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影评5篇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电影于一个叫<谁是百万富翁>的节目拉开帷幕,节目性质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赢得百万奖金,结局是奖金的得主是一名来自贫民窟并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一名年轻人。我为大家带来几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一
切入电影的第一幕,警员暴力的逼供行为便开始让人为之震撼也谴责。面对着电刑的威胁,本剧的主主人公Jamal不得不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个个的故事,更是让人看到了印度现存的人性的残酷与无情。
全剧讲述了一个来自孟买的街头青年Jamal,因被怀疑节目中作弊,遭到了印度警方的审问与折磨。在解释为什么能完美答对每道题的同时,JamalMalik的生活也开始让我们所了解。原来,Jamal和他的哥哥舍利姆曾因宗教冲突而失去了母亲,于是,他们和一个叫拉?卡的女孩一起进入了一所孤儿院,每天以乞讨为生。但孤儿院的负责人却想弄瞎他们的眼睛以增加乞讨收入,于是在危难之时,哥哥舍利姆冒险将弟弟就出,却在爬火车逃跑时放开了拉?卡的手从而也她失去联系。之后,兄弟俩用尽了各种方法谋生,赚的了许多的钱,但Jamal对拉?卡的思念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最终,他说服舍利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卡。但命运让他们在相遇后一次又一次的分离,而拉?卡也不幸的被舍利姆卖给黑帮老大以巩固自己的权利。面对现实,Jamal参加这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希望拉?卡能看到看到他。最终他成功了,他用真诚与善良感动了警长,获得了其信任。从而能继续参赛。而舍利姆也突然幡然醒悟,给了拉?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去找贾马尔。最后一个问题是“请说出三个火枪手的名字”,Jamal并不知道,于是他使用了电话求助。接听的却是拉?卡。虽然她并未答出问题,但却给我Jamal精神上的鼓励。或许正如电影结尾所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于是Jamal最终赢得了比赛,与拉?卡忘情拥吻于火车站。此时沙里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与黑帮老大同归于尽。
电影演到这里就结束了,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让我们想到了昔日的中国,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无情的人性,这一切,被导演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中,主人公命运的发展,《三个火枪手》这一故事的贯穿,事全剧有了一种传奇色彩,同时让人对于“Itiswirtten”表示了赞同。
在我看来,全剧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首先,主任公Jamal代表了善良真诚,面对挫折永不放弃的一类人。在种.种残酷与凶恶面前,他没有退缩,他从未忘记他们在危难之时放开了拉?卡的手,因而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永远没有放弃自己寻找拉?卡的想法。而Jamal的哥哥舍利姆则Jamal的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他为了金钱,卖掉了弟弟好不容易得来的签名;为了利益,他欺骗了弟弟,将拉?卡卖给了黑帮老大;为了利益,他做尽了坏事。但他却有着自己的价值观,有着自己的思想。面对自己唯一的亲人将被弄瞎双眼,他冒险救出弟弟。为了弟弟和拉?卡的幸福,坚定的选择的以死来换来他们的幸福生活。对于主持人这一形象,他象征着有权有势的人,他因为自己的地位,因为可以去侮辱别人,去污蔑别人。而这一形象,将印度的阶级歧视反映的淋漓尽致。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电影中的一段情节:警长说他相信了Jamal,以为他太诚实,可有一点让他有些动摇,那就是Jamal是个生长在平民窟的人。
全剧讲到这里,已让我们震撼了太多太多。想想我们生活中。拐卖儿童,等级歧视依旧存在。或许,这部电影的最大价值,便是让人们的心灵从此醒悟。而这,也正式电影最成功之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二
前些时候经朋友推荐看了一部获得奥斯卡大奖印度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原来一直认为印度电影内容也比较单一,大都以爱情为主题。一般是以歌舞为主,从头唱到尾,从头跳到尾。但这部电影却改变了我对印度电影的看法。它叙事流畅,悬念从生,惊心动魄,引发人对社会现象的更多思索。这部电影不仅客观再现了印度社会现实,而且通过杰玛的坎坷人生经历、悲惨心酸的故事、跌宕起伏的遭遇,对“人性”做了深刻的诠释和演绎,我想,这正是电影打动人心、感动世界的地方。正如影评人所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
