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日本经济发展电影
扩展阅读
刘德华开枪说再见的电影 2025-09-14 19:04:01
儿童性教育的电影有哪些 2025-09-14 18:49:13

日本经济发展电影

发布时间: 2023-07-15 20:05:58

1. 求一部日本电影的名字。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是一部日本电影,于2005年年底上映。本片故事基于漫画《三丁目的夕阳》,以1958年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东京为背景,着力描写普通人在家庭内、邻里间的感情牵绊。

1958年, 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东京的标志东京塔开始投入建设。在三丁目这条小街上,住着一群普通老百姓。急性子的铃木则文经营着一家汽车修理作坊,妻子知江性情温柔,读小学的儿子一平则非常淘气。星野六子中学毕业后从乡下来到东京就职,在则文的作坊里工作。

铃木家的对面住着点心店店主茶川龙之介,茶川曾经入围芥川奖的候选名单,而如今则在三流少年杂志上写写儿童冒险小说。不远处有家小酒馆,茶川爱慕着年轻貌美的老板娘广美。茶川收养了一个孤儿淳之介,淳之介非常喜欢茶川的小说,自己也动手写冒险故事,一平成了他的忠实读者。圣诞节到了,茶川向则文借钱为淳之介买礼物,然而淳之介的生父找到了这里,淳之介即将告别三丁目……

2. 《家族游戏》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家族游戏》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森历

1983 彩色片 108分钟

日本日活电话公司/新世纪制片公司/艺术剧院协会联合摄制

编导:森田芳光 摄影:前田米造 主要演员:松田优作(饰吉本) 伊丹十三(饰父亲) 宫川—朗太(饰茂之) 由纪砂织(饰母亲)



本片获1983年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蓝色绶带最佳导演奖,报知电影奖作品、男主角、男配角奖




【剧情简介】

沼田家有两个孩子,大儿子慎一在有名的西武高中读书,小儿子茂之上初中三年级,正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关键一年。但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时常装病不去学校。这天一早他又装作肚子痛,妈妈挺担心,就让他在家里休息,并且告诉他,给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明天就要来了。

沼田家请的家庭教师名叫吉本胜,是个私立大学的在校生,已经读了七年还没毕业。吉本来到沼田家后,父亲告诉他,他的小儿子茂之成绩较差,近几次班上测试的成绩都排在倒数第九位。并说“茂之可是个问题少年,等会儿你见到他就明白了。”一直显得挺有礼貌的吉本听罢,突然凑近父亲,笑嘻嘻地说:“问题少年?别吓唬人呀,父亲”,边说边摸着父亲的手,这意想不到的举动使父亲十分尴尬。

吉本随后进了茂之的房间,两人互相道过初次见面的客套话后,吉本就紧挨着茂之坐下,一边打量茂之一边说他长得俊,说话也挺有趣,还出其不意在茂之脸上“咂”地亲了一下。茂之吓了一跳,嘟嘟囔囔地说:“这样我觉得恶心”,吉本马上说:“我才觉得恶心呢”。

吉本的初次拜访很旅迹快结束了,父亲送他到门外,又提出一起到他汽车里谈谈。吉本觉得有什么话还是一边散步一边谈好,但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只好随他进了汽车。在汽车里,父亲提出只要能使茂之的成绩提高,可以在工资之外再给奖金,具体的办法是,测试的成绩每提前一位给吉本另加一万日元奖金。吉本立即表示同意。

第二天开始了正式辅导。吉本要茂之把这次语文测试那一课里所有尚未掌握的汉字和词汇都在笔记本上认真写几遍,他自己则拿起一本植物图谱在旁边看起来。过了一会,他拿过茂之的本子一看,只见满篇写的都是“黄昏”这个词,其他词汇、汉字什么也没写。吉本一怒之下狠狠打了茂之一个耳光,打得茂之鼻子出了血。茂之跑到厨房用纸堵鼻子,母亲见状大惊失色,问他怎么回事,茂之不答,问吉本,吉本则顾左右而言他。茂之堵好鼻子,又被吉本“押”回屋里,这回他乖乖地写了好几篇单词和汉字。

