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荐几部关于日本的战争片,比如日本战国,或美日海战型的!~
关于战国的:《战国BASARA》(动漫),《织田信长》(木村拓哉,中谷美嘉等)。关于美日的:《最后的武士》(汤姆克鲁斯,真田广之,渡边谦等)。《风语战士》(尼古拉斯凯奇等)《中途岛海战》,《虎虎虎》,《偷袭珍珠港》
『贰』 日本和中国的现代海战电影名字
中国的不多,当然特技效果也不太好。
比如冯小宁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老点的有《甲午风云》。还有些反应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的电影,海战都不是主要呈现,此处不提。值得一提的是表现中越海战的《南海风云》,当然我军舰艇都是小型的,但打出了中国海军的威风。
日本则有很多电影表现一战和二战的日本海军,当然,这些要批判的看了。《男人们的大和》《中途岛之战》等。
『叁』 日本都拍摄过哪些战争题材的电影
日本拍摄过的有战争题材的电影很多,在这里我说一部分吧有《空中杀手》《二百三高地》《在这世界的角落》《我想成为贝壳》等等。
『肆』 北洋舰队和日军作战的电影是那几部
电影: 甲午风云。影片简介: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暴露了慈禧,李鸿章,等民族败类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该片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予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陆毅、夏雨、杨立新、孙海英、龚洁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讲述了甲午年间我们的先辈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该电影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伍』 有没有讲美国和日本太平洋海战的电影
太平洋战场及美国珍珠港——
穿越太平洋/巴拿马1942
虎!虎!虎!/偷袭珍珠港1970
碧血长天/核子母舰遇险记1980
特袭珍珠港1999
珍珠港2001//
中途岛战役1942
中途岛之战/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海战/中途岛1976
南太平洋大捷,孤岛浴血战1943
黄金时代1946
平步青云/生死攸关/生死缘1946
硫磺岛浴血战/血战琉磺岛艾俄•吉玛沙地/1949
太平洋机动作战1951
乱世忠魂1953
叛舰凯恩号/凯恩舰叛变1954
罗勃先生/罗伯茨先生/罗拔先生1955
太平洋生死战1956
桂河大桥1957
太平洋潜艇战1958
加里森敢死队1967电视剧
决斗太平洋1968
铁血将军巴顿/巴顿将军1970
铁血军营/红一纵队/决死兵团/战地雄心1980
Z字特攻队1982
太阳帝国1987
光荣岁月/希望与荣耀/希望与荣誉1987
细细的红线/红色警戒/红色警戒线1998
终止战火/终结战争2001
风语者2002
大偷袭/ 511绝地救兵/卡巴那图大营救2005
父辈的旗帜/硫磺岛的英雄们/战火旗迹2006
硫磺岛来信/来自硫磺岛的信2006
太平洋战争/太平洋2009电视剧//
太平洋之鹫1953日本
太平洋之岚1960日本
太平洋风暴1960日本
太平洋战争与姬百合部队1962日本
太平洋之翼1963日本
穿越太平洋1963日本
太平洋奇迹的作战1965日本
日本最长的一天/日本最长的一日1967日本
山本五十六1968日本
东京大空袭2008日本,电视剧
『陆』 日本2020海战电影叫什么
《男人们的大和》。
一、简介
《男人们的大和》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5分钟战争影片。该片由佐藤纯弥编剧、执导,反町隆史、中村狮童、铃木京香、松山健一、长岛一茂等主演,于2020年12日17日在日本上映。
该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的纪念作,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击沉的战舰“大和号”及其船员,讲述了一个关于军国主义梦想、信仰破灭的时代故事。
二、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大和”号被美军击沉葬身海底。这是一场与美军大批舰载机群决一死战的悲壮之战,也是三千余名年轻士兵守卫这艘代表着大日本帝国象征与希望的最后战役。海军特别少年兵神尾克己怀着对大和号满心的憧憬。
