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日本最喜欢中国电影
扩展阅读
刘德华开枪说再见的电影 2025-09-14 19:04:01
儿童性教育的电影有哪些 2025-09-14 18:49:13

日本最喜欢中国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7-16 10:25:02

A. 中国电影进入日本最火爆的的电影有那些

- -中国电影进入日本火爆起来的的电影,几乎很少。特别近年几乎没有。国家的软实力和日本,等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些不足。
1.【无间道】,风靡东亚,南亚,东南亚,好莱坞还买了版权又重拍,可见很火爆。
2.张国荣版【倩女幽魂】,风靡东亚,特别是日本,韩国,都记住了里面的小倩,王祖贤
3.【功夫】久居日本票房榜前列,周星驰的喜剧天赋,小日本也很喜欢哈
卧虎藏龙,艺妓回忆录,等等只能说还不错,谈不上太火爆

B. 日本人是怎么看待中国人的电影特别是战争片

在日本上映的中国战争片根本就没有多少部。会去看的人就不会漠视,只有少数右翼才觉得中国电影歪曲了历史。一般的日本人看中国电影,最喜欢看香港动作片,对于战争片,因为不了解所以没有体会。

顺便说一句,最近在日本上映的赤壁,宣传的很大,但在日本人普遍市民看来,拍的太爱情,缺乏历史剧的感觉。

C. 有什么中国电影推荐给日本人看

就给他推荐一些抗日神剧吧。。

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等这一些。。。!

下面开始说了。
你可以给他推荐一些中国比较好的电影啊。
例如高分电影,霸王别姬,等等
被评为华莱坞 90年代的香港电影啊,比如古惑仔,赌神啊。等等
中国式青春系列电影啊,比如中国合伙人,致青春啊,以及那些年,等等。。。

还有一些动作片啊,叶问啊,黄飞鸿系列啊,一代宗师 等等。。。
都是可以的啊。
不够的话,还有剧情类的,比如我们天上见,可爱的你等等,,,,

D. 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中国电影赤壁

日本人有很深的三国情节。 众所周知,日本的“三国文化”来自中国,那是“中学东渐”。
当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于元末明初问世时,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没有传到日本,此前没有纪录。日本真正第一个与中国的“三国”故事有关的作品,据邱岭与吴芳龄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记》的作品。它的诞生,大约也相当于中国的元末明初时期。
《太平记》是讲述日本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小说,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国故事,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讲,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达”结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刘备也不是曹操,而是诸葛亮。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太平记》中,诸葛亮的主要表现是“忠诚”与“仁义”。他对主人公刘备的鞠躬尽瘁,一直延续到他死后,还可吓退敌人,给蜀国做贡献。还有,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个人悲剧,也都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还不是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真正进入日本,是在《三国演义》的嘉靖本问世167年后。其时正是中国刚刚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遗民避居日本,带去大量中国书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战乱结束,进入江户时代,对中国文化有了浓厚兴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后40余年,《三国演义》的第一个日译本《通俗三国志》出版,译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户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和上层武士是可以直接读汉语原文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们可以看中文的《三国演义》。但庶民阶层却不行。所以说,湖南文山的这个《通俗三国志》,很大的意义是使“三国”在日本全社会各阶层中,尤其是中小学生中普及。不过,从那个时候起,日本译家们已经在搞“编译”,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开始对原著改编。120回的小说变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说唱套话也都抹去,实现了由说唱故事到读本的转换。
日本人对于三国的执着热情与认真,简直近乎自虐。至今,他们仍会写出无数本书来,考查三国里的史实,三国里的谜团,收集三国名言,绘制三国地图,编制三国大词典。有一个日本职员,就是因为喜欢三国,利用假期到中国来考察三国故地,已经坚持了20多年。至今,到网上搜索,关于三国的购书网页有30多页,每页都包含十几本书。仅就三国人物评价而言,在光荣公司做三国的电脑游戏的同时,日本一家“新人物往来社”推出《三国英雄资料编》,对169个三国人物的统率能力、决断能力等8个方面进行打分,买了书的人都可参与进去,花样无穷。
而日本的文学,从最早接受三国故事时起,就已经开始走上了与中国文学不同的道路。邱岭与吴芳龄为日本文学总结的三大特点是:追求真实;非社会化而强调个人;悲美。所谓“悲美”,一代日本动画迷和游戏迷恐怕早已在日本动漫中领教。那种满天飞着血红的箭雨的悲怆与凄美,英雄人物经历生离死别时,心碎之处的典雅伤感,都隐隐地在打动着一代年轻的游戏迷们。这些来自东瀛的“三国”,千百年前曾经从中国传过去,不知充盈了多少日本人的内心,现在它们又转回到发源地母国,又会在这边酿出什么样的果实?
日本大手前大学校长川本皓嗣,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在日本,以前常听到‘同文同种’的说法。日本人相信自己和中国人没有多少不同的地方……以为学习同‘文’者就具有相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到近代以后这种错觉仍然存在着。
另一方面,中国人虽然一点也不认为自己像日本人,但就像美国人多觉得加拿大是美国的一部分或者一个‘准州’似的,中国人不也觉得日本文化像是中国文化浮浅的模仿或者派生物吗?
当然,这两方面都是很大的错觉。”
观察日本的“三国文化”与中国的“三国文化”之不同,似乎让我们突然得到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文化、中国的历史观的某些清晰镜像。