主人公杰玛为了生活,为了理想,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为了伙伴可以在出逃后重回火坑苦苦寻找,为了所爱的人可以不管时空、环境发生什么改变,他都不放弃。杰玛最终赢得千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贫民窟长大的他不因财富而变,而是继续苦寻朋友和爱人。他虽然是平常人,但对理想和追求不放弃;他跨越贫富两重天,但依旧那样友爱、善良、厚道。
片中男二号杰玛的哥哥舍利姆与杰玛的性格截然不同,他相信适者生存。他有救杰玛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敢,也有出卖友人的贪婪和残忍,在常人看来,他代表着社会中的现实派。但在最后一刻,也被杰玛的执着所打动,将自己埋在肮脏金钱中,从容赴死。这一画面很有现实性。告诉了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世上有比金钱更有意义的东西,那就是“人性”。
影片中的众多人物虽是平凡,却栩栩如生。拉提卡也是贫民窟的孩子,经历坎坷,虽然与杰玛重逢,但逃亡换来的刀疤实在让人心颤,画面令人难忘。那个被黑社会挖了眼睛后成为乞讨工具的孩子,当杰玛回到孟买找到他,给了他一张钞票时,他通过摸、吻确定了这是真的一百美元后,说:“杰玛,看来你现在是大人物了,我为你高兴,你很幸运逃了出来,而我比较倒霉。”这个孩子的善良和达观让人感动。
另外,影片的电影语言运用得朴实,人物的特写、情景的创设、场面的造型都与故事、人物、环境的跌宕起伏相得益彰。一部好电影,能长久给人们留下记忆、留下镜头和画面,不是很容易的,可见导演的独具匠心和深厚功底,奥斯卡就是不一般,艺术水准就是不一般。
好的电影如同艺术珍品,它会被人们所珍藏,而且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三
印度,本来在我心里是个梦幻如天堂般的地方。因为那是古代的西天,如来佛的所在,遍地莲花,步步庙宇,人人虔诚。但看余秋雨的一本记录旅行的书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飘着死牛的恒河中人们在早起沐浴,一边用树枝刷牙一边咽下刷牙的水和泡沫……之后还有关于印度的很多报道,让我不再对那个地方充满敬仰……
以后陆续看到了很多印度的电影。宝莱坞的歌舞片,大都在艳丽的色彩、张扬的表演和简洁的叙事之外没有太大的感觉。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我看到了不是那么艳丽的影像,不那么造作反而很真挚的感情,觉得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对于导演和表演者,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主题音乐。
成年后的男主角朴实而真挚,尽管他一直很悲惨。电影中借着他为爱参加电视节目的线索,展现了他悲惨 但一直很真挚的人生。让我想起印度的莲花,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无数的莲花因人们向善的心而出水、绽放。他,就是在已经不在清澈的恒河中绽放的莲花……如果非要形容的话。
故事其实简单,但叙事方法把简单的故事渲染的丰富、曲折。叙事线索有三条,参加电视竞赛的男主角;警局里解释自己没有作弊的原因;闪回中展现的悲惨经历。贫民窟的脏乱差和男主角在类似淤泥中不染纤尘的成长和对爱情的虔诚执着,构成了影片的整体情节冲力。
印度影片中的爱情都很真挚,也许跟印度的宗教有关系。即使印度的宗教问题复杂,即使印度的社会问题复杂,即使印度的女性生活的十分悲惨。但印度给人的感觉,总还残留着对命运真挚期盼。儒释道里,佛家讲究宿命和轮回,命运总是事先安排好的,并且会不断的轮回,只有真正成佛的人才拥有“极乐”的权利。这也许是很多印度人仍旧给人纯真感的原因。
音乐一直给人很确切的感觉,最后的歌舞是印度的特色,使用的很巧妙,舞蹈中穿插人物介绍。让人觉得不带歌舞反而不像印度电影……
影片导演说,自己之前没到过印度,不了解印度,但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印度的文化。确实是这样,悲惨而真挚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人在现实感的基础上认识印度之后,还有对爱情、人性的感动在里面。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四
电影于一个叫<谁是百万富翁>的节目拉开帷幕,节目性质是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赢得百万奖金,结局是奖金的得主是一名来自贫民窟并且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一名年轻人。
电影开头以一群孩子在贫民窟玩耍作为铺垫,同时用强烈的视觉拍出贫民脏、乱、差的环境,同时通过讲课的细节,“长官,你找我?”进一步说明他们的文化不是广泛的学习而是为了生存学习,侧面说明他们的知识匮乏,为这位来自贫民窟年轻人知道答案作出强烈的反差,此时又深刻绘出周围人不信任的嘴脸。
如何使他成为一名百万富翁?
