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从日本沉没电影开始
扩展阅读
德国电影五个字剧情 2025-08-28 02:35:20
山炮进城电影2完整版 2025-08-28 02:34:38

从日本沉没电影开始

发布时间: 2023-10-31 21:09:30

⑴ 《日本沉没》这部电影怎么样呢

剧情介绍
亿万巨资打造继《后天》后史上最震撼灾难巨作。没有时间、没有救援,看日本即将沉入海底。
可能就发生在明天:日本列岛将荡然无存。这一惊人的科学论证,被展示在日本政府内阁会议上的各位大臣眼前,并引来了一片唏嘘声。而这一论证却得到了山本首相的重视,他下令立即成立特别灾害对策本部。并任命部省大臣鹰森负责此项工作。在鹰森的领导下,东都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田所雄介博士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系列对地壳的变化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并拿出了一整套试图将日本从即将沉没中拯救出来的方案。而在此期间,日本列岛各处的大地震不断、火山接连喷发,整个日本列岛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大难当头,日本全境开始撤离,但也不乏为拯救日本而默默做出贡献的人们:东京消防救援队的阿部玲子在危险时刻救助了像她一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美笑;田所博士手下二位年轻的潜艇操作员,小野寺俊夫和结诚慎司,在日本即将沉没之前,毅然操作潜艇潜入海底7000米处去点燃那能使日本与断裂的板块脱离的N2炸药,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日本摆脱解难的安宁……
最后,日本人靠田所博士手下二位年轻的潜艇操作员,小野寺俊夫和结诚慎司,导致印度洋板块移动的巨石被炸毁,在国外避难的日本人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⑵ 关于 日本岛沉落 的电影

日本沉没 Nippon chinbotsu
其它译名: Japan Sinks
Submersion of Japan
Tidal Wave
类 型: 科幻 / 惊悚
导 演: Andrew Meyer
森谷司郎 Shirô Moritani
编 剧: 桥本忍 Shinobu Hashimoto
Sakyo Komatsu
主要演员: 洛恩·格林 Lorne Greene
小林桂树 Keiju Kobayashi
Rhonda Leigh Hopkins
藤冈弘 Hiroshi Fujioka
丹波哲郎 Tetsuro Tamba
上映日期: 1974-11-4
国家地区: 日本
地质学家田所博士作深海调查,竟发现一个惊人结论,日本将于三百天内陆沉,这时候,关东区正发生大地震,东京高楼大厦夷为平地,到处火灾,灾民争相逃命……

日本沉没 Life Boat
其它译名: 无
类 型: 剧情
导 演: 樋口真嗣
编 剧: 加藤正人
主要演员: 草剪刚 Tsuyoshi Kusanagi
柴崎幸 Kou Shibasaki
丰川悦司 Etsushi Toyokawa
及川光博
上映日期: 2006-7-15
国家地区: 日本

仅仅一息之间,日本列岛将荡然无存——可能就发生在明天

在地球科学博士田所雄介(丰川悦司饰)的指挥下,海神6500号的小野寺俊夫(草剪刚饰)与同僚结城慎司(及川光博饰)一起参加了深海调查。该调查的结果让小野寺大吃一惊——由于海底板块的急速下降,日本列岛将会在仅仅一年后沉没。田所将这个全日本的危机告诉了其他的科学家,却被视为“不值得一听的妄言”。但是,内阁总理大臣山本尚之(石坂浩二饰)却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任命田所的前妻鹰神沙织(大地真央饰)为危机管理 大臣。山本总理也为了申请海外接纳日本难民进行避难而开始了他的说客之旅。

可是,时间不等人,以北海道的地壳变动为开端,从九州深入至内陆的地壳变动浪潮席卷日本列岛。政府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人们为了寻求逃亡的路而仓皇逃窜。鹰神紧急展开避难计划,但她的努力却显得苍白而无力,牺牲者的数目仍然是不停上升。

另一方面,小野寺与危机救援队队员阿部玲子(柴崎幸饰)一起,救出了失去了亲人的少女仓木美笑(福田麻由子饰)。在阪神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玲子领养了美笑。为了鼓励美笑,小野寺前往玲子的住处探望她们。这三个在灾难中碰见、结识的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难以断绝的关系,玲子和小野寺各自的心也都被对方所吸引了。

