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谈谈湿婆神,推荐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
这尊正在翩翩起舞的湿婆神雕像据说是印度最受欢迎的纪念品。
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
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
左上手托起燃烧之火,象征可以毁灭一切;
左下手斜向下垂,与抬起的左脚相对,象征着不受一切绸绊的自由;
右脚下踏一魔鬼(名叫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
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升腾不息。
我认为“象征”某种程度在玩文字游戏,可是人类群体就吃这一套,越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越容易广为传播。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通俗好理解,二是因为“象征”中包含着激情,而激情恰好是推动人类群体进步的内在元素。
法国雕塑家罗丹称这座神像“充满了命力,像生命的洪流,像空气,像阳光,生机盎然”。艺术家的眼里啥都是艺术,我只是觉得男不男女不女。但得记住了,在性别上湿婆神是个“三眼四手的男神”。
湿婆神会跳108种舞蹈,其中之一是坦达罗舞,代表着旧时代的毁灭。这正是在《巴霍巴利王(上部)》中,男主角希瓦举起林伽,将其放在瀑布之后跳的那段舞蹈。
湿婆神的名字叫shiva,音译为希瓦,也就是《巴霍巴利王(上部)》的男主角名字了。
按地域特色来看,印度北方片中相对务实传统(如《摔跤吧!爸爸!》),南方电影偏重于浮夸开挂(如《功夫小蝇》)。但不论南方北方,印度电影中都有歌舞,歌舞不但承担了情绪营造的旨意,还兼具场景美化,甚至具有叙事功能。比如《巴霍巴利王(下部)》,巴霍巴利王带着公主坐船回国,3分钟的舞蹈虽然场面极致浮夸、画面极致亮丽,但确实传递了两人之间的情感升华,观影时非但不会觉得虚假,反而为之迷醉。
《巴霍巴利王》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满城尽带黄金甲》吧,反正顶着诸多光环,破纪录的预算,IMAX 2D规格拍摄,印度首部4K高清规格泰卢固语电影,4亿人民币做特效,上下部加起来5个小时……电影中有很多在我们看来扯淡的剧情,但所服务的是一个内核非常古典的故事,叙述代表湿婆神(Shiva)的巴霍巴利王的宫斗故事,把历史融入神话。
观看这部电影的欢乐之处在于两点,其一是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画面和动作细致到位,宫斗剧情虽无特别突出,但也紧张诱人。其二就是那些开挂的画面了。最离谱的就是“人肉炸弹”,一排人站在椰子树上,借着把树干拉弯后的反弹力,把人送上天,再安然无恙落在城堡内攻敌。
(图 巴霍巴利王宫斗战争剧照,很棒的构图)
总体而言,剧情、场面、人物都很棒,但个别情节打开脑洞,完全脱离地心引力等物理定律,但又符合神话定位,并不会觉得出戏,反而强化了观影的正面感受。虽然该片没有《摔跤吧!爸爸!》那样现实主义题材的好口碑,但也是不可错过的印度电影,没有去电影院的朋友可以通过正版途径尝试一下,不会让你失望。
Ps. 抛开文化差异,印度电影比国产电影都好看啊。国产电影,别再拿景甜和周冬雨说事了。
㈡ 印度神婆电影结局
印度神婆的结局是已经在头上点了红痣的女主角成功战胜了印度三大神灵之一邪恶神派来的反派角色,在神灵湿婆的主宰下,她和男主角实现了双宿双飞的大结局。
结尾时出现的巨型怪兽真是太震撼了。可惜只有那短短的几秒钟。
神婆应该早就搞死,罗里吧嗦的上帝与恶魔,说到底其实根本闹不清谁是上帝谁是恶魔,她才更像是一个地狱的恶魔,利用人性的懦弱和恐惧来施展恶毒的罪行。
就像某配角说的:人性是丑恶的,即使只有两个人在房间也会选边站把对方弄的头破血流不死不休,在恐惧和懦弱的包围下,人类最后只会选择愚昧冲动,而绝不会理智的去思考问题。人说,穷山恶水泼妇刁民。虽然有点范围过大,但不失为一句真理。
神婆相关介绍:
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
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楼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
㈢ 《印度神婆》结局是什么
《印度神婆》结局是:已经在头上点了红痣的女主角成功战胜了印度三大神灵之一邪恶神派来的反派角色,在神灵湿婆的主宰下,她和男主角实现了双宿双飞。
在结局中,所有的邪恶势力都没有逃脱正义的惩罚。凭借着有足够的经费的投入,它的结局的视觉,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坏人死在了神灵的火焰之中。
评价
整部剧中,编剧的三观都是非常正统的。在结局中,他让已经嫁人的女主角成功地制止了坏人想要毁灭世界的行动。
这部电视剧的正义是来自神灵传递的荣耀,这让我们认识到,印度人眼中当然也有他们所珍视的生活环境,这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㈣ 电影《我不是药神》怎么样
关灯拆电影 《药神》为何是7月神药?
