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拍摄关于中日战争的电影客观吗
1、日本战争片展现的是士兵英雄顽强,中国战争片重点歌颂领导和指挥员的英明伟大。包括《零式战机》《没有出口的海》《啊,海军》等故事情节较好的日本战争片,讲的最多的是日本普遍士兵的故事,其中最多的群体是军曹(相当于我国的士官)的战斗故事,包括《三本五十六》中,也花很多镜头对士兵进行描述,而我国战争片基本上是一切围着领导转,歌颂指挥员英明的比较多,士兵则是憨厚的形象,近年来的一些垃圾般的军事题材片,基本上是领导和上级英明果断,士兵一个个傻乎乎的。
2、日本战争片从不掩饰日军的残暴,中国战争片中的军人仁慈友善。日本战争片中充分反映了日军粗暴的本质,首先是军队内部打骂成风,可以说每一部日本战争片都有上级野蛮殴打下级的镜头,在《吾为君亡》中,日本宪兵对一个60岁的老妈妈拳打脚踢,在《太平洋海战》中,日军屠杀已举手投降的战俘、残杀菲律宾民众都充分展露。中国战争片中的军人十分仁慈,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对待战俘和老百姓,都表现的宽仁大度,给人以仁义之师的印象。
3、日本很少有侵华题材的战争片,中国抗日主题电影多如牛毛。日本战争片讲太平洋战争的占很大比例,对于侵略中国的历史电影则很少涉及,本人看的日本战争片不少,但背景发生在中国的日本战争片记忆中只有两部,《六零三高地》和《敌后纵横800里》,而且作战对象还不是中国人,一个是德国人,另一个是俄国。而我国的抗战电影就多了,小时候,我们几乎是看着《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抗战电影长大的,近些年来,抗战影片相对少了。
4、日本战争片中几乎不丑化和贬低敌人,中国战争片中的敌人几乎是白痴。日本战争片从不把敌人描述的弱小愚蠢,相反十分强大,如《男人的大和》中,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只有挨打的份,《战争弥撒曲》中的德国士兵不仅勇敢果断,他们的聪明让日本人大长见识,日本人虚心从敌人身上学会了精细印刷、工艺制造和交响乐。《野火》中,日本兵被美军象割稻谷般成片消灭,《冲绳之战》中,美国士兵英勇顽强。而中国战争片中的敌人几乎是草靶子,不仅愚蠢,而且一个个贪生怕死,打敌人比打苍蝇还简单。
5、日本战争片规模小但场面真实,中国战争片场面宏大但细节漏洞多。日本战争片鲜有宏大的场面,但日本电影通过细节上的精细,把战争的残酷展示的很好,象《大日本帝国》《缅甸竖琴》等电影,场面并不宏大,但场景的选择很好,镜头把握的到位,人员和武器并不多,照样能把战争的紧张与残酷充分展现,特别是在细节方面,可以说电影画面中的每一个人都很认真,包括离镜头很远的人都严格按照战时的要求在做,象《黑雨》和《吾为君亡》等电影,可以说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很认真,让人感觉他们是处于战争状态下。反观我国战争片,场面虽然宏大,动用成千上万人的镜头很多,但镜头中可以看到看多人是在做样子,敷衍了事,一看就知道是在演戏,近年来的一些军事电视剧,象《BA师》《垂直打击》等,更是把假和滥推上了极至。
6、日本战争片的作战美俄占主角、中国战争片的题材内战部分占主体。日本战争片的作战对象基本以美国和俄国为主,讲述太平洋战争的题材是主角,反映日俄战争的电影有一定比例,如《日本海大海战》《敌后纵横800里》等,也有少量镜头中与英国荷兰为作战对象的,如《独立》和《8月15日》等,主体还是与美国的海空对决。而我国的战争片作战对象以内战中对GM党的作战占主角,早期抗战题材的电影占的比例很大,朝鲜战争题材片也有一定比例,现在比较少了,其它还有少量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影片。
7、日本战争片演员军事素质不逊于真正的军人,中国战争片的演员缺乏基本军人气质。日本战争片选用明星当主角的不多,除《八甲田山》由高仓健当主角外,一般情况下选名演员的很少,象近年来被我们批评的《男人的大和》《吾为君亡》等电影,都没有所谓明星阵容,但里面的军人精炼灵活,给人以生龙活虎之感,特别是军事动作非常到位,电影里的军人生活、包括礼节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军事化,反观我国军事片的主角,军人气质差的不是一般,体型不说,光敬军礼一项没有一个人做的标准的,现在又多了男男女女纠缠的情节,真的令人作呕。
