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印度电影可连的女人

印度电影可连的女人

发布时间: 2024-01-14 12:39:53

① 关于印度女性的电影

关于印度女性的电影有《摔跤吧!爸爸》《印式英语》《粉红帮》《甘古拜·卡蒂娅瓦迪》《土匪女皇》《神秘巨星》《厕所英雄》《浴火汪颂巾帼》等。

1、《摔跤吧!爸爸》

是一部由阿米尔汗主演的印度传记电影,讲的是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将两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的故事。

② 《印度女孩》的评分与口碑都很好,为什么这部影片能赢得观众的喜欢

因为这部电影通过女孩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在乎他人的偏见和质疑,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看到影片中的女主经受了挫折和考验之后,最终为国家争得荣誉。能够和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让观众想起自己在拼搏努力时候的样子。

三、寇茜的梦想成功的意义

寇茜的成功不仅是她努力拼搏换来的,也是打破印度社会对女性偏见的突破口。印度需要寇茜这样的女性,能够矫正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以及提高印度女性在印度的社会地位。

③ 印度美女难言的惨痛人生:富豪用50万做彩礼,父子6人共娶一妻

一个女人同时嫁给五个男人,并且还要侍奉自己的公公,多么荒唐的场面。

而这荒唐的一幕来自于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

在电影的开头,手舞足蹈的男人和双手祈祷的男人在屋外等候,屋内是产婆和一个正要生孩子的妇人。

屋内,只有孕妇生孩子的叫痛,屋外,只有男人的陌声祈祷。

他希望妻子生个男孩。

不过他的祈祷似乎并没有起作用——当孕妇生完孩子已经无力,产婆出屋告诉男人,是个女孩。

此时,男人脸上已无半点喜色。

第二天早上,男人把昨夜女孩才生出的孩子抱了出来,浸入水中,以献祭的方式祈祷来年生个男孩。

这是片头,但也是印度现状,对于印度的大多数家庭来说,生女孩都不好,因为生女孩就意味着一笔昂贵的嫁妆,还有孩子生下来以后被人视作地位低下的人的情况,这一切都在表面,在印度生个女孩,真的不是什么好情况。

回到电影剧情,拉莫是一个村子的富豪,他有5个儿子,而五个儿子都娶不到老婆,这不是因为他没钱娶不到,而是因为村子里面根本就没有女人。

所以,拉莫很着急,他委托一个牧师帮自己找到一个女孩子,无论是谁,他都要帮忙找到,钱不是问题,他会付很多钱。

牧师接受了这个要求,但对于牧师来说这真的就是犯了难,因为前面说过,印度的村子里几乎没有女人,即便有,也会像开头的那样在水中浸死。

然而,不巧的是,牧师还真的找到了,真的找到了一个女孩。

在牧师寻求女孩已久而始终无果的情况下,一天,牧师前往河边散心,而就在河边,他看到了一个声音如百灵鸟清脆,面貌如天上女神般清丽的女孩。

女孩正在树上采摘青果,而牧师的目光似有过于冒犯的意思,女孩很快就注意到了这道目光,像灵巧的小鸟跑开,而牧师也不依不饶,毕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他不可能放弃,他顺着女孩的足迹,找到了女孩的家中。

他没有直接看到女孩,当然,他也不会直接找女孩,他找到了女孩的父亲,和女孩的父亲谈了一笔关于女儿买卖的生意。

住在山里的女孩父亲在一口价十万加一头奶牛的情况下,卖了自己的女儿。

这笔生意达成后,富豪和女孩父亲进行了第一次接触,但当女孩父亲接触到富豪一家时,女孩父亲竟然有些犹豫,有些要反悔的意思。

富豪这边对此可就是急了,和女孩的父亲马上起了商讨,而这个商讨结果马上就出来了,是在意料之中的荒唐——富豪以50万卢比和2头奶牛的价格获得了女孩的所有权,女孩将同时嫁给他的五个儿子。