E. 日本人喜欢中国的明星吗例如成龙、李连杰等等;他们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和电影吗

日本对偶像的崇拜心理划分是十分精细的
在日本 最万众瞩目的偶像应当是国民级的偶像
这样的人相当的少

而绝大部分的偶像被划归为发烧友偶像 就是那种只受到一部分特定人群喜爱的偶像 并且有很多疯狂粉丝专门收集偶像的资料,商品,甚至生活用品

而对于能够在日本有影响力的中国明星 大多数属于发烧友偶像
例如成龙 李连杰 他们在日本就有一个很庞大的发烧友队伍迷恋他

事实上进十几年来 中国(包括台湾香港等不同制作地点)的电视剧与电影一直有受到日本的关注 台湾八十年代的琼瑶剧就曾经留下很多粉丝 很多中国电影(尤其是张艺谋与陈凯歌等人)也在日本开拓出一片市场 而近几年来 中国大陆向日本输入了央视的武侠剧 而台湾却主要向输入本土的偶像剧

其实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张艺谋的 英雄 据报道称在日本收回了2000万美元的票房
倘若我们的明星与影视制品真的有过人之处 是不会找不到异国知音的

F.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影视行业以破竹之势迅速崛起,并进军全球各地。新世纪之初,中日关系平稳发展,我国电影进驻日本影视圈。
今天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有哪些国产电影在日本放映过吧。(以下电影大部分是个人所整理,如有错误,多多包涵。)

《十面埋伏》 2004.8.3在日本上映
本影片一在日本上映,就称雄日本票房,金城武也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另外,日本友人受金庸武侠片的影响,对中国武侠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英雄》 2003.8.16日本上映
《无极》 2006.2.11东京上映
《集结号》 2008.10.23东京上映
《东邪西毒》 1996年日本上映
《大腕》 2005.10。25日本上映
《杀破狼》 2006.3.4
《独自等待》 2004.10.26
《三峡好人》 2008.8.18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8.4.12
《梅兰芳》 2009.3.7
《神话》 2006.3.2
《夜宴》 2007.6.2
《头文字D》 2005.9
《少林足球》 2002.6.1
《无间道》 2004.9.18
《如果爱》 2006。11.11
《男儿本色》 2008.8.30
《七剑》 2005.10.1
《活着》 2002.3.23
《鬼子来了》 2002.4.27
《2046》 2004.10.23
.............
以上电影在日本都有上映,但是据日本的中国电影翻译家水野卫子认为,日本电影观众多为女性或是学生年龄段,所以对中国多数内容现实的影片不是很感兴趣。而中国的武侠动作电影在日本比较受欢迎。并且,从总的趋势来看,日本民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已急剧增多!
通过以上影片,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抗日影片没有在日本上映,个人认为应该是日本对历史的认识与我国有分歧的原因。