时间一刻一刻地逼近,在日本列岛即将分崩离析前、在这史上最严重的国难前、一亿二千万的日本人到底该何去何从?现在,与全体日本人的存亡息息相关的壮烈的挑战拉开帷幕……

导演:不单纯的灾难片

虽然本片是一部以灾难为主题的电影,但导演的拍摄意图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制造恐慌紧张气氛上面。相反的,导演以“国土的消灭”为重点,希望正享受着和平幸福生活的日本人不要放松警惕,然要保持危难意识。在日本中央防灾会议的专家研究会上,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山冈耕春教授更将这部“最有危难意识的影片”介绍给与会者。另外,对于在大灾难发生之时人们该如何面对,导演希望能透过本片,可以传达一种勇敢站出来一起直面灾难而非各自逃难的精神;同时也希望在暑假中前往欣赏的学生们可以借本片找到未来个人努力的方向。

观众:新不如旧?

改编漫画或者小说、翻拍旧作这两种电影题材最近似乎充斥日本荧屏。这部《日本沉没》也没有跳出这个框框——改编自小松左京1973年3月出版的同名小说,翻拍自1973年12月上映的同名电影。旧作创造了当时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庞大——制作费高达5亿日元、动员人数最多——多达650万人(其中还不乏东京大学教授以及地震研究所所长等专家的特别出演)、最后狂收40亿日元等多项纪录,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因此,这次樋口真嗣翻拍的新作难免会被拿来与经典旧作作对比。新旧作时隔30多年,新作的制作技术当然占优——运用了最新的几可乱真的CG技术、各省厅的全力协助、豪华的演员阵容等等成为这部戏的一大看点。提早试看过该片的观众对其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有的认为影片中日本人十分熟悉的风景名胜慢慢崩塌的场景十分有冲击力;看着仓皇奔逃的难民们仿佛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深陷其中一样难受;与旧作相比,新的时代背景下官僚们自私的出逃、遭受美国的抛弃、驱逐日本的难民等均让人觉得更有真实感。但是也有人认为,故事的展开太快,有个别地方欠缺说服力,不能让人有身历其景之感;有地壳变动所引起的日本各地出现崩塌等场景处理得不好,令到整部电影都处于不咸不淡的氛围之中,白白浪费了出色的CG技术;草剪刚与柴崎幸演绎的灾难中的恋爱也被认为有故意煽情催泪之嫌。

无论如何,到底是新不如旧还是超越前人之作,这部又一次刷新了日本电影史投资额纪录——高达20亿日元制作费的电影仍然值得我们期待。

⑶ 电影《日本沉没》观后感,700字,

据8月30日《大河报》报道,9月14日,投资20亿日元、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日本沉没》开始在中国上映。这是1973年同名旧作的翻拍版,改编自著名作家小松左京20多年前的同名灾难小说。故事的梗概是:几位头脑敏锐、有正义感的海岸地质学家发现日本列岛将要沉没的征兆。消息传出,全国哗然,有的质疑,有的嘲笑。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无情地证明了他们的推断,内阁首相不得不向全国人民宣布:日本处于一片惶恐和混乱之中。在接连不断的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中,人们纷纷转移财产,想方设法逃往国外,内阁策划向世界各地输出移民,又引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和不同态度、对策。小说最后以日本列岛终于沉没在万顷波涛中而告终。

在我们看来,这部旨在唤醒或巩固日本人忧患、预警意识的电影也太危言耸听了,半个多世纪来生活在和平和富裕生活中的日本民众能接受这样的电影吗?官方不加以干涉吗?回答是肯定的。去过日本书店的人都能发现,这类书籍俯拾皆是,如《日本危机》、《日本面临挑战》、《日本的悲剧》、《日本即将崩溃》、《日本向何处去》等等。正如日本一家报纸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它准确地抓住了日本人的敏感神经。日本是个岛国,四周是海洋,国家就像一页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加上地震、火山频发,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这使他们总是缺乏安全感,这种感受很自然地孕育了日本民族根深蒂固的世界少见的忧患、预警意识。他们凡事总爱向前看,从最坏的方面去考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叫喊“狼来了”的办法刺激公众的的这种意识。《日本沉没》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日本人的忧患、预警意识使日本民族受益极大。只举一个例子。20年多前的小说《日本沉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本官房长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不管怎样,日本经济不同海外联系,就无法维持了。整个日本社会已经到了如果不飞向世界、不飞向海外,不到外面寻找为人类做些贡献的新工作,就寸步难行的时候了。如果再陷在国内事务中不能自拔,那就只会自己害自己了。”(见《暧昧的日本人》一书)作者在书中还做出这样的构想:日本垄断资本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实行迁厂和对外投资,同美国、欧洲共同体竞争。”对照这些文字,看看日本本土出现的“企业空洞化”现象,想想目前遍布全世界的日本企业和驰名全球的众多名牌,想想他们与美欧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和竞争势头,就不言而喻了!