这场交易最终在女孩嫁过去那天达成了,而女孩,开始了她的悲苦命运。

在拉莫的村子,女人几乎没有,别说是花季少女,就是80岁的老太太也是看不到的,男人们虽然有对女性的渴望,但从来得不到发泄,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以各种扭曲的方式发泄的,如男人扮女人跳艳舞骗取男人们的欲望和钱财。

几乎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他们既瞧不上女人,又在某种角度上渴望女人,但他们又从来不生女孩,村民是这样的,拉莫也是这样的。

拉莫虽然曾经有过妻子,现在也有5个儿子,但他同样是多年来欲望得不到一点发泄,所以,在女孩卡尔姬来的第一天,拉莫就对她下手了。

拉莫夺走了自己儿媳妇的初夜,并且因为卡尔姬是同时嫁给5个人的关系,拉莫还分配了卡尔姬一周内的归属权——周一到周五分别归属为5个儿子所有,而周日周天,卡尔姬是属于他的。

对于这群爷们对她的态度卡尔姬是很悲伤的,她甚至想过不止一次地要逃跑,不止一次地想过要回家,但一个契机,切断了她想要回家的念头。

卡尔姬在嫁到拉莫家后,曾经给自己的父亲写过信,倾诉自己的遭遇并不好,就连自己的公公也要对自己动手动脚。这封信,卡尔姬父亲看到了,而有一天卡尔姬的父亲就着这件事气冲冲地来理论,他质问卡尔姬:“你就让那老东西白白……你?不花一分钱?”

卡尔姬听到这话几乎是面如死灰,但她的父亲对此毫无感触,他只是找到了拉莫,并以此再敲诈了拉莫10万卢比和一头奶牛。

在卡尔姬的父亲走之前,卡尔姬的父亲停下来,卡尔姬还以为是父亲要带自己回家,但卡尔姬的父亲只是告诉她家里什么事也没有,她不用回家,她待在这里就好,如果他们要让更多的人来和她有关系,她一定要向他说,他好来索取更多的钱。

卡尔姬心死了,被她父亲深深地捅了一刀。

无法逃走的卡尔姬只好安心地待在拉莫的家中,但在拉莫家中越呆越久的同时,卡尔姬发现了真正对她好的人——老五。

老五是拉莫家中最年幼的孩子,甚至还在上学,每当轮到她侍奉老五的那一天,老五总是很关心他,不像别的孩子或者自己的公公,只想要在自己身上发泄,还有把自己当作生育工具,老五还教她读书,给她讲故事,安慰她,卡尔姬就慢慢地生出了想要和老五谈恋爱的想法。

逐渐地,老五和卡尔姬的恋情逐渐被家中另外5位男性发现,他们担心卡尔姬以后会一直在老五身后,而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在卡尔姬身上发泄欲望,他们选择了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

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父子5人,在一个夜晚,他们悄悄地将老五扔到了一条河中,而卡尔姬早上起来去找老五,就只发现了一具冷冰冰的s体。

这下卡尔姬在拉莫家中毫无牵挂了,所以,卡尔姬想要逃跑。

一次,卡尔姬联系到仆人,让仆人帮助她逃跑,仆人帮助了她,但他们的计划被父子五人知道,仆人当场被打死,而卡尔姬被拉莫一家带回了家,并且拴在了牛棚里。

仆人的家人听说了这件事,他们很气愤,但他们没有办法直接找拉莫的麻烦,而是选择了找卡尔姬的麻烦。

卡尔姬一直被拴在牛棚中,拉莫一家也不给她吃喝,气愤的村民们趁着夜晚,到了拉莫家的牛棚,一个个地将欲望和怒火都倾泻而出,全部发泄到了卡尔姬身上。

卡尔姬更不被当作人了。

拉莫一家对此从不理睬。

在村民们回去后,卡尔姬“人尽可夫”的名声传开了,后来每晚都会有村民借助讨伐富豪的名声前来和卡尔姬发生关系。

卡尔姬整天在牛棚之中,拉莫家的人从来不管她,唯一管她的就是拉莫家的新仆人,仆人见卡尔姬被拴在牛棚,他觉得卡尔姬可怜,每天就给卡尔姬送来食物和水,不然卡尔姬早就该一命归西了。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在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不知道多少年后,卡尔姬突然怀孕了。

