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电影男主角和女主角在草坪上,男主角拿着“奏折”,头戴牛角,女主角身穿红裙,头戴“爱”字的头套
是谷原章介和佐佐木希主演的《天使之恋》。男主角的头盔是武田信玄的头盔,女主角的是直江兼续的头盔呢
可以看看网络资料哦:http://ke..com/view/461954.htm
2. 跪求一部电影名字 :关于红裙子的
是这一部:The Pledge (2001)
3. 【一百部电影】《0.5毫米》之下被束缚的人性
看不透的电影名字,情节却精彩到超出期待。
安藤樱还是饰演一个颓废平凡的女孩,甚至普通人过得更悲惨一点,在看过她的《百元之恋》后,她的泡肿无神的眼睛,凌乱的打扮令我念念不忘,她好像在解释着某种真实:一个集缺点于一身的人也可以发光发热。
豆瓣后我才知道,她出身于演艺世家,这电影是她姐姐根据自己的小说而导演的,她担当主演。拍出来的却一点不像自家俩姐妹过家家,在我看过的几百部电影中,属于上好的级别。
影片分为五段,首尾呼应,中间插入三段。讲述护工佐和在意外失业后,流浪时遇见的几位老人,听他们在垂垂老矣时的故事。影片触及到了社会上那一小部分常被忽视的人群,也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样子。
安藤樱饰演的佐和是专门照料老人的护工,她无家可归,也沉默寡言。某天,家属的女儿向她提出一个不情之请:陪瘫痪的老人睡觉,那老头怀念妻子的胸部。每段故事都有涉及“性”这个话题,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欲望,即使临近死亡,欲望也会喷薄而出,而这个叫片冈的老头就是最好的诠释。
半夜,即使手脚不便,片冈开始疯狂的舔佐和的脸,佐和惊醒后本能的推开了他,这一“推”也推动故事情节走向高潮,老人碰到烤火器,衣服烧着引起火灾后当即猝死,佐和大叫着滚下楼梯,发现片冈的女儿已上吊自杀,而这女人的叛逆女儿小真正在一旁冷眼看着。此时,三人构成三角形,正好被框在悲剧里头。
背景音乐是欢快跳跃的,像是久石让的演奏会,配上佐和的红裙和惊恐的眼神,更显得戏谑,但令人意犹未尽的是故事背后的故事:片冈老头跟他女儿好像有乱伦,佐和身上的红裙是染过的,原先是白的,老头喜欢看妻子穿这裙子,后来他女儿也穿过。他家的气氛诡异,女儿情绪化,孙女装哑巴,女婿数十年不见却依然有恨。
在经过一阵乌龙霉运后,佐和顺利的被解雇了,她拿着积蓄漫步街头不知往哪去,随便踏上一列车,却在车上睡着,下车时外套遗落,尽管装了五十万日元。等追回去时,列车已驶离,这时的佐和像张废纸一样贴在围栏上,绝望的看向轨道的尽头,那是她全部的积蓄。
这把人打入谷底的一幕却让我捧腹大笑,因为那轻快的音乐还没停,而佐和悲伤的脸却那么认真。跟《百元之恋》一样,她饰演的人物总是颓废到像个流浪汉,占尽所有倒霉事,但却总能在下个瞬间遇到一些惊喜,所以我有些期待。
果然,在遇到温暖的康夫后,一个递钱的小动作就令人感动的泪流满面。
佐和漫无目的的路过KTV,借机会装成是康夫的朋友,一起进入包厢。虽两人彼此都不认识,但孤独的人在一起不需要悉知过往。康夫的孩子为了争家产而吵得不可开交,老人家只好离家出走,打算花光所有钱。
两人嗨唱一宿,第二天离开KTV时,佐和才知道康夫连自身都难保,所以不可能带她回家。握手别离时,康夫悄悄塞给佐和一万日元。分别后,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将自己的外套送给衣着单薄佐和。
这个镜头,康夫站在阳光环绕的马路中央,而佐和站在阴凉处,康夫的一句“佐和,过来”,让佐和也走向了温暖。屏幕外的我也被这个带着氧气瓶出门的可爱老人感动到了,他承受着家庭的冷漠纷争,却细心温暖的对待他人,久违的真诚。
下面出场的老人,说实在,我有点怕。
说是独居老人,其实他看上去更像精神病人。清早在公园,他光膀子做一些奇怪的晨练动作,又沿着水沟攀爬,在路边随手剪锁一辆自行车自由骑行,跑到停车棚,看不顺眼的就一一扎破……
不了解佐和是无知还是无畏,敢于一把薅住他,威胁他说目睹了他扎车的过程,三下五除二就顺利的走进该类似精神病老人的家中。
他叫阿茂,是退休的汽车修理工,唯一的女儿不愿意管他。他唯一的朋友,是窥伺他那一千万养老金的伪推销人员。
在佐和戳穿骗局之后,顽皮劣性的阿茂居然变得像个犯错的孩子,他低着头说,钱被骗了无所谓,他只想和藤斋做好朋友,因为只有对方愿意听他说话。
再回顾之前的情节会发现,早晨他在车棚跟陌生人打招呼,对方没有搭理,那时他感到愤怒而爆出的粗口,其实折射出了他内心的孤寂、极度渴望与人交流。
最后,阿茂成功把自己送进了养老院,那儿的建筑金碧辉煌,一队人排在阶梯上迎接新人的到来,在众人的注目下,谁都会骄傲的像个君王,但他并没有。反而带点灰溜溜的失败感。
因为他输了。在最后一份友情也盖上“假冒伪劣”章后,他终于抗不过寂寞,向养老生活妥协了。不久后,他也会加入那一队老人之列,排在阶梯上,注视新人的到来,机械的鼓掌与微笑。
佐和开着阿茂送她的珍藏车继续上路了,在下一站,她遇见了退伍回来的大学教授后,人生观受到冲击,她的表情层次渐渐丰富,情节也由此放慢,迈向抽象的边缘。(我开始看不太懂了)
教授是有妻子的,妻子貌美,而且是学音乐出身。但她如今瘫痪在床,神志不清时呼唤的恋人名字竟是另有其人。不同与其他人的茶米油盐,教授的孤独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他因战争而感觉痛苦。
