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奇葩说介绍的日本电影叫什么名字

奇葩说介绍的日本电影叫什么名字

发布时间: 2024-01-13 04:41:10

1. 电影的名字叫

你说的是北野武的《座头市》!
中文片名:座头市
英文片名:Zatoichi
导演/编剧:北野武
主要演员:北野武 饰 座头市
浅野忠信 饰 服部源之助
橘大五郎 饰 艺妓
大家由佑子 饰 艺妓
岸部一徳 饰 银藏
原 著:子母泽宽
类 型:动作/剧情/犯罪
片 长:116分钟
发 行:松竹电影制作所/北野馆
上映时间: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座头市》:田园暴力交响诗

终于等来了这部电影,一部唯一让俺像《杀死比尔》一样期待的电影。

同《杀死比尔》一样,这是一个主线非常简单的故事。北野武究竟要给这样的老片新拍赋以什么样的风格呢?看完电影后,俺感觉本片有着令人快意恩仇的暴力美学,更有乡土关怀的亲切感;北野武以他感性而直接的手法,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主题为锄暴安良的田园暴力交响诗。



很显然,北野武不想割断大家对老版《座头市》系列的亲切感情。一个老的电影系列,之所以能拍那么多续集,而且广受欢迎,至少是承受了一代人的记忆的。在本片开拍初期,曾有铁杆FANS联名上书剧组,对北野武的新版《座头市》能否对得起影迷的感情表示强烈怀疑。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以北野武一贯的搞怪求新风格,这次还不定给古老的盲剑客带来什么新花样呢!

不过,在看完了这个新版的《座头市》之后,不知日本本土观众是如何想的,反正个人觉得那种经典老片的亲切感还是扑面而来。在所有26部老版的《座头市》中,俺也只看过廖廖几部,所以仅能以这几部的风格来和新版对比。可以说,新版在乡土亲切性上完全不比老版逊色。电影的主人公——盲剑客座头市本来就是个很市井的同志,比起王大师镜头下那位囔囔着要看桃花的小资同行来,座头市简直粗俗不堪;相貌比不上俺们全世界有名的“电眼”自不必说了——人家即使演瞎子也照样电得你欲仙欲死;就算是同样爱喝点小酒,阿市也只能摸索着排出四文小钱,要一壶最家常的店产清酒,估计一辈子连“醉生梦死”这么暧昧的词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喝到同名的酒了。

然而,这种看似粗俗的“市井味”,正是座头市成为民间英雄的根本,也是铁杆影迷能感受到的亲切性之最大来源。北野武版的新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这种亲切性:座头市仍然是那么“不长进”,按摩、赌博依然是他表里如一的两大职业;走街窜巷遇到的不是市井无赖、风尘女子,就是疯汉痴儿、半老村妇;即使是体现他最神勇一面的对手们,也一如既往的属于“城乡结合地带”的“小规模流氓犯罪团伙”,上不了大台面。习惯了老美腐烂大片、欧洲精致小片、香港野心黑片的观众,可能觉得这样的故事与场景太老套;但对老片的影迷来说,彼情彼景正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心灵鸭汤。

外景选择、场景布置等显而易见怀旧的方面俺们就不用多说了,乡土亲切的神韵固然和视觉表现形式有关,但更能勾起“胜新”迷们温馨回忆的,还是座头市的行事作风和其他小人物的表现。原版《座头市》就很好笑,简直可以看作是动作喜剧片,而座头市本人其实也是个很有幽默感的老头。这一方面体现在肢体语言上——因为眼睛看不见,不管其他感官是多么灵敏,座头市总会闹很多笑话。记得老版有一集的开头,一个村妇在被人抢钱后突然“发作”,他竟然热心地去帮人家接生,那手忙脚乱、瞎头瞎脑的样子,是任何人都忍俊不禁的。北野武版的座头市同样搞笑,其实不用他多说话,只要他微低着脑袋,发出不好意思的笑容的时候,座头市的那股憨厚劲就出来了。同样是拿眼睛来自嘲,片中那个描眼的镜头以及片尾的抖包袱,都能让人笑到绝倒,北野武还真没落下他说相声的功夫啊。其他与老版类似的,还有赌徒以为学座头市听色子能赢,结果闭上眼睛乱猜;还有影片中除了出现日本传统的丑角表演外,还有以插诨打科为主要目的的配角,所有喜剧色彩的展现方式都是比较市井传统的,可以想象念旧的日本人看得满心欢喜的情景。