茂之在班上经常被一个名叫土屋的同学欺负,每次受了气,他总是回家向妈妈找碴。这天上体育课时,土屋有个动作没做好,茂之笑了一下,下课后他就被土屋等几个同学硬推进了女生更衣室。茂之受了羞辱,回家后又拿母亲出气,故意问些使母亲十分难堪的话。

这天茂之起得特别早,吃过早饭就到学校去了,由于时间太早,校舍里几乎没有学生。茂之轻轻推开教室的门,见土屋正和班里一个女同学挺亲密地在说着什么,便蹑手蹑脚地离开了。上课后,茂之打起盹来,老师批评他,土屋也跟着起哄。茂之突然冲着土屋大喊那个女同学的名字。结果放学的路上,茂之又被土屋等同学狠狠地揍了一顿。

晚上吉本来到沼田家,见茂之鼻青脸肿地躺在席铺上,就知道他又挨同学打了。问他是不是打输了,茂之点头承认。吉本让他起来先做功课,然后教他怎么打架。茂之一听来了精神。做完功课,两个人就在楼顶的平台上挺认真地练了起来。别看吉本辅导茂之学习没多大门道,教打架却十分在行。经过他的一番 *** ,茂之打架的本事大有长进,在土屋又一次想欺负他时,反被他痛打了一顿。茂之当然十分得意,而这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竟然也开始提高了。

到了该向老师申报志愿高中校名的时候了。茂之想报考没什么名气的神宫高中。便让妈妈去学校为他报了名。谁知吉本听说之后很生气,执意要他改报有名的西武高中。茂之虽然觉得考西武高中没多大把握,但在吉本的压力下只好同意。吉本又亲自跑到学校去给茂之改了报考志愿。

考试的结果公布了,茂之幸运地考取了西武高中。父母大喜过望,当晚就为他举行了小型家宴以示庆贺。吉本点燃了蛋糕上的蜡烛,大家举杯向茂之表示了祝贺之后,便坐下吃拆春并了起来。父亲唠唠叨叨地开始夸奖茂之聪明,可又嫌在他身上花钱太多,一会儿又向吉本提出让他接着辅导大儿子慎一,以便使慎一考取公立大学。但吉本很干脆地拒绝了。慎一说他不打算上大学,连高中也不想读下去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大声训斥慎一,而慎一却已经和他旁边的茂之动上了手。这时吉本抓起大盘里的意大利面条朝别人盘子里乱扔,又把葡萄酒故意倒在父亲身上。父亲抓住吉本的衣襟问他想干什么,被吉本一记勾拳击中腹部倒了下去。吉本接着将母亲、慎一和茂之一一击倒,把长桌上的食物和餐具统统掀到地下,然后说了声“失礼了”,便离开了沼田家。

吉本走了,沼田家也变得安宁平静了,但却是一种死一般的宁静。下午,母亲在厨房的那张长条桌上做手工,越做越困。窗外传来直升飞机的轰鸣声。她呵欠连天地进屋去看做功课的两个孩子,却发现他们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母亲返身回到厨房,也伏在桌上昏然入睡。



【鉴赏】

四、五十年代是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影坛人材济济、佳作叠出,随着一系列值得骄傲的优秀作品的问世,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黑泽明等导演也开始蜚声国际影坛。然而,进入6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亚文化层面影响的迅速扩大、电视机的高度普及、好莱坞影片的强大攻势使日本电影从自己的领地上节节败退。这种现象到70年代变得更加严重:电影观众人数急剧下降,一批批专映日本影片的影院或者倒闭,或者改作其它场所,一些电影企业只得转而拍摄低成本的色情暴力片,严肃题材影片的制作面临着人材萎缩、资金匮乏的窘迫境地。电影界许多人忧心忡忡地将这一时期称为“斜阳时代”,哀叹日本电影已经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

