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电影对我们有何影响
随着中国观众越来越多接触到域外电影文化,以及印度宝莱坞风格本身的流变,以往国人对印度电影“唱唱跳跳”的观念正在改变。中国的老邻居正在用电影改变它的国际形象,背后则是电影作为文化产品融入全球化后的必然结果。
可能很少人知道,现在在印度看电影之前是要起立唱国歌的,因此看到最后赛场响彻国歌一段,我想到印度观众为了看场电影要起立两次,笑场了。而更有意思的是,奏完国歌之后现场观赛的穆斯林小女孩高呼了一声“印度必胜”!大家或许不会忘记,带她来看比赛的父亲,正是一直低价给吉塔一家供应鸡肉的人。一个崇尚素食的印度教徒的女儿,吃着穆斯林养的鸡赢得了国际摔跤比赛金牌。影片的民族诉求,一切尽在不言中。无论从商业成熟度还是社会议题开放度而言,印度电影都堪为中国电影的老师。
B. 印度的电影现状和未来如何呀
作者:弘法士 发表日期:2011-1-20 13:14:32
最近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在中国网络上突然蹿红,很多人立刻甩出了“连印度阿三的电影都这么牛了”的惊恐面孔,如果他们的父母亲听到这句话,可真是笑而不语了。当年《流浪者》和《大篷车》席卷中国的时候,现在中国印度电影迷绝大多数还没有出生。进入90年代,好莱坞大片的涌入立刻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以至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可能对宝莱坞毫无了解。还是英国导演丹尼鲍尔的一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现在中国年轻人的视线重新拉回到了印度,而那部电影其实还是英国电影。紧接着《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罕》等几部印度电影在国内影迷中走红,才让中国影迷再次感受到宝莱坞的魅力。于是搜索整理了一些资料来对印度电影市场的基本状况备份一下,只当扫盲。
一、印度电影市场有多大?
1、电影产量:根据全球电影院调查的统计研究所(UIS)教科文组织研究所进行出来的数据,2008年印度电影年产量1091部,是第二名美国、第三名日本的两倍多,第四名中国的三倍多。而且印度每年还在刷新这个数字。
2、电影票房:印度电影票房位列世界第三。以2008年为例,美国89.2亿美元,日本18.79亿美元,印度仅次于日本,为18.60亿美元。
3、观影人次与票价:印度有很多电影院,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的观众。电影院通常被分为A、B和C三类。A代表城市,B代表市镇而C代表乡村。电影院收费非常便宜,A类电影院通常不超过40卢比(约1美元),C类电影院一般不超过10卢比(约25美分)。
二、印度电影在哪里出产?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是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基地,很多时候代指印度电影。印度语言庞杂,其中按使用人口数量计算,前三位分别是印地语、泰勒古语和泰米尔语。宝莱坞生产的主要是印地语电影,印度电影近年的产量约为每年一千部,宝莱坞只占其中的六成左右。尽管有些纯粹主义者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但“宝莱坞”已经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条目。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三、印度电影的一般性特点
1、在印度,女演员再漂亮,不会跳舞也没有前途。电影中的插曲一般都在影片上映几周前推出,为的就是让大家在看电影之前就熟悉这些歌曲,如果歌曲大受欢迎,电影一定卖座,反之就完蛋。歌曲在印度电影里一般不少于5首。
2、印度电影一般都长达三个小时,一般在中间(一个半小时)会在银幕上打出“Interval”字样,进行中场休息。
3、原先盛传的“印度电影审查尺度较严,基本不允许有接吻镜头。“基本上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因为不能暴露太多,电影导演仍然喜欢让女演员“湿身”。
4、一些宝莱坞作者从西方成功电影中直接借来情节场景,作曲者也常常从西方电影中抄袭旋律,多数对西方电影的抄袭都不会受到惩罚,因为西方世界对此基本一无所知,而且,印度观众对西方电影和曲调也相当陌生。
5、电影对白和歌曲的歌词通常由不同人写成。对白通常使用印地语,诗歌部分使用乌尔都语,现在的主流影片更加入很多英语成分。
四、为什么印度人对电影如此狂热?