答:经历 善良 初心 感情
他从小的经历解释了每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些经历并不是快乐的和幸福的。例如,第二个问题答案的背景是贫民窑发生暴乱,母亲离世。这些痛苦的经历从而使他印象深刻,也暗喻了贫民窟生活在最底层人民的心酸与不易。在他每次回答正确时,他同时也说自己并不想再一次将痛苦的往事从拾,宁愿不知道正确答案,只是因为那些问题都是他真真切切的经历。
母亲去世后,他的善良再一次震撼人心,当所有亲人离世与房屋都被摧残后,他承担起责任,在一次暴雨天中她援助了另一名失孤的女孩,他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同时为后来的感情铺垫。
初心。在成为富翁最后一刻,主持人在镜子上写出答案,已有答案的他该如何抉择,是富有还是一无所有?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他人生取向的选择,是选正确答案还是坚持自己?最后,他没有选主持人的答案。结局却反转,主持人的答案是错的,是为了考验他,他坚持了自己取得了胜利。实际上,最后是他纯洁的内心使他成为百万富翁,这才是人生最精彩的一幕。
爱情。他一直从未放弃寻找他的女孩,在他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女孩却已成人妻,他想带她逃离那个冰冷的牢笼,却被女孩反问“我们离开了靠什么生活?”他坚定回答 “爱情”,那种真情的流露,那种久别重逢使人潸然泪下,参加节目也是因为不管何时何地,女孩都能看到他。
—“I love you”
__ “ so what? It is too late.”
最后,2000万的问题结束,电影结束,兄弟不同命运结束,一切结束,问题 回答正确!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五
一直一直,很想写下我自己的观后感,但可惜本人才疏学浅。断断续续地写了下来。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了生长在印度孟买贫民窟贾马尔的奋斗史,故事就在一个又一个提问和悬念中展开。美丽的异国风光,喧嚣的生活场景,凄美的感情脉络,贫民与黑帮的对抗,纯真与伪善的交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贫民到一个百万富翁的真实生活。
记得金庸曾说过,小说中傻小子中奖、赢好运的故事,最有看点。然而,在贾马尔的身上,我们看到的远不仅是好运从天而降的闹剧,像一杯浓烈的咖啡,让人回味许久,还留有苦涩后的甘甜。贾马尔是纯真的,为了一个崇拜偶像的签名,想出奇招跳进粪坑;贾马尔是仗义的,为了自己的伙伴,在逃出黑帮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伙伴;贾马尔是专一的,为了心爱的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追求爱情的梦想绝无改变。然而,贾马尔饱尝生活的艰难,失去亲人的痛苦,依然充满热情;贾马尔经历宗教的血腥冲突,残酷的丐帮生活,仍然坚强应对;贾巴尔面对黑暗的势力,面对现实中的冷漠,从未屈服;贾马尔追求纯真的理想,追求忠贞的爱情,从未放弃。最终,依靠生活阅历而获得的知识,答对了所有的题目。他的成功,虽然有太多的违反常规,有太多的不可思议,甚至是无人相信的传奇,但正因如此,受到了全印度人民的关注与喝采,在令人炫目的舞台上,在一片欢呼声与唏嘘声中,成了一个笼罩着神话光环的英雄。
贾马尔是平凡的,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没有惊世骇俗的举动,但却创造了不凡的奇迹。永不放弃的执着,永远闪耀着动人的光芒。许多的不抛弃、不放弃。这些品质与贾马尔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坚持不懈的追求,永不放弃的执着。
现实中的我们,美好的理想,未来的希冀,谁不曾经有过?在不知不觉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浮躁,庸庸碌碌,我们难道不应为之惭愧、警醒吗?是什么让我们放弃了当初的梦想,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最初的纯真?当贾马尔赢得大奖后,全印度人民为他欢腾跳跃,因为他的成功寄托了无数人的梦想,几乎是一个传奇与神话。而此时的贾马尔,怅然坐在一个角落,那种神情,淡然中透露着坚定,深沉中蕴含着凄美,让我感受到震撼的力量。
2. 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好看在那里
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主人公都有一个故事,且都是实实在在的贫民生活的故事,
贫民在地球上比较多,我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其中有我们生活中故事,所以好看.