在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中,教授英俊的脸显得苍老憔悴,此时他已陷入老年痴呆了。他反复提及战争的愚蠢与罪恶,为死去的生命感到无谓和惋惜。他是日本的退伍士兵,曾亲自上战场与美国兵交锋,目睹过血腥和死亡。
他在清醒时留给佐和的录音带中提到:被逼到极限的人,会闪烁精神的光辉。战胜极限,作为个体而觉醒。那就是能让他移动大山的力量,这山就是,每个人的内心。
这一段抽象的话应该就是全片的主题,我想这话在大层面上是想唤醒国民麻木的内心,在小层面上是在鼓励佐和,因为她在逆境中,仍不卑不亢,善待他人。
最后一站,佐和又遇见了最初的小真,那个母亲和外公同一天死去的孤僻女孩。
相遇时,小真正在商店里偷东西吃,她失去亲人后跟素未谋面的父亲住在一起,堆满垃圾的房间里,父亲爱酗酒,常打骂小真,有天把小真的书都扔掉了,还挥起剪子要剪小真的头发。
小真的家庭甚是复杂,影片没有明说,但确实是将一个女孩逼到了墙角,导致她男孩子扮相,暴饮暴食,不是哑巴却从不开口讲话,只有书是她唯一的精神出口。
最后,佐和开车带着小真离开时,小真的父亲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像是愧疚,又有些心疼。小真也在车里回望父亲的身影,因亲情而在心底原谅他了。
带着各自脸上和心上的伤,佐和开车驶过排排房屋,越过大山,路过海边,此时的光线模糊,色调灰暗,车里的佐和目含泪光,空洞的望着前方。也许,留守的老人孤寂无依,但上路的年轻人也是疲惫又受伤,看不清前路。
此时的配乐是低浅哀戚的女声,如果说首段的交响乐是对命运弄人的戏谑,那此处的哀乐就是被戏谑后,看清人性而从心底涌起的悲凉。
教授之前说过的话应该就是全片的主题:现在的日本人不被爱,也找不到爱的对象,他们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扭曲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只看到困惑的自己,因此不再为他人努力,而是结束他人的生命。
0.5毫米。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愿为他人移动,哪怕只有0.5毫米,所以改革不会发生,自私会一直延续,被束缚的人性无处发泄,会逐渐扭曲……
4.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日本科幻片(也可能是魔幻片),大结局是两个拿刀的浪人(武士)和一个穿红色裙子女人
你说的这个我第一反应是孔雀王,荻野真的漫画改编的电影。可惜是元彪主演的,应该不是。
不知道你幼儿园是哪一年,姑且算你是85-90后,那就有可能是《安培晴明》系列的,反正日本就那么几个抓鬼的安培晴明、役小角、八百比丘尼,那个年头打怪兽都在黑夜和山洞里,因为这样特技好做,白天、外面根本没得搞。实在是不好回忆。
5. 日本电影一个男人守护者一个小女孩。可以到图片里面找到的。(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是不是一个大叔拉着一个穿小红裙的小女孩的手,右手拿着棒球棍的,面对着无数混混的?应该是电影版的《如龙》(龙が如く)。
6. 找一部日本电影电影。穿红裙子的女孩和一个男子牵手,在铁轨上走。
玩偶
以依照季节串起的三首塌个爱情故事为主轴,叙述遭逢恋人抛弃的打击,导致语言跟记忆力丧失的女孩,以及一个忘不了分手者游圆女友磨此的男子,结伴的旅行,在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觉悟到死期不远的黑道组长、一直等待这个坏男人的痴心女人,以及死心塌地追寻偶像的歌迷。
http://movie.mtime.com/11491/#menu
优酷有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1NzE0MzI4.html
7. 《战火中的芭蕾》到底在讲什么
她冒着被抓起来的危险,去给他偷面包。他带她感受地下室里雪飘进来的美妙景象,她为他跳起了最动人的芭蕾舞,他为她挡下了即将到来的子弹。美丽可人如她,英俊帅气如他,战争让他们与家人分离,战争也让为他们跨越国界来相恋。越是乱世,越能看到人性的本真,坚守的爱情也显得弥足珍贵!后来她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大舞台,可是她的眼神始终充满了忧伤,再也看不到在森林里穿着红裙为恋人起舞的笑容了。
当女孩穿着黑布鞋踮起脚尖时,让人感觉这部抗战片与众不同的气质,芭蕾舞看似与战争无关,在战火之上起舞的场面,还不多见,女孩在树林里、在家里还有在舞台的独舞都被处理的美妙的绝伦,与战争联在一起就像刀尖上舞蹈,既赏心悦目又让人胆战心惊,这种带着故事带着情绪的舞蹈更能触动人心,也是极致的视听享受。
管当下流行速食爱情,一夜情、闪婚闪离、怀孕被迫结婚等等,但相信更多人还是信仰和仰望着美好的天长地久的爱情。这段战火中的芭蕾爱恋拍的接地气但不俗气,既有战火纷飞,亦有芭蕾独舞,既有抗战中的人性剥离,更有战火中的亲情、爱情在燃烧,唯美感人、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