但是,北野武是绝对不会满足于复制经典的;其实,即使是对于老版的忠实观众来说,完全地重复雷同的细节也是无法忍受的,不管北野武如何精益求精,他和胜新太郎始终是不一样的。与其不伦不类地怀旧,不如适当地凸显时代锐意,从而创造怀旧与新奇的双重体验。

所谓时代锐意,观众感受最直观的,肯定是主人公座头市的造型了。其实北野武也没改动什么,只不过在头发上做了点手脚而已——江湖传闻那是金色的,可实际看起来是有点发白的那种浅金色,所以只能称为“脑白金”。初看起来,这一出格的发型似乎与影片的古装风格不符,但谁说武士浪人就要长发盘髻呢?实际上,胜新太郎在旧版中也经常顶着个短得不能再短的“寸头”,要说出格的话一样出格。所以,北野武基本上还是承袭了座头市在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特殊性,并赋予他更锐利的形象而已。

如果说人物形象的与时俱进只是增添影片吸引力的一个噱头的话,影片在场景调度与气氛营造上的张弛有力,就带来老版所没有的视觉和心理冲击。俺一直希望看到一部比较快意的武士片:剑要快、人要狠,而镜头一定要稳、场景过度一定要顺滑,这样才能让人兴奋得脸部充血。老版《座头市》系列之所以在日本武士电影史上是座丰碑,是因为创造了座头市独特的形象和他独特的剑术。但人都是不满足的,我总是希望座头市快剑掠起的杀气应当更惊心动魄一些。前段时间炒得火热的《少女杀手阿墨》,“百人斩”的场面倒是有了,但无形杀气不足,显得过于表面化;何况那小姑娘明显功底不足,一看她那轻飘飘的动作,就知道是场做秀而已。

新版《座头市》中的动作场面并不是很多,但一开始就让人领略了什么叫凌厉的杀气。在电光火石般的一击后,配以一个抖剑的慢镜头,座头市“史上最强”的杀气刺激得人热血沸腾,至少小生是这样的。以后的几场打斗场面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武士刀法“凝气聚神、一招决生死”的特征,在精彩的场面调度和沉稳而精致的镜头下,影片的斗剑场面给观众带来的气势与凌厉并重的感觉,也许只有在读古龙小说或者看《浪客剑心》动漫时才会有。而古龙的笔意有很多借鉴了日本武士小说的风格,可以说新版《座头市》完美地再现了本来就属于古剑道的神采。这当中,CG技术的修饰是功不可没的,在老版中我们看到胜新太郎的剑已经是非常之迅捷了(顺便崇拜一下胜新太郎),但还是给人以人力所及的感觉,新版由CG渲染的特效,真正让人领会到“闪电剑”的威力。更让俺意外的是,北野武索性连飙血的镜头也用CG来处理,扬弃了传统的日式喷血法:少了份夸张,多了份暴力美感,个人以为更符合影片的暴力美学的说;反正每次看到日式喷血法,不管是日本人自己鼓捣的,还是昆汀借用的,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据说制片公司当初找北野武拍本片的时候,北就说这部戏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图来;他所说的“意图”当然不仅仅是用新形象新技术来包装一下“装旧酒的新瓶”,事实上,这个“酒”的醇香也是以他自己的风格酿造出来的,显示出与老版截然不同的北野武特色。

最明显的,北野武塑造的座头市性格就和胜新太郎的老版有很大不同。老版的座头市,基本上是个热情开朗、助人为乐的老好人,往往在逼不得已时才拔剑;而北野武版的座头市,和他以往的暴力角色一样,出手冷酷无情、绝不留活口。如果说胜新太郎的座头市基本上还算是风尘游“侠”的话,那么北野武的新版则更加率性而为、善恶仅凭一念之间。这种形象设定,无疑是和北野武本人的气质比较符合的。除了一本正经展现残酷暴力,他更是个搞笑能手,因此,影片中的不少镜头也带有强烈的“北式幽默”。例如有两次表现愚蠢的流氓剑客拔剑或挥剑时误伤同伴的镜头,很是恶搞;其他诸如从梁上掉下来的剑、那打中自己人的手枪、那突然冒出来的持矛傻小子等,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时候被幽默撞了一下腰。

