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极简生活,极致追求——观日本电影《小森林》有感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为世人展示的一处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
喂马、劈柴
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现代诗人海子用诗扒蔽中歌为世人描绘的一处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周末在家看的一部日本电影——《小森林》(Little Forest),也描绘了一种这样宁静美丽、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电影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四季如画,清新唯美,真可谓:美景,美人,美食。
1美景篇
小森,主人公生活的地方,坐落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山村,犹如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宁静而美丽。
这里,没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没有电视和手机,没有网络和娱乐,甚至也没有商业。有的只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田野,灿烂的樱花,皑皑的白雪,并槐简朴的木屋。
这里,森林是寂静的,田地是寂静的,山村是寂静的。这里宁静安详。但是,空气是流动的,河水是流动的,四季是流动的。这里充满生机。
天然而不加雕琢的自然,才是最美的风景!
2美人篇
主人公市子
一个美丽的山村女孩
被男友背弃
被母亲遗弃
生活似乎抛弃了她
但她没有放弃生活
从山村来到城市
从城市回到山村
独居乡野山间
只有猫虫为伴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挖野菜,捡野果
种植,收割
劈柴,做饭
精心制作食物
用心努力生活
就这样
一日三餐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小森,人们以农耕为生,采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跟随自然的脚步,春种秋收,精耕细作。没有播种机,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收割机。
农忙时,市子一个人去稻田里插秧,一个人去田地里播种,一个人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的弯腰拔草,一个人手持镰刀一把一把的收割庄稼。
农闲时,市子还去做男人们才做的体力活,打零工,赚取零用钱。
干完活回到家,还要一个人劈柴锯木头,掏烟道里的灰,并用心地制作美食。
认真做饭的时候,总能激起她对母亲的回忆。
就在这种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周而复始中,她体味到了母亲当初的辛劳,孤独和苦楚,慢慢理解了母亲,慢慢冰释了对母亲抛弃自己的怨恨,也鼓起了努力生活的勇气。
日子在春夏秋冬里静静流淌,她在四季更迭的生活里独自长大。
潮湿的梅雨季,木制的果酱勺都发霉了。为了对抗潮气,闷热的夏天,市子点燃火炉,再利用火炉残存的温度烤制出喷香扑鼻的焦黄色面包。
人生而孤独,一个人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3美食篇
从地里的种植,到变为桌上的美食,都离不开市子的辛勤耕种,匠心制作。每当经过一番精心烹饪的美食上桌后,市子都要郑重而虔诚地说一句:“我要开动了。”饭桌前的这样一种仪式,似乎是对自己辛劳成果的赞美和满足,也是对大自然无私馈赠的感恩和珍惜。
燥热潮湿的夏春山日,劳作一天,汗水湿透衣襟,唯有清爽可口的自制冰镇米酒才能拯救。
硕果丰收的秋日,割完稻子,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吃着香味浓郁的核桃饭团,疲乏顿消。
白雪皑皑的冬日,学母亲的样子,精心烤制出一份裹着白色奶油的、长方体双色分层圣诞蛋糕,和朋友一起享用,温暖幸福自然溢出。
万物生长的春日,采一把门前带根儿的野生蒜,摘几朵雪化后开出的白菜花,烤制上盐焗蛙鱼,煮上意大利面,然后,炒野蒜的时候放上烤好的鲑鱼一起翻炒,加入酱汁,拌上煮好的意面,添上焯好的白菜花,让人直咽口水,吃下去,心灵都要被治愈了。
对于绞尽脑汁匠心研制美食的市子来说,美食当然不止这些。
春天的冬花味增酱、姜汁味卷心菜蛋糕;夏天的胡颓子果酱、榛果酱、西红柿罐头;秋天的糖水栗子、番鸭肉;冬天的柿子干、萝卜干、纳豆糯米团……
人间烟火,便是最美的生活!