这个消息震惊了拉莫一家,同时,也震惊了所有的村民。

拉莫一家在思考,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拉莫很自信地说是自己的,因为卡尔姬的初夜是自己的,而其他四个儿子,也纷纷说是自己的;村民们同样也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因为他们晚上天天会有人去找拉莫加牛棚找卡尔姬发生关系。

于是,一场因为孩子是谁的争夺开始了。

村民们在知道卡尔姬怀孕后,都来到了拉莫门前,声讨要夺回卡尔姬。拉莫一家对此则不以为然,拉莫直接掏出来猎枪,以此震慑村民们,但村民们由于人多势众,一席人直接追着拉莫一家打,活生生把拉莫四个儿子全部打死,而拉莫最后也带着卡尔姬逃走。

时间临近生产的那天,牧师为拉莫做了一个仪式,说卡尔姬生出来的一定是个男孩。

拉莫此时心中恨死了卡尔姬,他觉得卡尔姬是个不祥的女人,他在痛苦中叫走了仆人,他拿出了一柄刀,想要一刀捅死卡尔姬,但仆人并没有走,而是一直在拉莫背后,他见情况不对,一刀捅死了拉莫。

卡尔姬这边的生产照常,当孩子生下来,仆人和虚弱的卡尔姬看着孩子,卡尔姬露出了笑容,她说道:“是个女孩。”

电影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虽然结局并没有直接说明那个女孩的结局会怎么样,但在电影的开头已经暗示过了,也许那个女孩也会在水中沉睡,而不会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也许她会和她的母亲一般,受尽苦难,再笑着生出另一个女孩。

虽然这是个电影,但,这是对印度情况的写实状况。

在印度,买妻换妻租妻这种行为几乎是不间断地在发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从来没有女人的位置,所以他们从来不管女人是否被被侵害或者侮辱——他们一直都认为,只要女人被侵害了,就是不干净的。

但印度强奸事件又屡见不鲜,甚至警察和政府官员都已经是一副无所谓的状态。

这是在印度的几个事情:一起新闻,一个女孩被她的父亲侵犯,在她仅仅还在上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天天如此,甚至后来还干起了拉皮条的生意;这是印度的黑公交轮奸案,一个女孩在公交车上,遭遇了司机和6名陌生男子的侵犯,最后抢救无效死亡;这是印度的一起新闻一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和老婆在街上走,突然20几个人窜出来,那20几个人当着这位父亲的面侵犯了他的老婆和女儿,还把他绑起来,他什么都做不了。

这不是最过分的。

印度女性真的地位很低微,不管是因为种姓制度还是因为别的东西给他们思想植入的一些东西,但最离谱的,还是关于印度强奸案这个事情,犯事者是平民的只占了2%。

在比较严重的事件里面,除了因为性虐待致死的以外,还有人甚至是直接伤害女性,或者叫奸杀女性。

一个女孩,在公交车上,她只有16岁,几个男子在公交车上找到了她,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开始强奸,并且以恶劣的行为最终导致女孩死亡。

这叫只是叫侵害嘛?这已经是草菅人命了,说轻点是虐待女性,说重点,是毫无人性。

大多数强奸案都是有一地地位的人在做,他们从不说什么,对所有事情一笑置之,不理会自己所做的所有恶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穷人从来不想生女孩,因为生女孩女孩地位低下,几乎,很少有穷人的女儿不会遭遇强奸的,而且在嫁女孩的时候,父母还需要支付很大一笔嫁妆,基本上养了十几年的女儿,最后也会是给别人养的。

没钱,不可能养女儿。

而没钱和有钱,也是这背后的原因之一。

在印度的文化中,种姓制度是一个大头,他几乎就决定了一个印度人生来的命运是如何的,没钱的注定一辈子没钱,有钱的始终都有钱,然后,他们的文化又轻视女性,所以在富人的眼中,女人是玩物,根本不是人,穷人就是根本娶不了妻子,所以富人的想法一代传一代,他们又始终是有钱那一批人,他们不缺钱,想怎么玩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怎么玩,所有人都不在乎这些事情了,低种姓的根本不会去反抗那些高种姓的,习惯了接受。