印度电影产业发达的原因与政府政策鼓励有关,因为印度幅员辽阔,人口逾11亿,境内阶级分明、贫富悬殊极大,多数民众生活穷困,为使民众宣泄苦闷生活,政府鼓励拍制商业通俗电影,并以低廉票价让普罗大众买得起门票,看电影成为全民运动。印度与孟买近年来经济欣欣向荣,许多投资人视电影产业为摇钱树,国内外资金蜂拥流入,更使宝莱坞如虎添翼。
在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宝莱坞的制片路线以商业娱乐为主要导向,剧情大多易懂、通俗,而且是由俊男美女担纲演出爱情故事,歌舞排场华丽。近年来宝莱坞的歌舞片电影,甚至风行到美国好莱坞,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也都流行看宝莱坞电影,学跳宝莱坞的舞蹈,成为印度最夯的文化输出项目。
宝莱坞电影当然也难免招致影评人的批评,认为宝莱坞电影的通俗与陈腔滥调,很难受到国际影展的青睐,因此,“宝莱坞”也被有些人士解读具双关含意:一方面是指其电影产业规模可媲美好莱坞,另方面暗讽其多数影片粗拍滥制。
近年来,印度经济突飞猛进,消费者可支配所得增加,对高品质视听娱乐需求不断提高,促使印度电影业者在电影制作暨发行的技术不断提升。此外,随着印度新生代导演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电影制作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技术愈见纯熟制作团队等,改变了主流电影的呈现属性,传统宝莱坞歌舞片固守的老套以及公式化的固定模式,已日渐减少,针对特定消费族群所拍摄的电影,以及更贴近或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影片也日益增多。
五、印度电影市场与世界电影市场的交流
1、在印度,不论国营公司、私营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只要拿到进口许可都能进口影片,并且国家对进口外片没有指标限制,然而除了《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能在印度引起轰动的好莱坞大片可谓凤毛麟角。在全球电影市场形成席卷之势的好莱坞平均每年在印度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大概只占印度总票房的5%左右。
2、21世纪以来,宝莱坞也积极改变了以国内观众为主的策略,开始了积极向海外发行之路。现在印度的电影出口已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英国和北美是印度最大的海外世界。而印度电影在美国取得的收入也是美国电影在印度所取得收入的数倍。2010年,《风筝》在北美票房周末排行中冲入前十名,再一次证明了宝莱坞电影在北美开拓市场的勇气。2009年在印度打破多项票房纪录的《三个白痴》至今为止的总票房收入里海外票房占到一半。
六、“印度奥斯卡”Filmfare
印度银幕杂志《Filmfare》在1953年举办了第一届“Filmfare奖”,该奖后来成为宝莱坞的奥斯卡奖。2000年以后,该奖将颁奖礼放在印度之外的国家举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阿联酋的迪拜、新加坡与英国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都先后承办过这一盛典,这么做不仅提升了宝莱坞电影的国际知名度,更为印度电影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渠道便利。
C. 印度电影特点是什么
1、印度的电影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桥段。
2、营造华丽的气氛,多以庆典为主,拍摄场景大多为棚内景。
3、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在电影片段中。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主要应付印度国内庞大的需求。同时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
(3)印度电影目标扩展阅读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尤以孟买(旧称Bombay)为基地的印度语电影业发展最为成熟,被誉为宝莱坞Bollywood(取自Bombay与好莱坞Hollywood)。
著名导演萨雅吉·雷Satyajit Ray就是出身自印度的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电影节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
D. 印度电影的特点
1、印度的电影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桥段。
2、营造华丽的气氛,多以庆典为主,拍摄场景大多为棚内景。