4
自幼在乡野山村长大的我,深知地里劳作的辛劳和不易,绝不止电影中的轻描淡写和精致唯美。
奔忙于繁华都市的我,也知道人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现实生活,无法逃避,也不愿逃脱,只愿过一种物质上简朴,精神上丰盈的生活。
极简生活,极致追求,这就是我所以为的美好日子。
Ⅱ 请问,有个日本电影,是关于断舍离的,请问电影名字是什么
应该是《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Ⅲ 一部日本电影,一个朋友会在妈妈出差的这一段时间整理
这个朋友是妈妈的闰蜜,和妈妈的感情很好,这个朋友叫桃子,也是这部电影的女主。妈妈出差了,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回来。由于家里没有女主人,所以屋里弄是乱七八糟,特别是卫生间和厨房更是脏的不象样子。这对父子经历族丛常是做了这一顿,忘了下一顿,碗和筷子更是没人管。
妈妈考虑到这对父子的习惯,所以特地打电影告诉丈夫:一个朋友会在妈妈出差的这一段时间整理他们的家务,这个朋友是妈妈的闰蜜,和妈妈的感情很好,这个朋友叫桃子,也是这部电影的女主。
说明:
这下好了,自从桃子一到这个家里,马上承担起女主人这个角色,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个家马上就变样了,屋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这对父子吃饭也及时了,这对父子十分感激桃子肢樱。
虽然桃子和妈妈一样大,但是桃子由于没结过婚,所以身材也很,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的多,少年和桃子经常出去一块买菜购物,有很多认识的人都认为他交了一个女朋友。
刚开始他们都有意这个事情,但慢慢的,少年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这穗消个阿姨。更让他不能接收的是,爸爸反对这件事情,说他们的年龄相差很大。
Ⅳ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2017年第9部电影《何时是读书天》)
日本导演绪方明1959年出生于日本佐贺县,毕业于福冈大学,共拍摄六部电影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便是2005年拍摄的《何时是读书天》,又名《送奶女工》或《牛奶女工》,荣获2005年日本电影旬报奖年度十佳影片奖第三位,导演绪方明荣获每日映画竞赛的最佳导演奖,女主角田中裕子荣获第三十届报知电影赏最佳女主角,并于2006年荣膺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观众最喜爱的外国女演员。
2007年末,日本的《AERA》周刊向80位作家和电影人发出问卷,请他们选出新世纪的十大日本电影,这次投选以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公开上映的影片为范围,计分方法是排首位的得10分,次位得9分……第十位得1分,与《电影旬报》选年度十大佳片的情况相同。最终《何时是读书天》获得73.5分,当选新世纪的十大日本电影第七位。
开头,高中时代的大场美奈子写信:“你还记得你15岁的事情吗?我喜欢这个小镇,我不愿离开这里,你知道未来在干什么吗?做什么工作?有没有结婚?好好学习,不要迷失了自己的梦想。不用太急,我会一直等着的。”
镜头切换至自行车轮,晨光熹微,50岁的大场美奈子骑行自行车每家每户送牛奶,身穿工装,斜跨帆布包,一路小跑,虔诚、认真、一丝不苟,一个老人坐在家门口,将美奈子递来的牛奶一饮而尽,美奈子耐心等待,接过空瓶,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镜头切换至年迈的女作家敏子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敏子正在写文章:“当年的女孩,如今已经50岁,没有结婚,没有流言,每天就像敲一个图章,在旁人看来过着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的日子……”这时,通宵达旦写作的敏子听见了门口奶瓶碰撞的声音,知道是美奈子来送奶了,起身来到门口,约好改天让美奈子陪着去医院。
镜头切换至高梨槐多家,妻子容子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病床的旁边,地上躺着高梨槐多,起床之后槐多悉心照顾病重的妻子。
美奈子回到家中,悠闲地泡脚、剪报、吃早餐。槐多忙完之后,将容子交给女护理员,穿上西服离开家中,乘坐公交车上班,一路上手握拉环的槐多和努力骑行的美奈子,不时地进入同一个镜头之中,又彼此未能进入对方的视野之中,原来,美奈子骑行去上班,早晨送奶是一份兼职,白天的工作是超市收银员,进入更衣室,偶遇店长和一位年轻的女收银员正在亲吻,略显尴尬,后来聊天得知,这个女孩渴望嫁给店长,可惜店长并无此想法,女孩情绪失控,无法正常工作,美奈子帮助她度过难关。
槐多的工作地点是一个政府机构,一位老者前往资讯相关事务,槐多很好奇,询问老者年龄,老者已85岁高龄,槐多问道:“从50岁到85岁长吗?”老者回答:“很长!”