不过,个人觉得最能彰显北式特色的,还是本片的节奏控制和叙事风格。也许是因为不是电影科班出身,北野武的导演风格追求自在的感觉,少了许多学院派琢磨的痕迹。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突发式的暴力”,但在本片中,个人感觉最深的,却是他那毫无征兆的剪辑手法。例如影片开始没多久,服部源之助夫妇和艺妓“姐妹”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还没等观众看清楚人物,下一个镜头就切到了服部充杀人而妻子在一旁观望的场面,接下来对那“姐妹”俩,也是用同样的剪辑手段插入另外的画面。这样突然、直接、简单的剪辑方式,可能一开始给人不太适应,因为“诱导式”或“联想式”剪辑更符合人的思维方式;过于突兀的剪辑往往令人无法产生联想或产生错误的联想。例如,片头这一段就很可能让人闹不清插入的片段到底是前一个画面的将来、还是过去了的事情;而且由于影片刚刚开始,插入的片段太短,观众一时难以将所有出现的画面建立起逻辑联系。然而,如果反过来看的话,这样直白而毫无暗示性动作的剪辑,恰恰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观众知道那些插入的内容和人物有关,但却不知道在时间上是怎样的逻辑关联,以及这些内容在整体情节的演进中又起什么作用等等。这样一来,就比明白告诉观众那是关于人物的最近经历要有趣得多。同样的剪辑模式在影片中还有好几处,有的是“闪回”(如座头市回忆雨中杀人),有的算是“前瞻”(如服部在脑海中预演和座头市的决斗招式),有的是平行蒙太奇(服部决斗与妻子自杀),每次出现都毫无兆头,完全和流行的剪辑手法以及观众的思维定势不同。

仔细想想的话,这样直接、突兀的剪辑手法又有何突兀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将镜头推进到一个眼部的特写、做足了暗示说角色正在思考之后才可以插进一个关于他思考内容的画面?其实,人的自然思维往往具有很大的跳跃性,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跳跃不一定需要有多大的动静。对于“突发式剪辑”的偏爱(他在以前的作品中就用过多次了),只是表明北野武喜欢依据自己的感性来拍戏,而且他的表现手法又是那么简约直接,这使得即使像《座头市》这样的老片新拍作品,也显示出自由创作的乐趣来。更何况,那些零星突兀的插入段落,仔细回味起来的话,又是与影片的整体叙事结构相统一的,只不过更加即兴、随意一些。



事实上,正得意于这样的自由之心,北野武才能融合乡土亲切感、时代锐意与个人风格于一体,使人既有重温旧梦的温馨,又有体验新奇的兴奋,同时,以感性为基础的直接而简约手法的采用,又使编导的创作意图更容易感染观众。

不妨以片中所谓融合程度最大的配乐与舞蹈为例。之前听很多人都在谈该片音乐与舞蹈风格的鬼马,很是古今结合、土洋合奏的说。俺对乐器的认识就和座头市对最后那块石头的认识一样,因此俺更关注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如果大家看得仔细,听得仔细的话,会发现影片中很多劳动的场面都应和着音乐的节奏。第一处农人锄地的声音与节奏,充当了背景敲击乐之间的和声;第二处在影片中段,有几个农民在雨中戏耍,光脚板与泥巴踏合之间发出来的声音,分明是踢踏舞的旋律;而临近结尾时,村民们帮助盖房一段,各种劳动工具简直都成了乐器,每一下锤击都对应着敲击乐,而刨子、锯子的每一次推拉都正好成为背景音乐的伴奏。

