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给电影翻译的都用什么字幕软件添加字幕
制作外挂字幕的软件中,Subtitle Workshop不错,打开视频文件后,在字幕区按Insert增加空行,每行打上字幕文本(可能从文本文档中复制粘贴过去),用Alt+C、Alt+V设置每行字幕开始、结束时间码,保存为Subrip格式即可。
外挂字幕完成后,有两个办法与视频结合:
一个是使用MKVtoolnix把视频文件与字幕封装在一起,生成一个mkv文件。封装速度很快,字幕仍然是外挂性质,在播放软件中可以设置字幕大小,可以关闭字幕显示。
另外一个办法是把字幕嵌入到视频当中,可以用格式工厂进行视频转换,转换的时候,指定外挂字幕的文件名,指定字幕大小,转换之后,字幕就嵌入到视频当中了。
B. 影视字幕翻译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写也就是论文提纲
论英语影片字幕的翻译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量入境影片的欣赏水平也日益增高。大量国外影片的引进,市场对外语片字幕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当前英语影片字幕翻译的标准很不统一,这无疑会影响影片的质量,本文旨在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就如何翻译英文字幕进行探讨。
一、保持原片风格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应达到的境界应该是尽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风格,从而让国内观众领略到英文原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近些年来,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国人的英文水平也普遍提高,所以在影片的中文字幕当中保持原汁原味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达到保持原片风格的这种要求呢?
1. 准确理解原文,正确传达语意。
中文字幕翻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做到准确理解英文原文。译者若遇到翻译不通或不确定的地方应仔细查阅工具书,不应望文生义,否则会影响原文的真正含义。例如,sweet meat是英文中很常见的一个表达方式,意义为“密饯”,但在某部影片当中却有人翻译成了“甜肉”。英文中还有一些相似表达方式,诸如红肉“red meat”,译为牛羊肉;白肉“white meat”译为鸡肉。在电影《公主日记2》中,主人公在讨论昆虫时提到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大卫.艾登堡”竟被翻译成“福尔摩斯”。影片《钢木兰》有这样一幕:谢尔比对妈妈不满,她认为妈妈为自己的婚礼请了九个女傧相过于虚荣,就引用了爸爸引用过的一位诗人的话来讽刺她:An ounce of pretension is worth a pound ofmanure.然而译者却将其译成“一份自命不凡能够换得一份收获”,不仅原来的讽刺意味完全消失,而且含义也与原文相距甚远。它的原文意思是“一盎司虚荣能换得一磅大粪”,虽然粗俗,却把诗人痛恨虚荣的心情表达得非常到位,直接翻译更能体现原作的本意。
2. 学习原语所在的文化,做出恰当的翻译。
翻译人员还会经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让观众感到不知其所云。某部影片曾出现了这样的字幕:“他犯了第七诫”这样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语句,中国观众恐怕很难读懂其中的涵义,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西方基督教《圣经》里
“摩西十诫”中的第七诫为杀人,所以对白“He corne in Wted }e sevens corn in endam ent',可以翻译戍‘他犯了杀人罪”,这样的字幕翻译便一目了然了。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有些译者将“pulling my leg”翻译成了“拖我的后腿”(应翻译成‘同我开玩笑’),还有,影片《木乃伊归来》中有句台词:"He wentoutwest",看似简单,如果把这句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好象很准确,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经死了,很显然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种表达方式正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语之一的话,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可见,影片对白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原语所在的历史背景的内容,若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3.了解专有名词,符合统一翻译。
译名翻译要统一,按照惯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译的,WTO,CIA,FBI大家都知道的缩写,可以翻译或是直接引用。译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美国总统Kennedy,翻译成“肯尼迪”,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总统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别人就不明自了。这些名称的译法可以参照辞典的标准,词典上没有的,可以用Google、网络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网络上会有相关译名。实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标翻译,但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所以,电影和电视剧的多人翻译,需要一个完善的翻译校对机制来进行规范。