3. 急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600字,其中要有电影片段和对其的感受
印度电影就是横扫奥斯卡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刺痛了我稚嫩的小心灵,当场失态。
刺痛我心灵的场面是黑社会残害小孩子那一幕,虽然当时让我惊声尖叫,后来倒不是印象特别深,真正让我回味的是电影中展现的人物与时代的宿命,包括他们的人生和爱情,电影把一切归为宿命(It's written)。
故事用倒序和插叙的手法,讲述了贫民窟里走出的三个小孩子的成长和归宿。他们是哥哥萨利姆,弟弟贾马尔,还有和他们一起漂泊的小女孩阿缇卡。
手机客服中心的勤杂工小伙子贾马尔参加电视问答节目,并且一路过关,眼看就要拿到最高奖金--2000万卢比(大概三百万人民币),主持人诬陷他作弊,他被警察逮捕并使用殴打和电刑逼供,他不肯屈服,并且完美地反驳了针对自己的诬陷,最终警察只好让他继续参赛并赢得了最终大奖,成为了贫民窟走出的百万富翁。
事实上,他真的没有作弊,因为那些题目的答案恰恰都是他惨痛的底层人生经历教给他的,每一个ABCD的答案背后都是穷人的血泪和艰辛。是生活的磨难让他无意中得到了通向2000万卢比的钥匙。这都是命中注定。
萨利姆和贾马尔在幼年失去了母亲,那是因为一场民间的仇杀,他们的母亲如同一片落叶一样消失了,可能每天这样的死伤都有无数,不是什么大事情,警察也不会过问,但是尚在童年的兄弟两人的命运就从此颠覆了--以前那种虽然贫穷但还安定的贫民窟生活也变成了奢侈,互相都成了对方唯一的亲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流浪。流浪中,他们结识了阿缇卡;流浪中,他们险遭黑社会毒手;流浪中,他们学会了生存和欺骗;流浪中,他们分道扬镳。他们几经悲欢离合,最后萨利姆投身黑帮,死于非命,阿缇卡被黑帮毁了美丽的面容,贾马尔和阿缇卡经历了无数苦难终于重逢,贾马尔深情地亲吻阿缇卡脸上的刀疤,亲吻命运赐予他们的苦难和相聚。
这部片子没有强调对与错的概念。
如果说萨利姆是走错了路,他加入黑帮,杀人如麻,为了取悦黑帮老大把弟弟的恋人阿缇卡出卖给他,在阿缇卡逃跑被抓回时还恶狠狠地在她脸上留下了永远的刀痕...但是他又有什么错呢?从小学没有上完就开始流浪,这样弱肉强食的逻辑不正是来自于“社会大学”吗?一定说他有错,恰恰是他背叛了黑帮,良心发现地放走阿缇卡,让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把小孩子弄残废乞讨牟利的黑社会,对于面临生命危险求救的小孩说“滚”的警察,误导和诬陷贾马尔的主持人,还有没有任何证据就把人抓回去上电刑逼供的警察...他们干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良心谴责,仿佛就是日常工作一样。像警察说起贾马尔被电刑逼供吐血,还调侃道:“联合国特赦组织要被这里的人权吓得屁滚尿流了!”完全是一副习以为常的语调。
可见这些是社会的常态--弱肉强食。没有什么“恶”的概念。所以贾马尔对于电视问答中印度国徽下面的文字“唯真理必胜”这样的简单常识都无法回答,因为他看到的印度不是这样“唯真理必胜”的。
相对善良的贾马尔、阿缇卡不也是从小一路诈骗为生吗?当然这已经算是可以忽略的小意思了。因为他们的“劣迹”都是为了维持不饿死的最底线。
影片把仅有的人性善良闪光点给了来自于这个世界之外的美国游客,尽管他们的国家在全世界发动战争制造孤儿,但影片中他们会给小孩子美元,会制止警察施暴,哪怕是警察施暴是为了他们效劳。这体现了影片作者幻想有外来的力量来改变这弱肉强食已经变成天经地义的印度社会。贾马尔能够说出100美元上的头像,却不认识1000卢比上面的甘地头像,这就是作者对于两种文化、两个国家的看法--美国让人难忘,印度让人忽略。
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印度底层社会:主要场景是贫民窟,那里有触目惊心的垃圾,混乱的建筑工地,把穷人当成蚂蚁的警察,还有几乎不受任何制约的黑帮。外来的力量只能给它短暂地散播一些清新的气息,但却根本无法改变它的现状。
