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印度电影流浪者1954国语
扩展阅读
台儿庄电影完整免费 2025-09-01 10:32:52
日本国产经典电影 2025-09-01 10:27:10

印度电影流浪者1954国语

发布时间: 2023-09-12 18:48:30

⑴ 印度电影流浪者在哪有下载

对楼主的一片孝心致以深深的敬意!

中文名称:流浪者
英文名称:Awara
资源类型:DVDRip
版本:数码修复/1CD/AC3/国语配音/外挂中英字幕
发行时间:1954年
电影导演: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
电影演员: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
纳尔吉斯
拉杰•卡普尔
地区:印度
语言:普通话
简介:

国语配音/外挂中英字幕
印度挚爱电影经典珍藏
上译厂丛连文/白景晟/白玫/张桂兰等经典配音

导 演: 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
主 演: 普利特维•拉杰•卡普尔/纳尔吉斯/拉杰•卡普尔
上 映: 瑞典:1954-01-25 / 芬兰:1955-03-04
地 区: 印度 ( 拍摄地 )
评 分: 8.2/10( 109票 )
分 级: 瑞典:15 芬兰:K-16
对 白:普通话
颜 色:黑白
声 音:Dolby Digital AC3
时 长:168分钟
类 型: 剧情 / 家庭 / 歌舞 / 爱情
字 幕:外挂中英字幕
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着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怀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遇上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坠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在继续逼迫他,而当他面对亲生父亲时,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

影片幕后:

“流浪者”是由卡普尔家族第二代传人拉杰•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杰•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着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杰•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流浪者》公映后,轰动一时,并于1953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

说到本片不得不说1955年为本片配音的那些中国的艺术家们。片中为拉兹配音的是那时刚刚20岁出头的演员丛连文。丛连文后来又为《好兵帅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评。七、八年前,丛连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养病。除丛连文患上癌症,当初担任过《流浪者》译制工作的人大都已离开人世了。翻译尹广文、译制导演徐明、为拉贡纳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为许多着名的前苏联电影配音,如《海军上将乌沙阔夫》、列宁、斯大林等等。为拉兹母亲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辈的电影配音演员,她也在前几年去世。为小丽达配音的张桂兰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声音塑造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人物”。 本片是笔者童年的最爱,“阿巴拉古”的旋律相信曾经挂在与笔者同龄人的口边。强烈推荐给大家“流浪者”,一定要买D9版本,否则对不起这样一部经典名片。

引用后通告地址 (Trackback URL):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17283

影片评论:

印度电影《流浪者》早在文革以前就已进人中国。《流浪者》和其主题曲“拉兹之歌",在中国最轰动的时期是在70年代末,那是在一代人遭受了苦难经历之后。

《流浪者》反映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这当然是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然而,影片引起十年浩劫之后中国人的共鸣,自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

下载地址: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⑵ 印度电影男主角拉玆电影名

《流浪者》是1954年01月25日上映的印度剧情 、家庭 、歌舞 、 爱情电影,由Khwaja Ahmad Abbas执导,普利特维·拉兹·卡、普尔等主演。
《流浪者》讲述了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

⑶ 到目前为止,你看过最经典的印度电影是哪几部

我看过的印度经典电影,一部是上世纪的黑白影片《流浪者》,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这部片子,从小视角入手,改编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印度妇女那么真实可怜的生活境况,作为男人的附属品,生儿育女的机器,拥有着那么低到难以置信的社会地位。印度女性,面对强势的男权社会,到底该怎样闯出一片属于女性的自由天空?

“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我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影片在最后给出了一个答案:战斗中的女孩,在父亲不在场支持的境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后关头,终于转败为胜。战胜对手的同时,也战胜了自己。