踏上了这艘超弩级战列舰的甲板。神尾忍受着舰上严酷的训练,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次实战——莱特湾大海战。然而联合舰队事实上已经土崩瓦解,最终在冲绳战役中,战列舰上三千余名船员们与大和号同归于尽。
多年后,大和号幸存者二等兵内田的养女为了把其养父的骨灰撒回到大和号的沉没地,而找到了另一个大和号的幸存者少年兵神尾,要求其带她出海,从而引发了神尾对大和的一连串的回忆。
『柒』 日本有战争片吗
战争结束以后,日本所产生的战争电影可以说基本上都属于反战影片。然而,在近20年的战争时期,一直站在引领日本电影方向这一立场上的电影人,大多数程度不同地创作过战争宣传片的原形,或是颂扬战争的影片。在肯定战争的电影当中,也出现过由于过于真实地描述战争的残酷性,实际上成为很接近反站的人道主义影片的作品。电影的例子就是木下惠介导演的《陆军》(1944)、田坂具隆导演的《五个侦察兵》(1938)。即使是这样的作品,从根本上将他们仍然是肯定战争的电影,只是表现得不十分露骨,在那些军国主义者看来,对战争肯定的程度远远不够,仅此而已。
黑泽明的《最美》(1944),山本萨夫的《热风》(1943)、《航空兵的凯歌》(1942),今井日的《嘹望塔敢死队》(1942)、《愤怒之海》(1944),丰田四郎的《大向日村》(1940)、《年轻的身影》(1937)熊谷久虎的《上海陆战队》(1939),善本嘉次朗的《夏威夷.马来近海海战》(1942),吉村公三郎的《坦克队长西往转》(1940)等都属于肯定战争的电影。将鲜明的反战思想隐藏于心中的只有龟井文夫一个人。然而,他创作的《战斗的士兵》(1938)还是被电影检查官看透其真实的意图,结果没有被批准公演。
上述影片的导演当中,熊谷久虎是最为右倾的人物,他热忠于所谓的爱国运动,日本战败后没有回归电影界。田坂具隆在广岛被炸后的几年间也没有再度拍片。不过,其他的导演则在日本战败后不久又开始了电影的制作,而且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是对民主主义具有启蒙作用的影片。由于大多数的日本人战争期间在所谓的燃烧的爱国热情驱使下疯狂地投入战争,而战败之后又很快改为信奉民主,由此可见整个日本民族是浅薄的,没有信仰和节操的。可是为什么只有电影人没有受到追究那?理由很简单:占据了日本的美国要利用日本的电影人转而拍摄宣传民主主义的电影,因此他们从一开始便定下调子应该为制作宣传战争的影片承担责任的,是各电影公司的经营者,而非导演本人。
真正反战电影的问世,是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当时,为了支援出兵朝鲜的美国军队,日本着手建立警察预备队(自卫队的前身)人们不禁产生了日本再整军队已成现实,并且很可能卷入朝鲜战争的危机感。加之日本与美国签定了议和条约,使日本真正独立,于是产生了诸如此类的作品,如今井正的《等到重逢》(1950)、《姬百合之塔》(1953),山本萨夫的《真空地带》(1952)家城巳代治的《流云归宿》(1953),新藤兼人的《原子弹下的孩子》(1952),倾力表现太平洋战争是何等残酷,帝国军队是何等灭绝人性,这些影片为日后日本和平主义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此类影片中木下惠介的《24只眼睛》(1954)并没有展现任何战争的场景,而是以刺人心扉的手法描绘了国内的女性是在怎样的痛苦与难堪中度过每一天的。女教师由于厌恶军国主义教育而在战争期间离开讲坛。战后,因战争失去丈夫的她重新回到学校,并去参拜了死在战场上的学生们的墓地。在他们的墓前,她呼唤着那些曾经非常纯真的孩子的名字,悲痛地倾诉着。这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场面,因为他能够让人不去想这些孩子们在战场上究竟是什么样子。
日本的电影几乎没有表现对亚洲的侵略
战后的日本电影,对于日本和平主义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并不能说明全世界都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日本应有的态度。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能够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日本影片首推小林正树导演的《作人的条件》(1959)。因为此片明确地表现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从亚洲掠夺资源,所以他奖最初的舞台设置在满洲的矿山。以后,故事的主线则表现加强生产,日本人将中国的战俘和强行抓去的劳工投入超强度的奴隶劳动之中。这就是世界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目的的共识。可是几乎没有依据这种常识拍摄的日本影片。从这一方面来看,日本的战争电影从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反思自己历史罪行的诚意,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有责任、有义务揭穿这些毫无反思诚意甚至还在恶意中伤中国人民感情的某些日本人的险恶用心。