我很自然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但中国人为何从来不写这样的书?我想,这也与地理因素有关。中国不存在被海洋吞没的危险,国土巨大,即使常常发生地震、暴风、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但毕竟回旋余地大。和日本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也因此培育了我们的短处——自古盲目自大、满足现状、不喜欢往前看、热衷崇古、缺少忧患或预警意识等心理。这种心理目前仍然在延续着。比如,如果现在某个中国作家也写一个类似的电影剧本,预示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某个重要城市将因地震、海啸、火山、沙漠化、沙尘暴、洪水等轮番袭击而彻底毁灭,这书能出版吗?恐怕很玄,首先会被一批“聪明”人用“杞人忧天”的古训加以嘲笑和谴责,接着会因“危言耸听、制造恐慌、不利于稳定”等理由而不许出版,至于拍成可以造成更大传播效应的电影电视剧,那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对重大自然灾难的预警,无非是将细微的、常人难以发现的灾难预兆进行披露、放大甚至夸张,吸引公众和媒体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可能的灾难,促使学者、科学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考察和评估,提出避免灾难发生及将灾难的危害减到最小程度的种种方案;经反复讨论论证,在全国上下左右达成一定共识的情况下,政府或立法部门出台必要的行政措施或法律法规,确保各类方案的落实。简单地说,它和天气预报的功能没有差别,虽然有时会是虚惊一场,但不进行天气预报将更加可怕。因此,我们不应一味害怕公众经不起重大突发预警的打击,要明白,公众的这种脆弱正是源于他们对预警的长期陌生,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对公众进行预警教育和演练,他们就会像日本公众一样,不但不会产生恐慌心理,反而会在灾难面前表现得沉着和冷静。

⑷ 日本沉没时的场景读后感

《日本沉没》观后感

这篇随笔算是第一篇发自内心的观后感了。以前小学里的那种观后感、读后感都是凑数的,做不得真。

不是说这部电影多感人,情节多吸引人(主线都被我猜到了),或是教育意义多深刻,而是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了人生与生死。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死生算是人生第一等的重要事了(不是说最重要)。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是那个男主人公我会不会去引爆炸药。我的理智和思想告诉我,我还不够成熟,我不一定会去做的(有做的可能)。

我一直在探求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觉得有二:别人与自己。狭义的别人是自己认识的人,家人朋友等。广义的是指全世界的人。或许我的认识层次还不够高,无法包容这世上的其他生物(否则我就做佛门高僧了)。低层次的人生目标是让自己的家人活的幸福,同时自己得到身心愉悦。高层次的就是让全世界的人,再低些,让你力所能及的人们活的好,让一切好人都欢乐,当然自己也要快乐。

我觉得佛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但有一点我无法理解,就是众生平等。自然的法则是弱肉强食(当然是指不同种类间的)。这世界本就存在强与弱。人要做的是维持平衡。人是管理者,同样也是消费者,要依靠别的生物活下去。如果生死无差别(佛门说的轮回),众生无差别,人岂非压根不能生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有点偏激。但我认为大部分是对的(除了应用于特殊场合,特殊人物)。你很难反驳这句话。而我却可以轻易验证这句话的正确性。所以自己应高于任意一个他人(略高于),但又应低于许多人的总和。这样,我们才有原则才有根本,才能依照它去享受生活,同时也能为别人牺牲,为人民、祖国、世界牺牲。