一、译文应以简明易读为基础
电影是一种声画艺术,观看一部带有字幕的外国影片对于目的观众意味着进行一场剧烈的脑力活动,因为他们在解读密集的画面信急的同时还要分散注意去阅读银幕上面的文字。为使字幕达到简洁易读之目的,下面以影片《断背山》为例,依抓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版本的字幕翻译,探讨影片翻译中译者应注意的几点因素:
1.避免译文出现“英语式的汉语”。由于中西方表达习惯的差异,翻译时应尽量使译文
符合口常汉语的说话习惯。如埃尼斯的妻子让他给小阿尔玛擦鼻子,埃尼斯回答到“If I had
three hands, I could.”译文:要是我有三只手,我就可以。显然这种翻译虽能达意,但书面味太浓。不如翻译成“我简自腾不开手。”再比如埃尼斯害怕妻子说出杰克和他的关系,因而举起拳头威胁道:“You do it and I will make you eat fucking floor。”译文:你敢喊,我就让你啃地板。此种翻译让人觉得埃尼斯是在讲笑话,降低了威胁,警示的语气。如果改成:你敢喊,我就把你打翻在地。这样的译文读起来既简单明了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译文应避免“啰嗦”。
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书面翻译。它是通过画面,剧情和声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来传情达意。有时翻译得太“全”反而使字幕的作用喧宾夺主。比如杰克说自己的妻子:“Lureen's good at making hard deals in the machinelry business.’,根据剧情翻译成:”萝琳很会谈生意。但如果翻译成:’’萝琳十分擅长做农业机械方面的生意,而且任何难题都难不了她。”则使译文变得冗长拖沓。
3.译文应降低“文化干扰”。
字幕翻译应该削减文化隔阂对观众产生的理解障碍。例如影片中阿尔玛对丈夫埃尼斯所说到`...it come general delivery.’中的"general delivery"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普通邮寄。因为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国邮局在不清楚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邮寄信件的一种方法,只要信件上写明收件人大概住在哪一带,便可将信件邮出。为了降低文化干扰可以把整句翻译为:不确定住址邮寄过来的。
三、结语
字幕给国内观众欣赏外语影片搭建了桥梁,字幕必须简明易读,这就需要对原文进行
提炼和再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原作所蕴涵的艺术效果,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享受电
影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孙建宗.世界优秀电影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翻译,1998,(2):27-28
C. 电影字幕翻译有哪些技巧策略
大体分四步,
一是先弄懂原文,
二是翻译成通顺的汉语,
三是结合语境(上下文、历史背景、语气甚至口音。。。)进一步修改汉语,如果是口语还要注意要做到口语化,你看《伟大的卫国战争》里做的就不好:同一个德国将军,有一集译作:范 梅勒廷,另一集译作:冯 梅林金,同一个苏联飞行员一集译作阔日杜布,另一集译作科杰杜博。这种情况力求避免。
四是更高的要求,对口型,只在配音时用,不多说了
希望能帮到你
D. 电影翻译技巧
影视字幕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要达到"信、达、雅",给读者呈现出优美的文字,重视作者的意愿,而影视字幕翻译由于是面向大众传播的产物,因此要求译者必须以观众为中心,必须考虑观众的语言水平和大众审美。所以将影视字幕翻译技巧总结如下:
1、译文应以简洁易懂为原则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译者要在体会剧情、语气、背景的情况下用最一目了然的表达形式和最清晰的逻辑关系将原句的原色原味呈献给观众。表达语义中的意思是翻译的重要目的,不是简单地逐字翻译。如果字字对应的翻译就有可能与译文要求的通俗易懂背道而驰,反而使译文更加繁琐拖沓,显得译文生硬,逻辑关系更加复杂。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既能使句子表达流畅,又能充分流露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2、选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
影视字幕语言有口语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针对语言的技巧要求句子句型方面主要是要选择的句子有简单、易懂、词汇精简等特点。很多句子都需要很大程度地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应用,译文的文体上的应用技巧要特别注意。在空间上,字幕是指出现在屏幕或电视荧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译文或者注解,因此在空间上有了限定性。字幕语言的应用在选择句型中,它的主要理论在于: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如bemiserly,stingy不宜翻译成"悭吝",最好译为"小气"或"吝啬"更合适。
3、缩减法
为了剧情的清楚以及时间的缩短,减少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应该采取对字幕句子的压缩策略。译者要在影视剧情中经常采取缩减的相关策略,主要是在句型上的精简以及对时间、空间上的压缩等进行分析与采纳。受制约性、缩减性等特点就是上述讲述的特点,本段理论也阐述了句子的缩减方法,缩减的目的是为了句子的精简: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
