不到外面寻找为人类做些贡献的新工作,就寸步难行的时候了。如果再陷在国内事务中不能自拔,那就只会自己害自己了。”(见《暧昧的日本人》一书)作者在书中还做出这样的构想:日本垄断资本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实行迁厂和对外投资,同美国、欧洲共同体竞争。”对照这些文字,看看日本本土出现的“企业空洞化”现象,想想目前遍布全世界的日本企业和驰名全球的众多名牌,想想他们与美欧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和竞争势头,就不言而喻了!
我很自然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但中国人为何从来不写这样的书?我想,这也与地理因素有关。中国不存在被海洋吞没的危险,国土巨大,即使常常发生地震、暴风、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但毕竟回旋余地大。和日本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因此培育了我们的短处——自古盲目自大、满足现状、不喜欢往前看、热衷崇古、缺少忧患或预警意识等心理。这种心理目前仍然在延续着。比如,如果现在某个中国作家也写一个类似的电影剧本,预示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某个重要城市将因地震、海啸、火山、沙漠化、沙尘暴、洪水等轮番袭击而彻底毁灭,这书能出版吗?恐怕很玄,首先会被一批“聪明”人用“杞人忧天”的古训加以嘲笑和谴责,接着会因“危言耸听、制造恐慌、不利于稳定”等理由而不许出版,至于拍成可以造成更大传播效应的电影电视剧,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对重大自然灾难的预警,无非是将细微的、常人难以发现的灾难预兆进行披露、放大甚至夸张,吸引公众和媒体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可能的灾难,促使学者、科学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考察和评估,提出避免灾难发生及将灾难的危害减到最小程度的种种方案;经反复讨论论证,在全国上下左右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政府或立法部门出台必要的行政措施或法律法规,确保各类方案的落实。简单地说,它和天气预报的功能没有差别,虽然有时会是虚惊一场,但不进行天气预报将更加可怕。因此,我们不应一味害怕公众经不起重大突发预警的打击,要明白,公众的这种脆弱正是源于他们对预警的长期陌生,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对公众进行预警教育和演练,他们就会像日本公众一样,不但不会产生恐慌心理,反而会在灾难面前表现得沉着和冷静。
㈤ 日本自己拍的被海啸淹没的电影叫什么
日本沉没(2006)
《日本沉没》,是一本于1973年出版,由小松左京著作的日本科幻小说。为第27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第5回星云赏日本长篇组的得奖作品。同年东宝将之拍摄成电影,结果大大轰动了日本,也成为了灾难电影热潮的先驱者。
东京广播公司于 2006 年将电影翻拍。另外,本作品也被改编制作成特摄电视剧、漫画和广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