生死只隔一步路,但这一步路却可长可短。在自私的人看来,这步路异常艰难。我们不该轻生,也不该过重的看重生。这行动起来很难的。因为生命结束,我们就长眠在地下,就消失于黑暗,就什么也不知道也。这是我们恐惧的来源。人人都知道生命宝贵(除了疯子与特殊的人)。我们虽念叨着“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心理却不以为然,认为肉体的活才是真正的活,精神的活是虚的空的。是啊,几乎没人能看透。我不能,也不愿,因为看透后生命就太明白,太清楚了,看透后恐惧就消失了。我觉得恐惧也是一种珍贵的感觉,是种值得回味的感觉。

我很推崇古龙的一句话:“有勇气死的人并不可贵,可贵的是带着微笑而死。”我不了解那些烈士与自杀人的感受。我只能猜。我猜他们都是出于极浓烈的感情才选择死的。如果让他们重来一次,将他们的人生重想一遍,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再次选择死的(包括部分烈士)。感情很能左右人的行为。真正理智的人选择死后是不会后悔的。他们的死一定是有意义与价值的。毕竟死只有一次。

我的理想是尝遍人生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你可以把这文章忘了,可以把它骂一顿,可以干任何你喜欢干的事。毕竟我们还活着。

⑸ 70年代的日本是怎样的为什么拍出雷欧这种剧情阴暗的

雷欧奥特曼上映于1974年。和其他奥特曼系列作品一上映就颇受欢迎不同,雷欧尽管在日后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但在当时它其实是圆谷最失败的作品之一,饱受观众批评,圆谷甚至一度想拒绝承认雷欧为其作品。

要分析雷欧剧情阴暗的原因,首先就要知道它具体的剧情。雷欧情节黑暗,画面恐怖血腥,和前一部作品泰罗奥特曼轻松诙谐的轻松诙谐形成鲜明对比。

从微观因素看,这是因为圆谷在拍摄雷欧时想让它除儿童观众外还能拿下成人观众,因此有很多情节实际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其中不乏不少血腥和恐怖画面。

例如,第1集一上来就是赛文被马格马星人和布莱克基拉斯、雷德基拉斯围攻,并被打断腿。

第40集,MAC队员牺牲、更换频繁,最后甚至全灭,这也是奥特曼系列中唯一一次人类战队全灭

第50集,布钮星人将雷欧冰冻后肢解

这样黑暗童话式的情节数不胜数,腰斩、女鬼等剧情和星球毁灭只有自己活下来(阿斯特拉和宠物怪兽是后来为了挽救收视率才出场的)的背景设定让雷欧“成功”地失去了不少儿童观众,对成人的吸引力也提升有限。

虽然有吸引成年观众的目的,但雷欧阴暗、悲观的剧情有着更多的 社会 背景。

一.末日情绪的影响。 1973年,森谷司郎导演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讲述了地质学家田所博士发现日本即将沉没,日本举国与沉没命运抗衡的故事。在电影的最后,日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日本列岛绝大多数陆地沉入海底。

《日本沉没》的上映,实际上是当时日本 社会 对于世界末日的极度悲观的反应。而在雷欧中,东京被怪兽淹没又和赛文被打断腿结合在一起,更是渲染了一种阴暗的基调。

二.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6日,为收复失地,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2月,欧佩克中的阿拉伯成员国为报复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宣布油价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史称“ 第一次石油危机 ”。

石油涨价,严重依赖外部资源的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工业生产下降超过五分之一。据统计,1973年石油占日本一次能源的77.6%,其中99.8%依赖于进口。一时之间,日本物价飙升,中小建筑业、不动产业、工矿生产业遭受重创。

自此,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宣告终结,国民情绪普遍低落。

三.圆谷缺钱。 圆谷缺钱的原因比较多,奥特曼系列中的很多场景价格高昂,但都是一次性的(被战斗毁灭),所以本身就需要大量投入,而雷欧的收视率一路走低,剧组缺钱,为了省钱,才设计了MAC队和城南 体育 俱乐部全灭的剧情,裁退这些演员。

(怪兽的皮套和打斗背景,一旦被毁很少能再次使用)

圆谷缺钱和石油危机下经济遭遇滞胀的日本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不能粗暴地归于 社会 经济因素。剧本不讨喜,形成恶性循环,也是圆谷缺钱的重要原因。