总而言之,字幕翻译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传递原影片的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所以字幕翻译应尽量简洁明了,清晰流畅,通俗易懂。使观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E. 浅谈电影字幕翻译策略_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论文
[摘 要] 字幕翻译不同于传统的翻译形式,受译文字幕结构所限制。由此,电影字幕采用不同的策略把电影的情节或内容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观众,从而在译文的文化和技术间创造出一个界面。本文旨在研究唯仔译制片中从汉语译成英语的对话界面。以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的字幕翻译为例,通过字幕翻译策略调查,解决介于文化与技术间可能的界面。
[关键词] 字幕翻译;策略;电影界面;翻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把数字技术和语言、文化相结合,其中,字幕是促进与观迟坦众沟通的关键技术。电影字幕,根据Dries(1995),可分为两大类:“语际字幕”和“语内字幕”,前者包括“从一种语言至另一种语言以及从口语至书面语的沟通,使浓缩翻译显示于银幕上”。这和De Linde and Kay(1999)在其书中所述相同“减少对话的数量,适应媒体的技术条件,使非母语使用者的阅读能力能接近等值的翻译字幕”。为了探讨“语际字幕”的过程,找出操作中技术、语言和文化间的共同点,本文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对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运用进行调查研究。
一、语际字幕的技术限制及欧洲相应的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它高度依赖字幕设备来把信息传达给观众。翻译的字幕一般最多占两行,字数含空格在内不会超过40个英文字符或者每行13个汉字,在同一银幕上避免字数过于拥挤。同时还会考虑到计时、标点符号以及其他一些惯例,所有这些都是字幕翻译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字幕翻译在其制作过程中通常采取不同的策略,以避免违反技术上的限制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瑞典翻译家Jan Ivarsson在欧洲率先提出了相应的字幕翻译策略。他的�Subtitling for the Media: A Handbook of an Art�(1992)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研究字幕翻译的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和发展历程。六年后,在学者Mary Carroll的协助下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书中加入了许多如数字技术等的影视翻译策略和技巧,书名也更改为�Subtitling�,这两部书为欧洲影视翻译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丹麦媒体翻译家Gottlieb 2001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字幕翻译的学术文集。该文集总结了10种字幕策略来处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语言和文化的特异性,如采用“错位”手段等。翻译工作者在处理“音乐或特殊的可视化语言”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提供不同的翻译。该书指出,由于视听翻译与其他文本翻译之间存在的差异,视听翻译的研究方法与翻译策略也应该与传统文本翻译码山桐存在着不同,其理论对中国字幕翻译很有借鉴意义。
二、案例――影片《卧虎藏龙》
李安是全球电影业中较为突出的中国电影导演,其电影《卧虎藏龙》在2000年获得四项奥斯卡奖。这里我们把台湾和香港版本中的普通话对话及其字幕翻译做个比较。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给目标语言匹配的术语翻译带来麻烦。为此,电影字幕翻译可以使用另一熟悉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类似的含义。如“花雕蒸鳜鱼”是一道传统的中国菜,影片中翻译成“steamed whole cod”,而不是“steamed Mandarin fish with Hua Diao Jiu(花雕酒)”,既避免了混淆观众,又保存了中文含义。其运用了Gottlieb的“扩展”策略。
摘录1 对话:花雕蒸鳜鱼,干炸头号里脊
字幕:Steamed whole cod/bite-size meatballs…
其次,如Ivarsson(1992)所阐述的“遗漏或某些文本释义”。翻译者在遇到冗长的对话时能够缩短到空间允许的范围。以下摘录两例:翻译者把文本“他们一到京城就替我定下这门亲事”略译为“my parents are arranging everything”,用以表达中国古代社会子女的婚姻受父母的支配。如摘录2。
摘录2 对话:反正婚事由我爹娘决定
他们一到京城//就替我定下这门亲事
娘说鲁太老爷是朝内的大官//又是三代翰林
如果能跟鲁家联姻//对爹在北京大有好处
字幕: My parents//are arranging everyting.
The Gous are a very powerful family.
My marrying one will be good//for my father’s career.
第三,文本的压缩。对于过分冗长的对话有必要由翻译者进行压缩来避免多余的信息。例如,摘录3中的第一和第三行字幕就是多余的。因此,翻译者只保留了其中的第二行字幕。此法正对应了Gottlieb的“浓缩”法。
摘录3 对话:青冥剑是没找回来
可是我敢赌//贼人与玉大人家有挂钩
查他个底儿掉
字幕:I�m sure the thief//is in the Yu household.
