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打真军的电影都叫什么
最佳答案:嘉蜜拉在她们公寓举办了派对庆祝乔迁。派对中约安把安娜叫出来,说找到了一只她的鞋子。试过鞋子后,安娜被弗兰克拉进派对中。再回到派对中的安娜心情很低落,她想到了和约安之前很多开心的往事。第二天约安再次来找
『贰』 跪求日本二战经典战争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日本二战经典战争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萤火虫之墓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野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日本最长的一天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孟菲斯美女号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阿基米德大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叁』 日本黑帮电影排行榜前十名都是哪些
排行榜前十名为:《燕尾蝶》、《坏孩子的天空》、《大佬》、《花火》、《极恶非道》、《鸣奏曲》、《孤狼之血》、《热血高校》、《无仁义之战》、《新生代黑社会》。
1、《热血高校》:
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由三池崇史执导,武藤将吾编剧,小栗旬、山田孝之、矢部享佑、远藤宪一、岸谷五朗、黑木明纱、桐谷健太、高冈苍甫等主演,于2007年10月27日上映。该片讲述的是在一所恶名远播的叫“铃兰男子高中”的学校中,一群嗜好打架的不良学生之间的帮派之争。
该片根据柚月裕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青年刑警日冈秀一和传说与黑社会有染的刑警大上章吾一起调查金融公司员工失踪案的故事。
『肆』 盘点日本战争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日本战争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在这世界的角落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空中杀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影子武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家庭教师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蜘蛛巢城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虐杀器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广岛之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雨月物语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永远的0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苹果核战记2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望乡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伍』 求一部日本战争类电影
永远的0 永远の0 (2013)
《永远的0》是由山崎贵执导,冈田准一,井上真央,三浦春马,滨田岳冈等联袂主演的一部日本战争剧情片。该片中时空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主要讲述了有志青年佐伯健太郎对祖父生前战友进行探访追忆,以及探寻战死的祖父宫部久藏的过去的经历的故事。该影片于2013年12月21日在日本上映。并于2015年在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大奖。
2004年的一天,司法浪人佐伯健太郎(三浦春马 饰)在外婆的葬礼上得知,他和外公贤一郎(夏八木勋 饰)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真正的外公宫部久藏(冈田准一 饰)早已在二战末期死于神风特攻行动中。此后不久,健太郎被姐姐庆子(吹石一惠 饰)叫上去调查宫部的事迹,他们走访了宫部当年的战友,谁知许多人都将外公斥为“帝国海军第一懦夫”,其执行任务时即使看着战友牺牲也绝不卷入战局。老兵们的评价让姐弟俩颇受打击,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宫部拥有最高超的飞行技巧,他深爱着妻子(井上真央 饰)及女儿,并发誓无论如何要回到家人身边。坚定着这一信念,宫部不惜放弃帝国男儿的尊严,而他的处事方式也不知不觉影响着各期的战友们。伴随着老兵们的讲述,健太郎注视着外公迎来了最后的时刻……
