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在日本有影响力的中国电影
扩展阅读
电影狼人杀的片段 2025-09-12 14:37:04
黎明演雷泰是什么电影 2025-09-12 14:03:19

在日本有影响力的中国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8-18 03:45:26

❶ 在日本拍的国产电影有哪些

《新宿事件》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东北,铁头(成龙 饰)和女孩秀秀(徐静蕾 饰)两情相悦。不久,秀秀作为二战遗孤返回日本,从此杳无音讯。挂念秀秀的铁头偷渡来至日本,投靠同乡阿杰(吴彦祖 饰),与一众华人偷渡客过着提心吊胆的黑工日子。
此时的秀秀已经更名结子,嫁给了日本黑帮三和会的若头江口利成(加藤雅也 饰)。亲眼见到这一幕的铁头心灰意冷,自此决心千方百计赚钱,留在日本。他们捞钱的手段很快触及到台南帮的利益,最终导致阿杰被斩断右手。铁头跟踪台南帮老大高捷(高捷 饰),意外得知一场黑社会的利益仇杀阴谋,他和一众朋友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

❷ 有哪些在国外反响很好的中国电影

英雄本色》这部电影在韩国反响很好,《猫妖传》这部电影在日本反响很不错。另外,成龙主演的很多电影在国外反响都很好吧。像《A计划》、《尖峰时刻》、《红番区》、《飞龙再生》等电影,在国外反响都特别好。

❸ 《八佰》将在日本上映,你觉得这部电影在日本的收视率能有多少

由管虎导演执导,黄志中,欧豪,姜武等演员共同主演的电影《八佰》,上映之后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并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在国内也引起了很高的热度。《八佰》这部电影在2020年上映之后,由于一直被赞赏,所以,这部电影也打算在日本进行上映。不过,至于这部电影在日本会不会受欢迎,会不会有一个高的收视率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那么关于《八佰》将在日本上映,你觉得这部电影在日本的收视率能有多少?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不过,还是希望《八佰》这部电影能够收获好的收视率

虽然《八佰》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在日本获得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八佰》毕竟是中国影视剧,中国文化的代表。所以还是希望《八佰》这部电影能够在日本获得一个好的收视率,让更多的日本观众也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关于《八佰》将在日本上映,你觉得这部电影在日本的收视率能有多少?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觉得《八佰》能够在日本获得高收视率吗?欢迎留言交流。

❹ 鬼子来了的电影在日本的影响

时隔19年,再去看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震撼人心的力度。

不去说电影的拍摄手法,不去说它的摄影技巧,单说其内容,就足够令人震撼。透过那些荒诞而幽默的画面和对白,实际上姜文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深入骨髓的警醒。

命途多舛的经典力作
为了更好地将一部完美的《鬼子来了》,姜文的电影拍摄透支了,原本投资预算在2000万元,可是,电影拍摄到最后,超出预支30%,也就是说,电影的拍摄成本在2600万左右。

然而,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绞尽脑汁的姜文,拍摄好电影,却卡在了送审的那一关——被总局“枪毙”了,理由很简单:影片的立场有问题!

总局当年的回复是这样的: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

然而,是否真如总局所说,影片真的夸大了百姓的愚昧、麻木和奴性呢?显然不是!

“裤裆藏雷”、“手撕鬼子”之类侮辱观众智商的电影都能平安过审,为何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反而受尽波折,差点夭折?

为了让电影能够面世,当年姜文耍了个“小滑头”,在未通过审核的情况下,姜文在2000年4月份,私自将影片样片送往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一举引起世界的瞩目,还获得了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但同时也引起了总局的反感,发文要求《鬼子来了》的3家制作公司从戛纳电影节上撤回该影片。

到了2002年,影片在日本正式公映,公映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日本五大暴力集团曾发传真到影片的发行公司,警告发行公司,说本片一旦在日本放映,参与该片拍摄的日本演员将不能保证安全。事实也是如此,《鬼子来了》在日本上映之后,一度让电影院陷入混乱。

观影者不同的情绪碰撞,恰好证明其伟大性,一位日本影评家说:鉴赏后的混乱正是名作的证明!