在这困难的时期,一批电影圈外的年轻人却在孜孜不倦地对电影表现手段进行着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他们认为日本电影并非没有出路,而是需要跟上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创新。《家族游戏》的导演森田芳光就是其中的一员。森田芳光1950年生于神奈川县,1968年进日本大学艺术系,在校期间开始拍摄8毫米影片。1972年毕业后一边打零工一边拍片,早期作品主要从摄影构图、影像效果等方面进行实验。1975年拍摄了放映时间达70分钟的8毫米影片《蒸气机车》,这部影片在镜头运用上的大胆创新使电影界人士深为震惊,认为该片富有韵律的剪切式摄影获得了革命性的视觉效果,突破了8毫米影片所一直赖以为据的35毫米影片镜头美学理论,为产生属于8毫米影片自身的镜头美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卓有成效的实践。

1978年,松竹公司率先与从事8毫米实验影片创作的医学院学生大森一树签订合同,由他担任导演为松竹公司拍摄了一部35毫米影片,自此开创了大电影企业与电影圈外人士合作拍片之先河,沉寂已久的日本影坛终于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1981年,森田芳光以大致相同的制作方式编剧、导演了他的第一部35毫米影片《那样的东西》。这部影片的独特风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首先是手法、技巧上显得生疏稚拙,有些地方甚至到了可能被误解的程度,有人称其为“票友式技法”。其次是人物缺少稳定感,与客观环境缺乏必要的联系,时有离奇的表现,有位评论家说“他们有时就像外星人”。但影片的整体效果却生动流畅而富于趣味性,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上映后很快受到普遍的好评。

1983年编剧并导演的《家族游戏》是森田芳光最优秀的代表作。它的叙事风格、表现手法、人物塑造以及摄影构图、镜头运用、音响设计等都有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它的诞生为日本电影增添了一个新鲜的样式。森田芳光通过这部作品显露了他的艺术才华,表达了他在艺术审美上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反思。

《家族游戏》以现代日本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十分普通的故事。为了应付社会上愈演愈烈的“考试战争”,沼田家也为小儿子茂之请来了一位家庭教师吉本胜。吉本介入这个家庭后,虽然不能说完全改变了沼田家的基本生活形态,却打乱了生活的秩序,使他们之间的平衡失去了控制。吉本与沼田家的成员们处于一种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矛盾状态中。吉本这个人物十分奇特,他的性格作风全然不符合日本人的性情,语言动作有很大的随意性,使人难以捉摸。当这样一个人进入沼田家后,引起一些滑稽可笑的事情是不难想象的。影片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幽默的气氛中,但森田芳光并没有将它拍成一部喜剧片。

从整体上看,《家族游戏》是一部线性叙事结构的剧情片,由开端、中间和结尾三大部分构成,不过它又与日本传统的剧情片有很大差别。在日本占主流的社会派导演,如今村昌平、深作欣二、大岛渚等人的作品,不论其表现的是何种题材,都强调细部的真实。用他们的话说,细部应当“直接截取生活的片断”,只有细部符合生活真实的情况下才能令人信服地渲染气氛、推动剧情,从而使虚构的故事产生真实的魅力,表达作家对世界、人生、社会的认识。因此如果说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由实而虚”的创作方法,那么《家族游戏》则使用了“由虚入实”的方法。影片中存在大量明显是“制造出的”现实,譬如在厨房里坐成一横排吃饭的场面、大儿子慎一在女同学家里的场面、吉本辅导茂之时的情景、在汽车里谈话的景象等等。这些制造出的环境中产生的种种象征性隐喻使人颇感兴趣。传统的剧情片中,作者总是力求使角色的语言动作符合生活的真实,这样才能使剧中人在银幕上有活力、有份量,才“显得”真实可信。而《家族游戏》里的人物几乎都缺乏稳定的重力构造,仿佛无根之草,轻漂虚浮。一个场景中,角色只在成为摄影机的主要目标时才是规定情境中的人,其他处于背景地位的角色往往拒绝感情的移入,从而产生较明显的间离效果。此外,叙事段落中的不连贯也较明显,如,茂之在学校受土屋欺侮后,回家拿母亲出气,故意问母亲月经的事,使母亲很生气。接着父亲叫母亲和他去汽车里谈点事。夫妻间有话不在家里说,反要到离家不算近的停车场的汽车里去说,本身已让人感到有点离奇,可以讲通的理由是不愿让孩子听到谈话内容,或是为了调整情绪而改换一下环境。那么从剧情发展推想应该是安慰因茂之的问话而不快的母亲,至少也应该谈到一点儿与此事有关的内容,但他们在汽车里只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丝毫没有涉及刚刚发生的事,而这个叙事段落到此就结束了。从影片中精心安排的不连贯段落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森田芳光有意削弱了段落之间的连续性,同时强调了场景的相对独立性。