2. 傀儡之城 のぼうの城 (2012)
《傀儡之城》是由日本Asmik Ace制作,东宝映画发行的145分钟历史影片。该片由犬童一心、樋口真嗣导演,和田龙编剧,野村万斋、荣仓奈奈、成宫宽贵、山口智充、上地雄辅等主演,于2012年11月2日在日本上映。该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撰写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傀儡城主”成田长亲以区区五百兵力对抗丰臣秀吉两万大军,坚守城池的热血故事。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关白丰臣秀吉(市村正规 饰)即将成就千秋霸业,与之相对北条氏覆灭指日可待。秀吉命令下属石田三成(上地雄辅 饰)、大谷吉继(山田孝之 饰)率领两万大军逼近北条氏领土上的蕞尔小城忍城,仅有500守兵的城主成田氏长(西村雅彦 饰)自知难以抗衡,早已向关白纳上降表,随后逃入本城小田原。在此之后,氏长被百姓称为“傀儡阿斗”的堂弟长亲(野村万斋 饰)担任代理城主。搞怪顽皮的长亲不满使者长束正家(平岳大 饰)的傲慢言行,当即宣布开战。在正木丹波(佐藤浩市 饰)、柴崎和泉守(山口智充 饰)、酒卷韧负(成宫宽贵 饰)等豪杰以及全城军民的支持下,孱弱的忍城与丰臣大军展开了实力悬殊的对决……
本片为编剧和田龙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撰写的同名小说改编,是因311被迫延期最长的一部日本影片。
3.太平洋的奇迹 太平洋の奇迹-フォックスと呼ばれた男 (2011)
《太平洋的奇迹》改编自唐·琼斯《大场荣,最后的武士:塞班岛1944-1945》实录小说为蓝本,由日本导演平山秀幸执导战争片,竹野内丰、井上真央、山田孝之、唐泽寿明、尚恩麦高文等主演。影片讲述1944年6月15日,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激战地区——塞班岛上,只有47人的日军面对着拥有4万5000兵力的美军,有一名被美国大兵称作“狐狸”日本陆军大尉大场荣处于绝望状态下的日本士兵生存到最后一刻的身影。电影于2011年2月11日上映。
1944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远在南洋的塞班岛迎来了最为残酷的时刻。美国7万大军登陆小岛,以压倒性的优势摧毁了日军的防守。败局已定,日本军官下令全岛军民“玉碎”效忠天皇,美丽的塞班岛瞬时成为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陆军步兵第18连队的大尉大场荣(竹野内豊 饰)率领2000名战士向美军发起自杀式攻击,一番肉搏之后两败俱伤。大场侥幸逃生,遇到堀内今朝松(唐沢寿明 饰)、木谷敏男(山田孝之 饰)等其他部队的残余同志。适值此时,“生存”的信念占据大场的内心,他决定保护幸存的军民直到战争最后……
本片根据Don Jones的长篇实录小说《Oba, the Last Samurai: Saipan 1944-45(大场荣,最后的武士:塞班岛1944-1945)》改编,以二战时期塞班岛真实史实为基础。
『陆』 谁给我几部打真军的电影啊
这是非常好看的电影他怎样看待钱,他就怎样去爱你都说,看清一个人爱你的深浅程度,就去多留意你们相处中他对你的态度。一个真心爱你的人,即便嘴上不跟你明确表达自己的爱意,他也会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用实际行动去告诉你。
因为,真心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好似突然有了软肋,也有了盔甲。你很难去克制内心的想念,你只想着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给予对方,保护对方,宠溺对方,同时你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对方的回应。
“人生最无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最没有能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想照顾一生的人。”这是电影《喜剧之王》中的一句话。
的确,作为一个男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在遇到那个对的人的时候,可以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对方,可是,在一段感情里,大多数女人需要的是:你的态度,你的诚意。
这就好比,一个口袋里装着100块钱,愿意主动掏出90块钱给女人花,一个口袋里装着1000块钱,却只掏出100块钱给女人花,诚然,第一个男人物质条件不好,然而却是大多数女人的选择。
