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新浪潮的代表人物
新浪潮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为大岛渚,他的作品《青春残酷物语》(1960)、《太阳的坟地》(1960)、《日本的夜与雾》(1960),被认为系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日本新浪潮电影,大岛被评论界称为新浪潮派的旗手。日本的新浪潮在追求新的表现手法上与法国新浪潮有共同之处,但前者较之后者更侧重于政治性。
与大岛同时期的新人还有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他们三人先后脱离松竹公司,同日本艺术剧院协会(创办于1963年,简称ATG)合作,大岛拍摄了《绞死刑》(1968)、《仪式》(1971),吉田拍摄了《爱神十虐杀》(1970),筱田拍摄了《情死天网岛》(1969)、《沉默》(1971)。
评论家们将ATG作品的特点归纳为“抛弃古典的电影技巧,对现实明辨是非,探讨人的精神,特别是探明日本人的精神构造”。这类影片在电影界内部虽受重视,但不为一般观众所欢迎。
新浪潮三杰: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并成为日本新浪潮三杰。
② 日本新浪潮电影特点有哪些
“菊花与剑”是日本典型的矛盾特点。菊花是日本天皇皇冠上的图案,象征温柔与美丽,而剑是日本“武士道”的标志,象征着战斗。
在日本新浪潮之中诞生的大多导演,在拍片风格上迎和了这一特色,即暴力作为美学的评判。也对后来如北野武等一些导演的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2)日本浪潮电影扩展阅读:
起始时间:
狭义的日本新浪潮,以《爱与希望之街》公映为起点,以《日本的夜与雾》被松竹首脑停映,大岛渚等人退出松竹,自组“创造社”为终点,寿命只有短短3年(1959~1961年),几乎与轰轰烈烈的“安保斗争运动”共存亡。
广义的日本新浪潮,则历经20世纪60年代的炽热和70年代的严寒,苦撑到1983年,以寺山修司的死而结束。
③ 求 白昼的恶魔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白昼的恶魔》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nOsWKBTPacayx92lR5Hdw
作品相关简介:《白昼的恶魔》是由大岛渚执导,川口小枝、小山明子主演的剧情片。
于1966年7月15日在日本上映。通过本片导演磊岛渚以独特的青春活力叩响了电影改革之门,并以自己影片中深刻的内涵和不懈探索,成为日本新浪潮电影的旗手。
④ 日本新浪潮电影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吗
对。
日本新浪潮(日语: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的一些日本导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他们主要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
中文名称
日本新浪潮
外文名称
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
代表人物
羽仁进、敕使河原宏、增村保造
别称
松竹新浪潮
出现时间
1960年6月5日
⑤ 如何评价电影《浪潮》和《死亡诗社》
本答案不专业,个人想法。
两部电影都看过,浪潮是半年前左右,记忆新一些。现在给我的印象是,《浪潮》是一个老师带领一群学生,最终做了一件坏事。《死亡诗社》是一群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做了一件好事。
分开说,《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的那个老师和最后开枪自杀的那个学生都有原型人物。这个电影更像是纪录片,记录一个老师出于一种儒士情怀,带着自己的学生做一些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的事情,渐渐的又几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一个队伍。学生也在这种行动和氛围中被鼓舞,界限也在慢慢被打破,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悲剧的事情。
《死亡诗社》更像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如果两个电影的故事拿来比较真实性和操作性,我觉得《浪潮》看起来要可信度要高得多,我完全相信《浪潮》的真实发生以及里面的表演,但是《诗社》我感觉上更像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我有朋友非常非常喜欢《诗社》这个电影,看了好几遍,我也是在他的推荐下看来的,我觉得它带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像带给我这个朋友的感觉一样好,可能他比我更中二吧。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篇电影的人物结构都是老师跟学生。我也从小很听老师的话,很以为老师说的都他妈是对的。但剧中的老师可跟我小时候的老师不一样,我的老师会告诉我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暑假作业要全部做完作业没交没做完就罚钱,火车刹车要从几十里外就开始刹车不然停不下来。这两个老师都非常的有情怀,让我想起的是古代文人的儒士精神,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学生变成更好的人。这样的人人群中可不多,因为典型,所以被拍成电影。