全家人坐成一横排吃饭的场面前后出现了数次,这是一个完全不符合日本家庭生活实际的场面。对于它的象征性含义有种种解释,有人认为它在于表现现代家庭关系的冷漠和难以沟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黑色幽默场面。一位著名影评家则解释说:它只是直接引用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表层含义,喻示这也是一顿最后的晚餐,如此而已,别无他意。然而,坐一横排吃饭的场面并不是仅在最后那场戏时才出现,因而它不单单具有“最后的晚餐”这一层含义。森田芳光显然是借用了“问答游戏”(日本电视台经常举办这种游戏,其形式类同于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集锦问答)时惯常采用的坐成一排的形式来点明主题,同时还让人们观察当吉本参与了这场可笑的家庭游戏后会出现怎样的情景。那张长条桌子沼田家四口人坐着正好,吉本的加入使五个人过分亲密地挤在一起,互相干扰、互相妨碍、互为掣肘,其结果则是互相排斥。最后一顿晚餐时,吉本开头故意捣乱,继而大打出手并掀翻了长条桌,表达了男主人公情绪的宣泄和退出游戏的决心。最后的晚餐这场戏通过一个七分钟的长镜头予以表现,吉本的举动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恶作剧的范畴,它无疑带有浓厚的黑色幽默色彩。

影片对吉本和沼田家四口人的塑造颇有深意。吉本被塑造成一个与日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差异的人,而沼田家四口则是典型的日本人形象,这就使吉本与沼田家人总是处于一种难以相互认同的状态。显然森田芳光是要人们观察一下当吉本这样的人同典型的日本人打交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吉本第一次到沼田家时,摸父亲的手、亲茂之的脸,日本人在交往中是绝不会有这类动作的,所以显得很滑稽。而父亲和茂之的反应则更加可笑,也更耐人寻味。森田芳光运用这种不符合生活真实的表现方法,对当代日本人中普遍存在的自以为是、虚情假意、脆弱的情感和自闭的心态等性格上、心理上的负面特性进行了绝妙的讽刺和嘲弄。

本片有两个非常短暂的镜头,表现吉本同一个年轻的时髦女人在一起,一次是吉本往她脚趾甲上抹蔻丹,一次是女人为吉本削水果。在这两个场面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各种环境中的音响,唯独听不到他们说话的声音。这种明显地游离于剧情之外的镜头是现代主义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的。

著名演员松田优作非常出色地扮演了家庭教师吉本胜,将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和幽默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父亲的扮演者伊丹十三也是日本著名演员、导演,他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一个貌似精明实为草包的父亲形象。

《家族游戏》上映后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了很高评价。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认为:本片是一部在艺术处理上十分卓越的室内心理剧,虽然它没有一般剧情片那些跌宕曲折的情节和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但它超群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电影技巧令人倾倒,是继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家庭剧。这部影片在1983年度的《电影旬报》评奖中一举获得了全部七项奖中的五项,这在1980年以后的日本影片评选中是绝无仅有的。