事实也证明,《鬼子来了》的经典,截止目前,豆瓣接近40万人参与打分,评分9.2分,一直就没有跌出豆瓣TOP前50。姜文在2001年还凭借此片获得法国文化奖。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好的电影也是如此,时间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大浪淘沙之后,《鬼子来了》依然屹立不倒。

藏在镜头下的荒诞与冷幽默
电影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但经过改编之后,融入了大量姜文的风格。在拍摄过程中,姜文的确抛弃了原小说“军民奋勇抵 抗侵略”的主题,更加注重提炼和鞭挞“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

电影台词幽默而充满节奏感和爆发力,荒诞的画面在电影里俯拾即是:

譬如说开始被抓的日本军人花屋小三郎一心求死,自诩为日本武士卫道者,实际上弄到最后却只是个种庄稼的农民,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最后却胆小如鼠,为了活下来,不惜卑躬屈膝。

再譬如说,花屋小三郎让翻译官董汉臣教自己骂人的话,意图刺激俘虏自己的村民,从而杀掉自己,“舍身成仁”,而汉奸董汉臣却教给了他讨好的话,话语的不对称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意味。

当花屋小三郎一脸凶相说着“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观众笑了,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荒诞的感觉。

讽刺农民愚昧的画面也比比皆是,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最后姜文饰演的马大三砍杀日本俘虏后即将被枪毙的画面。

围观群众的笑声里透着的麻木、冰冷让人感到窒息。恰如此前谈及刽子手砍头的桥段时,民众的看戏心理。看到同胞被杀头,他们的反应是什么?是“欢声一片,看刘爷使刀,如饮美酒!”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这种民众的愚昧与麻木,被称之为“看客心理”。

为什么姜文要捡民众的“软肋”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背负骂名的事儿?

在接受采访时,姜文曾有一段话很令人深思,他说,鲁迅对自己民族与文化中某些问题进行讽刺与挖苦,这也是充满了爱的。他为什么不挖苦日本去呀?因为他是想让中国这“脖没了,比日本强了,这是最大的爱国。反过来个别人为了自己的私欲违心地故作赞扬歌颂状,而不让人们看到问题的实质,那就像我们片子中的翻译官董汉臣一样了。

时代在进步,但有些伤疤不能忘
人是容易健忘的动物,“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是这个道理。

姜文在谈及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也曾提到过,其实他对日本人的印象不错。1982年姜文在上中戏的时候,班上也有不少日本同学,并且和他们的关系都不错。他们绅士、健谈,还和中国同学谈起了恋爱,这和姜文印象里的日本人大相径庭。

他们不该是小时候电影里的松井之类奸诈狡猾的丑恶嘴脸吗?他们怎么能够这么温文尔雅,让人依依惜别,恋恋不舍?

可是,随着对日本文化的不断深入了解和学习,姜文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也想通过影片告诉观众一个事实:面对恶人,我们不能无端地报以善良。面对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避免这种事再发生。

恰如电影里的马大三,他以为自己好吃好喝对待花屋小三郎,他理应讲道理,给自己粮食,即使不给粮食,也应该讲道理,不应该对自己拔刀相向。但现实很快就甩了他一大耳光。

花屋小三郎的上司确实履行了诺言,给了他们粮食,但其动机却不在于此,而是要通过押送粮食,将村民聚集在一起,狂欢之后一举歼灭,用心何其险恶歹毒。那些表面上的和平,那些藏在音乐背后的阴暗如同潮水,瞬间湮灭人性。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日本已经投降了,可是日本军官还是对挂甲台的村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

战争已经结束了,没有人不痛恨战争。二战中被屠杀的600万犹太民族,南京大屠杀中惨死的中国同胞……战争的无情人人都知晓,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战争?

至今依然有许多人本人不愿意正视历史,直面真相,否认历史,依然在狡辩,这大概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❺ 有什么中国电影推荐给日本人看

就给他推荐一些抗日神剧吧。。

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等这一些。。。!