一冰
好消息!
全球首个「同声评论影厅」来了!
你与电影专家只差一个二维码的距离!
名家名导同声评论服务就在电影院里等你来扫
随手扫扫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
即刻进入小程序体验服务
地址:SFC上影影城(港汇恒隆永华店)6楼2号厅
现有开业优惠同评券6.6元秒杀活动(有效期半年)
《我不是药神》成了7月国产院线的神药,头回见点映排片搞得像公映,公映前票房已经过亿。趁着周末我连刷两遍,场场爆满,见证数对软妹哭倒在男友怀里,承受了我这个年纪不能承受的暴击。
跟随着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还有人们对“陆勇案”的关注,一夜之间这则几乎快要被忘记的新闻又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也正因影片引发的巨大讨论,《药神》被称作是“中国电影的标杆”,把文牧野、徐峥、宁浩称为是“敢踩高压线的中国良心”,一夜之间《药神》几乎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
优秀的电影让你的眼睛湿润,而《药神》真正超越优秀的地方在于擦干泪后,我们跟着徐峥一起在后视镜里看见了众生的苦相,照见了自己的灵魂。
“凝视”是《药神》的一个核心表现方法,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各自的凝视时刻。
在福科的理论中这对“看”与“被看”的关系呈现的是上下级权利的分割。黄毛的首次凝视出现在他打劫吕受益的那场戏,直勾勾的眼神愣是把老吕给看蒙了。
后来黄毛被抓,在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还是用同样的眼神瞄准了程勇,嘴里蹦出一句:“你是为了赚钱”。观众通过黄毛的凝视点明了《药神》中最重要的一条逻辑:不以钱作为衡量标准来界定凝视的上下级。
思慧的凝视时刻也得到了充分表现。她本是夜总会的钢管舞演员,为了庆祝仿制药大卖,她跟着程勇一行人来到夜总会庆祝。男领班来喊思慧上场表演,却被愤怒的程勇用“巨款”砸到发昏,亲自上台子跳了一段艳舞。
镜头一个环摄,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男领班一人身上,男的跳钢管舞成了当晚的一道奇观。画面最后聚焦到思慧脸上,她正目不转睛盯住台上的舞者,嘴里大喊着:“脱裤子!脱裤子!”这一刻她眼中所见早已不是gay里gay气的领班,而是往日卖弄风骚的自己。
虽然噙着泪,她却不一定有多恨男领班。思慧真正凝视的对象是这个被金钱掌控,毫无善意的喧嚣世界。
更不用提刘牧师的凝视,看的是苍生百命;怂货一枚的吕受益对妻儿静静凝视后选择不拖累这个新兴的家庭;就连药贩子张长林都通过一场凝视,由黑洗白。
被捕后张长林接受审问,三个回合太极拳打下来还是不肯供出帮着卖药的程勇。这时镜头一拉,切换到警局监视器的屏幕,张长林正对着摄像头狂笑。这一凝视是对机关的质疑,是对情与法的拷问,是真正穿透墙壁直达体制内部的深切一眼。
主角程勇的凝视更多聚焦在自我,影片上来第一个镜头是程勇凝视着手中迦梨女神像的主观镜头。传说中迦梨女神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湿婆的妻子,为救苍生化身为迦梨女神与恶魔对抗。这个恶魔一旦流血,一滴血就会生出一个新的恶魔傀儡。为了打败他,迦梨女神不得不事先吸尽他的血液再与之战斗,而恶魔之血也使得女神陷入狂暴,愤怒的踱步震动三界。
最初的程勇是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印度神油店老板,兜里的票只比要饭的厚那么一点。他之所以供奉迦梨女神无非是看中人能吸血,他眼里哪有神明,只有钱财。
第二次表现程勇凝视迦梨女神是在吕受益病重之后,程勇来到印度为老友买药正巧遇上九夜女神节。路上开过载着迦梨女神和湿婆神像的板车,程勇再次和女神对视。
除了与迦利女神的两次深情对望,前前后后导演还给程勇安排了五次凝视。一次他从后视镜里看吕受益的妻子跪倒在地,车缓缓前行,视线却紧紧跟随吕妻,此刻程勇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离正确的方向越行越远;
他去看病重的老吕,遇到护士来清创,纱布揭开是老吕身上血淋淋的创口,程勇终于直面了这些年他敛财的行为给病人造成了何等的创伤……又是一次凝视。