穷人,就住在贫民窟,富人,就住在豪宅。穷人,就命不值钱,富人,就花多少钱也要救自己一命,这些东西好像天经地义一样。

就拿疫情期间说,印度政府曾经锁国,这一操作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平民没有收到这个消息,那些商人和富人都隐身了,谁都不告诉他们,于是这些穷人最后只能徒步回家,他们有的就在这段路上走几百公里,但抱怨毫无用处。

“我日夜赶路,我有什么选择?我几乎没有钱和食物。”

这样的话,从印度穷人的口中说出来,好像一点不奇怪。

虽然同为古文明大国,印度和我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我们至今能看到印度不是一个和平的地方,它保留了它古朴的东西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糟粕,在我们看来一点用没有,丝毫不符合人性的糟粕,但对此,他们觉得很好。

只能希望,世界真的有和谐美好的那一天。

④ 到目前为止,你看过最经典的印度电影是哪几部

我看过的印度经典电影,一部是上世纪的黑白影片《流浪者》,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这部片子,从小视角入手,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印度妇女那么真实可怜的生活境况,作为男人的附属品,生儿育女的机器,拥有着那么低到难以置信的社会地位。印度女性,面对强势的男权社会,到底该怎样闯出一片属于女性的自由天空?

“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我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影片在最后给出了一个答案:战斗中的女孩,在父亲不在场支持的境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后关头,终于转败为胜。战胜对手的同时,也战胜了自己。

⑤ 有没有关于印度寡妇村的电影

您好!印度题材的《贫民富翁》近日在奥斯卡大放异彩,众人皆知。不过我想起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水》,这部优秀的电影不一定人人都知,但却一定比《贫民富翁》更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印度。导演是印度裔加拿大女导演蒂帕·梅塔。《水》是她的“元素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影片讲述的是印度甘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寡妇。电影以3个年龄不同的寡妇为视角,分别讲述了她们不同的命运。7岁的小女孩秋雅在懵懂中成了寡妇,被送到了“寡妇之家”,在这里她遇到了20多岁的美丽的卡利安妮。另一个就是在“寡妇之家”虔诚信奉着宗教、平和安静地面对着自己命运的中年寡妇沙昆塔拉。

小女孩秋雅一直幻想能回家,而卡利安妮则被不时献给一个婆罗门的贵族老爷,以换取维持寡妇之家生存所需的开支。后来卡利安妮邂逅了一个即将成为律师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但卡利安妮发现他的父亲正是那个贵族老爷,绝望的她只好自杀了。卡利安妮的死虽然没有让沙昆塔拉最终改变自己的想法,但她想让青年带着秋雅远走高飞,让这个小姑娘永远不要再过这样的生活。影片到此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最后打出字幕还是让人触目惊心,直到2001年,印度仍有上千万的寡妇仍然过着甘地时代的生活。

在这3个寡妇之外,影片还反映了其他老年寡妇的生活,基本都个个悲惨。可实际上,当时的印度法律是允许寡妇再婚的,可大众却从不宣传。更寒心的是,那些家庭把寡妇赶出家,不过是为了省下一个人的口粮,宗教不过是一个借口。中国也曾拍过《寡妇村》,但两者实在是无法相比。

这部电影对我的触动是所有印度电影都不及的,没有常规的歌舞,虽然故事很悲惨,但拍摄很美,恒河粼粼的波光、神庙点点的烛火,还有那些雨水和晨光,无不散发着柔美和憇静的光芒,还有那些悠扬动听的印度古乐贯穿始终。有时我恍惚觉得和陈英雄的越南电影意境很像。

水在印度有圣水之称,其含义在电影中也是多种寓意。那么水是否也是一种枷锁呢?