下面开始说了。
你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中国比较好的电影啊。
例如高分电影,霸王别姬,等等
被评为华莱坞 90年代的香港电影啊,比如古惑仔,赌神啊。等等
中国式青春系列电影啊,比如中国合伙人,致青春啊,以及那些年,等等。。。

还有一些动作片啊,叶问啊,黄飞鸿系列啊,一代宗师 等等。。。
都是可以的啊。
不够的话,还有剧情类的,比如我们天上见,可爱的你等等,,,,

❻ 唐嫣燕云台日本播出,我国走出国门的影片还有哪些

我国走出国门的影视作品还有《还珠格格》、《神雕侠侣》、《花千骨》、《琅琊榜》等电视剧,以及《湄公河行动》、《捉妖记》、《山河故人》等电影。《燕云台》是由唐嫣、窦骁、佘诗曼等人主演的一部古装电视剧,在中国的播出时间是二零年。这部电视剧以中国历史上的辽朝为故事背景,而唐嫣所饰演的萧燕燕,人物原型便就是辽朝史上非常著名的萧太后。就在前几日,日本方面有报道称《燕云台》将会在下个月十号在日本播出。

除了日本、越南以及韩国三国之外,中国影视剧所到往的国家还有俄罗斯。不少俄罗斯人在网站上收看了《花千骨》、《甄嬛传》等中国电视剧。再有就是,《媳妇的美好时代》也经由翻译,顺利在非洲播出。走出国门的中国影视作品并不单单只限于电视剧,还有诸多电影,比如说九十年代的香港影片,现在的《捉妖记》、《湄公河行动》、《山河故人》等。

走出国门的中国影视作品持续增多,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在接受韩国、日本以及泰国等外来文化输入的同时,这些国家也同样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反输入。像这些走出国门的电视剧以及电影,便就是中国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日本人、韩国人等外国人能够加强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

❼ 妻夫木聪晒出和王宝强的合照庆祝《唐探3》,前者在日本有多大名气

妻夫木聪晒出和王宝强的合照庆祝《唐探3》,前者在日本有多大名气?他在日本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一线演员。

一:妻夫木聪晒出和王宝强的合照庆祝《唐人街探案3》

2021年2月17日,妻夫木聪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和王宝强的合照,以此来庆祝《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突破30亿,并配文称自己想和王宝强一起打高尔夫球。随后,王宝强也在评论中回复他,表示他也很想念“花蝴蝶”。

作为一个颇有经验的演员,妻夫木聪的演技无疑是成熟而又真实的,你可以发现他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得十分自如,并且他塑造出来的角色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感。我认为这是他身上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同时这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演员应该具备的东西。

❽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

其实要说在日本市场上映的中国电影是有很多的,因为毕竟有很多小众的院线。会上一些他们认为的文艺片或者小众电影。以我看,要想了解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还是要看票房。因为这是普罗大众用钱来投出的选票,更具备参考价值。下面是中国电影在日本票房前20名的名单:

《赤壁(下)》2009年 55.5亿

《赤壁(上)》2008年 50.5亿

《英雄》2002年 40.5亿

《少林寺》1979年,82年日本上映 36亿
《A计划》 1983年 31亿
《龙争虎斗》1974年,李小龙 30亿(配给16.42亿)
《死亡游戏》1978年,李小龙 29亿
《少林足球》2001年 28亿
《十面埋伏》2004年 22亿
《A计划续集》1987年 19.1亿(配给10.5亿)
《警察故事》1986年 18.7亿(配给10.3亿)
《功夫》2004年 17亿
《五福星》1983年 15亿
《猛龙过江》1974年,李小龙 14亿(配给7.72亿)
《龙兄虎弟》1986年 13.6亿(配给7.5亿)
《威龙猛探》1985年 12亿(配给6.6亿)
《快餐车》1984年 11亿
《精武门》1974年,李小龙 10.9亿(配给6亿)
《唐山大兄》1974年,李小龙 10.9亿(配给6亿)
《龙少爷》1982年 10.9亿(配给6亿)
第一名毫无争议的是三国题材的《赤壁》,要知道《赤壁》在日本的票房比大陆的票房还要高。可见日本人对三国题材是有多么的热爱。日本对三国题材的拍摄和改变可以说是乐此不疲。有以曹操为主角的《苍天航路》有比较正统横山光辉的《三国志》甚至还有娘化的《一骑当千》三国的游戏更是非常的多。所以吴宇森操刀的《赤壁》在日本取得如此的成绩,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❾ 《长津湖》译名《1950钢七连》定档日本,还有哪些走出国门的佳作