3. 千与千寻恐怖真相

一切阴谋论都是纸老虎,《千与千寻》本身一个美好的结局,非要说成有什么恐怖的真相,只能说强行阴谋论。

动画片而已,没必要强行做过多深层次解读,宫崎骏也架不住大家这样玩。

醒醒吧!千寻还只是个孩子,这不是爱情!洛丽塔什么的最讨厌。

4. 日本经典感人电影

日本经典感人电影如下:

1、秒速五厘米: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动漫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故事。两人在经过多年后依旧习惯在人群中寻找对方的身影,但是再也没有遇见过彼此。

2、你的名字:这部动漫是前年上映的一部日漫电影,两个不同时空的人偶然发生了灵魂互换,最后在现实发生了一些莫名的交集,故事最后结局很虐心。

3、萤火之森:一个人和一个妖怪的故事,一辈子都不能拥抱,男主对女主在刚刚互相表明心意后,由于接触了人类小孩最后消失了。

4、千与千寻:讲述的是千寻一家人无意间闯入妖怪的地盘,千寻为了救父母深入妖窝,遇见了无脸男和小白龙,之后平安回到人类世界,所遇见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无迹可寻。

5、穿越时空的少女:一个少女无意间得到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的超能力认识了一个男生,由于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人相约在未来等你。

6、侧耳倾听:这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两个无意间遇见的人因为共同的兴趣而发生交集,最后心生情愫相约一起变得更好。

各国电影特点不同:

日本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主要分为"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两大类,以动画电影为主真人电影为次。

韩国电影的主要特点是:真实和有深度,直言不讳的表达社会问题,有关法律政府方面更是各种抨击,有着最宽容的尺度。

中国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

香港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以警匪片和古装片为主。

美国电影的主要特点是:以科幻和动作为主,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拥有全球性代表的影视娱乐舞台——好莱坞。

5. 你认为《解忧杂货店》中日两版哪个更优秀,为什么

《解忧杂货店》作为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代表作一经问世便大受好评,问世才不过三四年就已经为各国书迷所熟知,成为经典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样优秀的作品,又是有着强大读者基础的大IP,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几乎是必然的,就像东野圭吾之前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一样,庆幸的是《嫌疑犯X的献身》中、日、韩三版翻拍竟然都很成功,而《解忧杂货店》就没这么幸运了,日本影版2018年2月上映,不知成色如何,今天要说的中国版的已经扑街。本片对原著的改编还是很大的,将原来的五个故事删减为三个,故事背景做了本土化的处理,看得出导演还是很用心的,但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整部电影看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普通,镜头普通、情节普通、表演普通,普通的甚至连槽点都没有,曾经看原著小说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在电影里荡然无存。

6. 70年代的日本是怎样的为什么拍出雷欧这种剧情阴暗的

雷欧奥特曼上映于1974年。和其他奥特曼系列作品一上映就颇受欢迎不同,雷欧尽管在日后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但在当时它其实是圆谷最失败的作品之一,饱受观众批评,圆谷甚至一度想拒绝承认雷欧为其作品。

要分析雷欧剧情阴暗的原因,首先就要知道它具体的剧情。雷欧情节黑暗,画面恐怖血腥,和前一部作品泰罗奥特曼轻松诙谐的轻松诙谐形成鲜明对比。

从微观因素看,这是因为圆谷在拍摄雷欧时想让它除儿童观众外还能拿下成人观众,因此有很多情节实际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其中不乏不少血腥和恐怖画面。

例如,第1集一上来就是赛文被马格马星人和布莱克基拉斯、雷德基拉斯围攻,并被打断腿。

第40集,MAC队员牺牲、更换频繁,最后甚至全灭,这也是奥特曼系列中唯一一次人类战队全灭

第50集,布钮星人将雷欧冰冻后肢解

这样黑暗童话式的情节数不胜数,腰斩、女鬼等剧情和星球毁灭只有自己活下来(阿斯特拉和宠物怪兽是后来为了挽救收视率才出场的)的背景设定让雷欧“成功”地失去了不少儿童观众,对成人的吸引力也提升有限。