还有几次与病友群群主会面,他想通过凝视展现权利,却被患者戴的一重重口罩设置了心理的屏障;以及最后法庭上陈词时程勇凝视镜头,仿佛是直接在和观众进行交流。
质量最高的一次凝视发生在程勇从吕受益家上香出来,门外熙熙攘攘挤着前来治丧的病友。导演只给这些群众演员安排了一个任务:看着徐峥。在这条长长的似乎永远走不完的通道中,程勇洞见了每个在场病人的未来,他们来此地不仅是与曾经的病友告别,更是提前看一眼自己将来的灵位。
买不起药,治不起病的他们也即将化为一张黑白照片,一段往生咒。每与一人擦肩,就是与死神打一次照面。于是程勇低下头不再去看,他终于无法再直视那具行尸般的自我。
相反,反派在影片中不仅没有凝视,导演还为他们的凝视设置了障碍。瑞华制药公司的两位发言人都戴眼镜,其中的高层更是佩戴有色眼镜四处亮相。眼镜这个道具不仅标识了他们“精英”的身份,更是为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心灵沟通(即凝视)形成了一道物理屏障。他们无法从别人身上看见丑陋的自我,自然也无法完成程勇般英雄的转变。
这里导演很巧妙地设置了一道障眼法。瑞华制药的医药代表几次出现的地点都相当蹊跷。两次在警局,分别先是和局长会面,后来连警方会议都参与旁听,甚至还插嘴调整作战方针。接着又在电视信号上出现,他在“健康之路”栏目慷慨陈词,仔细看栏目LOGO就会发现和央视的同名栏目异常相似。在影片尾声代表还与瑞士大使见面,一路他所出现的场合从地区到国家,最后上升到国际层面,明里暗里地讽刺人民的苦难与体制的腐败是脱不开关系的。
影片呈现的终极凝视是观众对于银幕的凝视。导演两次表现了从上海的浦西往浦东看的空镜,江那边是上海最贵的CBD,大陆金融发展最迅速的地块。物欲、拜金,让人不断地靠外在修饰来提醒自己“人”的属性,却几乎要忘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群居天性。人字一撇一捺彼此依靠,我不是药神的下一句应该是:我是个人。落难的时候需要依靠别人,顺风顺水的时候也得想着回馈社会,毕竟“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啊?”
它不一定是生理上那个病,穷也是一种病,搞基也是一种病,少数派也是一种病。病理正是这个世界没有同理心。《药神》看起来像在说陆勇的故事,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扮演着一个小角色。它之所以能超越优秀进入伟大殿堂,正是由于观众通过凝视它,撇见了自我的丑态。
㈤ 印度大天主母电视剧名字
印度大天主母电视剧名字叫《湿婆神》。
《湿婆神》的故事脉络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围绕湿婆大天和其妻子帕尔瓦蒂展开的。这部影视剧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众神之神》,顾名思义众神之神在这部剧集里指的就是湿婆大天。
湿婆大天是宇宙的毁灭之神,他毁灭一切不好的东西,所以是众神之神。但是众神之神也并非没有没有办错事的时候。
剧情简评:
这部剧的人物不完全是人性的,其中有一部分是超出人性的。因为国内的神话剧都是以展现人性为主,所以这样的一部印度剧也可说是别出心裁了。
但是确实也有非常雷人的点,那就是特效真的太多了,不真实的有种看动画片的感觉。主角们动不动就毁灭世界也有点让人想要吐槽,且820集的电视剧里有一部分真的非常的啰嗦。
㈥ 《恒河上的火葬场》你看懂这部电影了么
在两条独立的故事线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印度的社会现象,德维一线中,体现出社会对两性关系的保守以及官僚腐败,而在迪帕克一线中,则反映出种姓制度对社会造成的隔阂,但不管那条线的故事,都只是谈论,但不讨论,只有揭示,没有分析,并在最终汇集于主题,男女主角偶遇于恒河边,不但表现出一种高度的客观写实态度,更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状况的极大容忍和淡然,似是将一切问题都交由恒河代表的神灵去思考和解决。
恒河是影片中潜在的第三主角,不论是男主角谈情说爱的河上泛舟,还是男主角父亲在河边从事火葬场烧尸的工作,抑或是女主角父亲在河边进行孩子水下捞钱的赌博,它见证着爱情的诞生、死亡的到来,金钱的诱惑,一切的一切都在它平静流淌的河水中,互相转换,最终男女主角在河边相遇,一个轮回的结束,另一个轮回的开始,影片更像是一部关于恒河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