下班之后,槐多去超市购物,与美奈子再度擦肩而过,离开超市之时,槐多见到一个流浪的孩子,刚开口询问,孩子跑掉,估计槐多是在政府救助部门工作。
美奈子下班之后,骑自行车回家,顺道来到一家书店,凝视书架,回想起35年前的事情,15岁的美奈子站在书店里看书,门口一个陌生的男子骑自行车带着母亲,母亲是那么开心,笑颜如花,随后一个男孩站在他的身边。
美奈子得闲陪着敏子和真男(敏子丈夫,罹患老年痴呆症)去医院,归来之后,来到敏子家里吃饭,敏子开始讲述美奈子的过往,美奈子的父亲在炼铁厂工作,在一次工厂事故中意外离世,读高中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千代是被卡车撞死的,那时,她坐在画家高梨的自行车上,黄昏时分上山的男女,命丧黄泉,小镇上流言四起,这时方知,那个陌生的男子是高梨槐多的父亲,那个书店里的男孩是高梨槐多。美奈子回忆,母亲离世那一年,美奈子十七岁,正在和高梨槐多交往,我猜测,因为槐多的父亲与美奈子的母亲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令两人不得不分开。美奈子在敏子家喝酒至深夜,醉醺醺地步行返回家中。
次日,美奈子正在超市里忙碌着,听见店长抓小偷的声音,一看是那个流浪的小男孩,抓住之后,得知是多次偷窃被抓现行,于是打电话给市政厅儿童课的高梨槐多,槐多将超市的损失弥补之后,乘坐公交车送孩子回家,进入家中,破烂不堪,家中还有一个孩子,被捆在门框上,见到食物,迫不及待地将食物塞入口中,这时,两个男孩的母亲回到家中,看到槐多,嫌他多管闲事,将槐多关在门外。
夜晚,美奈子回到家中,满屋望眼之处尽是书籍,读书、写字、听收音机,构成了美奈子的夜生活,美奈子写信给电台,倾诉自己的心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生活就这样慢慢地流逝,日复一日,平淡如常,每天早晨美奈子送奶,槐多照顾容子,敏子彻夜写作,而真男的老年痴呆症发作,独自外出,敏子找寻许久,终于找回,继续写作,这是一部关于50岁独身女人的恋爱小说。
晚上,收音机里电台主播念了美奈子的来信,并按照美奈子的意愿播放卡朋特的歌曲《雨天和星期一》,而此时,容子正在聆听,槐多正在晾晒衣物,旋律响起,容子若有所思,夜深,容子和槐多手牵手进入梦乡,而此时,美奈子手拥书卷沉沉睡去,待槐多睡熟,容子艰难地起身,手扶吊瓶,蹒跚地挪步至门口的牛奶箱旁,将纸条塞入空奶瓶中,满头大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次日早上,美奈子来槐多家送牛奶,见到了纸条,打开之后,上面写道:“事出突然,有空的时候我们能见个面吗?高梨容子”
市政厅儿童课一起开会研究那个流浪孩子的救助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孩子强行带离,一行人来到那个孩子家中,两个男孩依旧被捆在一旁,孩子的母亲正在和一个遍体纹身的男子睡觉,两个孩子被带离时,母亲竟然无动于衷,槐多怒不可遏,情绪失控,将孩子母亲从被窝里揪起,被众人劝阻、拉开。
美奈子按照惯例去送牛奶,在槐多家门口的牛奶空瓶中又见到一纸条,上面写着:“快点来,拜托了。高梨容子”当天超市工作结束之后,美奈子匆忙骑行自行车,来到槐多家,容子告诉美奈子,槐多的心中一直惦记着她,并哭着请求自己离世之后,美奈子能够和槐多在一起,美奈子感觉受到了侮辱,愤然离开。
晚上,容子告诉了槐多关于美奈子的事情,认为槐多扼杀了自己的感情,也扼杀了身边人的感情,希望他能和美奈子交往,人生,重新来一次,也许,这就是容子的遗愿。
次日早晨,槐多照例乘坐公交车上班,这次他看到了努力骑行的美奈子,槐多向课长请假,告知容子病危,并变卖了父亲的画作。
真男再次走失,敏子寻求帮助,这次槐多和美奈子都参与寻找,最终找到真男之后,两人如此近地站在一起,敏子告诉两人,你们两位要长命百岁才行,会渐渐明白各种事情的。晚上,美奈子在敏子家喝酒聊天,谈到什么是快乐?美奈子说,送牛奶,她的最大梦想是给小镇里的所有人送牛奶。
不久之后,容子去世,出殡之日,小镇陷入悲痛之中,容子的女护理员找到美奈子,告诉她,容子在弥留之际,依旧惦记着美奈子与槐多的事情,并口述让女护理员记录,女护理员将信交给美奈子,美奈子静坐窗前,开始读信:“再一次从认识对方开始,你们两个都装作不了解对方,结果,还是互相牵引,只是绝不承认罢了。是因为过去的原因吗?是因为你们父亲和母亲的事情吗?这只是很久之前的一次恋爱,迈过这道坎儿吧,不要再被它束缚了。槐多是一个好丈夫,很温柔,为我做了一切,为我创造了一段美好的人生,但是槐多的人生是在其他地方,我一直这么想。从今往后,你们两个人创造新的生活吧,关于这个,很想再跟你谈谈,如果我的愿望传达到了,我也会被救赎的吧。”同时,槐多也在读同样一封信。