还有推荐您看《月亮河》不一样的印度电影

大概是清明左右,在CCTV-6的佳片有约看到《月亮河》,这部电影是印度和加拿大合拍的,由印度女导演梅赫塔拍摄得,它一改印度电影歌舞欢笑的热烈,影片中流淌的哀伤与苦难,犹如漫堤的河水,慢慢浸疼了观众的心看《月亮河》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点点说不出的忧伤,配合着里面的音乐,看着故事中人物痛苦的挣扎,心里的痛在全身蔓延。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看的印度电影只是歌舞电影,反映的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而这一部则彻底颠覆逻辑,它所用的题材是印度的寡妇被压迫的生活状况,以前的我从不了解,原来在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她们被落后的传统禁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受着那样无理的待遇。

电影描述了二、三十年代印度“寡妇院”里,一群寡妇的悲惨生活。印度教规定,人一出生,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等级越高,离神越近。此外还有开除出种姓的贱民,称为“不可接触者”。寡妇就属于贱民阶层,印度教的《摩奴法典》规定:“寡妇理应受苦,克己守贞致死…丧夫后守贞的妻子可以上天堂…不贞的女子来世转生为胡狼”。女人在丈夫离世后,只有三种命运:为亡夫殉葬;嫁给亡夫的弟弟;在“寡妇院”里自我囚禁赎罪。生活在“寡妇院”的寡妇,不仅被剥夺了所有财产,还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能出席任何社会活动,只能靠每天不停地诵经,换取仅能充饥的一小碗米饭,有的还被迫以神的名义卖淫给高等级种姓的权贵们享乐。她们悲惨地生活,绝望地等死。

主人公卡丽安妮是个年青的寡妇,美若天使。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婆罗门种姓的少爷,一个崇尚真理,追随甘地的英俊青年纳拉杨,俩人一见钟情。纳拉扬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娶卡丽安妮为妻。卡丽安妮也在爱情的感召下,冲破陈腐的宗教与传统束缚,逃出“寡妇院”。在回家的途中,得知纳拉扬的父亲竟然是玩弄过自己的婆罗门贵族时,羞耻让卡丽安妮拒绝了纳拉扬的爱情。进退无助的打击,让她选择了“圣河”,用生命为这个残酷的制度殉葬。

另一个八岁的小寡妇楚雅,因为未曾谋面的丈夫病逝,也被家人送到“寡妇院”。小楚娅天真烂漫,倔强而率真,她反抗“寡妇院”里的生活,坚信自己一定会回家,她是虚伪宗教的叛逆者,代表了人性的亮色和希望。小楚雅坚信卡丽安妮和纳拉扬的爱情,与卡丽安妮雅惺惺相惜,形影不离,偷养小狗,玩着游戏,在死一般沉寂的生活里,寻找着点点快乐。在卡丽安妮投河自尽后,小楚雅被骗到河对岸婆罗门贵族的家中,供权贵们淫乐,被人救下后,送上了甘地传道的火车。

这群寡妇的悲惨与不幸,都是在印度教圣洁的光环下发生的。同样是寡妇,为亡夫守贞是神的旨意,供高等级种姓权贵们淫乐,也是神的旨意,这样荒谬的逻辑,因为来自号称离神最近的一群人,也享受了无法质疑的神圣。这哪里是神在说话,分明是人在装神,借着传说、教义、传统的神秘,做着满足私欲的勾当。这里是在线观看的地址:http://www.56.com/u57/v_NTA3MjY0MTQ.htmlhttp://ikan.pptv.com/search/?kw=%E6%9C%88%E4%BA%AE%E6%B2%B3希望回答能够帮到LZ您,谢谢!