3、各种不同的民族特色夹杂在电影片段中。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主要应付印度国内庞大的需求。同时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区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不同地区的电影会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电影可能会有不同语言的版本。
(4)印度电影目标扩展阅读:
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1896年在孟买第一次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10年中外国制片人不断带来各种新影片,在孟买和印度其它大城市放映。这些放映活动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制片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
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部分印度本地制作的电影利润可观,因为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较少。但随着电视机和有视频道普及、外国电影大量涌入,很多印度电影都惨淡收场。受欢迎的本地制作则受盗版影响而利润大减。
E. 中国电影和印度电影的不同之处
《带手榴弹的男孩》是另一部被看好的印度电影。一个月前,《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勇夺奥斯卡八项大奖的荣耀向世人展示了印度电影的魅力。也正因此,在含金量很高的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前夕,人们纷纷猜测此次是否又会刮起一股印度旋风。印度影片向来就不缺少话题性,人们无不惊讶于这个极端之国的韧性:一方面,大量粗制滥造的影片能在本土市场长时间呼风唤雨;另一方面,千里挑一的优秀电影又能在国际市场所向披靡,屡有斩获。这让《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原著作者维卡斯·斯瓦鲁普感慨不已:“如果不把宝莱坞加进来,就没有真正的印度。”未来票房大户
3月23日晚,在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上,印度影片得到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等四项提名,可最终一无所获,只有印度影后朴雅卡·乔普拉(PriyankaChopra)得到了一早就确定的“电影票房大奖”。《好莱坞报道》的出版人埃里克·米卡(EricMika)称她是印度当之无愧的一号女星,这一奖项用来表彰她在“如此短的时间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乔普拉是获得“电影票房大奖”的第二人,两年前,同一奖项颁给了创造了17亿票房收入的香港影星刘德华。如果说刘德华的获奖是表彰其近三十年演艺事业成就的话,那么把奖颁给26岁的乔普拉,则是对票房未来的期待。
乔普拉的故事绝佳地解读了印度电影在新千年的崛起。乔普拉的成名之路与众不同,2000年18岁的乔普拉在英国伦敦千禧年圆顶纪念馆戴上了“世界小姐”的桂冠,那是第50年的世界小姐比赛,获胜的乔普拉被称为“千禧小姐”,甫一出道,便获得世界范围的关注。
同是2000年,被誉为“宝莱坞奥斯卡”的印度国际电影学院奖选择进军海外,将颁奖礼放在印度之外的国家举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阿联酋的迪拜、新加坡与英国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都先后承办过这一颁奖盛典,近距离感受了印度电影的热度。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宝莱坞电影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更是为印度电影进军海外市场提供了渠道上的便利。这样的努力在今天的回报是,在中东、北非、东南亚地区印度电影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固定周期的播放,培养了当地市场与印度本土宝莱坞在电影营销方面的互动,印度市场的人气与海外市场票房都是对印度电影的双重考量。
2003年乔普拉决心踏入宝莱坞,接拍的第二部电影就让她在印度影坛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印度电影观众奖”(FilmfareAwards)中摘得“最佳女新人”的奖项,一时赞誉无数。可随后几年,乔普拉的演艺事业几经起伏,一度被影评者贴上“花瓶”演员的标签。直到2008年她接拍《时尚》(Fashion)影片,在片中扮演顶级模特的乔普拉找回了8年前的风采,获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女演员,通过5年不懈的努力从一名演艺新人晋身宝莱坞影后。下一个目标,中国