贫民窟的生存规则就是简单的丛林法则,强者在吞噬弱者,弱者在互相吞噬,在这个过程中周而复始,维持着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外界对此并不关心,他们在过着体面的生活,在享受印度的进步,并且尽量不和贫民窟的居民发生任何联系。
事实上,只有堆满垃圾,遍地黄白之物才是贫民窟吗?谁说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名利场就不是另一层含义上的贫民窟呢?在整个印度奉行的规则,难道就不是贫民窟的弱肉强食?推而广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规则难道和贫民窟有一点点的区别吗?印度臭名昭著的人分四等的种姓制度不过是把这种规则表达得特别明白罢了。
在这个意义上,哪里有资本主义,哪里就是贫民窟,这就是贫民窟的宿命。
看这部电影,如饮苦咖啡,大半杯下肚,感觉难以承受,只好加一点糖喝完最后的部分。
很多人对于加的这一点糖深存疑议。
一是贾马尔成了富翁,这当然很戏剧性,很不真实。但是作者都说了是注定的,既然注定又何必再追问?成为富翁是注定的,失去哥哥,爱人被毁容不也是被注定的吗?这本来就是贫民窟的宿命。何况我们同样也没必要追究阿甘能否成为富翁,没必要追究肖申克的秘道能否真的挖通,没必要追究007的运气是否真的那么好。
二是最后那段歌舞,看似八股文一样生硬,好听的音乐变成了我的手机铃声,对于这样一部深刻的电影是否累赘?愚以为不然,除了照应贾马尔曾承诺阿缇卡的“我要和你在月光下跳舞”,这段歌舞至少有三个作用:
1.让影片显得和谐一点,为导演洗脱一点愤青的罪名
2.让被垃圾、粪便、血腥、生离死别折磨了两个小时的观众喘口气
3.引人思索--以往电影中载歌载舞的印度人真的那么幸福吗?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可不看的电影,虽然它不够完美,但是它无与伦比。
4. 分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我有个习惯,众人在追捧某些影片、电视剧、节目的时候,总是不屑一顾,实在是对于时下流行的品味不敢苟同。当年,大学期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火了很久,学校的电影院也有放,可就是提不起兴趣。以为无非就是讲了一个印度的年轻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虽然出身自贫民窟,最后却有了自己的成就——以为是普通的凤凰男的故事。今天看了,才后悔,这种好电影我怎么才发现。
影片是用插叙的手法展开,很巧妙地围绕答题展开叙述。答题与在警察局的审问的插叙,这两个场景与过的生活的插叙,现实与回忆的交织,最后形成交集,融为一体。
Jamal,十八岁,没有接受过教育,参加答题挑战节目。因为问到的问题都是自己成长经历当中出现过的信息,Jamal一路所向披靡。被怀疑作弊,在审讯过程中,Jamal讲述了题目所对应的故事,自己的成长经历展示在了大家面前。
一、1973年的动作电影《囚禁》的主演是谁?
幼年时期,贫民窟。在Salim开的收费厕所,Jamal便秘不出来,影响了Salim的生意,流失了一个客人。此时,阿米达的飞机来了,哥哥为了报复他,堵上了厕所门。阿米达演的电影在脑海中回放,无奈,Jamal举着阿米达的相片,跳进了粪坑,满身污秽地跑找阿米达要签名。回头,哥哥把阿米达的签名照卖给了别人。像个小泥人一样的Jamal开心地举着阿米达的签名,这一刻,被小男孩的这种执着与快乐所感动。阿米达这个真实存在过的印度明星该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的吧,影响过一代人的偶像。
二、印度的国徽中有三只狮子,狮子下面写的是什么字?
警察5岁的孩子知道,阿米达却不知道。因为阿米达没有接受过教育,大概5岁的阿米达在跟哥哥穿街过巷与警察躲猫猫,逃学不上课,不知道三个火枪手的故事。
三、教义中描述的罗摩神,他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什么?