这样和谐的对应,恐怕不是巧合,而是北野武有意为之。听旋律的话,这几处的曲调都是活泼欢快的,联系到当时这些场景的人物都是劳动中的农民,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北野武是在借机歌颂劳动人民呢?是的,劳动人民,这个词俺仿佛已经一千年没用过了,显得那么陌生;但一旦写出来,却又是那么亲切。我们已经知道,座头市是个市井英雄,说白了就是劳动人民的英雄,在老版系列中,他也是一直在为善良普通的老百姓而同各种恶势力做斗争。虽然这个新版的座头市没有老版的那么积极主动,但是让他碰上了,他还是会管到底的。

如此一来,俺就理解了影片的结尾要来那么一段农人庆祝的晚会,更特别的是为什么古代的农民跳起了现代的踢踏舞?需要理由吗?北野武所说的,农民劳作而歌、欢快而舞,是非常自由的形式,谁说他们就不能踢踏了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北野武为影片装饰时代的锐意也好,融入个人的强烈风格也好,不都是为了更表现座头市的锄暴安良吗?电影结尾联欢跳舞场景时有一个细节:那“姐妹”俩变回了家庭惨案发生之前的样子接着又变回来,不过笑容一样轻松快乐。在老版《座头市》的每一集结尾大家都可以这么轻松一下,因为邪恶又少了一些,我们离幸福也更近了一步。“我虽努力睁大眼睛,可什么也看不见哦~~~”座头市最后仍不忘调侃一下,他的语气在俺听起来却包含幸福的味道。

正如同电影里的座头市外冷心热,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感情一样,现实中的北野武也把他对乡土、对人民的感情融入进了这部电影。这也许不是他风格最强烈的作品,但绝对是他所执导的最“日本”的电影。

2. 你说的那场电影叫什么啊,好恶心的哪个日本的

提问题都没分,名字好像是什么:鳗 什么,反正就是用泥鳅塞进阴道和嘴巴里面,那个女演完电影:听说后来得精神病了,导演被全球通缉。反正里面就2--3个男的,一个女的,被捆绑起来,电影看得你反胃?
刚刚找到了:甲虫裂身(就是这个) ,淫靡的泥鳅。风见兰喜)这个女的演的《乱鬼龙》,导演就是被通缉,只要网络搜索以上任意一个电影名字就可以找到其他系列电影片,都是虐待系列的,迷晕女演员摧残身体

3. 哪位大神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女囚701号》是伊藤俊也执导,梶芽衣子等主演的惊悚犯罪剧情片。影片讲述了被贪污刑警爱人陷害的女主角趁乱逃狱後,化身黑衣复仇天使,亲手手刃仇人及相关人员的故事。

4. 有一个日本电影人的容貌会被评定等级长得越好看的人交的税务越多这个电影叫什么

名字叫做:世界奇妙物语2016年春之特别篇 美女税。

这部搞笑的日本电影《美女税》,它以无厘头的方式讽刺了社会上的一种怪象。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一位领导正在批评下属,当他看到一份写的驴唇不对马嘴的报告时,彻底发了脾气并且大声质问是谁的报告。一位很漂亮的女生走了过来小声的说是自己写的,社长顿时没了脾气一脸笑意的夸赞她写的不错。社长的区别对待让同事们的议论纷纷。区别对待女主的不只是社长,饭店的服务生街上发试用品的都对女主特别好,毕竟人家长得可爱。

而日本政府看到了这一商机,增加了一种新的税务即美人税。简单来说就是长得漂亮的人要比别人多交百分之20的税。刚开始女主还沾沾自喜,毕竟交的税越多就代表自己越漂亮。可是长期下去女主也有点吃不消了,毕竟自己的开支比别人大,收入却比别人少。她为了生存开始扮丑,果然效果很不错。可惜她的阴谋被别人发现了。

进了监狱的她开始反省自己,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可结局却狠狠的打了女主的脸,出了监狱之后的女主告诫自己要做心灵美的女孩子。她给路边的小孩子买冰激凌吃,小孩子却骂她是丑女。她觉得很诧异,而电视上的广告解开了她的谜团。国家对美这个词进行了新的定义,长的小眼睛肥胖的那些人开始受人追捧,而她这种成了丑女。女主也不管心灵美不美了当场就崩溃了,她觉得自己才是美女。

