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日本电影最后的武士的时代背景
扩展阅读
一个游戏引发死亡的电影 2025-09-16 18:01:04
比得兔电影搞笑视频 2025-09-16 18:00:25

日本电影最后的武士的时代背景

发布时间: 2023-06-12 06:39:24

Ⅰ 电影最后的武士说的是什么年代的哪次战争

西南战争
剧情简介

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

Ⅱ 电影《末代武士》介绍

《末代武士》

《最后的武士》(英文: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电影,主要描述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故事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进行明治新政,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的文化所吸引。片中起用了很多日本演员,而工作人员大多是美国人(在主要制作群中,只有一个是日本人),而外景大多数在新西兰所拍摄,所以这电影算是由美国、日本和新西兰合作的电影。

Ⅲ 《最后的武士》电影,是日本的哪个时期

这个故事背景是日本的西南战争,也就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内战,但是电影毕竟是艺术加工,跟历史是不一样的,历史上的明治天皇是巴不得西乡隆盛(也就是电影里的森盛元)死掉

Ⅳ 电影《最后的武士》是真实的故事吗

《最后的武士》(英语: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电影,故事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而加入叛军队伍与政府军决战。

《最后的武士》的原型,正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明治维新之后,大久保利通政权推行近代化政策,采取一系列剥夺士族政治经济特权的措施。1873年1月颁布“征兵令”,使士族开始丧失垄断军事的特权。之后又颁布“废刀令”与“断发令”,这标志着士族的荣誉和特权“武士之魂”被剥夺了。在《最后的武士》里,年轻武士被政府警察强行剪断发髻收去武士刀的场景令人备感压抑和屈辱,而在历史上,这也的确是武士日益对明治政府不满的导火索,各地武士的叛乱蜂起。

正如本片的主演汤姆·克鲁斯曾说过,“影片虽然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的发生地和片中显示出的武士道精神却是真实存在的!”

Ⅳ 电影《最后的武士》评论

评《最后的武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转的)
现在老美拍电影越来越爱搞“长篇”了,传统的一个半小时似乎再也不够用了,要不然就是几部曲,要不然就是一部片子两、三个小时。看《最后的武士》之前,心下确实有些惴惴,怕又遇到大段大段的抒情和讲道理的场面。看过之后,一切担心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手心的汗水和内心的波澜起伏。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两部经典名片的影子老在我眼前晃动。

汤姆-克鲁斯不断神经质般回忆起战场上的屠杀场面,又在酒精和放浪不羁中消磨自己,这和他的顶峰之作《生逢七月四日》中的表演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屠杀,同样的战争后遗症,同样的意志消沉,当然,最后同样的重新振作。这部片子,由阿汤哥来再度演绎类似角色,再合适不过了。

设计印第安题材,当然会想到《与狼共舞》,凯文-科斯特纳在那部片子中也完全融入了印第安人当中,还取了个印第安名字,并带领印第安人同白人作战。克鲁斯也完全融入了武士们当中,会说日语,掌握了剑术,更学会了如何平静自己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后的武士》是日本版的《与狼共舞》。

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狼共舞》讲述的是一种文明与另外一种文明发生碰撞的时候,由此引发的惨烈场面。《最后的武士》讲的是同样一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的否定和继承,这个过程更加痛苦,因为否定别人毕竟比否定自己要容易得多,屠杀异族也比屠杀同族要容易得多。

影片的时代背景是东方人所不愿意回首的,千年文化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下轰然倒塌,千百年来所建立的社会文化基石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怀疑。中国的文化先驱们也曾经激进地提出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把儒家文化骂得一无是处。影片中的日本人也在否定自己最传统的东西,武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儒学到了日本之后成了一个分支,与中国正统大体相近但又有区别。武士所讲究的“侍奉”,和儒学中的“忠义”很相近,最后关头都讲究“杀生成仁”。那支叛军根本称不上是叛军,“天皇一句话,我就可以马上剖腹。”武士首领“卡西莫多”如是说。所以当克鲁斯去营救他的时候,他居然跟着跑了,我感到有些吃惊。这也许是美国人理解的武士吧?明知是假传王命,但也要遵守,中国日本古代都有很多例子,在老美眼中就不可思议了,所以“卡西莫多”就跑了。当然,他不跑,也就没有影片最后的高潮,所以不管怎样,他都会跑,不管这符不符合武士精神。从这方面讲,谭嗣同倒更像《最后的武士》。

武士最大的悲哀在于他们所捍卫的东西已经将他们抛弃,而他们还在捍卫这一切。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败军之将诸葛亮为何流芳千古,就是因为他坚持了这一理念,明知蜀国不可兴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克鲁斯和“卡西莫多”明知道前面是榴弹炮和机关枪,还是策马扬刀慷慨赴死。

影片高潮迭起,用简明的手法讲述了深奥的文化,实属难得一见的佳片。不过有些疑问还是困扰着我,最大的困惑是天皇的转变太突然了。也许老美并不理解,在东方,很多时候没有王命,下臣是难有作为的,比如秦侩杀岳飞。颁布了废除武士法令,又眼看着“卡西莫多”被赶出议会后,天皇在听了克鲁斯几句话就耸然动容,断然拒绝美国协定,痛斥重臣大村,来得太过突然。另外,克鲁斯梦中叫的“苏姬”是谁?在屠杀印第安人的过程中,他的上司又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让他们成为仇人?

最后说一句,片中惟一的女演员加藤小雪的性格和长相都是我心目中的最爱,细长的瓜子脸,饱含忧愁的大眼睛,温婉可人,忍辱负重。可惜现实生活中难觅啊,也许这样的女人和最后的武士们一样,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

从《千与千寻》到《杀死比尔》再到《最后的武士》,反映日本文化精髓的片子越来越多,强势经济催生强势文化,这话不假。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希望早日看到反应中国文化精髓的大片能够产生全球性的影响,而不是让那些辫子小脚、三妻四妾、通奸乱伦的影片充斥西方人的眼球,让他们误以为那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