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丈夫得了抑郁症》,雅人叔和宫崎葵的温情诠释
这周要上六天班,源姐知道你们心情很不好。现在一起放松下,我们来聊聊一部很简单治愈的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雅人叔和小葵是源姐很喜欢的两位日本演员,之前二人在大河剧《笃姬》中的合作就默契十足,而在这部电影里,雅人叔扮演的丈夫和小葵扮演的妻子用细腻而生活化的演技再度传递出脉脉的温情。
工作和生活都很严谨细致的上班族丈夫干男患上了抑郁症,并一度想要自杀。漫画家妻子小晴为了丈夫恢复健康,甚至以离婚相逼威胁干男辞职休养。小晴一方面为了家庭生计,以两人在此期间的点点滴滴为素材创作漫画。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照顾丈夫,大而化之地营造家庭氛围,两个人就这样相互陪伴扶持,共同成长,最终走出阴霾。
细细想来,这是何其幸运的境遇,让敏感的干男遇到神经大条却又充满智慧和爱意的小晴,才能这样顺利地渡过难关。
影片中干男哭过很多次,源姐截取了两个片段,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请忽视源姐的渣截图,要体会精神!体会精神!体会精神!重说三!)
片段一:上班高峰,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男人就这样哭了。他甚至没有什么肢体动作,只是双臂紧紧地贴着自己的身体,这是内心经受着多么严重的不安和压抑才会像被捆绑住一样。而妻子的一句肯定,就可以轻易地让他泪崩,可见他又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片段二:哥哥来到家里做客,不理解他的病情,反而不断地说自己因为努力赚了钱,让家人过上了好生活。哥哥走后干男蜷缩在被子里,不断地自责。他感到羞愧、耻辱,而内心又充满了无力感。这些情绪,别人很难体会。
在这里,源姐只想说,对于抑郁症,真的请不要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要坚强”“你只是心情不好”,更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神看着他们,好像在说“你就是矫情玻璃心,其实根本没那么严重”。如果一个人因为身体和精神同时存在才能称作一个人,那么为什么我们只允许人的生理上出现疾病,而对心理上的病痛置之不理呢?
尤其是,当这个社会处处呐喊着“努力”时,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过那种即使拼命努力也仍在黑暗中摸索徘徊濒临绝望的心情?
压力是不可承受之重,生命亦是。
我们要做的,是接受,是理解,是共情,是肯定。
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每个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与自己相配的花儿啊。
其实影片把抑郁症的黑暗艰难略过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倒像是历尽千帆的淡然。对于现代社会的你我,是没有办法选择“不努力”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在荒芜中记得樱花一定会开,黎明也一定会来。
『贰』 十大治愈抑郁症的电影
治愈抑郁症的电影:《莫娣》、《海蒂和爷爷》、《幸福的面包》、《我爱你》、《白兔糖》、《岁月神偷》、《初恋五十次》、《菊次郎的夏天》、《天堂电影院》、《哪啊哪啊神去村》等等。
1、《莫娣》莫娣·刘易斯(莎莉·霍金斯饰)是一名外貌有明显缺陷的妇女,因为这个原因,她经常找不到工作,直到一位隐居的男士艾弗雷特·刘易斯(伊桑·霍克饰)聘请她做管家,她的生活就此发生了改变。
闲暇之余的她喜欢画画,并且笔下的作品极其富有生命力,慢慢地她会画画这件事被居民传开,并成为了当地知名的画家。而莫娣和艾弗雷特也互生好感,成为了甜蜜的情侣。
『叁』 抑郁期间 好电影推荐
片名叫做《丈夫得了抑郁症》,来自日本。
日本电影什么都敢拍,题材总是能出乎意料。至于日本的电影风格,大家都很清楚:永远慢节奏、永远小清新。在生活的日常中告诉观众道理,在每一个细枝末节的细节人让人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男主角是一个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普通中年男子,名叫高野。
每一天,他都需要乘着拥挤的地铁去公司,忍受这段过程中人挤人的糟糕状态,听地铁上人群各种各样对于生活的抱怨。
然后,再心急火燎的步入公司,听同事的闲聊、承受领导不讲道理的批评,开始日复一日枯燥的上班生活。
女主角小晴,则是个大大咧咧、毫无自我追求的漫画家。
因为丈夫工作努力,她可以比较悠闲的画画,马大哈的在生活中出各式各样的小乱子,最后等丈夫温柔的解决。
结婚这五年里,他们一直相敬如宾的生活着,就算是吵架,也能很快的和好。