电视版系列剧首播日期:1974年4月12日——1975年3月28日,共51集。

大家都知道雷欧奥特曼体术相当厉害,不过不要以为雷欧就是无敌的存在了,有一集中雷欧奥特曼因为中了敌人的奸计,被以人类的大小给冰住了,最后邪恶的外星人居然用锯子将雷欧奥特曼分尸,最后还随意丢在了野外。直到后来托梦给一个孩子将其尸体挖出,在奥特之王的帮助下,才重新复活。

《雷欧奥特曼》的风格很悲惨,也很凄凉,这一切正是受到《日本沉没》的影响而产生的。第1、2话的剧情,则正是《日本沉没》的真实写照。与前作《泰罗奥特曼》中,有主角泰罗的亲生父母登场不同,《雷欧奥特曼》中的主角雷欧的亲生父母在一开始就被害了,其故乡更是被马格马星人毁灭,致使雷欧变成了孤儿,两部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烘托雷欧的悲情,其出生地由M78星云的奥特之星,改成了已经不存在了的狮子座L77星云。而且《赛文奥特曼》的主角赛文也在本作品中被怪兽打残了右腿,更失去了变身能力,只能以《赛文奥特曼》中的主人公——诸星团的身份战斗。本片中的战斗队——MAC宇宙侦察队,更是唯一把本部设立在大气层外的战斗队,而且和以往的战斗队不同,MAC队全球仅此一个,更没有什么设立在巴黎/纽约的总部。和《艾斯奥特曼》、《泰罗奥特曼》中,奥特兄弟多次出场所不同的是,《雷欧奥特曼》中几乎没有了奥特兄弟的身影,唯一的一次出场,是在第38、39话。

我很喜欢雷欧,因为在传统的和平,怪兽之外,这是一部反映成长不会一路顺风,需要诸多磨砺的过程。

几位昭和奥特曼中,我印象最深同时也最喜欢的莫过于1974年首播的《雷欧奥特曼》。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雷欧也可以称得上是奥特曼系列中最标新立异的作品。

雷欧奥特曼作为一名非奥特行星的奥特曼,他的技能在初期有许多不足,光线类技能几乎没有。

全是在赛文的磨砺下后天努力练成的。

很多集都有体术的训练

雷欧凭借独特的情节设定与观看感受,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雷欧的使命,则是把从赛文那里学到的技能再传授给新一代的守护者。

就像接力赛一样,长流不息。

原来奥特曼也不是神,也会被打败和替代。

这是《雷欧奥特曼》教给我的,略显残酷的第一课。

在我眼里,传承这个词还带着离别的意味。

当新一代登上舞台的时候,也代表着老一辈的离开。

从片头赛文的消失、到片尾雷欧的告别,再到整个昭和系列、平成三杰的远去。

舞台上的新人活跃依旧,老一代的经典则转换为回忆,留在了我们的童年里。

为了表现这种成长的艰难,设计了相对黑暗的剧情,包括保卫队全灭,女主也挂了。

但是最后击败圆盘怪,完成救赎,以及和通的友情,在我看来是很不错剧本

雷欧,孤独的狮子座王子,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奥特曼之一。

童年时在国内各大电视台分流播放,印象里的雷欧奥特曼整体色调偏暗,就连怪兽都不像其他奥特曼一样色彩斑斓。

拍雷欧奥特曼时正值日本遇到经济危机,紧张的预算和消极的国民情绪也注定雷欧奥特曼带着一些成人色彩。

除了故乡被毁灭以外,几乎每几集就会死上几个和雷欧有关系的人。

而一次次在泥泞中爬起的雷欧在战胜怪兽以后还来不及高兴就要接受来自师傅赛文更严格的训练。

为什么《雷欧奥特曼》的总体风格与之前的作品相差甚大?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受到20世纪70年代流行风潮影响,在剧情中强化了末日论等悲观元素。

二、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日本受其影响物价上涨。拍摄过程中预算吃紧,只能让非主要角色退场以减少开支。