战后拍摄的反战影片缺乏说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国民是从全面支持军国主义的层面上滑落下来的。当时日本国民都期待日本军队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的手段达到获得土地和资源。在这一点上,除了山本萨夫的《战争和人》(1970——1973)以外很少有影片揭露这一点。
近些年来,日本较重要的日本战争影片有今村昌平的《肝脏先生》(1998),黑木和雄的《美丽的夏之雾岛》(2002)、《和父亲在一起》(2004)等,每部作品都可以说准确而认真地表现了战败前后日本人状态的优秀作品。可是这些作品都很自然地没有对那场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作出整体的评判,或者说,对发生过的那场战争进行深刻反思的影片还没有出现。
我写这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大家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认识到日本利用电影仍在对外作着无罪的宣传。我更希望我们大家拿起电影这一武器,拍片也好,评论也好,揭露日本人的险恶用心,振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日本部分战争影片清单:(片名/演员)
1. ▼啊海军 DVD(二战日本电影)译制精典/中村吉右卫门/本乡功次郎
2. ▼啊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物语 D9 (二战日本电影) 小林胜彦/本乡功次
3. ▼啊零战/啊空军 DVD (二战日本电影) 本郷功次郎/成田三树/村山三男
4. ▼爱与梦飞翔/轰炸冲绳 DVD (二战日本电影) 木村拓哉/反町隆史
5. ▼八甲田山 DVD (二战日本电影) 高仓健/丹波哲郎/绪形拳/栗原小卷
6. ▼八月拾五 DVD (二战日本电影) 北野武/山本康平/稲田奈绪/市瀬秀和
7. ▼大日本帝国D9(二战日本电影)丹波哲郎/三浦友和/舛田利雄
8. ▼敌中横断三百里 DVD (二战日本电影) 森一生/菅原谦二/北原义郎
9. ▼二百三高地 D9 (二战日本电影) 仲代达矢/丹波哲郎/中文字幕
10. ▼二二六 DVD (二战日本电影) 三浦友和/竹中直人/狄原健一/五社英雄
11. ▼姬百合之塔 DVD (二战日本电影)今井正/栗原小卷/大场久美子
12. ▼间谍佐尔格 (精装) 2D9(二战日本电影 )筱田正浩 /中日文字幕
14. ▼决战航空队 D9 (二战日本影视) 山下耕作/浩二鹤田/小林旭
15. ▼军阀/动荡的昭和史 DVD (二战日本电影)小林桂树,/加山雄三/毕克
16. ▼联合舰队 DVD (二战日本电影) 松林宗恵/小林桂树/中日文字幕
17. ▼零式战斗机 DVD (二战日本电影) 零战燃/丹波哲郎/中日文字幕
18. ▼落阳 DVD (二战日本电影) 元彪 /加藤雅也/多纳德苏泽阑
19. ▼缅甸的竖琴 D9 (二战日本电影) 市川昆/三国连太郎/CC版
20. ▼男人们的大和 D9 (二战日本电影) 仲代达矢/反町隆史
22. ▼潜艇风暴/暴风女神 D9 (二战日本电影) 役所广司妻夫木聪
23. ▼切腹 D9 (二战日本电影) 佐藤庆/丹波哲郎/三国连太郎/仲代达矢
25. ▼青岛要塞大轰炸 /青岛要塞爆击命令/ D9 (二战日本电影) 中日文字幕
26. ▼人间的条件3D9(二战日本电影)小林正树/
28. ▼日本海大海战/海军进行曲(83版) D9(二战日本电影) 三船敏郎
29. ▼山本五十六 D9 (二战日本电影) 三船敏郎 /藤田进 /中日文字幕
30. ▼上海陆战队D9 (二战日本电影) 大日方传/佐伯秀男/原节子/月田一
31. ▼神风特攻队/ 啊! 特别攻击队 D9 (二战日本电影) 井上芳夫
33. ▼太平洋之鹰 D9 (二战日本电影) 三船敏郎 /日文发音 中日文字幕
34. ▼太平洋之战/太平洋之岚D9(二战日本电影)/松林宗惠
35. ▼太阳 D9 (二战日本电影) 尾形一成/桃井熏/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36. ▼天与地天之盘 DVD (二战日本电影) 角川春树/榎木孝明/浅野温子
38. ▼偷袭珍珠港/虎虎虎 DVD(二战日本电影)深作欣二/中日英文配音
39. ▼夏威夷大海战 D9 (二战日本电影) 山本嘉次郎
40. ▼血海无涯 D9 (二战日本电影) 香川照之/三浦友和/中日文字幕