这部电影以幽默的方式引起了人们对“美”的反思。

5. 还有什么类似青年电影馆的电影评论节目

就比如说晓松说就是那些与青年电影馆的电影评论节目,并且他说的一些论点都非常的有趣,而且故事性也非常的强,反正就是很吸引观众。

6. 电影叫什么名字

《小菜一碟》是由日本Showgate制作发行的121分钟爱情影片。该片由田口智朗导演,多部未华子、绫野刚、松坂桃李、木村文乃、光宗薰等主演,于2015年9月5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乔治朝仓所著同名漫画,讲述了有恋爱依存症的主人公梅村志乃被男友正树劈腿于是辞去工作搬了家,换了新工作以后遇上店长菅原京志郎,虽然知道他有恋人却还是被他所深深所吸引,二人也产生一段奇妙的恋爱之旅。

7. 问一部日本电影的名字

岩井俊二 的

Picnic 梦旅人(1996)

◆内容:
可可由于举止异常并掐死自己的孪生妹妹而被父母送进了精神病院。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身乌鸦装扮的可可结识了病友卷毛和小悟。卷毛曾经被变态的小学老师多次骚扰,神经错乱下他杀死了那个老师,最后被送到这家精神病院。直到现在卷毛也无法从阴影中摆脱,噩梦反复出现,在这里也时常遭到医生的侵害。小悟则是脱离现实的妄想狂。三个年轻人很快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一天,可可和卷毛沿着医院的围墙,走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情书》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岩井俊二在1996年推出了《梦旅人》这部以精神病患者为题材的作品。影片通过对三个精神病患者的刻画,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梦旅人》中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灿烂的阳光下,可可他们愉快地在高高的围墙上行走,伴随着动听的音乐,观众已忘记了他们的特殊身份。与病人们恰恰相反,那些所谓正常的医生、护士在变形的镜头下却显得格外的阴森可怖。动人的配乐和唯美的画面丝毫没有减轻电影主题的沉重,影片结尾处,悲痛的卷毛在一片夕阳中拥抱着已经死去的可可,黑色的羽毛在空中飞舞,不知他们的灵魂能否得到解脱。
◆影评:
激情激情我爱你——梦旅人
文:鞋带儿
我想我的青春某一天应该是这样度过:上午上课时听老师讲起了天津小吃,中午在食堂吃饭就愈发的觉得食堂的饭菜不能忍。回到宿舍几个人一合计,下午就去了天津。三个小时吃了些小吃后,于晚上宿舍熄灯前成功赶回来。躺在床上,得意的笑了。
青春的人,以激情作为标志。我们不考虑是否应该做或是这样做是否是在浪费青春。我们只做我们想做的,而不需要被别人允许。如果真的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绅士就是没有理想只有行为规范,只做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那我宁愿放弃做一个绅士。