三、1973年末,李小龙参演的电影《龙争虎斗》在日本上映,圆谷想要尝试新思路,这对雷欧奥特曼的角色设定产生了极大影响。

雷欧一开始只是个母星被毁的奥特难民。难民都是历经磨难,背井离乡的可怜人。

好容易在地球找到了栖身之所。虽然举目无亲。

好在地球人还挺和善

雷欧奥特曼,是早年圆古公司奥特曼系列的巅峰之作。

也是早年昭和奥特曼最发人深省与最悲烈的一部。

全片从头到尾充斥着悲伤,背叛,家破人亡与激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特摄。

日本人的科学意识非常强, 而且他们的科幻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哥斯拉”是圆谷第一人社长圆谷英二的作品,上映之后非常的火。后来,圆谷英二看到了科幻电影市场的潜力,于是他成立了自己的圆谷社,他开始制作一系列的科幻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奥特Q》。主要讲述的是与怪兽相关的奇异故事,与奥特曼并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推出了《宇宙英雄奥特曼》,奥特曼才出现在荧幕上。

第二个原因: 日本国土面积很小,属于狭窄的长条形状,所以一旦出现灾难,政府很容易处理。如果怪兽出现在北极圈,那么日本的奥特曼根本就起不到作用。虽然奥特曼的飞行速度飞快,但是因为距离太远,等到奥特曼赶过去之后,怪兽已经跑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为了突出日本的英雄主义价值观,这也是很多影视剧都具有的特点。就像 历史 是什么人类创造的一样,我们认为是人民大众,但是在他们心里则认为是英雄。当然,奥特曼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人类的强大是不可战胜的,地球只有人类才能永久的生存下去。所以影视剧中初代奥特曼里杰顿被人类消灭后,在人类强大的毅力下怪兽被打败了,甚至奥特曼战死之后都需要人类去救活。

⑹ 日本沉没的作者.剧情的详细介绍

片名:日本沉没
中文名:日本沉没
导演:樋口真嗣
原著:小松左京
编剧:加藤正人
音乐:岩代太郎
主演:草剪刚 柴崎幸 丰川悦司
大地真央 及川光博
类型:灾难
片长:135分
发行:东芝
上映日期:2006年7月15日
剧情简介
故事围绕着日本列岛展开。小笠原群岛北部一个七十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负责调查工作的深海潜水艇驾驶员小野寺俊夫潜入海底,在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沟发现了大规模的异常现象。与此同时,日本列岛上也发生了新干线工程被迫停工、高速公路大桥垮塌等事故,各地火山活动频繁、地震不断。为此,日本政府秘密召开了专家听证会,会上发出了日本即将沉没的警报。将信将疑的政府部门立即制定了应付紧急状态的“D-1”计划,展开了绝密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京都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发生,日本面临沉没的事实越来越明朗化,日本政府不得不在“D-1”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旨在拯救日本民族的“D-2”计划。当日本沉没的消息公开时,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救援活动,同时,打探日本沉没后远东局势的情报活动也开始了。因为大规模的地壳变动,日本列岛不仅有沈没到海中的危险,还有可能多次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在大地震中受灾的小野寺和少女美咲,被救难队员的阿部救出。最后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巨大的海啸冲入陆地,日本列岛沉没了。未来在哪里呢?新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呢?

关于影片
《日本沉没》原是畅销的预言式小说,1973年曾被搬上银幕,多年来日本影坛数度想重拍,都因资金太庞大作罢,最后东宝电影公司和TBS电视台决定携手合作,耗资超过20亿日元制作费,重现银幕奇观。原著描述地质学家深海调查,发现日本将在300天内陆沉,新版的电影将陆沉时间缩短90天,更加危急震撼。片中出现8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场面,拍动画与计算机游戏出身的导演木通口真嗣,这次将面临比前一部电影“魔女潜舰”更严苛的技术考验。日本政府倾全力支持“日本沉没”的拍摄,出动防卫厅、陆、海、空自卫队、东京消防厅等机关,甚至还邀请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担任顾问,让影片出现的气象、地壳变化等问题更真实。
该片改编自小松左京的著名畅销书《日本沉没》。小松左京是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随笔家、采访记者兼剧作家;1962年他在《SF杂志》发表《易仙回乡记》,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66年发表的《在无尽长河的尽头》,使小松左京一举成名。1973年出版的《日本沉没》,创下了上、下集400万册的销售记录,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后又由东宝公司拍成电影),并于翌年荣获第2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5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 1985年,他以小说《首都消失》获第6届日本科幻小说大奖。小松左京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SF界的“御三家”(三大名家),1993年日本群马县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的小行星便以小松左京的名字命名……