生活依旧继续,每天早晨送牛奶,白天超市里上班,下班之后,美奈子来到槐多家,让槐多陪她出去一下,美奈子带着槐多来到当年卡车出事地点,祭拜了美奈子的母亲和槐多的父亲,两人来到河边漫步,谈起过去的事情,两个相爱的人紧紧相拥。
雨夜,两人冒雨来到美奈子家中,共度良宵,早晨醒来之后,槐多的身边只剩下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我去送牛奶了。美奈子”
槐多兴奋地外出散步,心情愉悦,不时地吟诵起诗句,这时雨越下越大,槐多见到那个流浪的孩子身穿黄色雨衣,脚踏胶鞋,走进持续上涨的河流之中,槐多担心孩子出事儿,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
美奈子送完牛奶,听见附近传来了“有人溺水”的消息,围观人群不断壮大,美奈子前往查看,隐约产生不祥之感,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奔向河边,溺水的孩子被救了上来,不久之后,溺水身亡的槐多被打捞上来,满脸微笑的幸福表情,敏子写道:“美奈子的恋爱马拉松结束了。”这是小说的结尾,也是电影的结尾。
生活依然在继续,美奈子依然在送牛奶,只不过槐多家的铁门已被藤蔓缠绕,敏子问美奈子,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美奈子回答:先看看书吧。送完牛奶,美奈子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内心平静、满足、安宁。
饰演美奈子的田中裕子,演技毋庸置疑,精准地饰演了这个角色,内心充满平静,个性刚毅倔强,工作兢兢业业,生活甘于平淡,极好地克制了自己的情感,看似如此平淡的生活,她的精神却又那么富足,尤其是最后得知有人溺水时,从正在喝水,到前往查看,内心升起不祥预感,开始快步,逐渐加快步伐,最终奔跑,冲入人群之中,看到槐多的遗体,面部表情定格,一气呵成,功力深厚,这一系列内心戏码足以展现田中裕子的精湛演技。
这部电影的编剧将剧情安排的非常巧秒,通过作家敏子写小说的过程,讲述了这个故事,将30多年前的秘密逐渐揭开,编剧将美奈子与槐多的三十多年平凡人生浓缩为几天,两个人的生活如同两个平行世界,永远没有交集,整整三十多年,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却没有任何往来,唯一的连接便是牛奶瓶,美奈子每天早上送牛奶,槐多每天将空牛奶瓶放至牛奶箱中,两人从未见面,容子与美奈子的交流也是通过空牛奶瓶,剧情中设定真男这个角色,也是为了让美奈子与槐多共同寻找丢失的真男而产生合理的交集,而那个流浪的孩子角色的设定,也是为了最后槐多溺水而亡留下伏笔。从平淡的生活,隐忍的感情,到勇于重新开始,感情得以释放,再到情绪跌落谷底,幸福稍瞬即逝,最后生活回归平淡,了却心愿之后,内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极为精彩。
配乐略显低调,看似不够出彩,却极其符合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开头的送牛奶的背景音乐,到努力骑行上班的背景音乐,再到回忆35年之前的唯美场景配乐,以及真男出现老年痴呆症状之后的幻听、幻视时的配乐,到最后产生不祥预感奔跑时的背景音乐,配乐精确到位,时而给予力量,时而催人泪下,时而触及笑点,时而绷紧神经,尤其是电台播放卡朋特的那首歌曲《雨天和星期一》,时代感十足,一下子让时光倒退了三十多年,与剧情紧密契合的音乐能够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日本人的匠气、匠心,近年来,匠人精神泛滥成灾,相关书籍多如牛毛,味道已非原汁原味,个人认为,匠人精神已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人喜欢讲究“道”,跆拳道、合气道、柔道暂不提,竟然把花道、茶道、剑道也研究得自成体系,如今还有极简主义,连扔废物、整理物品都能研究成如此高大上的“主义”,可见,日本人很讲究,匠气十足。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很努力,都很认真,都很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送牛奶如此、超市上班如此、救助流浪的孩子如此,作家写作如此,夜晚读书写作也如此,把工作看得如此神圣,把生活过得如此诗意,抛却民族感情,仅凭这种面对人生的态度,我敬佩这个民族。