⑷ 流浪者的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怀孕的妻子,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遇上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堕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在继续逼迫他,而当他面对亲生父亲时,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
《流浪者》是印度现代电影人的一部力作,创作背景是印度现代社会在废除种姓制以后暗烙在人民身体的阶级印记。片中主人公拉兹的母亲怀着身孕,在一个雨夜里被出身望族的丈夫踢到门外,只因腹内的孩子来历有些可疑(母亲曾在初孕时被一个名字叫扎卡的小偷劫持过)。母亲再三哭诉自己的清白,可是没有用,拉兹父亲家族不能容忍自己家族名声被人所辱。于是,拉兹和他母亲成了牺牲品。拉兹和母亲象狗一样被赶出家门,开始他们一生的苦难生活。拉兹和母亲住在贫民窟里相依为命,在学校里认识了美丽的同桌丽达,她不象别的同学一样瞧不起穷苦的拉兹,经常把自己的好东西拿给拉兹吃,她喜欢拉兹的聪明善良,两小无猜的他们成了好朋友。这时拉兹还不知道,她的养父,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拉兹长大了,家庭的贫困使他不可避免地辍学。他的身边再也没有读书声,再也没有美丽的丽达陪伴。他被流氓头子扎卡收为弟子,教会一身高超的偷盗本领,拉兹还是不知道,扎卡选中他,是为了对他的父亲实行报复,拉兹的父亲是个法官,曾经对扎卡判过重刑,在法庭上法官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扎卡当年劫持拉兹的母亲是这报复的第一步,他的目的是让法官的儿子变成象他一样万恶不赦的贼。他成功了,拉兹成了贼,而且是手段高超的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拉兹和丽达再度相逢,拉兹偷了丽达的钱包,翻看钱物时才发现他和丽达儿时的合影。他装做见义勇为者,把钱包又还给丽达。这时的丽达,更加甜美可爱,并且已经是大学法律系学生,就要毕业了。拉兹对丽达表明身份,丽达看着眼前英俊的男人,想起儿时善良朴实的拉兹,心里掀起涟漪。拉兹和丽达相爱了,一千次的月下相约,一千次地山盟海誓。当丽达在月光下唱起那首令人心醉的月亮之歌时,拉兹却在自己的家里犯下杀人重罪。强盗扎卡被警察追赶误闯到拉兹家中,拉兹的母亲认出这个人就是当年劫持过自己的扎卡,她怒不可遏地要去向警察告发,扎卡要杀掉拉兹的母亲,这时,拉兹从外面回来,看到扎卡威胁自己的母亲,一怒之下,手刃恶魔扎卡。法庭上拉兹的辩护律师是丽达,丽达为自己的爱人和正义在法庭上和自己的养父大法官唇枪舌剑,法官以一个出生在贫民窟里的人不会有高尚的人格为论点拒绝判拉兹自卫误杀。当大法官再次祭起“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这句话时,拉兹的母亲来到法庭,法庭上,拉兹母亲告诉大法官,拉兹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大法官心灵受到巨大撞击,全场哗然唏嘘一片。最后的审判还没有降临,拉兹的父亲良心发现,来看望儿子。宣判结果出来了,由于丽达的辩护,拉兹减轻刑罚判处3年监禁,丽达来探监,与拉兹互诉爱意,表示会等待拉兹,拉兹将母亲的项链送给丽达作为信物,希望又在眼前,有情人终成眷属。。。

⑸ 请问大家,印度电影《流浪者》,有国语版的资源吗

《流浪者》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2g1LZ-Pdb91JIK5V19TVhA

提取码: w856

作品相关简介:

《流浪者》是由拉兹·卡普尔执导,KhwajaAhmadAbbas编剧,纳尔吉丝、普利特维拉·卡浦尔、拉兹·卡普尔等主演的家庭爱情片,于1951年12月14日在印度上映。影片讲述了法院审理拉兹闯进大法官拉贡纳特住宅的谋杀案件时,意外发现了拉贡纳特在24年前抛妻弃子的故事。

⑹ 印度电影《流浪者》的男主人公“拉兹”的扮演者是谁

导 演: 普利特维·拉兹·卡普尔
主 演: 普利特维·拉兹·卡普尔/纳尔吉司·杜特/拉兹·卡普尔
上 映: 瑞典:1954-01-25 / 芬兰:1955-03-04
地 区: 印度 ( 拍摄地 )
发 行:1954年
评 分: 8.2/10( 109票 )
分 级: 瑞典:15 芬兰:K-16
对 白:普通话
颜 色:黑白
声 音:Dolby Digital AC3
时 长:168分钟
类 型: 剧情 / 家庭 / 歌舞 / 爱情
字 幕:外挂中英字幕
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着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怀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遇上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坠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在继续逼迫他,而当他面对亲生父亲时,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

⑺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哪年在中国播放的

《流浪者》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中国公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1979年重新上映。

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险遭杀害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Prithviraj Kapoor饰)义正言辞,道貌岸然。被告席上,神色颓丧的青年拉兹(拉兹·卡普尔Raj Kapoor饰)无依无靠,听天由命。

拉兹自幼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后被拉贡纳特当年的仇家引诱赶起偷盗抢劫的营生。按照这位大法官的说法,他就是一个天生的坏蛋与堕落者。

角色介绍

1、丽达(演员纳尔吉司)

聪明伶俐,师从拉贡纳特学习法律。曾是拉兹的童年伙伴,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拉兹。当她在大学时期内与拉兹再次相见时,已出落成一位美丽高贵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并逐渐升华为对拉兹轰轰烈烈的爱。因为爱拉兹,她自高奋勇担当拉兹杀人罪的辩护律师。

2、拉贡纳特(演员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道貌岸然,信奉“好人的儿子必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必定是强盗”的执拗观念。一天,他在家中险遭拉兹入室杀害。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⑻ 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

《流浪者》是一部经典的印度电影,公映后曾轰动一时,获得了1953年戛纳电影节大奖。《流浪者》是印度现代电影人的一部力作,创作背景是印度现代社会在废除种姓制后暗烙在人民身体的阶级印记。

主要剧情是: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即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通过掳走法官的妻子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认为妻子腹内的孩子来历有些可疑,并将妻子赶出家门,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重遇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堕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继续逼迫他,工厂辞退他,亲生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所有的一切都使他绝望。最后,拉兹为救母亲,杀死了强盗扎卡。当拉兹因企图谋杀拉贡纳特,父子出现在法庭上,丽达为拉兹辩护时,揭示了事情真相,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法官荒谬的理论也不攻自破。