简单来说,比起物质条件,感情中的女人更在意你的诚意与真心。
想起涂磊老师的一句话:“在感情和物质的这个问题上,现实生活当中大概有两种男人。第一种男人,他特别不喜欢女人跟自己谈钱,你只要谈钱你就很物质,还有第二种男人,他会主动跟女人谈钱,他觉得给一个女人好日子,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
哪一种男人更爱你,我想应该是不言而喻了。
其实,在现在这个视钱如命的时代,从一个人对待钱的态度,就能大概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换言之,他怎样看待钱,他就怎样去爱你。
心里在乎你,眼里有你的人,他一定会愿意为你花钱,不去计较花多花少的问题,在消费观上尽量和你保持一致想法,尊重你的任何消费选择,比如外出游玩AA制等。
我想,可以在“钱”这个话题上做到坦诚相待,件件有着落,应该是恋人间最好的结合状态了。
『柒』 谁知道有什么日本本土的侵华战争电影
电影名为《亡国神盾舰》,电信的可以在此看 http://www.fyvod.com/movies/display.asp?ID=4277看来我们中国人对日本军国主义也要高度警惕才行,居安思危,**日本鬼子。里面谈到关于和平的争议就看得出日本和平宪法让日本已经亡国;另外对要别人(美国)来保护很是不满,表明日本要有自己的军队还不是卫队。有点看头。 内容:《亡国 Aegis》以日美关系和朝鲜问题为中心,故事讲述一艘拥有最新设备的护航舰「Isokaze」被某国(暗指中国)特工(中井贯一饰,名为:龙华,“龙华”就是暗指中国)和副舰长(寺尾聪饰)合谋驾劫,舰长更被他们杀害。特工更扬言要用舰上的最先进武器来毁灭东京,日本全国危在旦夕。熟知「Isokaze」构造的前伍长仙石(真田广之饰)决定潜入「Isokaze」,夺回护航舰以拯救日本… 和《LORELEI》和《战国自卫队1549》一样,《亡国 Aegis》同样是改编自福井晴敏的同名畅销小说,以军事和政治为题材。本作的制作费高达十二亿日元,拍摄时更得到日本防卫厅(现在改成了防卫省,权力加大,说明日本的军队地位上升了)、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等的协助,提供战舰和战机进行拍摄,规模庞大。主角除真田广之、中井贯一和寺尾聪等实力演员之外,更包括佐藤浩市、胜地凉、吉田荣作、安藤政信等。
『捌』 关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所有电影,都有哪些
七七事变
紫日
敌后武工队
烈火金刚
屠城血证
地狱究竟有几层
狩猎者
黄河绝恋
大顺店
战争角落
731女体实验
南京大屠杀
地道战
地雷战
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平原枪声
鸡毛信
小兵张嘎
野火春风斗古城
『玖』 求类似2011版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日本二战电影
1946-我对青春无悔
1956-二十四只眼睛
1960-太平洋之岚
1968-战后残酷物语
1968-山本五十六
1970-虎!虎!虎
1970-战争与人
1971-血战冲绳岛
1974-望乡
1976-逝风残梦
1977-人证
1981-联合舰队
1983-日本海大海战
1984-燃烧的零式战斗机
1992-落阳
2003-间谍佐尔格
2003-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
2004-暴风女神
2004-赤月
2005-男人们的大和号
2006-硫磺岛家书
2006-没有出口的海
2007-吾为君亡
2008-我想成为贝壳
2008-雾之火
2008-最后的早庆战
日本视角的二战影片14部
№1:《做人的条件》(《人间的条件》;黑白片;日本):影片很长,包括第1部《纯爱篇》(104分钟)、第2部《激怒篇》(101分钟)、第3部《战云篇》(105分钟)、第4部《望乡篇》(75分钟)、第5部《死的脱出篇》(85分钟)、第6部《旷野的彷徨篇》(104分钟)。转一下网友的影评:“在日本电影史上,称此作品为反战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影片含义深刻,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的沉重的心情,与他们的“良心”形成了种种大问号???讲述了那个时代日本人的理想和过失,梦想与幻灭,被迫与真心的集为一身,尽可能的像个人样活下去的复杂心理。这些被迫作为军国主义的走狗,时而反抗,时而伸张人道主义,因此立场异常痛苦。与时下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片曾被选入日本名片200部,并获1959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五名及第十名。”