这部电影中,虽然没有大篇幅的读书镜头,寥寥几个镜头,足以表现书籍对于美奈子的重要性,回忆之中,15岁的美奈子和槐多在书店交往,美奈子的家中,除了床和椅子,便是书柜,书籍几乎占据了美奈子的生活,最后结尾处,作家敏子问美奈子,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美奈子回答:先看看书吧。可见,书籍能慰藉心灵,最后美奈子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内心平静、满足、安宁,除了终于了却心愿之外,几十年书籍的陪伴造就了美奈子的人生态度。如今“读书无用论”依旧泛滥,许多人都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么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有一个回答特别棒。“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当年的一对恋人,因为男孩父亲与女孩母亲之间的流言蜚语不得不分开,一旦错过便是35年,还好,不是一生,还好,两人心中彼此牵挂,只是深深地将这份爱隐藏于心底,不愿意打扰对方的生活。槐多问老者:“从50岁到85岁长吗?”老者回答:“很长!”槐多已错过了35年,是如此地漫长,内心是那么煎熬,只有妻子容子能够理解不苟言笑的槐多内心世界。美奈子迟迟没有结婚的原因就是心中有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槐多,35年的等待,终于感动了上天,安排两人短暂拥有一夜,晨起后的幸福尚未散去,上天又开了个残忍的玩笑,两人阴阳两隔,生死永别,结尾近乎残酷,还好,美奈子对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没有抱怨,没有失望,了却心愿之后的生活更加了无牵挂,这时才是真正的读书天。有一句话讲的特别好,”种一棵树最好的年龄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不妨把一棵树看成是错过的爱情,以现在的角度看,把握爱情的决心应该在三十多年前,以未来的角度看,现在也是最好的年龄,只要肯开始,永远不嫌晚,爱情如此,写作也如此,把握当下,不负此生。
Ⅳ 浪矢解忧杂货店是一部日式治愈系电影吗
日式治愈系电影是日本独有的电影类型,有着浓重的日本本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影像美学风格。如轻松舒缓的配乐、清新淡雅的取景、极简主义的形式、温馨感人的叙事等,符合东方文化的审美,在国内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对于这个热门大IP,国内取得版权拍摄了同名电影《解忧杂货店》,日本本土的电影公司自然也不会错过,日版《解忧杂货店》当地上映后,周末两日吸引16.78万人次观看,以2.1亿日元首周登顶,上映三周票房突破6亿。国内引进后,为了区别国产版的《解忧杂货店》,更名为《浪矢解忧杂货店》,更具日本民族特色。
影片由日本人气男星山田凉介、老戏骨西田敏行、尾野真千子、林遣都、成海璃子、小林薰等明星主演,对于熟悉日本电影的国内观众来说,这些名字都不算陌生。该片刚刚入围了素有“日本奥斯卡”称谓的日本电影学院优秀奖,更增加了观众的期待值。
Ⅵ 求一部日本电影名字 大概是讲一个女的家里乱乱的不会整理 因为喜欢的人要来她家好像 然后就请人来整理
近藤麻理惠视频资料: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SP:http://www.iqiyi.com/w_19rqxbrtq1.html
指导搞笑艺人整理房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xODI5Mzgw.html
指导瑞士混血儿美眉整理房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xODUzMDAw.html
指导拳击手家庭大扫除: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2OTEwNjQ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