影片《流浪者》主要是通过插叙的方式,以法庭审判拉兹谋杀为开始和结束,拉兹的辩护律师丽达向世人讲述了拉兹可怜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影片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拉兹摆脱罪恶的环境和据说是其父母遗传下来的影响的过程,以及法官父亲和为他所遗弃而成为流浪者的儿子之间尖锐的冲突,向世人证明了: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所影响的,并不是父母遗传下来的;生活中的好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一个所谓的潜在的罪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影片还深刻地批判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荒谬的“血统论”,辛辣地抨击了当时印度社会的黑暗和等级制度,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而且,事实上整个影片都是围绕批判“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谬论展开的。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比较突出,人物心理描写很细致,能让观众抓住影片中人物的特点,很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激起观众的义愤。影片《流浪者》中刻画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内心善良却为生活所迫而做贼的拉兹,美丽高贵、忠于爱情、能言善辩的律师丽达,善良的母亲里列,一生信奉“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却到最后才醒悟的法官拉贡纳特,可恶的强盗扎卡。再加上演员成功的表演,使得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顿时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中,并停留了下来。其中,法官拉贡纳特“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谬论给人印象很深,让人深感气愤,最后对这一谬论淋漓尽致的批判也大快人心。

影片《流浪者》也有印度电影常有的特征:关于爱情和苦难,而且很感人。一个被所谓“上流社会”家庭所遗弃的男孩子的命运,博得了观众无限的激动与同情。拉兹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幸福,拉兹的命运本来可以很顺利。但是,由于他的父亲信奉“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谬论,将扎卡判成罪人、逼成强盗,使得扎卡为报复他父亲而绑架了他母亲,最终也改变他和他母亲的命运,使得他们陷于贫困。当拉兹重遇童年好友丽达,并与丽达真挚相爱时,本来观众是高兴的。然而,又是他固执的父亲,使得他的幸福落空了,并面临着被判死刑。虽然如此,丽达还是不离不弃,并为他辩护,也使得他父亲醒悟了。拉兹和他母亲的遭遇使观众流出了同情的眼泪,那么拉兹和丽达的爱情则使观众倍感安慰和真心祝福。

影片《流浪者》还一个很大的特征——很多印度民间歌舞,也正是这一特征让它被很多观众记住了,给人的印象是:印度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度。影片《流浪者》的成功与它成功的配乐是分不开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渲染烘托气氛、表现画面难以表达的意思、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还能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

例如:影片开始时,在法庭上,拉贡纳特和丽达的出场,都配有强烈而紧张的音乐,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将他俩联系起来;当丽达和拉兹相认之后,丽达的歌舞和音乐给人非常愉悦的感觉,表现了丽达的喜悦和高兴;还有丽达和拉兹在沙滩约会时的歌曲和音乐,很好的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还有丽达生日宴会上的歌舞,很有感染力;等等。影片《流浪者》中的音乐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欢快的音乐能感染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也沉浸其中并有随着音乐起舞的冲动;同样,那悲伤地音乐也使观众为剧中人物伤心、感叹。

虽然,影片《流浪者》是一部反映印度社会黑暗面的老电影,但是在今天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为陈旧的观念所束缚,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影片《流浪者》中的故事严谨、插曲动听、制作质朴、影像亲切,在内容和拍摄上都比较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老电影。

“流浪者”是由拉兹·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兹·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兹·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扮演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女主角丽达则由印度最著名女星纳尔吉司·杜特扮演。该片堪称印度影片经典之作。

《流浪者》(Awara)

编导: 拉兹·卡普尔

主演 :拉兹·卡普尔,纳尔吉司·杜特,普里·特维拉兹

上映 :1955年中国上映

译制 :长春电影译制厂

配音:

小拉兹:苏庭石

小丽达:张桂兰

拉兹:从连文

丽达:向隽殊

拉贡纳特:白景晟

⑼ 印度电影《流浪者》

#记忆中的经典台词#

这部电影还是我儿时的记忆,是当时最红火的电影,还有这个电影的插曲特别好听,当时大街小巷都在传唱这首歌曲。

印度上流 社会 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一直信奉着一个观念,“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靠血缘关系来判定一个人的德行观念制造了很多冤家错案,害了很多好人。

影片描述男主人公拉兹本是一个虽然贫穷,但热爱学习的孩子,最终却走上犯罪之路的过程。拉兹在流浪与盗窃的生活中遇到了童年的玩伴丽达,两人坠入爱河,拉兹决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拉特拉贡为了让拉兹离开丽达,最终将拉兹告上法庭,却不知道自己告的是自己分别多年的亲生儿子。当拉特拉贡知道事情真相时,令人不禁感到惋惜与悲哀。

拉兹走上犯罪的道路, 也是和当时的 社会 原因和环境分不开的。拉兹在成长过程中饱受屈辱和岐视,想脱离犯罪却得不到信任。

叹息之余不绝让人对“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这种观念深恶痛绝!只愿这种阶级等级隔阂所致的悲剧不再发生,让这个世界少些阴暗,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