而这五年时间,宝莱坞同样在向商业电影转化,以乔普拉获奖影片《时尚》为例,中国的联想、世界知名运动品牌锐步等企业都在这部电影中开展了隐形广告营销,这使得电影尚未上映就已经收回了一半的制作成本。此外,宝莱坞通过积极改编好莱坞电影,积累电影创作经验。2008年,4000万美元创下印度电影工业票房记录的《未知死亡》(Ghajini)就是改编自好莱坞2000年的惊悚电影《记忆碎片》(Memeoto),再加上《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获奖后的国际影响力,印度电影在高端商业电影的成就不可小觑。
当奥斯卡大奖帮助印度电影在世界地图上敲开了北美电影市场后,哪里又会是印度电影的下一个目标?答案是,中国。而香港成熟的电影产业就是亚洲电影国际化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香港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亚洲的世界城”,在700万人口中,有近5万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裔常驻居民,更有20万菲律宾、印尼裔东南亚人口,这对亚洲各国电影进军海外市场有莫大的吸引力。
巧合的是,这次电影节上的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就叫《从印度到中国》。这是部在印度都充满话题争论的电影,尽管在中国观众看来这部电影对中国认识肤浅,对中国的描述仍停留在“万里长城、中国功夫、故宫”等中国景观上,甚至片中的中文说得都不那么地道,但这部电影背后却是印度电影寻求国际化的探索。
F. 电影《印度合伙人》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如何评价
《印度合伙人》目前豆瓣评分7.6分,IMDb评分目前8.1分,一度达到过8.6分,超越《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等印度片。可以说是部高口碑的影片。
《印度合伙人》是现实主义题材,根据人物传记《TheLegendOfLakshmiPrasad》改编,故事主要讲述了印度的传统思想把女性月经列为不祥之物,很多女性在生理期没有卫生观念,而进口卫生巾价格高昂,为此一个草根企业家经历被嘲笑、被误解的重重困难,最终发明出低成本的卫生巾生产机,为印度农村的经期卫生观念带来变革。全片情节紧凑,细节扎实,所以最后的煽情也不觉得恶俗。
《印度合伙人》今年1月就在印度上映了,英文片名叫“Padman”,其实最初中文译名叫《护垫侠》,非常切题,但可能考虑到大众的接受度,尤其是别把男观众吓到了。当然,改成这名也可能是沾沾《中国合伙人》珠玉在前的光。12月18日国产片《中国合伙人2》也要上映了,今年播出的还有部朱亚文主演的国产剧《合伙人》,看来“合伙人”也要成IP热词了。
G. 如何评价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
表面上看似是一部悲剧,但是结局还是比较温馨的。
虽说一开头的时候剧情的确是有点悲剧,但是到中间部分,剧情就有点慢慢变化了,这也起到了改变电影走向的作用,让《最初的梦想》从贴近悲剧的调性,逐步往喜剧片的风格转换。转换过程也称得上循序渐进、有条有理。
H. 印度电影发展的十分迅猛,其原因是什么
印度电影题材宽泛,无所禁忌。印度电影的题材都比较新颖,力求大胆突破,无论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或者是宗教问题、或者国家政治都是其可以拍摄的题材。
政府支持和开放投资环境,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就资助一些导演拍摄印度主题类型的电影,从1999年开始,印度电影正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导演可以从银行贷款,同时也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国内投资,这使得印度电影解决了钱的问题,发展更加迅速。
I. 印度很多方面都不行,为什么电影行业却发展得很好
印度电影发展的很好,宝莱坞也是电影人心中的天堂。印度这个国家没有民主,印度这个国家真的很烂,但是印度的电影发展很好,为什么印度这个国家很烂,但是印度电影为什么这么好呢?我一直都搞不懂,但是后来我知道了印度的电影发展有很多因素,正是所有人的努力让印度电影发展的越来越好。
印度电影真的很棒。
J. 大家看过感触最深的印度电影是什么为什么这部感触最深
哈喽大家好。关于印度电影我了解不多,看过的没几部。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印度合伙人》。一部评分很好的印度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印度乡村中普通的机械修理工,因为对妻子的爱而做出了推广护垫的一系列努力,经过了重重阻挠,最终获得了成功的故事。虽然显得老套,却依然让我深陷剧情之中,紧紧跟随着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并且感同身受,内心汹涌,热泪盈眶。
如果困境真的来临时,我应该怎么去面对?是退缩?还是迎难而上去解决它?后来我告诉自己我要迎难而上,去解决困难战胜它。哪怕是我失败了,我还可以重头再来。俞敏洪曾经说过一段话:一个人有多成功是看他跌入谷底,是否能够反弹起来,反弹起来的高度有多高。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