虽然有吸引成年观众的目的,但雷欧阴暗、悲观的剧情有着更多的 社会 背景。

一.末日情绪的影响。 1973年,森谷司郎导演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讲述了地质学家田所博士发现日本即将沉没,日本举国与沉没命运抗衡的故事。在电影的最后,日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日本列岛绝大多数陆地沉入海底。

《日本沉没》的上映,实际上是当时日本 社会 对于世界末日的极度悲观的反应。而在雷欧中,东京被怪兽淹没又和赛文被打断腿结合在一起,更是渲染了一种阴暗的基调。

二.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6日,为收复失地,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12月,欧佩克中的阿拉伯成员国为报复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宣布油价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史称“ 第一次石油危机 ”。

石油涨价,严重依赖外部资源的日本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工业生产下降超过五分之一。据统计,1973年石油占日本一次能源的77.6%,其中99.8%依赖于进口。一时之间,日本物价飙升,中小建筑业、不动产业、工矿生产业遭受重创。

自此,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宣告终结,国民情绪普遍低落。

三.圆谷缺钱。 圆谷缺钱的原因比较多,奥特曼系列中的很多场景价格高昂,但都是一次性的(被战斗毁灭),所以本身就需要大量投入,而雷欧的收视率一路走低,剧组缺钱,为了省钱,才设计了MAC队和城南 体育 俱乐部全灭的剧情,裁退这些演员。

(怪兽的皮套和打斗背景,一旦被毁很少能再次使用)

圆谷缺钱和石油危机下经济遭遇滞胀的日本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不能粗暴地归于 社会 经济因素。剧本不讨喜,形成恶性循环,也是圆谷缺钱的重要原因。

电视版系列剧首播日期:1974年4月12日——1975年3月28日,共51集。

大家都知道雷欧奥特曼体术相当厉害,不过不要以为雷欧就是无敌的存在了,有一集中雷欧奥特曼因为中了敌人的奸计,被以人类的大小给冰住了,最后邪恶的外星人居然用锯子将雷欧奥特曼分尸,最后还随意丢在了野外。直到后来托梦给一个孩子将其尸体挖出,在奥特之王的帮助下,才重新复活。

《雷欧奥特曼》的风格很悲惨,也很凄凉,这一切正是受到《日本沉没》的影响而产生的。第1、2话的剧情,则正是《日本沉没》的真实写照。与前作《泰罗奥特曼》中,有主角泰罗的亲生父母登场不同,《雷欧奥特曼》中的主角雷欧的亲生父母在一开始就被害了,其故乡更是被马格马星人毁灭,致使雷欧变成了孤儿,两部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烘托雷欧的悲情,其出生地由M78星云的奥特之星,改成了已经不存在了的狮子座L77星云。而且《赛文奥特曼》的主角赛文也在本作品中被怪兽打残了右腿,更失去了变身能力,只能以《赛文奥特曼》中的主人公——诸星团的身份战斗。本片中的战斗队——MAC宇宙侦察队,更是唯一把本部设立在大气层外的战斗队,而且和以往的战斗队不同,MAC队全球仅此一个,更没有什么设立在巴黎/纽约的总部。和《艾斯奥特曼》、《泰罗奥特曼》中,奥特兄弟多次出场所不同的是,《雷欧奥特曼》中几乎没有了奥特兄弟的身影,唯一的一次出场,是在第38、39话。

我很喜欢雷欧,因为在传统的和平,怪兽之外,这是一部反映成长不会一路顺风,需要诸多磨砺的过程。

几位昭和奥特曼中,我印象最深同时也最喜欢的莫过于1974年首播的《雷欧奥特曼》。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雷欧也可以称得上是奥特曼系列中最标新立异的作品。