№2:《望乡》(日本):《望乡》的故事并不发生在二战期间,它是二战的前奏曲,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公映后在日本反响平平,在中国则引起轰动,巴金等人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品没有像其他日本影片那样强调日本民众是战争的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只有年老孤独的阿崎婆,而加害者不仅仅是日本政府,也有日本民众。影片通过“南洋姐”阿崎的故事,对日本社会的冷漠无情进行了批判,还借剧中的某些角色之口讽刺了日军的侵略行为。据导演所说,“南洋姐”们是日本侵略者的“索引”,她们所到之处,就是日军后来侵略过的地方!确实,在影片的最后,作家三谷圭子来到了当年“南洋姐”们的坟地前,发现这里已经破旧不堪,盟军轰炸当地的时候,日军也屠杀了当地人。此时最令人震撼的场面出现了:“南洋姐”们的墓碑,全部背对着日本……
№3:《虎!虎!虎!》(《偷袭珍珠港》;美国、日本):与前几年的那部《珍珠港》是改编自同一部小说,两部影片的区别在于,《虎》截取了当中的军事线,《珍》截取了当中的爱情线。《虎》以相当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历史事件,既非为日军“招魂”,也非为美军辩护,而是就事论事、冷眼旁观,镜头不断地在日军和美军之间来回切换。影片高度追求对历史的还原,以致于在人物塑造上显得苍白,叙事严谨、详实,扣除掉一些场面上的BUG,这部影片几乎可以当历史片来看待了。
№4:《再见萤火虫》(《萤火虫之墓》;动画片;日本):虽然这是一部“喊冤片”,但还是称得上经典,故事剧情骗走了不少中国人的眼泪,以致于当初我写文章批判本片时竟被千夫所指,其中有一个女网友还斥责我说:“难道感动也要分国界吗?批判日本人,你还不够格!”,对此,我只能无语。高畑勋导演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因为富有思考性,但本片传达的内容我实在无法苟同,相比之下宫崎骏倒是曾画过短篇漫画《中国的天空》歌颂抗战时的中国空军。像本片这类强调“日本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的作品在日本多的是,看一部就够了,否则总有一天你同情日本民众会远远大于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注:本片的导演是高畑勋,不是宫崎骏)
№5:《人证》(《人性的证明》、《人间的证明》;日本):《望乡》是二战的前奏曲,《人证》则是二战的后遗证。战后不少日本女性为了过上优越的生活,主动与美军士兵发生了关系。本片的不少演员都有过和故事相似的经历,尤其是乔尼的扮演者,他正是《草帽歌》的主唱,作为日本女性与黑人生下的孩子,他处处受到歧视。影片批判了那些一旦成名就掩盖不光彩过去的人,乔尼千里迢迢到日本寻找妈妈,但妈妈却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节”,竟把他杀害了。本片没有描绘到日军的侵略史,但其实作者森村诚一是个正直的作家,他曾写过《魔窟》、《新人性的证明》等作品抨击731部队,日本右翼对他痛恨之极。相比之下导演佐藤纯弥则令人不敢恭维,别忘了他后来跑去执导“招魂片”《大和号》!(PS:主题曲《草帽歌》轰动全球,歌词是一首关于“妈妈”的诗;故事批判了美国警察腐败的一面,但美国人——包括纽约市长依然大力地协助拍摄,警方表示批判得对,他们需要改进自己)
№6:《流转的王妃,最后的皇弟》(日本):4集电视电影,改编自溥杰夫妇的自传。影片投资10亿日元,制作期历时三年,拍摄过程中获得中国政府和溥杰之女的协助。影片在反映日军对中国人的伤害上,远比所谓的“谢罪大作”《赤月》来得直接。满怀建立中日友好理想的浩远嫁到中国后,却发现中国人对待日本人竟是满腔愤恨,到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滚出去”,而日军则形同强盗,抢掠中国百姓的财物,还屠杀抗日民众。本片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上批判了日军,对国共两党则是述而不评,没有偏袒谁,但有赞扬周总理。本片属于想谢罪但对历史研究不深入的类型,有些观念很肤浅,这大概与日本人并不熟知二战史有很大关系。尽管有种种不足,但本片至少正视了日军的侵略史,在日本“招魂片”频出的今天已属难得。而剧组提倡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很有意义的。
№7:《广岛之恋》(黑白片;法国、日本):观看本片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相关历史,不然很难理解当中的一些剧情。在日本从来不缺乏关于原子弹题材的作品,但大多会沦为论证日本人也是受害者的“喊冤片”,不过这部与法国合作拍摄于1959年的影片却是例外,当年就能够有如此深刻的反思很不容易。在二战时期的欧洲,曾与德国军人发生过性关系的女性会被剪掉头发,所以女主角的前任丈夫正是一个德国人。影片剧情的不少台词是以诗歌的方式呈现的,这种类型恐怕很容易引来两面极端的评价。