8、日本战争片中男欢女爱较多,中国战争片中男女素素不清,就象每一部日本战争片有打人镜头一样,男欢女爱也是日本战争片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出征前,日本女人为日本军人献出身体的镜头很多,象《神风特攻队》《二百三高地》《南太平洋》等电影都有这些情节,本人不认为这是日本导演为了增加票房而故意安排的,而是人的本能和剧情发展自然引出的,女人是军人永恒的主题是世界公认的,日本电影增加了这些内容可以使影片更生动更好看,而且镜头并不黄,把握很到位。而我国战争片这方面的内容较少,中国电影中的军人基本都是禁欲主义的者,见了女人羞羞答答,近年来增加了一些女性内容,但基本上都是男军人和女军人之间你爱我、我爱他的事,其中女军人的爸爸是领导的又占多数,纯属胡编乱造。
9、日本战争片以海空争霸独道,中国战争片以地面陆战为主。日本战争片基本上是海空军占主角,其中以海军为主,二战时期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空军是配合陆、海军作战的,所以,海军是日本军事题材片的主角,包括《零式战机》《日本海大海战》《血战南大洋》等,都是海空占主角,他们也许认为海军大战才是真正展现科技、智慧的拼杀场。相比我军的军事片,本人除早期看到反映朝鲜空战的《蓝天雄鹰》和反映对台作战的海战外,极少看到海空军的身影,包括我们值得自豪的西沙、南沙海战和台湾海峡空战等战争经历,没有一部军事题材片能反映。
10、日本战争片军人死后有很好的安身场所,中国战争片军人牺牲了没有下文。靖G神社这个中国人敏感的词经常在日本战争片中出现,“咱们靖G神社见”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台词中,如反映神风特攻的电影《神风特攻队》《大日本帝国》等很多电影都有这句话,其中《吾为君亡》中还有自己死后安放在靖G神社哪个位置都说了,死后有一个供人缅怀的位置当然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对将死之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安慰。但我国军事片中对军人牺牲后的下文就没有这样的安排,只是在《大决战》中出现了白布裹尸的镜头,多少烈士静卧在黄土下,别说有人参拜,绝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太原战役中牺牲烈士的家属什么都不想要,仅仅想为死去的亲人得到一个烈士的称号都难上加难。真的,扣除感情因素,我们在这方面要向倭人好好学习。
军事电影能看出两国的历史观和文化,本人感觉,日本战争电影似乎看不到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容,但可以看出日本人在进行深刻反思,但他们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罪行反思,而是反思自己不够强大、科技不够发达、资源不够丰富、武器不够先进,反思自己为什么打不过人家。为了这些反思,他们在奋发图强。
反观我国,我们是早把历史忘的一干二净了,我们战争电影更是粗制滥造,被一个弹丸小国欺负了一百多年早忘了,现在更是被日本远远的甩在后面,我们还恬不知耻地说什么“盛世”,说真的,对历史,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
Ⅱ 求这电影的出处!!!(那“肉块”是因为打仗然后手脚都没有了。。。。。。)
芋虫 キャタピラー (2010)
芋虫的剧情简介 · · · · · ·
20世纪40年代,战争阴影笼罩全世界。日本某个山村,壮年男子黑川久藏(大西信满 饰)应征入伍,归来时却变成了截去四肢、半边脸烧伤、耳聋嘴哑的废人。他的妻子茂子(寺岛忍 饰)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几欲自杀。不过久藏却被村民乃至政府大肆吹捧,奉为“活着的军神”。在村民和亲族的劝说下,茂子接受了几乎面目全非的丈夫。残缺的久藏无法感知到国内外的风云变幻,最基本的原'欲成为了他迫切的需求。纵使茂子一百个不情愿,她仍要尽到一个做妻子所可能尽到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军神”和“军神之妻”那脆弱的虚荣渐渐破灭,她和久藏各自面临灵魂深处无法回避的痛苦……
Ⅲ 日本早期的电影主角的丈夫是个拉三轮车的妻子和个服过兵役的情人把丈夫杀死丢在枯井
《爱之亡灵》
Ⅳ 求一部日本电影
【中文名】天国的车站
【导演】出目昌伸
【主要演员】吉永小百合西田敏行三浦友和
荒木经惟津川雅彦丹波哲郎
KimieShingyKayokoShira...
