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钟大丰的主要学术成果
已发表著译共约二百万字,其中论文数十篇;与人合作著译或者参加编写的著作三本,多篇论文被国内外收入论文集,三篇论文被国外译成英文发表。电视剧编剧、剧本策划、电视专题片撰稿、艺术指导、顾问等数十部 ( 集 ) 。 *电影理论:新的话语与诠释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出版)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出版)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美〉悉德·菲尔德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出版 )( 与鲍玉珩合译,本人译 1/2 约 10 万字 )
*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悉德·菲尔德著,据 1994 年英文版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出版) ( 与鲍玉珩合译,本人译 1/2 约 10 万字 )
*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美〉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出版) ( 与鲍玉珩合译,饥冲本人译 2/3 约 15 万并嫌字 )
*《中国电影史》 ( 合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绝肢手版社, 1995 , 2002 再版,获广电部八五社科科研专著三等奖 )
*《北影四十年》 ( 合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5)
*《通向电影圣殿》 ( 合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 ,广电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 论影戏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5 年第 2 期
中国电影的历史及其根源 -- 再论“影戏” ,《电影艺术》 1994 年第 1 、2 期
“ 影戏”理论历史溯源 , 《当代电影》 1986 年第 3 期,收入《中国电影理论文选 (20—80 年代 ) 》 (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2) ,并被收入美国出版的英文论文集
《当代中国电影:批评论争, 1979 - 1989 》
从剧作看影戏美学 -- 对中国电影思维的历史反思,《影视文化》 1989 年第 2 期
也谈中国电影创新之路 ,《电影艺术》 1986 年第 12 期
作为第三世界文化的中国电影 ( Chinese Film as Third Word Culture) ,提交 1996 年 10 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举办的亚洲电影收藏研讨会(中英文论文,英文发言)
中国电影理论 , ( 与陈犀禾合作 ) 为《中国大网络全书.电影卷》撰写的大型词条 (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1991)
在理论研究阵地上 , ( 与陈犀禾合作 ) 《电影艺术》 1986 年第 10 期
历史折射出现实的光辉 -- 谈新时期的电影历史研究 ,《电影艺术》 1988 年第 2 期
From Wen Min Xi (Civilized Play) to Ying Xi ( Shadowplay)--The Foundation of Shanghai Film Instry in 1920s , 从“文明戏”到“影戏”—二十年代上海电影工业的奠基,美国《亚洲电影》杂志, 9 卷 1 期 1997 年秋季号, Asian Cinema, Vol.9, No.1, Fall 1997
中国无声电影剧作的发展演变 ,(为《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
作为艺术运动的三十年代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3 年第 2 期 ,1994 年第 1 期,广电部八五社科科研论文二等奖
从《定军山》到《西洋镜》 —— 改编背后的文化立场转移 ,《电影艺术》 2001 年第 4 期 解放区电影的精神遗产 ,《电影创作》 1996 年第 5 期
袁牧之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 ,《当代电影》 1999 年第 6 期
记录与表达—关于新中国纪录电影的对谈 (合作)《电影艺术》 1997 年第 5 期
走向边缘——从媒介定位看八十年代大陆新电影 ,提交 1995 年 9 月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发展与文化变迁研讨会”,收入《中国电影:历史、文化与再现》台北 1996
八十年代大陆新电影中的都市人际关系 ,提交 1996 年 9 月在香港举行的举办的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学术研讨会的论文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影视的发展状况与问题 (英文), 1995 年 11 月在美国俄亥俄大学举办的美国电影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数码时代的个人化影像生产——大陆 DV 电影制作与传播的一些新现象, 提交 2002 年 6 月在台北举行的“数位与类比:宽频世界中的光影的流转与汇流——两岸暨香港影视媒介发展研讨会”
浅谈郑正秋的电影 创作与鸳鸯蝴蝶派文学的关系 ,《当代电影》 (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1985 年第 5 期
从生活的潜流中反映时代的波澜 ,收入《论夏衍》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9)
艺术个性与审美主潮 --- 水华电影创作四题 ,收入《论水华》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
史诗·群象·电影观 ,收入《论成荫》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9)
论崔嵬的戏曲片创作 ,收入《崔嵬与电影》 ( 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5)
个性 . 时代 . 传统 -- 凌子风早期电影创作 ,收入《缪斯的眼睛》(珠海出版社 1996 )
作为叙事和表象的历史 --- 历史写作与历史题材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1 年第 2 期 电影:科学的对象 , ( 与李陀等合作 ) 《电影艺术》 1988 年第 2 期,并被收入美国出版的英文论文集《当代中国电影:批评论争, 1979 - 1989 》
电影:雅努斯时代 , ( 与戴锦华等合作 ) 《电影艺术》 1988 年第 9 期
是谁在为创作指路——从历史的角度看电影批评与实践的关系 ,《电影艺术》 1995 年第 3 期 技术在电影发展中的位置——历史的回顾与思索 ,收入《电影电视走向 21 世纪》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 。
后现代都市中孤独的流浪者 -- 美国电影喜剧大师伍迪·艾伦 ,《当代电影》 1992 年第 5 期
现代电影中的戏剧性问题 ,收入《电影新观念论文集》 ( 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 1987) 及《电影学 -- 中国首届电影学年会论文集》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8)
现代电影剧作中的冲突 ,《语文导报》 ( 杭州大学 )1985 年第 8 期
现代电影剧作结构中的新特点 ,《语文导报》 1985 年第 10 期
造型情节 -- 电影叙事的独特语言 ,《西部电影》 ( 西安电影制片厂 )1987 年第 8 期
喜剧作为类型 ,《电影创作》(北京电影制片厂), 1994 年第 5 期
美国电影剧作教育管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1 期
开拓者的足迹——读电影文学剧本《定军山》 ,《电影创作》 1995 年第 5 期
用当代的眼光比较电影与戏剧 ,(翻译)《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B. 戴锦华的主要论文
风声谍起:间谍片流行的初衷 戴锦华 【期刊】文艺争鸣 2010-09-15
中国电影是否需要“文化例外” 戴锦华 【报纸】人民日报 2010-07-01