看完岩井俊二的《梦旅人》,我就是真的被影片中人物所具有的激情所打动了。卷毛、可可、和小悟,他们是精神病院的病人。其实他们只不过是考虑事情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而已。卷毛杀了从小学就折磨他一直到高中的班主任老师;可可则杀了一直怀疑她的妹妹。他们并不是邪恶的人,只是他们的激情使他们过于冲动,而又没有理智来控制。这不能怪他们啊,只能怪那个从小到大一直看不起他折磨他的老师;那个从小到大一直怀疑她辱骂她的妹妹。来到了精神病院,使他们明白了他们与别人是不同的,所以当他们出游的时候,他们只走在围墙上。他们是善良的,所以当他们经过那所教堂,听到赞美诗的时候,他们坐了下来。他们痴迷的听着,并轻声和着。他们是天真的,所以当看到圣经上的那些话时,卷毛一下子就相信了。他们是顽皮的,所以当警察卡在汽车与墙之间不能动时,他们拿走了他的枪。他们是那么的爱憎分明,于是当他们见到不喜欢的广告牌子时,就开枪射击。他们是那么的追悔莫及,于是当下雨时,卷毛想起了被他杀死的老师,他痛苦的哭了,可可抱住他在那大雨里,也说出了自己的过错。他们是那么地纯洁而与这个世界不相容,以至于当小悟从一个垃圾带里发现一只手时,他吓得哭了起来。
然后,他们是那么的确激情——是那种骄傲的,勇往直前的激情。所以当卷毛和可可因为第一次出探险被抓而被小悟幸灾乐祸时,可可轻蔑的说:“你就那么怕那里吗?(指禁闭室)”。所以当影片最后卷毛和可可面对着灿烂的夕阳时,可可突然站起来,接过卷毛手里的枪,说:“反正我是要死的,你的罪,我来偿吧。”然后,她就举枪自杀了。漫天的羽毛飘落下来,而我,已经被凝固住了。
岩井俊二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而这部作品,则是我最喜欢的。它不像情书那样缠绵而无奈;不像燕尾蝶那样理智而凄惋;不像四月物语那样纯情而感人;也不像爱的捆绑那样悲伤而令人心碎。而它所有的,正是我想要的——激情!
看的出来,岩井也是带着激情拍的这部电影。表现手法非常犀利,令我异常难忘的一是开始卷毛梦中的老师,他嵌在墙上,露出多半个身体,恐怖的肚子和脖子,还有拉开裤子拉链后露出的诡异的东西。强烈的视觉冲击,令我有些呕吐的感觉。第二是小悟从墙上摔下来后,还是执着的想爬上墙。因为他的善良而胆小的,他知道他只属于那个围墙上面。于是灿烂的阳光下,碧绿的草地上,满脸鲜血的小悟奔跑着。岩井使用了慢镜头,轻灵的音乐里加杂着小悟颈骨折断的可怕声音,真是犀利的手法啊。有赤脚趟过冰冷的河水,又踏过炙热火碳的感觉。强烈而犀利的感觉使人几乎无法忍受,但是这正是很少在电影里能感受到的。
我第一次把一部电影的片尾字幕都看完,不仅因为它触动了我,也是因为它的音乐很好听。
◆影评2:
《梦旅人》——岩井俊二
文: AMI
一支一支的玫瑰花摆成一长排,在马路中间的分界线上,一辆汽车从上面轧过去,《梦旅人》就开始了。"为什么乌鸦都是黑色的;为什么人总是走到尽头才知道终点就在脚下;为什么这个物质富足的社会人心却越来越脆弱",当你静静地看窗外时,是否感受着这样一句话,人生如梦,人在梦中……
岩井俊二的作品总是唯美的,充满对回忆的感受,《情书》是我们都熟悉的,而其他作品大家却了解的很少,《梦旅人》在现实的梦中完成一次不归的旅程。讲述的是可可、鬈毛、小悟三个孩子的故事,而场景便是精神病院、高墙,永远的白色、红色,三个被正常人式为问题儿童的孩子做着属于自己的梦。而他们为什么会进到精神病院里便是一个叫人思考的问题。 片头总是悠扬的音乐,就好像主人公可可自我沉溺的低吟,惶恐的眼睛里寻求着"爸爸妈妈",寻求着她的世界。当她从护士的手里夺过一大把黑色的羽毛,当她把自己全身涂满黑色的颜料的时候,她本能地逃窜到竖着铁栅拦的墙脚抽搐,因为她快乐地尖叫--"为什么乌鸦是黑色的……"
