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关于断舍离日本电影
扩展阅读
新猫和老鼠电影演员 2025-08-06 02:31:40
完整版电影的APP 2025-08-06 02:18:23

关于断舍离日本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5-07 09:33:17

⑴ 断舍离的意义

“断舍离”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1]“断舍离”出自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2]

2019年12月2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

中文名
断舍离
出处
日本山下英子《断舍离》
词语入选
入选“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类型
网络流行语
快速
导航
网络用语
用语解读
“断舍离”,一种生活态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断舍离”之后才能过简单清爽的生活。[1]
“断舍离”出自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书《断舍离》。但在网络上我们也需要‘断舍离’ 如:遇到狂轰滥炸的微信群、半死不活的“僵尸群”等,没必要过于留恋。[2]
网络用语
2019年12月2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断舍离”位列其中。

⑵ 断舍离是什么意思 断舍离是什么梗 出自哪

断舍离就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服的东西统统断绝 ,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断舍离是指网络语言,来源于日本山下英子所著图片《断舍离》。

⑶ 断舍离整理到底是讲什么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于2009年首次出版。

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等于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3)关于断舍离日本电影扩展阅读:

《断舍离》该书叙述了“断舍离”的含义,让读者了解并做到“断舍离”。该书还记录了如何做到断舍离的具体过程——从断舍离的思考模式到领悟断舍离的思想到真正进行断舍离。

“断舍离”的概念非常简单,“断”:断绝想买回家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的那些泛滥的破烂,“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在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⑷ 《知日·断舍离》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知日·断舍离》(苏静)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pwy9qkR1U7-ri34VoGbQ2w

提取码:ff9f

书名:知日·断舍离

作者:苏静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7-20

页数:186

内容简介:

“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而达成人生清爽高效的自有境界。

源自瑜伽和佛学的“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指果断地舍弃无用的东西,提倡不要一味地固守执着,懂得舍弃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断舍离”的反面是“断不了,舍不掉,离不开”。很多时候,难的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难的是不知道该舍弃什么。无论是“收纳”物品还是“整理”人生,除了不断贴标签和分类,除了不断地添置抽屉,其本质可能都是要去“断舍离”,或者换句话说,叫做“选择”。

从物件到人生的整理术,就是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内在思维的清理,通过不断实践“断舍离”,认清自我树立方向,彻底克服拖延症、懒散、注意力涣散、作息失调等痼疾,帮助建设清爽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解放内心的压力,投入高效率、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简单、自在的生活。

《知日•断舍离》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图书第12弹!最近崛起的专注日本文化、国内超人气连续出版品牌《知日》,集结中日最强编辑力,从日本人的文化意识到日常生活,深入解读“断舍离”这一源自日本的高效能生活理念,选取人生整理、日式手帐,物品收纳、时间管理、资源分配等多角度全方位辐射,集合山下英子、松浦弥太郎、佐藤可士和、宫泽真理等多位日本最具权威的生活方式专家的理念菁华,将日本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一网打尽,堪称“断舍离”生活哲学的最强结集。

作者简介:

毛丹青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987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年弃商从文,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专攻日本文化论。

施小炜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科,并执教于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译有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以及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等多部作品,也是村上春树新作《1Q84》第一二三部的译者。

刘联恢

旅居日本多年,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教师,专职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每年为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暑期访华团做中国文化讲座。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见于两岸三地。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

【受访人】

山下英子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修炼冲道瑜伽,接触瑜伽的行法哲学“断行、舍行、离行”,把这种放弃心中执念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整顿、人际关系、思考等各个方面。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一系列讲座宣传“断舍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断舍离减肥法》、《鸟瞰力》等著作。

宫泽真理

便当艺术家,现被誉为日本卡通便当界第一人。长野县出身,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毕业。2002年开始制作卡通便当。2003年开设名为“e-お弁当作っちゃいました!”的个人网站并发布作品。2009年开始通过视频介绍卡通便当的制作方法并随后开设了网络便当美术馆。2012年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影像研究科,进行动画制作方面的学习。

稻冈亚里子

摄影师,1975年出生于京都著名的老字号荞麦屋世家。高中二年级开始到美国留学,获得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BFA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从事摄影活动,2005年工作中心转移至东京。2008年出版了第一部摄影作品集《SOL》。

⑸ 断舍离主要讲什么的概念是什么

“断离舍”是通过由外向内,不断重新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通过清理,舍弃把不需要的物品,只保留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之前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尤其是少女心泛滥的时候抓的布娃娃,买的各种各样的收纳,恨不得每支笔都有一个独立的收纳格,后来看到日本有一个工作,是专门给别人收拾屋子的,除了收拾以外,还会帮你丢掉没用的衣服或者东西,但是这是别人帮你做断舍离的事情,其实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后来对这方面蛮感兴趣的,就去查相关的资料,听了卢熤翎大师讲的断舍离,断舍离是由外而内的不断审视自己,通过清理,舍弃不需要的东西,去思考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由内而外的实践断舍离,清空杂念,享受简单却充实的生活。