揭开冷战历史的暮霭 戴锦华 【期刊】艺术评论 2010-06-04
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 戴锦华; 高秀芹 【期刊】文艺争鸣 2010-05-15
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2010-01-05
中国电影:文化现代化的特定实践 戴锦华 【报纸】社会科学报 2009-10-22
“五四”记忆中的精神与电影 戴锦华; 钟大丰; 王志敏; 周星 【期刊】电影艺术 2009-05-05
断裂处的幻影和幽灵 戴锦华 【期刊】中国图书评论 2009-01-10
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 戴锦华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2-15
帐篷剧:流动中的呼唤——戴锦华对樱井大造的访谈 戴锦华 【期刊】艺术评论 2007-10-15
岁月留痕——西蒙娜·波伏瓦在中国戴锦华 【期刊】书屋 2007-10-06
幽灵之镜 戴锦华 【期刊】世界知识 2007-05-01
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 戴锦华 【期刊】学术月刊 2006-11-20
文化的位置——戴锦华教授访谈 戴锦华; 斯人 【期刊】学术月刊 2006-11-20
我的批评观 戴锦华 【期刊】南方文坛 2000-10-15
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 戴锦华 【期刊】南方文坛 2000-10-15
在“苦涩柔情”的背后 戴锦华 【期刊】读书 2000-09-10
面对当代史──读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戴锦华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2000-07-25
关于韩国影片《低吟》 戴锦华 【期刊】世界电影 1999-08-20
文化研究面对后现代噩梦 戴锦华; 王昶 【期刊】当代电影 1999-03-15
见证与见证人 戴锦华 【期刊】读书 1999-03-10
中国电影:在快乐中沉没…… 戴锦华 【期刊】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9-02-15
自我缠绕的迷幻花园──阅读徐小斌 戴锦华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9-01-25
世纪之门 戴锦华 【期刊】创作评谭 1998-08-15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戴锦华 【期刊】妇女研究论丛 1998-05-15
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 戴锦华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8-03-25
清醒的立场——戴锦华访谈录 戴锦华; 陈岸英; 周濂 【期刊】艺术广角 1998-01-15
蒋韵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谈片 刘恒; 戴锦华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7-05-25
文化地形图及其它 戴锦华 【期刊】读书 1997-02-10
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 戴锦华 【期刊】文学评论 1996-09-15
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 戴锦华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 1996-05-25
个人写作与青春故事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6-05-05
世纪之门·对话与中国电影戴锦华 【期刊】外国文学 1996-03-28
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 戴锦华 【期刊】文学评论 1995-11-15
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4-11-15
乐观主义与电影困境 戴锦华 【期刊】电影创作 1994-11-10
梅雨时节──90年代中国电影笔记之三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4-09-15
真淳者的质询──重读铁凝 戴锦华 【期刊】文学评论 1994-09-15
《二嫫》现代寓言空间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4-09-05
“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 戴锦华 【期刊】文艺争鸣 1994-07-15
思索与见证:黄建新作品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4-03-15
本文的策略:电影叙事研究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4-01-05
《十诫》:现代人的两难处境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3-10-28
十诫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3-10-28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一个心灵个例病案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3-04-01
谁要站直啰,别趴下!——一部影片 一次评析 一通感慨 戴锦华; 郑洞天; 倪震; 黄建新 【期刊】电影艺术 1993-03-02
《心香》:意义、舞台和叙事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2-08-28
逃脱中的落网:凌子风导演艺术笔记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2-05-30
《放大》:自反的艺术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2-03-01
《法国中尉的女人》:一个重述的爱情故事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2-01-31
新中国电影:第三世界批评的笔记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1-01-31
《红旗谱》:一座意识形态的浮桥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90-06-30
断桥:子一代的艺术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0-05-01
断桥:子一代的艺术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0-04-01
历史与叙事 谢晋电影艺术管见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90-03-02
由社会象征到政治神话——崔嵬艺术世界一隅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89-08-29
斜塔:重读第四代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89-05-01
精神分析与电影:想象的表述 查尔斯·F.阿尔特曼;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89-03-02
电影:雅努斯时代 戴锦华; 李奕明; 钟大丰 【期刊】电影艺术 1988-09-27
《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 布里恩·汉德森;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87-08-29
时代之子 水华导演艺术散论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87-07-30
读夏衍同志《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戴锦华 【期刊】当代电影 1987-03-02
电影创新之我见 戴锦华 【期刊】电影艺术 1986-12-27
文化研究的可能 戴锦华 【报纸】文汇报 2003-07-06
《色,戒》:身体·政治·国族 戴锦华 【报纸】文学报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