41. ▼血战冲绳岛/冲绳决战 DVD(二战日本电影) 三船敏郎/松林宗惠
42. ▼野火D9(二战日本电影) 市川昆/大冈升平/ 般越英二/CC版
43. ▼原野山峰海滩 2DVD (二战日本电影) 佐藤浩市/三清友和/大林宣彦
44. ▼在飘扬的军旗下 DVD(二战日本电影) 丹波哲郎/左幸子/中村右卫门
45.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DVD(二战日本电影) 大岛渚/阪本龙一/北野武
46. ▼战俘集中营 DVD4张 (二战日本电影) 佐藤纯弥
47. ▼战争弥撒曲 D9 (二战日本电影) 出目昌伸/阿部宽/中日文字幕
49. ▼战争与人 3D9 (二战日本电影) 三国连太郎/山本萨夫/栗原小卷
『捌』 有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的电影都有那些 给个全点的回答 谢谢
甲午风云
剧情介绍
版本一
《甲午风云》影片展现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英雄们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朽,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与历史不符),后旗舰被日击伤。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版本二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摇摇欲坠,日本帝国主义蓄谋侵华,于1894年在中国领海挑衅生事。北洋大臣李鸿章及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畏惧日寇,极力主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百姓无辜遭难。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面对日寇的嚣张气焰,毫不畏惧,坚决要求与日寇开战。但李鸿章借口保存我军实力,多次拒绝官兵们的请战要求,邓世昌还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爱国官兵和百姓的主战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在海战中故意打错旗号,使北洋舰队旗舰被日击沉。邓世昌率领“致远”号代替旗舰指挥出战,全舰官兵英勇作战,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战事愈发激烈,但我方弹药却已用光,作战形势非常不利,邓世昌决定直接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遭遇鱼雷,全舰官兵以身殉国。
5.影片评价
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场面浩大、气势宏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影片曾于1983年在葡萄牙获得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影片中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邓世昌主动请缨、英勇善战、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是影片表现的重点。人们可以从他对投降分子愤怒斥责、请战和阅兵时的慷慨陈词、遭贬后借《十面埋伏》抒发内心的深沉悲愤,到撞沉敌舰以死报国等一系列行为动作,深切感受到这一形象的巨大思想和艺术价值。
优秀话剧演员李默然相当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邓世昌,他那敦厚伟岸的外形,刚毅深沉的气质,以及纯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使这个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耸立在银幕上。尤其是邓世昌遭到贬斥后弹拨琵琶曲"十面埋伏"抒发胸臆的深沉悲愤,回肠荡气!李默然以其刚毅深沉而又富于激情的表演,使这位爱国志士的形象成为银幕艺术经典。片中致远号炮手王国成以及投降派李鸿章、方伯谦等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在处理这一历史题材时,追求凝炼、明快、浓烈、深沉的艺术风格,使之充溢着令人感奋的浩然正气与悲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