第四,省略的应用。以摘录4为例,翻译者删节了文本“既然是这样”,在其英文译本中保留了对话主要的意思。
摘录4 对话:既然是这样//办完了事,你到北京跟我会合//你来,我就等你
字幕:Join me//once you have finished.I can wait for you in Beijing.
第五,简化文本。翻译者剔除影片中主要角色的复杂描述,而用简单的句法取代。
摘录5 对话:当今天下论剑法,论武德//只有慕白配使用这把剑
字幕:�He is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worthy of carrying it.
第六,使用较为简单的词汇。摘录6中,翻译者在此用“wild chicken”来表达“呱啦鸡”。
摘录6 对话:打猎很管用的 香喷喷的呱啦鸡
字幕:Great for hunting wild chicken.They�re delicious.
第七,对于不同称呼的翻译,如专有名词、人名、标题、人物绰号和地名,翻译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定式来翻译,通常使用一个形容词和名词来翻译人物的绰号,如摘录7。而人名的翻译却有所不同,以摘录8和9为例,摘录8中只翻译了姓。摘录10中的山名,根据声喻法翻译成了“Wudan”,在台湾版中被译成“Wudang”,而在香港版中被译成“Moudong”。
摘录7 对话:碧眼狐狸在哪里?
字幕:Where is Jade Fox?
摘录8 对话:在下“冀东铁鹰爪”宋明
字幕:I’m Iron Eagle Sung…
摘录9 对话:这位是我师哥“飞天豹”李云
字幕:Subtitle: and this is my brother in arms…Flying Cougar Li Yun
摘录10 对话:李慕白让他去武当山了
字幕:He sent him//to Wudan Mountain.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台湾和香港版本对话的不同翻译。通过这两个版本的英文翻译,我们发现有100多个差异,这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香港英文版本中缺乏完整的翻译,如摘录11,香港版英文翻译中,宾格表现不明显,因此观众易对整个电影情节产生误解。
摘录11 对话:三教九流,往来人等
字幕:Here,you�ll find all sorts of characters.(台湾版)
Here,you�ll find all sorts.(香港版)
第二类是相同的对话有不同的翻译解释,如摘录12,古代兵器“双刀”在台湾英文版中被译成“machete”,而在香港英文版中译成“saber”。这两个译文并不代表同一兵器,machete(大砍刀)是从其形状和功能的角度来表现的。总体来说,台湾英文版的更为准确。
摘录12 对话:我是双刀,剑法我略通一二
字幕:Yes,I am,but I prefer the machete.(内地版)
Yes,I am,but I prefer the saber.(香港版)
第三类是不同版本的设计布局不同,这是由于VCD和DVD版本在技术上的限制而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者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布局,即使整个句子的意思相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语序。如摘录13。
摘录13 对话:下回遇了他//他要是再不肯明讲,告诉我,我去跟他说
字幕:Tell me if Li Mu Bai is not more//open the next time you see him.
I�ll give him an earful!(内地版)
The next time you see him tell me if Li Mu Bai is not more open.
I�ll gibe him an earful! (香港版)
摘录14 对话:今晚酉时//黄土岗上,一决生死!
字幕:“We�ll settle this at midnight//on Yellow Hill.”
摘录15 对话:道元真人年初//从武当山路过这里
字幕:Monk Zheng Said//you were at Wudan Mountain.
我们从中还发现了一些文化方面自由宽松的翻译解释。如摘录14,术语“酉时”在古代意为一天中下午五点至七点的时间段,而在英文版中被译为“midnight”。另外在摘录15中的“真人”是道教的一个主要术语,被译为“Taoist priest”,而“monk”一词主要用于佛教的教义。
三、结 语
电影字幕从口头语到书面语的翻译过程不同于文学翻译。它涉及技术上的限制,如得到最大清晰度或被凝练,则能避免银幕中字幕翻译的拥挤。电影字幕翻译者必须牢记这些限制。然而,为了将传输信息传达给目标观众,字幕还需要考虑到相关语言和文化等其他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把技术应用于字幕翻译时,不会很大地改变翻译的本质,反而会使它更加丰富。对于电影字幕翻译,不仅要对语言,而且要对文化因素加以考虑,而对于文学翻译,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技术限制。
[参考文献]
[1] De Linde Z,Kay N.�The Semiotics of Subtitling�[M].Manchester: St.Jerome,1999.