【年份】1984年6月
【出品】日本东映
黑黑的房间,空荡荡,阴森,只有临近屋顶的地方有一排小小的窗子,透进一些光亮,顺着光亮,看见个、房间里一个高高的木台……监狱,栅栏里,一张鲜红的嘴,女人纤细的手指,往上,一张苍白但是俊秀的脸,一双大大无望的眼睛。“出来吧!”一个女狱警说。那个苍白的女人穿上一件干净的黑衣服缓缓地从牢房里出来。镜头中一双白净的修长的脚。
黑暗的房间里,女人慢慢走上高台,深呼吸,闭上眼睛,又睁开。眼前一个粗粗的冷冷的套索,接着她的眼前一片黑暗,有人替她蒙上了眼睛。她猛一颤栗,后退了一点,回过头,窗外有一男子。那男子和旁人说了几句,一会就有人替她揭开了黑布,脸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接着啪一声,女人站立的脚下的木版便被抽掉了,绞架上女人像从天空中断线后飘落下的风筝。
这便是日本影片《天国的车站》的开头。讲述了战后一个日本妇人的情感生活。
她,一个年轻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在战争中受伤的老兵,因为战争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伤害没辙个老兵总是怀疑自己的旗子。女人和老兵之间是没有爱情的,于是她和村里一个当(好象是警察)的年轻人好上了。东窗事发后,老兵用各种手段来折磨女人,使她萌生了逃离他的念头。那么到底怎样逃呢?警察出了一个主意:除掉老兵。并且还提供了毒药。在追求她自己所谓的幸福的念头下,她发抖的手还是端去了给丈夫的有毒的水……她惊恐万分,他缓慢爬行,到她脚边,死死抓住她的脚,她双腿发颤,用手支撑这后退。看着那痛苦变形的脸嘴角流淌的鲜血,和那滩在她脚边的身体,她满脸紧张,发呆,一动不动,似乎自己也已经死了,但一会她的脸上又出现了舒缓的神情,她松了一口气。
她与自己的爱人在一起了,用自己所有的金钱和精力来满足这个警察,年轻的警察到城市去学习,于是那唯一通往小村的车站便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很长时间过去了,警察从城里回来,还带着一个比她年轻的女孩,她知道自己现在的境遇,而以后同是女人的怜悯却将这两个女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战后的萧条,女人供职村中一家织布店,而女孩则落为村中的艺妓,小站周围的地方则成为她们谈心的场所。
一天女人和女孩到温泉洗澡,一张丑陋的脸突然出现在浴室的围栏上,女孩尖叫:“你看什么!”那张脸马上被一双粗糙的手捂住了,一个迟缓傻兮兮的男声说道:“不要怕,我会保护你们的,不会让被人偷看你们的!”说着就不见了,只听见他赶跑别人的声音,她俩听了哈哈大笑。
女人在因为漂亮,手艺又好被店中的老板看上,他向她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太太比自己大,她不温柔体贴,不懂生活……这样女人就遭到了老板娘不堪忍受的羞辱。可是事情很蹊跷,阻碍他们关系的老板娘在回村的列车上失踪,被人发现死在列车经过的桥下……