这是影片最主要的故事背景,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亦是日本社会中普普通通的两个小人物。
一开始,他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么幸运下去,顺风顺水,偶尔经济上出现一些小瑕疵,那都不是问题。
但偏偏天有不幸风云。
在安逸的生活状态过后,丈夫高野出现了头痛、失眠、没有食欲、想要自杀的这些状态。
『抑郁症』这个严重的存在,就这样毫无预兆出现在两人幸福的生活中。
在这里,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让点点的印象非常深刻,发生在高野跟领导的对话之中。
领导特别淡定,甚至是有一点不屑:“这年头,谁不忧郁啊?别发牢骚了,快打起精神来!”
刚好印证了点点在文章开头说过的那段话。
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抑郁症的。面对得了抑郁症的人群,大部分人觉得矫情、不可理喻,完全搞不清楚问题有多么严重。
因为这个原因,导演选择了拍这部片子,并且专门请来了抑郁症精神病学家来担任电影的顾问。
从而让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情绪更加真实、更加温暖。
就拿影片中高野盯着很多垃圾看的镜头来说吧。
那是一个很长的固定镜头,高野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垃圾桶,半天半天没有动静。
在这个镜头里,高野内心“我跟垃圾一样没用”的情绪扑面而来,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却让众多抑郁症患者感同身受。
这类疾病的症状,向来是没有什么确切的呈现形态。
可能是不爱说话、可能是做一些奇怪的是事情、严重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与此同时,患者人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会对生活失去全部的希望,同时,特别渴望得到身边亲人朋友的理解和扶持。
在这个故事中,妻子小晴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最好。
赞同丈夫辞职,把生活的重担全部放到了自己身上;陪丈夫做他想做的每一件事情,在清晨拥挤的地铁上感同身受的安慰丈夫:“过去的你一直坐这么拥挤的地铁,真的是辛苦你了。”
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治愈方式,有的,仅仅是夫妻、亲人、爱人之间永远炽热的爱和从不逃离的陪伴。
试图用这样笨拙的方法,找回丈夫的健康。
再之后剧情发展是什么,点点不再以透露。唯一能够告诉大家的是:这部电影足够温暖,也足够治愈。
在这个故事中,你能深刻体会到抑郁症患者残酷的生活状态,也会因为那些不放弃他们的人而感动得泪流满面。
你得以了解这类疾病最真实的面貌,也会感叹『相互扶持、以爱温暖』的神奇力量。
毕竟,抑郁症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直面它的勇气,没有愿意陪抑郁症患者共度难关的人。
『肆』 有哪些适合抑郁症患者看的电影
我推荐以下三部:
1.《丈夫得了抑郁症》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很感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更是一碗心灵鸡汤。提起“抑郁症”,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而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对于不了解“抑郁症”的人来说,可能会认为它比较可怕,但是如果你真正了解它,就会用平常心来看待了。
2.小王子,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本书籍,电影也正是根据书籍拍摄的。这部电影,非常适合那些因为感情和迷茫的患者去观看,它会让你明白,什么是爱情,正确的爱情,它会让那些迷茫的人明白,你真正的追求是什么,它会让你回首,你一路走来的经历,让你明白这一切。
3.搭错车,这部电影,强烈建议那些因为家庭原因导致医院的人观看,并且最好是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臣当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直接看哭了。这里我要告诉那些患有抑郁症孩子的家长,你们不仅要带孩子观看,更要在生活中多多的关心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庭,对抑郁症的治愈非常有好处。