雷欧奥特曼作为一名非奥特行星的奥特曼,他的技能在初期有许多不足,光线类技能几乎没有。

全是在赛文的磨砺下后天努力练成的。

很多集都有体术的训练

雷欧凭借独特的情节设定与观看感受,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雷欧的使命,则是把从赛文那里学到的技能再传授给新一代的守护者。

就像接力赛一样,长流不息。

原来奥特曼也不是神,也会被打败和替代。

这是《雷欧奥特曼》教给我的,略显残酷的第一课。

在我眼里,传承这个词还带着离别的意味。

当新一代登上舞台的时候,也代表着老一辈的离开。

从片头赛文的消失、到片尾雷欧的告别,再到整个昭和系列、平成三杰的远去。

舞台上的新人活跃依旧,老一代的经典则转换为回忆,留在了我们的童年里。

为了表现这种成长的艰难,设计了相对黑暗的剧情,包括保卫队全灭,女主也挂了。

但是最后击败圆盘怪,完成救赎,以及和通的友情,在我看来是很不错剧本

雷欧,孤独的狮子座王子,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奥特曼之一。

童年时在国内各大电视台分流播放,印象里的雷欧奥特曼整体色调偏暗,就连怪兽都不像其他奥特曼一样色彩斑斓。

拍雷欧奥特曼时正值日本遇到经济危机,紧张的预算和消极的国民情绪也注定雷欧奥特曼带着一些成人色彩。

除了故乡被毁灭以外,几乎每几集就会死上几个和雷欧有关系的人。

而一次次在泥泞中爬起的雷欧在战胜怪兽以后还来不及高兴就要接受来自师傅赛文更严格的训练。

为什么《雷欧奥特曼》的总体风格与之前的作品相差甚大?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受到20世纪70年代流行风潮影响,在剧情中强化了末日论等悲观元素。

二、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日本受其影响物价上涨。拍摄过程中预算吃紧,只能让非主要角色退场以减少开支。

三、1973年末,李小龙参演的电影《龙争虎斗》在日本上映,圆谷想要尝试新思路,这对雷欧奥特曼的角色设定产生了极大影响。

雷欧一开始只是个母星被毁的奥特难民。难民都是历经磨难,背井离乡的可怜人。

好容易在地球找到了栖身之所。虽然举目无亲。

好在地球人还挺和善

雷欧奥特曼,是早年圆古公司奥特曼系列的巅峰之作。

也是早年昭和奥特曼最发人深省与最悲烈的一部。

全片从头到尾充斥着悲伤,背叛,家破人亡与激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特摄。

日本人的科学意识非常强, 而且他们的科幻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这一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哥斯拉”是圆谷第一人社长圆谷英二的作品,上映之后非常的火。后来,圆谷英二看到了科幻电影市场的潜力,于是他成立了自己的圆谷社,他开始制作一系列的科幻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奥特Q》。主要讲述的是与怪兽相关的奇异故事,与奥特曼并没有什么关系,直到推出了《宇宙英雄奥特曼》,奥特曼才出现在荧幕上。

第二个原因: 日本国土面积很小,属于狭窄的长条形状,所以一旦出现灾难,政府很容易处理。如果怪兽出现在北极圈,那么日本的奥特曼根本就起不到作用。虽然奥特曼的飞行速度飞快,但是因为距离太远,等到奥特曼赶过去之后,怪兽已经跑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为了突出日本的英雄主义价值观,这也是很多影视剧都具有的特点。就像 历史 是什么人类创造的一样,我们认为是人民大众,但是在他们心里则认为是英雄。当然,奥特曼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人类的强大是不可战胜的,地球只有人类才能永久的生存下去。所以影视剧中初代奥特曼里杰顿被人类消灭后,在人类强大的毅力下怪兽被打败了,甚至奥特曼战死之后都需要人类去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