经常了解电影的小伙伴们一定会了解到这样一则信息就是我国著名影片《长津湖》即将在日本进行定档,已经走出了国门。《长津湖》作为我国一部非常著名且非常有实力的影片,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这次在日本进行播出,也是译名成了《1950钢七连》这个名字,那么还有哪一些比较著名的影视片走出了国门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中国优秀影片相继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进行了上映,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电影事业的优秀发展以及获得的成就,相信中国电影在此后的发展中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❿ 哪些中国电影在日本很红

《那山那人那狗》:一部中国电影的日本神话
一部国内发行几乎等于零的电影在日本取得了神话般的成功。到目前为止,《那山那人那狗》票房已经超过3.5亿日元,取代《我的父亲母亲》,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恐怕第一反应是像我一样发出这样的疑问,并且像我一样,在发出疑问以后,同样面临周围一片尴尬的沉默。除
了片名听起来比较熟悉以外,绝大部分国人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新片还是老片,是已经上映还是从未上映。
日前,记者在北京约访了这部影片的导演霍建起先生,请他详谈了《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和日本不同的发行遭遇。
霍建起至今一提起这件事还激动不已:日本人真是靠这部片子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们赚多少钱我也不眼红,我的片子能够进到影院里,而且一放就是半年一年,对一个中国导演来说,这就足够了。
十多年前,湖南作家彭见明先生的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即以诗意的语言征服了不少人。然而,它缺乏情节的散文意象令不少人觉得很难用电影的方式表达。1998年,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康健民厂长作为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在北京寻求改编合作者,得到北影韩三平厂长的帮助,美术出身的导演霍建起对这部具有纯美意象的小说也很感兴趣,终于使得这部电影在1999年拍竣,并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但是,这些并不能使这部电影得到发行商的青睐,拥有该片发行权的紫禁城三联公司一部拷贝也没卖出去。这部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小成本电影,像不少国产电影一样,一出生就被卖给了电影频道,院线?无人问津。
这样的情形持续到1999年底,《那山那人那狗》眼看就要被中国电影巨大的黑洞吞没,突然,转机出现了,2000年1月,一位日本的老发行人深泽一夫偶然看了这部影片,就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的倪震老师找到导演霍建起,表示愿意为这部片子做日本的发行工作。老先生显然非常欣赏这部片子,他打算用一年的时间为这部片子的发行做前期工作。深泽一夫很快联络了岩波影院(日本最著名的艺术影院)、东宝东和发行公司,并得到了日本《旬报》(日本的权威电影杂志)总编辑植草信和的支持,《那山那人那狗》在异常周密的部署之下开始了它的日本之旅。
据霍建起说,这部片子在日本应该是四方联合发行,也就是深泽一夫、岩波影院、《旬报》、东宝东和。在发行配合上,他们显得非常熟练。在从紫禁城三联手中购下日本发行权以后,日本方面的发行人立刻着手搜集有关这部电影的所有资料,连一个配角的生日也不拉下。为了配合宣传,《旬报》专门印制了精美的小册子,而岩波影院还从原作者彭见明手中买下了六个短篇的版权,与《那山那人那狗》一起出了一本日文版彭见明小说的合集,现在,这本书已经加印了五次,每次印一万册。
2000年10月,为了便于这部影片的推广发行,日本方面邀请霍建起和本片的编剧思芜女士参加东京电影节,由于霍建起当时正在加拿大参加蒙特利尔电影节,未能成行,后来是思芜女士单独参加了妇女论坛。2001年2月18日,日本方面正式邀请霍建起赴日本参与该片公映前的宣传。五天的赴日时间安排得极为紧凑,除了试映会上的公开见面外,其余四天都是重要传媒的单独专访时间,每天都是上午两个记者,下午两个记者,非常辛苦。霍建起开玩笑说,他们似乎是在剥削我的劳动力,但是我被剥削得很愉快,因为他们已经为我的片子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的发行铺垫,而我只做了五天而已。
2001年4月7日,《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在岩波影院上映。作为艺术影院,它的上映方式跟主流电影铺天盖地的全面上映完全不同,它采用的是细水长流式,在一间100多个座位的小厅中,这部电影被安排了半年的档期,也就是说,在半年时间内,这部影片将在这个厅中循环放映。由于反响热烈,除了东京的岩波影院外,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大阪、神户、京都都开始放映这部影片,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仍未下线,不少边远地区仍在要求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