G. 哪些中国电影在日本很红

《那山那人那狗》:一部中国电影的日本神话
一部国内发行几乎等于零的电影在日本取得了神话般的成功。到目前为止,《那山那人那狗》票房已经超过3.5亿日元,取代《我的父亲母亲》,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恐怕第一反应是像我一样发出这样的疑问,并且像我一样,在发出疑问以后,同样面临周围一片尴尬的沉默。除
了片名听起来比较熟悉以外,绝大部分国人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新片还是老片,是已经上映还是从未上映。
日前,记者在北京约访了这部影片的导演霍建起先生,请他详谈了《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和日本不同的发行遭遇。
霍建起至今一提起这件事还激动不已:日本人真是靠这部片子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们赚多少钱我也不眼红,我的片子能够进到影院里,而且一放就是半年一年,对一个中国导演来说,这就足够了。
十多年前,湖南作家彭见明先生的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即以诗意的语言征服了不少人。然而,它缺乏情节的散文意象令不少人觉得很难用电影的方式表达。1998年,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康健民厂长作为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在北京寻求改编合作者,得到北影韩三平厂长的帮助,美术出身的导演霍建起对这部具有纯美意象的小说也很感兴趣,终于使得这部电影在1999年拍竣,并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但是,这些并不能使这部电影得到发行商的青睐,拥有该片发行权的紫禁城三联公司一部拷贝也没卖出去。这部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小成本电影,像不少国产电影一样,一出生就被卖给了电影频道,院线?无人问津。
这样的情形持续到1999年底,《那山那人那狗》眼看就要被中国电影巨大的黑洞吞没,突然,转机出现了,2000年1月,一位日本的老发行人深泽一夫偶然看了这部影片,就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的倪震老师找到导演霍建起,表示愿意为这部片子做日本的发行工作。老先生显然非常欣赏这部片子,他打算用一年的时间为这部片子的发行做前期工作。深泽一夫很快联络了岩波影院(日本最著名的艺术影院)、东宝东和发行公司,并得到了日本《旬报》(日本的权威电影杂志)总编辑植草信和的支持,《那山那人那狗》在异常周密的部署之下开始了它的日本之旅。
据霍建起说,这部片子在日本应该是四方联合发行,也就是深泽一夫、岩波影院、《旬报》、东宝东和。在发行配合上,他们显得非常熟练。在从紫禁城三联手中购下日本发行权以后,日本方面的发行人立刻着手搜集有关这部电影的所有资料,连一个配角的生日也不拉下。为了配合宣传,《旬报》专门印制了精美的小册子,而岩波影院还从原作者彭见明手中买下了六个短篇的版权,与《那山那人那狗》一起出了一本日文版彭见明小说的合集,现在,这本书已经加印了五次,每次印一万册。
2000年10月,为了便于这部影片的推广发行,日本方面邀请霍建起和本片的编剧思芜女士参加东京电影节,由于霍建起当时正在加拿大参加蒙特利尔电影节,未能成行,后来是思芜女士单独参加了妇女论坛。2001年2月18日,日本方面正式邀请霍建起赴日本参与该片公映前的宣传。五天的赴日时间安排得极为紧凑,除了试映会上的公开见面外,其余四天都是重要传媒的单独专访时间,每天都是上午两个记者,下午两个记者,非常辛苦。霍建起开玩笑说,他们似乎是在剥削我的劳动力,但是我被剥削得很愉快,因为他们已经为我的片子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的发行铺垫,而我只做了五天而已。
2001年4月7日,《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在岩波影院上映。作为艺术影院,它的上映方式跟主流电影铺天盖地的全面上映完全不同,它采用的是细水长流式,在一间100多个座位的小厅中,这部电影被安排了半年的档期,也就是说,在半年时间内,这部影片将在这个厅中循环放映。由于反响热烈,除了东京的岩波影院外,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大阪、神户、京都都开始放映这部影片,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仍未下线,不少边远地区仍在要求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