按理说,Jamal不会知道这个题,主持人念出题目的那一刻,意味深长地说,Interesting。可是,这个宗教问题,在Jamal童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生活的转折点。母亲在水边洗衣服,Jamal和哥哥在水里嬉戏。一列火车开过,母亲回头看了眼兄弟俩,忐忑不安。果然,一伙宗教徒冲过来,见人就杀。喊着让兄弟俩逃走,母亲遇害。一路惊慌失措,看到各种暴行,杀人放火。逃路的途中看到了宗教装扮的人,那一刻在脑海中挥之不,也就是题目所问到的。他们带上了另一个逃跑的女孩。
四、歌曲《darshan do ghanshyam》是由哪位着名印度诗人作词的?
salim跟Jamal,Latika在流浪过程中被人带乞讨。Maman教大家唱歌,以此为乞讨的手段。后来,Maman想弄瞎孩子的眼睛来得到最大的利益。Salim性格很强硬,成了Maman的得力助手。Maman让Salim把Jamal带过来,想弄瞎他的眼睛。趁Maman不注意,Salim袭击了他们,并带着Jamal和Latika逃跑。逃跑过程中,俩人没能让Latika跟上。后来,兄弟俩在火车上卖东西,偷吃的。无意中到达了泰姬陵,兄弟俩又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在此赚钱:当很菜的导游,说泰姬是出车祸死的,生孩子医院的路上出的车祸;偷游客的鞋子卖;给游客照相,带游客四处参观。最后,Jamal厌倦了这种生活,回到孟买,跟Salim到食品店工作,寻找Latika。
五、在100美元的钞票上,是哪一位美国总统的肖像?
在寻找Latika时,碰到了唱那首歌乞讨的文,瞎眼的文。Jamal给了文一百元的钞票,文问钞票上是什么样的人,经过Jamal的描述,文说是富兰克林。文说,“你被拯救了,我不太走运,这是唯一的区别。”文告诉了Jamal Latika 的下落。
六、是谁发明了左轮手枪?
原来Latika已经沦落到了烟花地,两个仍是小孩的兄弟俩挨家挨户地找Latika。终于找到了跳舞的Latika,可是被闻讯赶来的Maman堵住了,Salim拿出了枪,相信Manman不会算了,杀死了Maman,仨人出逃。
七、剑桥的情报部门在英国的哪座城市?
杀死了Maman之后,Salim找到了Javed作为靠山。找到Latika的那一幕,哥哥说,很性感。回到住处,Salim与Jamal反目,霸占了Latika。几年后,Jamal成为了话务员助理,茶水工,很能干的茶水工。找到了Salim的号码,兄弟重逢。
八、哪一位板球运动员是本世纪历史得分最多的?
Jamal问Salim,Latika哪了,哥哥说她走了,很早就走了。跟踪Salim,Jamal看到了Latika,成为了夫人,慑于Javed的淫威。Javed当时好像是在看板球,Jamal跟Latika说,每天早上五点在火车站等她。
这题Jamal不会,休息的空隙,主持人在厕所的镜子上面写上了B,Jamal半信半疑,并且不想答对这题。掉了两个错误选项之后,剩下的
B和D,Jamal选择了D,出乎意料地对了,获得了一千万的奖金。
终于,Jamal在车站等到了Latika,可是被追来的哥哥带走了,并且划伤了脸。
九、在亚历山大·大仲马的书《三个火枪手》中,其中两个火枪手叫做阿托斯和波托斯,第三个火枪手的名字叫什么?
警察相信Jamal的故事,因为很真实。警察问,为什么承认杀人的罪行来洗脱作弊的罪名。Jamal说,别人问我什么,我就答什么。
很精彩的一道题目,与小时候逃学时候上的那一课相呼应。可是,Jamal不知道答案,于是,选择了打朋友的电话。他只记得哥哥的电话,于是拨通了。
Javed带着Latika和Salim看着Jamal的节目,最终,Salim给了Latika车钥匙和自己的手机,让他找Jamal,Javed这边自己来摆平。
终于,现实与回忆有了交集。Latika接到了电话,Jamal很高兴很意外,得知Latika是平安的,可惜的是,Latika也不知道答案。
Salim在浴缸里放满了钱,拿上枪躺在里面,听着节目的结局。Jamal最后选了A,答对了。此刻,Javed拿枪破门,与Salim同归于尽。
最后,Jamal和Latika在车站相遇。
我正感慨着,这部印度剧除了小时候,Jamal跟Latika说要买大房子扭了几下,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主人公突然抽起风来跳舞的片段,片尾就一大群人一起跳起标志性的印度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