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香港电影
提起香港电影,有很多经典之作。很多演员是从香港电影中走红的,也有很多经典形象是这些优秀的演员塑造的。比如张国荣哥哥的《倩女幽魂》。下面推荐几部经典的香港电影。
1.《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成就了张国荣和王祖贤,也是张国荣和王祖贤成就了经典的倩女幽魂。人鬼殊途,全靠特技,这部影片也开创了特技演绎鬼片的先河,影片中也演绎了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武侠爱情故事。
2.《警察故事》
大话西游中的那些经典镜头和经典台词已经让观众记得滚瓜烂熟了,紫霞、至尊宝的爱情结局,也让人看一遍落一遍的泪。虽然当时这样的无厘头式搞怪有一些难懂,但后来也逐渐的风靡,颠覆了我们传统的审美和观影习惯,一直影响着我们的观感直到现在。
② 我想写本香港80年代娱乐圈的小说,请问当时的电影制作周期,拍摄时间一般多久
80年代至90年代是港片的黄金时代,也是大师倍出的年代,香港电影制作的周期非常快,平均3个月、5个月制作出一部片子,而且当时当红明星平均同期要拍摄2部左右电影,这就是早年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我没有档期”,不当红的才去拍电视剧。
当年刘德华为什么被笑称劳模,他创造了当时一天要赶7个电影拍摄场地,24小时根本不睡连轴转。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当年的王家卫一部片片子要拍一年(现在是三年),拍1个月停拍2个月,演员赶别的档期,再过来拍2个月,再停拍1个月,再拍2个月,1个月后期制作,这就是为什么梁朝伟能够拿影帝的原因,你根本分不出他的表情,那几场是年初,那几场是年底,居然这么自然的衔接和过度。另一个极端是特殊情况,比如同一话题,要赶制作争着上映,先上映就有票房保证,或者赶跟风,比如刘伟强拍《古惑仔》好像是一个月就赶制出第一部。
③ 上世纪的香港是如何做到电影日均产1+部的
上个世纪的香港可以说是电影制作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候不仅是香港电影口碑最好的时候,也是创作率最高的时候。在当时,香港一时之间电影的产出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可以达到每天一部的水平。
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于香港电影是非常期待的,这些期待以及市场的需求,才使得当时香港的电影制作人如此快速的制作出非常多的电影。并且当时的香港电影正好是达到一个顶峰的状态,不论是在拍摄以及选取演员这些方面都非常的快速,而且当时拍摄电影的导演是非常多的,这些因素才使得在当时的香港每一天基本上都会产出一部电影。
④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
《兽性新人类》是一部香港电影,剧情是这样的,
性格孤僻的阿文从没有恋爱经验,又不善与人相处,经常被同事欺负,只有阿玲愿意和他交往。阿文从中医师爷爷的遗言得知家中收藏“毒经”一书,立刻学习提炼令人性欲大发的药丸。成功后文即用来戏弄同事,使各人不断发生性关系,后来阿文竟兽性大发,连好友阿玲都不放过,结果酿成凶杀案。望采纳!
⑤ 80-90年代港片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指的是拍摄时间)拍出那么好的片子
首先了解片子为什么慢,先从剧本开始,剧本5-15w字左右,首先按照网络写手的速度十天就能搞定,但是哪吒的剧本写了好几年。
其中原因是因为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是有套路的,三段式,冲突,合适的台词设计。当一个电影完全不考虑逻辑漏洞,不考虑台词深度的时候剧本的速度能加快几倍到几十倍。
香港电影的优势是用强烈的冲突和紧张的情节会让观众忽略片子本身的漏洞,这叫以瑕掩瑜。
从演员来说摄影来说,一个严格的片子是要出分镜,严格控制演员走位表演深度,严格控制摄像机运动构图,一个认真的片子一般一天只能拍几个镜头。
香港电影因为不是过于注重走位摄影机运动,只把大故事讲清楚自然拍摄速度快。
从后期来说,后期特效是特别占用时间的,一个电影级别的人物模型制作周期至少两三个月,三维场景也是,外加后期渲染,和特效。时间成本一下就上来了。
香港电影基本没有运用特效拍摄的,后期调色校色都很少。
从演员来说,香港有成熟的产业链,摄影师演员,道具服装,等。都很快能就位。
前期中期后期下来,其他电影几年的时间,香港电影只要几周就能出来一部。
⑥ 求一部香港电影,讲的是一对夫妻搬进了一幢别墅,一天女方的母亲来了,
电影片名:触目惊心
英文片名:Insanity
电影类型:惊悚/剧情
电影级别:IIB(香港)
电影片长:77分钟
公映时间:1993年03月18日-03月31日(香港)
电影票房:HK$4,878,450.00(香港)
出品公司: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香港)
摄制公司:东方电影出品有限公司(香港)
演员表:
任达华……饰演邓秀
周海媚……饰演Nancy
黄百鸣……饰演John
影片简介:
John与Nancy是对恩爱夫妻,为逃避城市挤逼及紧张,便搬到一新建的乡村渡假屋居住,而他们更是第一伙住客,而一个识看相算命的朋友说Nancy的气色很奇怪。怎料一晚,John很夜还未回来,却来了一个精神病的警察,一个杀人凶手,一场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追杀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