幕后花絮
由SMAP成员草剪刚和当红女星柴崎幸联合主演的电影《日本沉没》,制作费方面投入了20亿日元巨资,是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而只是试映式就耗资1亿日元巨资,堪称日本史上最豪华的试映式。草剪刚和柴崎幸等片中主要人员以及本片导演,出席了试映式。这个见面会通过卫星进行直播,成为日本电影史上首次的“横跨日本列岛的超大型试映式”。而在主会场武道馆的演出超级豪华,现场不仅有巨大的银幕播放令人心动的画面,场外还会有这次全力协助拍摄影片的东京消防厅的帮忙,他们会出动各种消防车供观众进行参观。会场上出现电影中那样的火山,而演出人员和消防人员们就在这种盛大的气氛中缓缓登场。
这次的影片是1973年观众总人数达到650万人次的,同名电影的翻拍版。改编自讲述日本因为大地震而处于毁灭状态的,著名作家小松左京的同名灾难小说。这部电影更投入了日本电影史上最浩大的20亿日元巨资制作费用,电影公司方面还意气风发地发出豪语:“观众总人数一定能超过1000万!”草剪刚在戏中饰演潜水艇员,柴崎幸则是救难队员,而这也是两人继《黄泉路》后再次于电影中合作。草剪刚说他对柴崎幸的印象是眼睛很大,人很热心很有活力。草剪刚也对新片有十足的信心,说新版超越33年前的《日本沉没》,将会是一部超级巨作。

日本社会生活题材 华丽家族 人证 砂器 幸福的黄手帕 远山的呼唤 铁道员

⑺ 求电影《日本沉没》的详细资料~

剧情 地球科学博士田所乘坐潜水艇“海神6500”号进行了一次深海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由于日本海沟附近的大规模地壳运动,日本列岛将在1年内沉没!其它科学工作者对田所的日本危机论根本不以为然。内阁总理大臣山本则对此十分重视,指派田所的前妻鹰森为应对危机的专门大臣。山本亲自奔走各国,商讨日本国民避难事宜,鹰森则找到了田所请教避免国土沉没的对策。而灭顶之灾来得比预料的更快。日本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地震和火山爆发,昔日繁华的大都市顷刻间沉入大海,整个日本陷入了大恐慌。在救灾行动中,海神6500号的船员小野寺俊夫邂逅了救护队员阿部玲子,两人协力救出了因阪神大地震而成为孤儿的仓木,并在彼此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人们开始了背水一战…… 制作费用高达20亿日元,堪称日本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灾难片《日本沉没》即将于9月21日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影片虚构了整个日本列岛沉入海底的过程,日本人气偶像团体SMAP成员草剪刚和当红女星柴崎幸担纲男女主角。据悉。影片公映后成为日本年度票房冠军,之后在韩国及中国香港上映时,都曾高居票房之首。 将有8级地震、海啸等场面 《日本沉没》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畅销作,1973年曾由东宝电影公司投资被搬上银幕,并在中国上映。多年来日本影坛数度想重拍,都因资金太庞大而作罢,最后东宝电影公司和TBS电视台决定携手合作,耗资超过20亿日元,成为日本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故事讲述了科学家在一次深海调查中发现了日本海沟附近的大规模地壳运动,由此预言日本列岛将很快沉没。之后接踵而来的事实也无情地证明了科学家的推断: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地震和火山爆发,昔日繁华的大都市顷刻间沉入大海,整个日本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据悉,原著描述地质学家深海调查,发现日本将在300天内陆沉,新版的电影将陆沉时间缩短90天,使情节更加紧凑。片中将出现8级大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场面,堪称一个“灾难集中营”。日本政府倾全力支持“日本沉没”的拍摄,出动防卫厅、陆、海、空自卫队、东京消防厅等机关,甚至还邀请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担任顾问,让影片出现的气象、地壳变化等问题更真实。 投放200个拷贝 《日本沉没》于8月24日起率先在天津和长春上映,北京5家影院也于当天举行了点映。据发行方介绍,影片在之前两个城市投放的拷贝不到10个,但是票房成绩非常理想,目前已近百万。全国各大院线负责人在看片会后对影片反响也不错,此次全面上映投放的拷贝量已达2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