人无完人,月也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悲伤,放开心态,积极面对,快乐就会常伴你!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好的影片能够对人性进行剖析和揭露,能够对心灵进行引导、启发和鼓舞。影片人物独特的个性、生活态度、内在动机和意向会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观众会通过影片感悟自己的情结、心理问题和内心需要,从而使他们看出自己内心和生活的问题,激发起对人生的认识和领悟,从而获得认知上的改变,获得心灵深处的释然和解放,这也是心理电影帮助人们自我疗伤的原因。
当我们疲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可以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永不妥协》、《百万宝贝》、《钢琴别恋》等影片;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别人无法触及到的悲伤,当我们想要释放内心的悲伤情绪,可以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燃情岁月》、《情书》、《阿郎的故事》。
适合抑郁症倾向及患者人群的电影有《忧郁症》、《一念无明》、《丈夫得了忧郁症》(日本)、《蓝色情挑》(法国)、《美丽人生》等。
特别是《蓝色情挑》,是由法国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连续拍了《蓝》《红》《白》三部曲,其中《蓝》要表达的主题是自由。在电影中,女主角朱莉的家庭非常幸福:丈夫是著名的作曲家,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在一次突发的车祸中,丈夫和女儿都死了,只有她一个人活了下来。由于突然失去至亲,朱莉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她觉得活着没有了任何意义,不久就出现了抑郁反应。电影细致地表现了她陷入抑郁状态后的挣扎,以及为了重获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主动性控制能力——重获心灵自由——而做的各种努力。当一个人陷入抑郁时,心灵仿佛进入了牢笼。四周一片黑暗,无法动弹,生活变得毫无意义,内心处于非常束缚和不自由的状态。摆脱抑郁情绪,重新体验生命中的种种鲜活,让生命流动起来,这就是自由。《蓝》所描述的,就是朱莉走出抑郁,回到有意义的生活的整个过程。
本人首推一部豆瓣高分治愈电影,特别真实,没有一点造作和说教鸡汤……[丈夫得了抑郁症]。
生性散漫神经大条的妻子用自己温暖的爱慢慢治愈了严谨认真甚至有些强迫症感觉的丈夫,整部电影都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爱是治愈抑郁症最好的灵丹妙药。男女主人公尽管性格差异特别大,但都深爱着对方,最终由一个一直被男主保护的小女生成熟成长,用自己的爱和陪伴理解治愈了男主的抑郁症。在当下这个女出轨男家暴的爱情快餐时代,看完这部佳作,让我们不禁从中明白了到底什么才是美好的爱情。
『伍』 适合抑郁症看的电影
推荐一部日本电影《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津奈木抱住了宁子:其实,我真的很想,更加理解你。
宁子的OS:大概,我们真的相互理解,只有那么一瞬间,但就是这一瞬间,让我得以存活。
在夕阳般的霓虹灯影里,裸体的宁子,翩翩起舞,她脸上带着笑。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是一部非常情绪化的电影,而情绪是很私人的体验,这也决定着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我们都知道也都相信,爱在人生中的意义,但爱的重要性极致是什么呢,不外乎就是片名说的,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一方面,这世上谁离了谁都能活,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了爱,活着也无异于死去。
你琢磨下,这两者并不矛盾。
『陆』 从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看抑郁症
网络公司上班的髙野干夫和漫画家妻子小晴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小晴生性懒散,随遇而安。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丈夫干夫。干夫是一个做事认真、苛求完美的人,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干夫最终被确诊为抑郁症。面对疾病小晴不离不弃,积极鼓励丈夫辞职休养,并主动承担起生活的重担,最终两人相互扶持、勇敢带病生存、找回了久违的快乐...