[2] Dries J.�Dubbing and Subtitling: Guidelines for Proction and Distribution.Dü-sseldorf�[M]�.Ger.: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1995.
[3] Gottlieb H Subtitling.�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M]�.S W Chan,D E Pollard,Eds.Hong Kong: Chinese Up,2001.
[4] Ivarsson J.�Subtitling for the Media:A Handbook of an Art�[M].Stockholm: Transedit,1992.
[5] Luyken G M,et al.�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 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M].Manchester: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Media ,1991.
[作者简介] 张颖(1965― ),男,辽宁沈阳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翻译理论及语言学 ; 刘军艳(1974― ),女,江西玉山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法及英语语言文学。
F.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需要什么技巧
要注意语境,也就是说话的场所和说话人的脾气。电影里面的翻译肯定不能像书面翻译那样死板,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翻译,特别是对省略句、俚语等的翻译时更应注意说话人的口吻。
其次我认为应该注意同步性和协调性,比如说说话人讲地很快,那么就可以翻译稍微短一点, 有些东西就不翻译出来。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你可以多看看中英文对照的电影,那样对你会有好处的,。
G. 浅谈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
浅谈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
引言:随着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应结合语言环境和意识形态提供最为贴切的翻译,下面就是我来谈谈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1.引言
随着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英语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并且在我国人民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学也在我国获得了全面的普及,这就为英语影视剧作品在我国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1]。然而,英语影视剧欣赏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根据原版掌握剧情,汉语字幕就为人们深入获取英语影视剧信息提供了保障[2]。因此,研究汉语字幕翻译对于推动英语影视剧作品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西方影视文化在我国推广打下坚实基础[3]。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探索当前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研究现状,结合现代国内文化发展指出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的技巧,为提升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技能提供支持。
2.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国影视作品由于其先进性也快速进入我国文化市场,这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都要求提供翻译支持[4],通过分析近些年来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的发展可知:
(1)翻译强调与国内文化的融合性
在英语影剧进入中国初期,字幕翻译主要是按照对应原则,在翻译中强调译文的转换。然而,发展到今天英语影视作品翻译更多的贴合国内文化,并且在某些场合开始出现中国特色语言,同时,越来越多作品翻译也开始引用中国文化流行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因此,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呈现贴合国内文化的发展趋势[5]。
(2)出现了汉语转英文的翻译现象
随着国内电影的发展,传统应用汉语进行翻译英语字幕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从而导致汉译英字幕的翻译慢慢形成了主流,而且由原先的国产外语影片发展到了出现以英语原创的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片[6]。
(3)影视翻译以规划策略为主
在现代英语影视作品的翻译发展中,规划策略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这与国内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关,并且在国内影视文化影响下也需要进行归化翻译,保证让观众能够掌握与电影最为接近的翻译概述。
(4)英语影视作品发展迅速
在国内存在大量专业从事英语影视作品的公司及团队,这就能够直接推动英语影视作品汉语翻译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我国英语教育水平的发展下,也为英语影视作品翻译提供了支持,为字幕翻译提供了大量专业人才,促使英语影视作品汉语字幕翻译获得发展动力。
3.英语影视作品汉语翻译存在问题分析
影视字幕翻译发展之所以会呈现这样的趋势,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英语影视作品发展中也存在大量问题[7],具体包括:
(1)翻译质量存在差异
译作中间也夹杂着很多劣质的译作,不但让人无法正确理解原作的意思,有的时候甚至还误导人们,更可怕的是对于那些外语学习者来说,这些粗制滥造的东西,都成了他们学习外语道路上的杀手,严重阻碍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进步。
(2)文化差异造成翻译错误
在英语影视作品中,字幕的翻译与作品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部分作品翻译过程中缺乏对作品文化背景的理解,导致翻译的字幕只是表面含义,不能传达作品的中心思想,误导观众的欣赏思路。