№8:《逝风残梦》(《风雪黄昏》;日本):山口百惠的代表作之一。其实影片只是以二战为时代背景讲述一个爱情悲剧而已,对战争本身没有直接的描绘或批判,当然片子对战争还是持否定态度的,多少也有些反思,故事开头就有一段对话说道:“我们和敌人无怨无仇,但却要杀死他们,可他们不也有父母和孩子吗?……这场战争是错误的”。PS:影片的音乐很不错~
№9:《二十四只眼睛(1954版)》(黑白片;日本):注意,这里提到的是1954年的黑白影片,而不是2005年翻拍的彩色版(2005版的简直拍成了偶像剧,而且在反思上也不痛不痒)。转一下网友的影评:“娇小玲珑的女教师大石拥有「大石」这样大气甚至宏伟的姓。大石老师认真教学,关爱她的十二位学生。大石老师面对班上看着她的二十四只眼睛,发誓要让它们「永远闪亮」,但这一誓言被日本侵略亚洲的罪恶战争彻底断送。渔村小学男生被征召入伍,大部分死于战争,活着的也成了瞎眼残疾者。大石老师的丈夫也命丧战场。该片改编自日本左翼女作家荣井壶同名长篇小说,人道主义倾向非常鲜明。”
№10:《我对青春无悔》(《无愧于我的青春》;黑白片;日本):黑泽明的作品,拍摄于二战结束后不久,改编自左翼作家久板荣二郎的同名小说。故事以京都大学教授龙川事件和德国红色间谍佐尔格事件为原型,讲述女主角幸枝嫁给反战作家野毛后的种种遭遇,野毛因发表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言论被检察官逮捕结果屈死狱中,幸枝和野毛的家人从此被视为“卖国贼”,不但成天遭受众人的白眼,几经辛苦种植的田地也被“爱国人士”糟蹋得面目全非……终于熬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面对曾经受到的种种不白之冤,幸枝并不感到后悔,因为附近的坟墓里躺着野毛……
№11:《动荡的昭和史·军阀》(日本):东京英机的漂亮话与战场的惨烈形成强烈的对比,新井记者决意告诉国民战争的真相,正当人们为新井的义举所感动时,却有人跑出来这样斥责他:“新闻记者,战争初期你们讲过些什么?!什么‘皇军无敌’啊,什么‘圣战’啊、‘万岁’啊,什么消灭美英鬼子……说这些话的是哪些家伙?促使日本好战正是你们这帮家伙!打了胜仗,你们就歌颂东条,又吹又捧;打了败仗,就把罪责都往东条身上推,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吗?!你们在报上写:‘打不胜的仗就应该停下来’,看你们说得多好听哪!那么,打得胜的仗,就应该打吗?你们号召‘圣战,圣战……’把日本搞得支离破碎……所有认为战争该打的人,全都该处以死刑!死刑!!”(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12:《没有出口的海》(日本):影片本身不带明显的政治倾向,属于“述而不评”的类型,导演只不过用平静的镜头说明了那个时代发生了那些事,而没去论辩论其中的是非,对日军的行为既不鼓吹,也不辩护,正如主人公父亲所问的:“国家是什么?”。士兵们出征前常唱为国效力的歌曲,出征后却常唱想念故乡的歌曲,而热爱打棒球的主人公在最后所说的那段话富有反思色彩:“你见到过敌人的样子吗?我们老说‘敌人、敌人’,可是,就算是美国的水兵也是喜欢打棒球的,有家庭和恋人的人,也大有人在。撞沉敌舰,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啊……”主人公临终前想到的,不再是所谓的“为国尽忠”,而是大自然的美丽……
№13:《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国、日本):中国对日本总是要比对国民党来得宽容,80年代初,正当中国许多影视作品对国民党的塑造还停留在戴歪帽的小丑形象上时,对日本人则已经开始日趋客观化。这部由中日合拍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两国人民的“历史教科书”,双方都可以用它来自我反思。本片导演佐藤纯弥还执导过宣传中国文化的《敦煌》、高仓健主演的《追捕》、以及日本反战作家森村诚一的作品《人证》等,但左藤也曾跑去执导过“招魂片”《大和号》,日本有不少导演和演员既参与过反思片,同时也参与过招魂片,而反思片和招魂片在日本都有叫好又叫座的机会,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14:《硫磺岛家书》(《硫磺岛来信》;美国、日本):很多人认为《父辈的旗帜》不如本片来得“好看”,对此我不以为然,论反思性,《家书》不如《旗帜》。正如导演所说,他拍《家书》并非为了讨好日本人,而是尝试着从日军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导演始终不是日本人,看待问题多少有些片面、甚至是一厢情愿。我很反感影片为了突出日军的“人性化”,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事实,栗林忠道曾在中国进行扫荡,坏事干尽,但影片只是展现了栗林作为军人“英勇”的一面。《家书》终究只是一部视野狭隘的商业片而已,要说没有一点反思倒也冤枉,但远远不如同一类型的《决战斯大林格勒》和《血战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辈的旗帜》,更不如《细细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