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版《天生一对》的插曲都是什么
插曲:Tujh Mein Rab Dikhta Hai 、Haule Haule 、Dance Pe Chance 、Phir Milenge Chalte、Chlate、Tujh Mein Rab Dikhta Hai - Female、Dancing Jodi.
中文名 天生一对
外文名 Rab Ne Bana Di Jodi
其它译名 亲亲两颗心
出品公司 Abril Vídeo
制片地区 印度
拍摄地点 印度
导演 阿迪提亚·乔普拉
编剧 阿迪提亚·乔普拉
制片人 Bruce A. Block
类型 剧情/爱情
主演 沙鲁克·罕,安努舒卡·莎玛
片长 167 分钟
上映时间 2008年12月11日
票房 全球总额达92108518美元
分级 9.8
对白语言 北印度语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1182937
主要奖项 艺术新秀奖 最佳年轻女演员奖 青年艺术家奖
② 谁知道印度电影流浪者所有的插曲名字是啥,谢谢
印度电影《流浪者》分上下集,一共有十三首插曲,上集,1.《片头音乐》,其实就是演奏版的拉兹之歌。2.《开开船曲》合唱,男声领唱3.《拉兹降生》男声独唱非常痛苦的演唱拉兹降生在大街上的臭水沟里。4.《擦鞋歌》童声合唱小拉兹街头擦皮鞋背景音乐,5《拉兹之歌》电影主题歌男声独唱电影里经典歌曲.下集歌曲6《爱情来到我心间》女声独唱丽达和童年分别是了十八年的拉兹见面后欢快幸福的演唱影片经典歌曲,电影下集第一首丽达演唱。7《舞女背景歌曲》拉兹在酒吧,舞女演唱,8《如果你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拉兹和丽达在小船上看着一轮明月非常优美的表达爱情的对唱9《丽达之歌》拉贡拉特(丽达养父,其实就是拉兹亲身父亲反对丽达和拉兹谈恋爱,丽达怀念拉兹演唱)影片中经典歌曲10《梦幻曲》拉兹梦幻中怀念丽达。歌舞场面非常好看,音乐非常动听11《我爱上了一个贼》丽达生日丽达朋友演唱。12《我骄傲的心被你俘去》拉兹在海边树林中痛苦演唱。13《拉兹之歌片尾曲》拉兹之歌后半段重现,结尾不曲调有改编。电影好看,音乐好听,姑娘美丽(丽达扮演者是印度著名演员纳尔洁斯,拉兹扮演者,拉兹.卡普尔)。
③ 迪斯科舞星的电影插曲
1982年,印度电影《迪斯科舞星》在80年代火爆影坛,引发了我国一场迪斯科热潮,片中耳熟能详的迪斯科节奏的主题歌《吉米/来吧》飘逸大街小巷,成了当时年轻人最青睐的歌曲。
听过《吉米/来吧》这首歌的人,随着这首曲子劲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因为这是当年舞厅里的热门“迪曲”,该片是印度电影音乐在进入八十年代后与国际流行音乐合流的一个小标志。
歌词:
吉米,来吧!吉米,来吧!
让我们手牵手,来跳跳迪斯科,
爱你在心里头,忘掉那忧和愁.
吉米,来吧!吉米,来吧!
让我们手牵手,来跳跳迪斯科,
爱你在心里头,忘掉那忧和愁.
吉米,来吧!吉米,来吧!
青春时光多美妙,热情奔放多欢笑,
随着节奏摆摆摇,和我一起尽情跳.
啊我的好朋友,爱在心里头,
随着那好节奏,来跳跳迪斯科.
吉米,来吧!吉米,来吧!
啊我的好朋友,爱在心里头,
随着那好节奏,来跳跳迪斯科.
吉米,来吧!吉米,来吧!
电影图片
迪斯科舞星(disco dancer1982),印度宝来坞电影,虽然不是很出名的片子,80年代掀起了disco热舞,电影里的舞台和音乐在那个年代切无与伦比.电影长度134分钟34秒,迪斯科舞星电影暴风截图:
④ 在中国最火的印度歌曲是哪首
在中国最火的印度歌曲是《拉兹之歌》、《丽达之歌》、《苏尼达之歌》、《吉米来吧》、《天使之吻》、《En veetu thotttathil》、《印度之歌》。
3、《吉米来吧》
这首歌是由上世纪的印度女歌手作词演唱的歌曲,一经推出就占据了各大排行榜榜首,一夜之间传遍了印度的大街小巷,也是印度上个世纪红极一时的歌曲。这首歌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也刮起了一阵迪斯科的热潮。
4、《印度之歌》
是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1896的发表的歌剧《萨特阔》中第四场印度商人的唱段改编而来,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旋律而让人难以忘怀。
⑤ 印度十大经典歌舞曲有哪些
印度十大经典歌舞曲有:《印度之歌》,《大篷车》,《 吉米,来吧 》,《 为你而活 》,《我的名字叫可汗》,《海誓山盟》,《雪之郎》,《圣诞节前夜》,《奴里》,《Guzarish》。
3、《卡瓦里》
这种纪念和歌颂先知默罕默德的吟唱。Qawwali是回教苏非派独创的吟唱歌乐,回教敬拜仪式中向来排斥音乐,苏非派却是其中的异数,以Tabla、Dhaolak、手鼓(Naal)、簧风琴(Harmonium)和着高亢的男声,引领真主信众进入恍惚狂喜的忘我境界。
承袭百余年家学渊源的努斯拉法帖阿里汗,Qawwali的魅力因他而举世闻名,他颂赞真主,歌唱爱与和平,兼顾入世关怀与出世情操,演唱场地也从传统祭坛走向英、法两国的音乐厅,其歌声如古昔鞑靼健驹,狂驰于大漠天际,转板拔尖迅如电光石火;伴奏之鼓声击掌如诡雷拍浪,加上一呼百诺的和声。
“卡瓦里”歌调一般是由一二个托钵僧领唱,信众附和,举办演唱的地点不外是苏非派古代先师的陵墓、纪念地,或是领唱的修行人暂时挂靠的寺院,一般是由男子来表演,有独唱,也有群唱,通常还有乐器伴奏,有节奏激烈的打击乐,另有一种从西方传入的簧风琴,音质厚实,很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