好的电影故事,总是像打在你左前方的一束灯光,它指引你,但你想追到她,那就是想多了
⑥ 日本新浪潮电影先锋——大岛渚
知晓日本导演大岛渚的名号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他的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感官世界》多年来盘踞世界影坛禁片前列,真人真事改编,日本人 称之为“阿部定事件”。
去年元月11日,英国摇滚天王大卫·鲍伊因肝癌医治无效逝世,几天之后观看了一部关于大卫·鲍伊的纪录片《大卫·鲍伊:五年》,里面提到了大岛渚的另一部影片《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北野武与大卫·鲍伊飙戏的片段令人难忘。
随着对日本电影的兴趣渐浓,大岛渚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导之一,他的前期作品《青春残酷物语》被“香港四才子”之一蔡澜奉为经典,电影海报收录于《日本电影——蔡澜谈日本》书中,蔡澜青年时曾留学日本学习电影制作,1983年,香港金像奖邀请大岛渚来香港担任嘉宾,蔡澜担任翻译,陪同大岛渚与倪匡、黄沾等好友把酒言欢,评价大岛渚是所见过的最有风度的日本导演之一。
大岛渚的名字里“渚”是一个古汉字,读音为zhǔ,《尔雅》曰:“小洲曰渚”。水中小块陆地称之为“渚”。1932年3月31日,大岛渚出生于日本京郑让庆都,父亲在渔场里任职,据说是武士之后,业余时间写诗、绘画。
大岛渚六岁丧父,18岁进入京都大学法学部学习,并开始热心学生运动,不久之后担任京都大学学生联盟主席,1951年,日本天皇访问京都大学时,大岛渚和他的同学们被禁止提出问题滑悄,一怒之下张贴大字报,指责日本天皇过于神化自己,随后发生一系列的冲突,学生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引发了大岛渚对社会、政治的思考。毕业之后,因学生运动经历影响,四处碰壁,对电影一无所知的大岛渚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松喊握竹电影公司,五年时间,只参与了十五部电影的拍摄,却完成了十一部剧本的创作,27岁那年,大岛渚被破格提拔为导演,开启了电影创作生涯。
1959年,27岁的大岛渚推出处女作《爱与希望的街》,1960年的作品《青春残酷物语》引发了日本影坛震动,将大岛渚推向日本新浪潮电影的最前沿,大岛渚成为一颗日本影坛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料,短暂的喜悦之后迎来了巨大的打击,当年10月9日大岛渚的监督作品《日本之夜与雾》在日本上映,该片讲述了以20世纪60年代日本“安保”斗争为背景的一场婚宴上的回忆与争论,因政治事件受到牵连,被松竹公司强行停止创作,大岛渚一怒之下带领团队离开松竹公司,自立门户,成立“创造社”开始独立制片。
大岛渚凭借大学时代显露的个人威信和人格魅力,13年期间,拍摄了23部电影、电视作品,这一阶段,大岛渚静下心来认真梳理了自己对社会、政治、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思路逐渐清晰。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他将目光转向了女性,作为一档著名的女性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了一些采访节目,虽然大岛渚的男性身份和直接、强硬、带有侵略性的性格多少阻碍了他对于女性内心世界的探索,但是对于美好事物虔诚、执着、敏感、细致的大岛渚将自己看到的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出来。1976年大岛渚监督作品《感官世界》惊世骇俗,留名影坛。
1983年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上映,大牌云集,经典之作,心目中大岛渚作品之首。1986年《马克斯,我的爱》技惊四座,脑洞大开。1991年大岛渚带病指导了《京都,母亲之城》献给故乡。1999年的古装戏《御法度》为大岛渚的导演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3年大岛渚病逝,影坛名宿陨落星辰。
一年之后,《青春残酷物语》修复版完成,于当年(2014年)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贾樟柯出席,缅怀对大岛渚的思念。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参加首映,追忆与大岛渚共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