以上是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的剧情,它于2011年上映于日本,是一部以抑郁症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其实,在心身医学科门诊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干夫和小晴的身影,疾病虽相似,但每个人面对疾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看到这部电影时非常有感触,感触会有人如此细腻、真实地去拍这个题材,会有人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为了不让这部电影沦为一碗心灵的鸡汤,我们也可以从疾病的角度多一些思考:
思考一:抑郁症像心灵的感冒,是谁都可能得的病?
影片中医生为了安慰干夫说“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灵的感冒”,为什么说是心灵的感冒呢?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近十年来患者增速约18%,更有预计说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所以,抑郁症已经成为精神疾病中和感冒发病率相差无几的病症。你觉得它离你很远,其实它离你很近,当我们心理的免疫力下降时也会来一场心灵的感冒。
思考二: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典型特征:简单来说就是“三低三无三自”,“三低”是指: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无”:无助、无望、无用,“三自”:自责、自罪、自杀。电影也用十分细腻的情节为我们呈现了一些症状:
1.心境低落情:抑郁悲观,感觉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喜欢独处,有时候会莫名的伤感。
2.意志活动减退: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
3.思维迟缓,行动缓慢,认知功能损害,不能胜任工作和生活。
4.躯体症状: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等。
5.有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感到生活中的一切,甚至生活本身都没有意义,以为死是最好的归宿,但同时又想到自己的家庭离不开自己,或自己的离开会使亲人感到伤心、难受或觉得世上还有值得留恋的东西,下不了死的的决心。
思考三:背痛、头疼也是抑郁症的表现?
影片中主人公干夫就“背痛”专门询问了医生,在心身医学科也有不少患者问过这个问题。说到抑郁症,人们往首先往想到的是情绪低落、患得患失等精神症状,其实躯体上的不适在抑郁发作时也很常见。流行病学研究指出,疼痛与抑郁有着高达30%~50%的共病率,且二者呈互相加重的关系。例如,临床上观察到,许多抑郁病人在主诉中经常抱怨身体疼痛,部分抑郁病人不会报告悲伤情绪,反而强调其躯体症状[1] 。躯体不适的主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尿频、尿急、便秘、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这些疼痛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游走的,有的疼痛较轻,有的难以忍受。比较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因疼痛而就诊于综合医院,并且被诊断为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 。
思考四: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有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避免与抑郁症患者接触;有57.5%调查对象认为,抑郁症是个人软弱的表现;有41.1%的调查对象认同大多数人认为抑郁症不是真正的疾病[3] 。
你会怎样看待抑郁症患者呢?下面我们结合影片看看不同的态度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也许会让你思考很多。
1.抑郁症不是病:
干夫得知自己确诊抑郁症后,鼓起勇气向主管请假,主管说:“工作那么忙,大家差不多都抑郁了”并进一步给他施加了更多的工作压力。随后干夫走到天台,绝望地说“我做不到啊...”我想,这个“做不到”有两层意思:一是对超负荷的工作做不到,二是对结束生命就此一跃而下做不到。如果在你身边有人因抑郁症而有求于你,请不要敷衍他们,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2.抑郁症是软弱的表现:
哥哥专程来探望干夫,他自带优越感地述说了自己为家人所做的不懈努力,鼓励干夫要为了家人努力康复,毕竟男人是一家的顶梁柱...结果哥哥的话像大山一样压下来,干夫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其实,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讲道理带来更多的是伤害而不是帮助。我们总是道理讲的太多,倾听的太少。我们都渴望表达自己,向别人展示自己,而忘记了对面也是一个想表达、想获得关注和理解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啊!