女人终于感觉有了自己的幸福,老板用山村非常隆重的仪式迎娶自己的新娘,半路上却遭遇了尴尬,路中间站这着那丑陋的男人——老板家的锅炉工。他拦住队伍不让女人走,老板则在家丁的帮助下甩开了锅炉工,拉着女人跳上车就跑,谁知锅炉工像猛虎下山扑到后车盖上,任车左甩又转,就是不放手,老板则气势汹汹开车,女人心惊胆战又担心车后的人……
他们终于到新住所了,女人依偎在老板身边,可是没有想到,这个男人像野兽一样……“呼”一声,门被拉开了,冲进来满身是雪的锅炉工,他见老板欺负女人,就冲去帮忙,两个男人扭打在一起,眼见老板占了赏封,女人却草一身边的烛台扑向老板,“扑哧”一声,飞溅的血,脸上,身上,洁白的血衣……
他们逃到屋檐下,锅炉工用毯子裹住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的女人,眼里闪烁欲望的光芒,女人揭开了毯子……锅炉工一震,忽然满眼泪水,像委屈的孩子一样,他们对望着,他说是他杀了欺负女人的老板娘……
忽然远处传来了人声,还有犬吠,侦探带人来搜寻了,两人忽得都从自己的情绪中惊醒,二话没说,锅炉工背上虚弱的女人就深一叫浅一脚往丛林走,白茫茫,没有方向。好久好久,感觉是几年,干燥的嘴唇,疲乏的身躯,希望!眼前的希望!站台!通向城市的铁路!
一路狂奔,没有鞋子,跌到爬起,气喘吁吁,满心欢喜,把手伸近票口:票,两张!没有声音,静地可怕,一个人影,闪出站台,是侦探!女人一惊,后退一步。在铁路上的锅炉工发现不妙,,施出全身的力气,打翻一个个埋伏的警察,歇斯底里地朝女人大喊:跑、跑呀!女人傻傻看着,冷冷地说:“不要,不要,没有用的。”泄了气的球,轰然倒地的塑像,男人垮在松软的雪地里,那里有他挣扎的痕迹……
我不想在黑暗里死,女人回过头,于是蒙眼睛的黑布被取下了,她欣慰地笑了一下,不易察觉的……
满山的秋叶似火,又像天边的彩霞。一辆小小的列车正缓缓驶向山顶,车里空荡荡的,镜头穿过一节节车厢,一双苍白修长的脚,并在一起,还有鲜艳的和服裙摆。一辆载着一个女人一生故事的列车正通往天国……
Ⅳ 小岛惊魂影片有个情节没看懂,就是女主人公的丈夫有没有在战争中死亡了啊!请求看懂的人仕回答下谢谢
就是她的老公是在拦弯战争中先死的,然后她们一家人都死了。女主人公所以为的鬼其实就是凯陵人,她就是一直不愿意面对死亡。我感觉简孙闷她老公回来那一段似乎是要暗示她她已死的事实,不过她还是没有面对,直到电影的结尾。
Ⅵ 《硫磺岛家书》一部日本战争片电影,看完为啥内心悲凉无法痛恨
有写,日军士兵普遍有个好习惯,就是写日记。 结果这些东西在战斗中被美军缴获后,不但可以获取很多军事机密,还成为战后追溯战争罪行的铁证。家书也一样,很多日本兵写,其实战争前期和中期,这些家书还能按期送回国内,但后期美军封锁了海上和空中,这些家书大部分都只能留在战地上,被战火焚毁了。
硫磺岛家书是反战电影,只是告诉你,战争中的士兵,多数都是普通平民,真正的罪犯不是他们。脱下军服,他们和我们是差不多的。
至于凄凉和勇敢,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看了。如果你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日军越勇敢,越凄凉,你的同胞就死得越多。 就是站在几十年后,用第三者的眼光去看,那也只是电影的文艺效果。因为你要是看美国的二战电影,同样也会觉得美国士兵很英勇,很豪气,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