⑹ 断舍离的《断舍离》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系统阐释断舍离理念的图书。
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 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大媒体竞相采访,令断舍离讲座成为社会流行话题,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的热潮,参加讲座的学员也日益增多。
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欢迎来到断舍离的世界》、《断舍离减肥法》、《新·生活术 俯瞰力》等畅销作品。 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
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总有一天会用到”;
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
……
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作者山下英子通过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在理清与身边物品的关系,这本书还令我们不断自问: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物品断舍离了,那对自己的过去,是否也勇敢地断舍离了?那些令你心酸纠结不已的回忆,你认真思考过吗?若已从中得到教训,何必再耿耿于怀,不肯放手…… 每次当你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断、舍、离是必须的,若你当断不断、当舍不舍、当离不离,宇宙能量自然会制造事件逼你断、逼你舍、逼你离,所以,表面上是灾难,事实上却是上天帮了你一把,把你逼上了梁山,才能激发出后面无穷的可能。
——台湾著名占星师 唐立淇
刚读了两章就忍不住动手行动起来了!只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其它多余的事物,思路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
——读者 Annie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大一部分东西都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垃圾和废物,但我们却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处理它们,习惯了,麻痹了,溺死其中而不自知,只是觉得生活像死水一般毫无生气。断舍离有如一道神光,照亮四周的环境,让你清楚意识到你的现状,让你恢复勇气,立即行动,做出改变,重新找回生活的活力。
——读者 千语千寻
断舍离有不可思议的作用,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居住环境,就连意识都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了。现在,我能放下那些不需要背负着的思想包袱,轻松愉悦地生活了!
——读者 惠子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作序推荐,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首部正式授权简体中文版作品,完美阐释断舍离精神和断舍离的实践法。
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全民参与断舍离,“断舍离”一词迅速成为当年日本年度词汇。
横扫日本、台湾各大畅销书榜第1名,持续热销长销,出版三年,系列累计销量突破80万册。
对台湾偶像剧女王林依晨影响至深的一本书,宫崎骏父子携手吉卜力工作室推出动画《来自虞美人之坡》诠释断舍离精神。
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过简单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适的人生!
推荐序 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前言 什么是断舍离
第一章 只要了解个中奥妙,就能激发干劲——断舍离的机制
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为了维持好心情而收拾
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
筛减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
从衣柜开始,来一场自我改革吧!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
筛减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
由实践到意识的转变过程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
磨砺内在的感应力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断舍离专栏1 蒙古人与断舍离的生活法
第二章 我们为什么没办法收拾——无法丢弃的理由
物质过度泛滥的社会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香鱼变成鲶鱼了吗
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逃避现实型
“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执着过去型
“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忧未来型
对“现在”的界定因人而异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当杂物占据了空间
没有收拾的屋子就像“便秘”
代表停滞和腐朽运的灰尘与杂物
破烂儿还可以分三类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
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由减分法变成加分法
由忽视和否定而来的能量
让房间变乱的心理
重新思考住所的意义
断舍离以“住育”为目标
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意识
让家成为最棒的放松地
断舍离专栏2 南丁格尔口中的居住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 先从整理头脑开始 ——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自我轴心”的窍门 ——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将物品比作人际关系,了解“当下”的含义
厘清“扫除”的整体概念
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吗
将周围人卷入“断舍离的漩涡”
从信息过多到知行合一
“相”的世界与意识世界
勤做练习,做到知行合一
“可惜”的两种含义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给还是觉得“扔不掉”、“没法送人”的你
断舍离专栏3 小松老铺房屋推广计划——死而复苏的老屋
第四章 身体开始行动——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提高收拾动机的方法
只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动机
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场所
一切都从扔东西开始
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
垃圾分类这道墙
垃圾的三大类
扔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
把东西送给别人时,要说“请收下”
将大、中、小“三分法”用到整理收纳上
厨房里的“三分法”
为什么分成三类刚刚好
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从空间里限制物品数量
伴随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每次主义”就挺好
断舍离专栏4 断舍离的级别
第五章 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解放感——看不见的世界在变化
自动法则:启动自动整理的机制
自动整理的机制
断舍离与自动化
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断舍离并非要提倡清简的生活
更多“看不见的变化”会发生
从自力到外力的加速变
关于“碍事”这个词
接受来自未知世界的支援
从“拥有”这种观念中解放出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