⑥ 电影《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男人的成功励志和女性的自我觉醒

又是两部被名字“耽误”的印度良心电影。

《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男主角,同样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主题都是在探讨印度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与危险,为女性发声。

这两部影片都反映出印度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保守观念是多么地根深蒂固,让我对印度的社会面貌、传统风俗以及印度女性真实的生存现状有了全新的认知。

之前只知道印度女性地位很低,再加上近几年印度屡屡爆出强奸、因嫁妆太少烧死新娘、逼迫寡妇殉葬等负面新闻,随之,印度男人也被描绘成了一群妖魔鬼怪。没想到印度还有像影片当中的绝世好男人,宠妻典范:一个是不惜违背父亲意愿和传统观念也要为妻子建厕所,一个是为切洋葱流泪的妻子发明切洋葱机器,为妻子在自行车后面安装椅子,到最后为了妻子的生命健康去折腾卫生护垫。

《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的男主角作为普通人,都是因为解决自己爱妻的实际生活问题而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社会生活革命。不同之处在于,《厕所英雄》男主角的妻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知识女性,是丈夫事业的推动者;而《印度合伙人》男主角的妻子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是丈夫事业的阻碍者,但最后,她们都成了自己丈夫事业的受益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男人都通过“为女性争取权益”成功实现自我价值了,片中的大多数女性自我意识才刚刚觉醒,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可怜可悲可叹。

影片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女孩子一定要多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厕所英雄》的女主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她能够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印度合伙人》的女二受过高等教育,独立又聪慧,所以才能给男主的梦想插上翅膀,才能真正实现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才能真正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⑦ 推荐几部这几年的印度电影,微剧透

我看印度电影是始于一部《阿育王》,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后来又看了一部《宝莱坞生死恋》,里面有一段台词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么时候想我?

女:我吃饭时候想你,睡觉时候想你,无时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么时候会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时候。

我当时挺震撼——发誓一定要把这句话写进我的情书里,特别期待看着我心仪的女孩被这句话打动后流泪依偎进我怀中!

这两部片子都是同一个男主角,后来才知道这哥们是印度国宝级的男演员,沙鲁克汗。

不过坦白讲,对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赏起来。不过这个观点跟本推荐没有什么关联。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电影,《新年快乐2014》,挺热闹挺好玩,歌舞升平,剧情也简单,透着很傻很天真的劲头,目的就是娱乐,我看完后挺怀念我国的早几年的贺岁片。

想起来总结一下我这几年看过的印度电影里不错的作品。

1,《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很红了,也不需要我来推荐。反正我看完了这片子后的感慨——这他妈说的真不是中国的事?换一批国产演员剧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闹宝莱坞》,也很红了,不需要我来推荐。这片子唯一的败笔就是不伦不类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两类翻译名字,一类是剧透式的,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都算是这一种,原名字里没有引导剧情的信息量,翻译的时候把主干都给翻译出来了;一类就是八竿子打不着,除三傻外大闹宝莱坞这种完全不知道怎么联想起来,港台翻译的魔鬼XXX都算这一类,好在这几年已经少见这么莫名其妙的翻译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对宗教的反思伴随着各种笑料一一抖出。一个偏执的老头将神、各类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开的矛盾冲突——可见印度编导的狂放想象力。虽然有点拉偏架——演宗教领袖的演员个个体态滑稽智商偏低丑态百出,但还是比较圆满的把矛盾和讽刺呈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扮演神的演员,简直就是凯奇的亚洲英俊版。另外一个点,我看印度电影的时候总是会很奇怪的联想,如果是这个故事放在国内会怎样?答案是:会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严重批评?会被叫停?会十八易其稿?会修改五年?会被犬决?会被诅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为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4, 《PK》或《外星醉汉PK地球神》,印度是个那么尊重宗教或依赖宗教的国家,居然会有接二连三的片子来思考甚至是反讽宗教。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来外星人,似乎是想通过更高等的文明质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让矛盾更加对立,也更戏剧化。但其实讨论或争论的程度并没有脱离《我的神》的范围或高于该片,我个人比较感觉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梗,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不过也让我觉着该编导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国计民生都放在这个大勺里。热闹、好看,但野心太大,有点没照顾全面。可即使就当个纯娱乐片看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推荐。