3.你可以不努力:
妻子小晴在干夫得了抑郁症后认真学习抑郁症知识,从生活上、精神上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陪伴与宽容。她以“不辞职就离婚”为由果断让干夫在家休养,告诉干夫“如果不想动就不要动,不想努力就不要努力”。她自己也一改往日的懒散,主动出去挣钱维持家用。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会大声恳求:“我的老公得了抑郁症,请给我工作”...最终,在小晴的耐心陪伴与鼓励下,干夫的抑郁症慢慢的好转,虽然有时候会复发,但他已渐渐的恢复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影片最后干夫表示坦然接受自己并没有痊愈的现状,他认为生病并不是羞耻的事,任何时候能用最真实的状态去生存都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是啊,真正能完全治愈的疾病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是带病生存呢?同理,一生中真正能解决的问题又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是与问题同行呢?疾病、问题的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看待疾病、问题才是问题。很多时候,带病生存、与问题同行才是对生命最大的积极。
『柒』 推荐一部日本爱情电影
日本爱情电影如下:
《丈夫得了抑郁症》
简介: 婚后五年,在某网并尘嫌络公司上班的髙野干夫和毫不卖座的漫画家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干夫为人纤细,一丝不苟,习惯每天早上做便当,按照不同日期搭配便当的奶酪和领带。但是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干夫看似平静的内心渐渐失衡,他甚至一度企图自杀,经问诊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了抑郁症。
一向每天做便当的丈夫突然对妻子说便当不会做了,妻子这才回忆起近几个月有点反常的丈夫,经常背疼,头发也会翘起,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这天丈夫来到了医院,诊断出是抑郁症。
妻子让他离职在家休养。可他说公司刚被裁员,会忙不过来,而且他还要负担整个家庭的开销,因为妻子的漫画并不畅销。为了不让妻子画漫画有负担,一直默默承受巨大的压力努力工作。
妻子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就用离婚逼迫他辞职。在丈夫离职的最后一天,妻子想陪丈夫去上班,在拥挤的电车上,妻子终于理解丈夫一直以来承受了的压力,突然好心疼。此时的丈夫不管周遭放声痛苦,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场合释放压力。
离职后的日子,丈夫永远睡不够,妻子安慰他总比失眠好吧!开不了口讲话,妻子安慰他那就不讲。在妻子的鼓励和帮助下,抑郁症有所缓解,不过病症时好时坏,而此时的丈夫早已做好了长久抗争的准备。妻子也有了想画的东西,将丈夫作为漫画素材,还因此发行了单本书籍,对于她来说也是一大突破。
影片娓娓道来身患抑郁症的绝手丈夫和妻子的日常,感动温暖平静,细腻的日常却很有力量。抑郁症也可以说是“心灵感冒”,每个人都有患上的可能性。患者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折磨兄氏。这部影片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希望大家能够给予他们温暖与爱意。
『捌』 有哪些以抑郁症为主题的好电影
讲述抑郁症的电影不少,我最喜欢的推荐给您!
这部日本电影,有日式一贯的小清新和细腻。
女主角小晴,平时大大咧咧、毫无自我追求的漫画家。丈夫是个很温柔的上班族,在安逸的生活状态过后,丈夫高野出现头痛、失眠、没有食欲、想自杀的这些状态。
经过检查,原来得了抑郁症。
电影是根据真实经历撰写的漫画改编的 ,讲述了丈夫高崎患抑郁症后,太太晴子陪伴他渐渐走出低谷的故事。影片画面干净而温暖,没有跌宕起伏的催泪情节,但全程让人沉浸在角色的每个时光里倍受触动,看完后,更 让人正确的认识和接受: 抑郁症,发生在别人或自己身上的可能性。
妻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成长了,首先赞同丈夫辞职,把生活的重担全部放到了自己身上;再陪丈夫做他想做的每一件事情,还在清晨最拥挤的地铁上感同身受的安慰丈夫:“过去的你一直坐这么拥挤的地铁,真的是辛苦你了。”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治愈方式,可能有的,仅仅是夫妻、亲人、爱人之间永远炽热的爱和从来没有逃离的陪伴。
晴子就试图用这样笨拙的方法,一步步的找回丈夫的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