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国内为什么不上映日本电影
扩展阅读
高智商的学生的电影 2025-08-29 08:11:57
2018年5月份儿童电影6 2025-08-29 07:58:51

国内为什么不上映日本电影

发布时间: 2023-10-09 01:58:28

⑴ 为什么引进日本片总是不成功

首先,每年国内公映的外国片都是有数量控制和国别份额的。

引进片就分两种:分账大片和批片。
前者一般都是好莱坞大片,基本都算美国的,所以是目前五大studio盯着进出口要名额,华纳、迪斯尼、索尼一般都是大户,环球、派拉蒙相对少一点,环球最近最出彩的就是速度与激情5吧,派拉蒙这两年也就主要靠变形金刚。。。
也有个别非美国片,也能做成分账大片的,法国有过几个,如果没记错《郁金香芳芳》可是走分账大片,《Fly Boy》曾创分账大片的国内票房最低记录,具体不记得了,几百万吧。。。

问题问的宫崎俊电影,归日本片,还是动画片,一般说来,都应该算批片。
分账大片原来一年20部,几个studio玩命抢指标,批片原来也是一年20部,据说现在增加到30部,但要分国别,基本所谓欧洲大国最多三两部,其它电影小国,偶尔能轮一部就不错了。

但今年3月19日,WTO官司中国输了之后,对中国引进片市场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晰,主要至少我还没看到任何官方文件或者报告,甚至是详细报道说明这事,比如说指标和额度有啥变化等,所以2011年引进片和批片指标数量,我还真不清楚。

除了上面两类引进片,这两年还多出一种引进片,叫“特种电影”,说白了,就是3D片。
原则上,3D引进片是不占上面两类指标的。
所以,技术上,每年引进片总数现在肯定超过40部了。


因为题材敏感,《日本沉没》最后时隔一年半后,最终国内低调上映,没有任何宣传,据说几十个胶片拷贝地区轮流发行上映,最后居然4000多万票房,大赚一笔,只是资金成本有点高,整体性价比其实并不能说太好吧,毕竟拖太长时间了。
而《翡翠森林》在中影这个关口,就直接以啥啥理由,具体理由忘了,其实也不重要,不让引进,就不让引进,还去问为什么嘛?反正结果就是审查不过,发行公司跟片方TBS解释,退片。

中影有时候让某个引进片不过,不是从政策角度,而是从市场角度,他认为没市场,就会建议你别干这事了,浪费名额。这很难说对或者不对。
就像中影对引进Pixar动画片(别说日本动画了,好莱坞动画又怎样)一直不感冒,因为的确在WallE之前,Pixar动画片在国内都两千多万票房,无论是赛车还是海底还是玩具各种总动员,而到了WallE更逗,据说中影因为前半小时没台词,说小朋友看不懂,直接给pass了。谁说Pixar动画是只给小朋友看的呢?
这事直桥袭到3D的《飞屋总动员》给改变,当然也有之前《功夫熊猫》的功劳,国内市场再也不能小瞧好莱坞动画片了。

但,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影院的市场,目前还是空白。
之前,似乎引进过几部《机器猫》和《柯南》大电影,一般都是经过一系列运作后,成功地比日本晚正好一年上映,结果就跟《日暮》上映时,售票员还提醒观众,说这不是《日暮2:新月》,是第一集。
前一阵我去看国内上映的最新一集《柯南》大电影的时候,跟老婆一起,看到大半,老婆说,哦,这集我看过。。。回家查了才知道其实是去年在日本公映的一集《柯南》大电影。。。

这是日本动画电影在国内引进的现状。

宫崎俊最新这部《偷东西小玩意》(名字记不准确——经大家指正中文片名应为《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是在香港看的,片子真好,结尾真棒,意犹未尽,但说实话,以国内发行经验来看,这片也不见得在国内有票房。
即使国内宫崎俊知名度很高,但要转化成观众购买力,还需要一个宣传和市场推广的过程,所以都不好说。

⑵ 为什么现在国内电视台基本上不播日本动画了

大家在观看动漫的时候一定都知道,我国所能够看到的动漫大多数都是国内自己制作的动漫,很少能够看到国外尤其是日本的动漫,但是在很多年之前,其实日本的动漫在我国的电视上也是有很多经典的动漫,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基本上在电视上已经不会再看到日本动漫,为什么在国内的电视台上基本上不会再播放日本动漫了呢?

⑶ 为什么内地的电影院不上映日本的电影啊台湾和香港都有上映啊

引进国外的电影每年是有名额限制的,
题材是需要通过国家广电局严格审核的,
而且也要根据观众市场来决定引进与否,
香港电影就是我们的中国电影,上映很正常,
台湾电影是很少引进内地的。

⑷ 为什么日本的电影在中国不能上映

这是广电总局不许的,只有极少数可以放,因为国内动画产业落后,需发展空间,而且毕竟文化有差异,害怕日本利用动漫来扭曲历史。所以看似不尽人意的做法,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