当可可第一次跨越那道围墙,欢快的音乐使整个画面飘了起来。一瞬间,我们毫无顾虑地跟着可可在危险的边缘奔跑,从来没有担心过掉下来的可能。套着医院白衣的鬈毛跟着过去,两个人坐在围墙上听小孩子唱给上帝听的歌,没有言语那样安详。当牧师搬来梯子邀请他们下墙听歌的时候,可可和鬈惊吓般地一下子跳了起来,他们无时无刻地生活在另外的被称做为梦的阴影里--
"我的小学班主任是千石老师,中学也是,高中也是……"那样凄楚。杀人的味道清晰地缭绕在他的周围,脆弱的一个上帝的信仰终究也无济于事。 "我们一直掐着对方的脖子直到她口吐白沫,我当然赢了,她才是假的……"那样唯一。我的世界只是我的,没有人懂得分享,我的消失世界随即毁灭。在雨中,在模糊的镜头里,我看到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吻……
看着他们,终于,我知道人性的脆弱。也许很多时候只能像小悟那样怯懦地蹲在墙脚的一旁,在找不到让自己相信的借口之下,规矩地按照生活办事。逃离逃离,奢望着在人群中逃离,到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停留下来,在树上建一所房子,住在里面的时候,生活可以想象是安全的。
亲切的声音,医生的安慰"那一点也不疼",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阴影下尖叫,黄色的注射剂只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具体比喻。那里,鬈毛又梦到了那个变形了的老师。那里,可可探着眼睛--"其实,那里也没什么。"从走出来的背景中,我们确切地看到了一个假想的地狱,抖动的人影张牙舞爪。
然后电视机里真切地传来小悟折断脖子的"咔嚓"声,接下来,我看到的是一个折了翅的天使在亮绿的草地上企图挣扎最后的飞翔,白炙的阳光照耀着他年轻脸上细密的汗珠和生命的红色。他游离了最早为自己寻找的理由,他脱离了自己既定的轨道,他不小心在某个暗示的边缘之墙摔了下去。于是,他也终于成了一个被逐出天堂的天使。可悲的是,他连地狱也进入不了。--如果这个世界有地狱。如果这个世界有天堂。如果这个世界可以有可可和鬈毛的生存之处。
而电影里,事实上,那只是一家精神病院。生活如此具体。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应该有一条河流。鬈毛,小悟,还有可可。鬈毛举着手枪对着太阳,一切那样渺小。我明白。 一切的一切都是岩井峻二安排好的,从一开始就是,最后那黑色的羽毛还是散了满天,就像太阳爆炸后的黑色碎片。可可,这个尖锐着永不安稳的身体终于也倾泻地倒在了不知名的柔软物体上--那是一个可以算做温暖的怀抱。景色于是停了下来,只有鬈毛在那里无力地叫喊--"他XX的!"他的世界末日,依旧没有因为河流的逝去而到来。
梦想、信仰、金钱、欲望,单纯的去寻找不一定可以找到结果,而当你失去信仰的时候,你是否会给欲望所逼疯呢,物质越来越满足而人性却越来越经不起考验,在变化中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而目的却越来越简单。每个人心中都有梦,而又有多少人放弃了梦想用成熟着口吻说着"我那个曾经的梦是…. "而又有多少人最终放弃了梦想而回归到这现实的路途中去呢。
那精神病院的高墙是唯一的出口,当三个孩子走上去的时候以为可以有两种选择,可其实高墙永远都是笔直的终有尽头,是一条不归的路。人生是一条流动的河,而河的颜色只有到了终点才知道。希望所有人走完着旅途的时候,可以看着太阳,向上帝微笑。