5,《女王》,我看印度电影其实有个标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这片子的头半段,我有点提不起兴致来。但后半段离家出走,又把我兴趣拉起来。女孩受了情伤,一路向西寻找自我,这种题材其实有点烂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这是个印度姑娘,穿着“万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见你的”那种印度民族服装游走在欧洲,还是让我颇期待会有什么样的矛盾冲突的。结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样,最后总要回家,回到现实世界里,但是一路的风景却会永远的打动观众,这一路的成长会改变的我们。这才是在路上的意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为了和景点门口的牌子合影。为了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6,《印式英语》,光听这个名字我就特别强烈地想看了——实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语折磨的太惨了。结果看下来发现这居然是个鼓励女性独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独立的片子!在我的认知世界里,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当然是另一个反向。可是印度的电影里,居然接二连三出现这种对这种问题的反思,让我觉着还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亲爱的》,可能真的是没解决什么问题,但是勇敢地暴露问题同样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过在《印式英语》这部电影里,不光暴露问题还是提供了方向——让印度女人站起来,拥有自学自理的能力是关键,拥有相信自己的心态是关键。文化冲突的梗永远都好笑,由弱到强到反击,永远都让人振奋。不过……即便电影里说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语也可以说到别人能听懂”这个设定!为了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7,《功夫小蝇》,科幻片也未见得需要多么伟大的技术,创意可以弥补。三哥开挂这事基本中国网民都喜闻乐见。我几个朋友看《幻影车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当吐糟片来看的。可所谓“开挂”应该是就说三哥们狂放的想象力和蹩脚的技术没有同步的结果。但这个片子里,虽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镜头却不是很多,编导非常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根上解决——人于苍蝇之间的斗争!做一只栩栩如生的个哥斯拉是有多麻烦,做一只栩栩如生的苍蝇呢——若是让苍蝇毫发毕现,当然同样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绝大多数时间,进入战斗状态的苍蝇只是一个黑点一条黑线!了不起的编导!功夫小蝇这片子,其实应该和金刚、哥斯拉一样算进人类勇斗怪兽篇章,不过因为怪兽的体型,合理的避开了CG,而观众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刚巨口那种特技的感官震撼,回归到故事本身,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妇只要听到这几个字就会无法抑制地哈哈大笑。为了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头十分钟卓别林似的开局(这一段编导是卓老师的铁粉吗?),后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爱情故事。阐述爱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虽然每年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的作品不计其数,虽然已经有无数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达出一段真挚动人的爱情来,依旧是非常难的事。生死离别容易,平淡是真太难。韩剧里常有两个只能活一个,这种一锥定音的情节,容易催生出极端的肾上腺素分泌,造成这种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细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脱离了生死极端的环境便容易进入另一个恶性窠臼——比惨。人性之光在悲惨的命运衬托下大放异彩,也是一类。但是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影视作品,爱情更像是一个符号化的商品,有人偏爱你死我活壮烈绚烂版本的,有人偏爱与子同袍式的比惨版本的,这一个呢,是“不管你怎么样,我都要努力开心过好这一生”版本的。为了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9, 《金奈快车》,其实比前面的,说不上特别好。依旧是沙鲁克汗和一个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旧分不出来谁是谁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热闹,俗套,真没有多好。但只有一段,两个人假结婚上山宣誓,一瞬间女孩被打动,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记着,女孩大眼睛里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觉着解释这种突如其来的爱慕的场景很多,但是解释到让人信服的并不多。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动物,她在此时此刻爱上这个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为了那一段情节,我推荐。

10, 《人生不再重来》又一个类似在路上的感觉的片子,热闹,好看,养眼,有着强大的讲道理系统。几个印度阔少爷——片中可能想说的是印度年轻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时代》说的不是当年中国年轻人一样,他们也绝不会是印度普通年轻人——个个有自己人生的难题。如何寻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气(要求印度片接中国人的地气,这可不是一般神经病能有的评价),片子很好看,内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乐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触动,往下多想两步,就很容易进入韩寒的那句话“听多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还是很了不起,听说印度人民也很贫穷,吃不饱饭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认真的思考“我是谁”依旧令人尊重。为了这一点,我推荐本片。

我这几年拉拉杂杂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电影,感谢深影论坛坚持不懈,这些印度电影里,对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别高——高低是相对韩国电影而言的——但让我眼前一亮的电影却远高于韩国电影。

所以给大家推荐几部。

也给深影论坛打个广告——字幕组百花齐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现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它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