(3)对语言环境掌握不清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需要结合语言使用环境,能够按照翻译目标的表达形式提供翻译内容,这就是要求字幕翻译需要融入影视作品,不能按照表面进行一一对应翻译。实际上,在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语翻译中,语言环境掌握不清就说明了翻译能力不足,缺乏对整个影视作品的整体把握。
4.英语影视剧汉语字幕翻译探究
4.1 互联网文化发展的字幕翻译分析
传统的字幕翻译,受制于影视作品中对白时间和画面呈现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不得不舍弃原语语言和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损失了原对白的修辞效果,进而影响观影视效果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影视作品,其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区别于影院观影,受众在通过电脑和手机观看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可通过暂停 拖拽等功能键控制影片观看进度和速度,这一特点使字幕译者在表达上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影视对白中的很多修辞效果以观众具有理解该表达所需的特定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为预设,而这种预设在译语受众中的.存在状态有存在、部分存在和缺失三种预设缺失或部分存在是翻译这类表达的难点,字幕译者通常用直译加注释的译法。
通过分析可知,文化上过度归化、表达过度网络化、译者过度介入和多义词词义选择忽视语境等问题亦日益凸显,译者选用翻译策略时,在文化层面上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在网络语言使用上,要注意把握网络语言的信度、雅俗度与通用度; 在介入的必要性与方式上,应充分考虑相应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预设在翻译受众中的存在状态; 在多义词词义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
4.2字幕翻译的全面性分析
影视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转换,影片的图像表演音响等因素实际上都参与了翻译过程并起着制约作用。在影视翻译中,尽管字幕占据了图像的部分,但除了语言本身,其他因素都没有改变字幕。译文是随着影视剧的播放同时插入的,影视剧视觉听觉上的内容,如演员的动作表情语音语调语速等,场景画面背景音乐故事情节等,都是认知环境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相关的语境信息,帮助其理解欣赏字幕翻译所进行的语义传递仅仅替代了信息的一个方面,即人物说的话,类似于常见的语义翻译字幕还要与图像表演音响等其他因素有机结合,以便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准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这些视觉听觉的因素都能增加关联度,有助于字幕译者根据关联原则进行有效的经济翻译。
在语义翻译中,任何改变和删减都是绝对禁止的,否则就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但影视作品的图像音响等因素已经向观众传递了部分必要的信息,通过语言重复同样的信息不仅是多余的,而且会干扰观众欣赏。因此,影视作品中的部分原语信息在字幕中需要删减。字幕翻译人员只需要翻译图像和声音渠道没有表达清楚缺省空白的信息,而且只需要翻译这些信息,翻译的东西越少越好,观众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的信息即使在原语脚本中有所提及,但在翻译字幕时因为时间和空间等技术因素的限制都必须省略。译者在将其翻译成另一国文字时,便不能不考虑语言风格的传译问题,以使他国的电影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失去大部分观众。
4.3字幕翻译的美学特征分析
英语影视作品翻译应符合源语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及性格。译者在进行影视翻译时,以自身的审美情感贯穿于对整部作品的观、品、悟、译四个阶段。只有理解并欣赏原片,融入于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想角色所想,抒角色之情,言如其人,体现角色鲜明的个性,才能让译制再创作活灵活现,与源语对白及画面完美结合,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英语影视作品翻译应符合源语作品的风格。影视作品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反映某一特定民族生活的较为稳定的艺术特征), 时代风格(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导演风格(由于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不同导演各自在题材选取、影视语言、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审美风格(如戏剧、纪实、浪漫等风格)。译者在翻译中应抛弃自身的创作风格,在对源语对白进行增译、删减、变化等处理的同时,尽可能克服众多的限制因素,最大化贴近源语影视作品的风格。
4.4字幕翻译的忠实性分析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要以原作品为主线,按照忠实于原作品的原则展开翻译工作,能够体现原作品艺术内容。其中,字幕翻译中重点关注对核心表现点的翻译。例如,影视作品的人物台词和旁白最能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字幕翻译绝对不能脱离影视作品本身。在翻译时,一定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紧扣人物当时的心情,在遣词造句和语气表达上多下功夫,力求性格化和口语化,同时还要兼顾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尽力用翻译的力量将作品中人物的精髓准确体现出来,让观众能够深刻领会。
5.总结
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应结合语言环境和意识形态提供最为贴切的翻译,保证英语影视作品能够原滋原味的转换成汉语字幕作用,让广大观众能够领略到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精神发展,从而丰富我国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我国英语影视作品翻译中强化技术内涵,体现翻译的专业性,促进英文影视作品翻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