8. 一部日本恋爱电影的名字

日本电影:天使之恋
主演: 佐佐木希 谷原章介
导演: 寒竹百合
简介: 电影《天使之恋》改编自刊登在手机小说网上的“ORION”上,点击率超过了4100万的同名小说。小说讲的是由于过去心灵受过重创,每日过着自暴自弃生活的17岁女高中生理央(佐佐木饰演),爱上30岁的大学教师光辉(谷原饰演),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
2008年,脱胎于畅销少女漫画的偶像爱情片《花样男子最终章》凭借77.5亿日元的票房佳绩成为最卖座的日本本土真人电影,以女中学生为目标受众的作品能获得如此商业上的成功可谓史无前例,这刺激了更多电影制片商开始瞄准这片市场。今秋有两部针对女中学生的商业热门作接踵上映,继《属于你的我的初恋》之后高调出炉的就是《天使之恋》。 《天使之恋》和曾经风靡一时的《恋空》一样改编手机小说。该小说在手机网站上连载时,访问数高达1300万,大幅刷新了《恋空》600万、《红线》800万访问量的纪录。小说集结成书出版后销量也达到了70万册,在十几岁的少女中极为人气。 和许多受欢迎的手机小说一样,《天使之恋》的主角也是“命运多舛”的中学生,作品以“冲击性内容”和生离死别的纯爱为看点。
该作主人公因遭初恋对象强暴而对他人失去了信任,成了在学校欺凌同学、在校外搞援助交际的“堕落女孩”,然而一通打错的电话让她结识了身患重疾的大学教师,这对相差十八岁的男女由此展开了一场改变人生的恋爱。 说矫情也好,说狗血也好,偏偏女生们就是喜欢看这样的“坎坷爱情故事”。或许《天使之恋》无法创造一个票房传奇,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又给了大家一个去电影院抹眼泪的机会。
八十后女导演师从岩井俊二 推出自编自导处女作 执导本片的是年仅27岁的女导演寒竹百合。 大名鼎鼎的日本电影人岩井俊二与寒竹百合有半师之谊。当寒竹还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专业当学生时,曾把自己写的剧本寄给岩井俊二,并获得了他的指点。寒竹原本打算在剧本创作发面发展,为广播剧写过剧本。后来她在一些广告和音乐录影带的拍摄中充当导演助理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则执导摄制了《我的机器人女友》的幕后花絮片、佐藤健、上野树里的个人DVD。 《天使之恋》是这位八十后女导演的电影长片处女作。制作方对她十分看好。制作人梅村安表示:“她拥有纯净的艺术灵感和闪光的感性。虽然她没有执导长片的经验,但一定能拍出出色的作品来。” 本片的剧本也由寒竹百合本人执笔。一方面,她延续原作,展现出主人公理央混合了天使般可爱与缜密心计的魅力,另一方面,又加入了若干原创场面,特别是充分利用了雨景来制造气氛。原作的粉丝们将能在电影版中看到小说所没有的大结局,而没有读过小说的观众也能完全融入电影之中,体验一段催人泪下的悲情罗曼蒂克。 模特佐佐木希受青睐 不会演戏勇挑大梁 影片制作团队在寻找女主演时连连触礁,在近五百人应征的试镜选拔中也没能觅得合适的人选。寒竹导演坚持理央拥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她的气质有着能压倒别人的华彩,演员必须有某种“独特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是无法用演技来填补的。 有人推荐了影坛新人佐佐木希,在约见佐佐木希的那天,她一走近会议室,制作团队的全体人员竟一齐冒出了“这就是理央!”的想法。 佐佐木希于2005年被集英社编辑部的星探发现,在“YOUNG JUMP”少女偶像评选中获得大奖。翌年,她又在少女时尚杂志《PINKY》的选美活动中拔得头筹,成为该刊的专属模特,不久后她频频出现在综艺节目和电视广告之中,很快人气大涨。 在本片之前,佐佐木希只在电影《变身西装》和电视剧《神之水滴》客串露过面。对演技并无自信的她得知制片方要自己挑大梁演主角后,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寒竹导演与之单独进行了一番长谈,终于说动了佐佐木希。在开拍前,佐佐木特地在寒竹导演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个半月的演技训练。 佐佐木希本人是个乖乖女,和理央的经历没什么交集。不过她表示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有逆反心理,也烦恼过友谊问题,理央在许多地方能引起她的共鸣,自己全力以赴地诠释了这个角色。寒竹导演与其他演员们都对佐佐木希的成长与表现赞赏有加,认为她展现出了理央的魅力。 和佐佐木希演对手戏的是实力“帅叔”谷原章介。两人颇有缘分,在《变身西装》中就有过合作。谷原在开拍前曾特地走访佐佐木希,增进彼此的了解,开拍后也给了她不少建议和支持。佐佐木希称很高兴自己银幕初恋的对象是谷原前辈。 花絮 佐佐木希和谷原章介合拍的第一场戏就是吻戏。开拍前,谷原章介一直对佐佐木希说:“别紧张”、“不要紧”,缓解她紧绷的情绪。 • 理央和光辉隔着一棵冷杉坐着的场面是在崎玉县的一家医院里拍摄的。导演在一堵砖墙前加设了椅子,还撤掉了靠墙的自动贩卖机。在获得医院许可后,原来是灰色的柱子也被漆成了粉色,重漆的柱子至今还是粉色的。 • 光辉所住的地方其实是一家民居咖啡馆改造的。摄制组把店全部包下,在里面拍了整整一星期戏,美术组临时安设了书架、盥洗设备等,在拍完戏后再全部拆除让咖啡馆恢复原样。 • 理央的服饰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挑选的,每一套衣服不仅反映了角色的品味,还透露出她的心境和情绪。光辉的服装则突出成熟气质,强调两人之间的隔阂感。此外,理央的几个同学的服装也各有各的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