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它究竟是如何跌落神坛
香港电影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受到了多个国家追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东方好莱坞却从神坛跌落。以笔者浅薄的认知而言,香港电影的衰落原因有五。第一,资本的转移;第二,观众审美疲劳;第三,好莱坞电影工厂的冲击;第四,周边国家以及内地的电影发展;第五,人才断层。
人才断层;在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百花齐放,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都有一批响当当的人物。但如同上面所讲的香港电影开始衰落,原有的人才不得不开始思考出路在哪。他们没有留在香港帮助香港电影重新崛起,而是选择了外出淘金甚至直接退隐。让原本人才济济的香港电影人,突然之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就加速香港电影的衰落。即便是后来有像《无间道》《追龙》等等优秀电影的出现,但也只是香港电影仅有的挣扎。
2. 香港十大经典电影排行榜,不看后悔一辈子(影迷必看)
香港十大经典电影排行榜。香港电影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风靡整个亚洲,被称作东方好莱坞。同时造就了一批不可磨灭的经典电影和天王巨星,时至今日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如今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但我们依然可以从香港十大经典电影中去感受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今天小编将从多方面,多类型评选十大排行榜。
十、《黄飞鸿》系列
《黄飞鸿》系列绝对是许多孩子儿时最早对于功夫的记忆,系列电影成功地将黄飞鸿这个广东民间人物塑造成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神话英雄,也创新了拳脚功夫的印象,古装武侠片终于全面复苏。此外,在《黄飞鸿》系列中,颠覆过往黄飞鸿英雄形象,加入母子、爱情等课题,所呈现的黄飞鸿不再只是单纯的父权体系下的英雄,而是有冲突、矛盾、弱点的男性。在华语功夫片的历史上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功夫皇帝李连杰把黄飞鸿的一代宗师风范演的栩栩如生,也标志着李连杰功夫皇帝地位的确立,徐克也凭《黄飞鸿》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殊荣。而那一首《男儿当自强》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中国人内心的自豪感与男儿的热血也被点燃。
九、《赌神》系列
《赌神》是王晶最值得称道的一部作品,它不仅取得了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更打破了香港电影票房的记录 ,后来《赌神2》再次打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它开创了香港赌片时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个银幕英雄赌神高进。
它的出现使得香港电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使得后来的《赌圣》《赌侠》系列都受它的影响。我想很多人会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把《赌神》放进香港十大经典电影当中,其实把它放进来不仅是因为它的经典,也是小编对八九十年代王晶电影的一个认可,虽然现在王晶早已沦为烂片大王,但试问一下80后90后有谁不是看王晶的电影长大的呢?再多的烂片也不能抹去他的当年的才华。
八、《监狱风云》
林岭东1987年拍摄了《监狱风云》,距今为止已过20年。经典电影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与时间的逝去没有关系,今天看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
它比美国著名的黑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还要早几年,而它比《肖申克的救赎》的经典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代表着香港电影最鼎盛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关于黑狱的电影至少可以放进同类型监狱题材的世界顶级电影里去,而它在华语电影圈里也绝对是杠鼎之作了,香港十大经典电影少它不可。
七、《枪火》
《枪火》可能许多人都没有看过,但小编个人认为是杜琪峰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是吴镇宇最好的一部作品,吴镇宇凭这部电影拿下金马最佳男主角,张耀扬夺得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而杜琪峰更一举拿下金马奖最佳导演与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银河映像也更凭这部电影,成为拍摄香港黑帮电影的代表公司。
《枪火》标志着黑帮类型和动作片的一次大突破。幕与幕之间,有很多静态场面来表示各人的等待。由于静的时间长,当一有动的事件(枪声)发生时,由静突变为动的爆炸力便出来了。英雄的造型,不同于八十年代吴宇森创立的周润发小马哥的威武形象,没有穿黑大衣或手拿双枪,没有转身扫射,没有血浆四溅,没有跳接和慢镜头,有的只是人物的镇定和精彩的站位。每个枪手都以一副冷峻孤立的型态出现。更有兄弟之间的尔虞我诈,非常值得一看。
六、《无间道》
2002年,《无间道》横空出世。《无间道》是香港电影近十年来最好的作品,被称为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得主(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撇开电影本身不谈,就凭这四位影帝就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经典,更何况还有刘伟强。
《无间道》也因此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举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项大奖。这部电影也使得导演刘伟强挤身香港最卖坐导演行列,也为梁朝伟夺得了他生平的第五个金像奖影帝。《无间道》在内地甚至全亚洲的影响都是空前的,他给处于低迷的香港电影注入了一针强效剂。随后美国买走了剧本,翻拍了《无间行者》,马特达蒙与莱昂纳多主演,而影片也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
对于许多人来说,《无间道》就是他们心中的香港十大经典第一位。
五、《甜蜜蜜》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获当年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最佳导演 、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奖等十项大奖,同时获第34届中国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六项大奖,可以说是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甜蜜蜜》电影也和歌曲一样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
四、《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有许多个故事供后人凭吊。它代表了徐克的黄金时代,天才的想像力和市场的口味难得相遇,徐克电影工作室就此成为一个品牌。
它是资深武指程小东走上前台的一个照面,尽管程氏之前已经执导过《生死决》等电影,但是《倩女幽魂》让他的导演才华广为世人所知。我想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一首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痴情男人,绝艳女鬼,双心之恋难以世成,只好终将告别之际,王祖贤张国荣双双饱蘸墨恨,缠绵难舍,携手写下一曲人鬼不了之绝唱。不论什么样的香港十大经典电影排行榜,《倩女幽魂》都必定入选。
三、《大话西游》系列
它是周星驰最经典的一部作品,也是刘镇伟最经典的一部作品,但这部电影在当时并不受欢迎,票房失败,评论遇冷,刘镇伟也因此心灰意冷,远走加拿大。直到两年后,《大话西游》在内地火了,周星驰更被称为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刘镇伟也被冠以后现代主义电影一代宗师的导演名号。
《大话西游》不但是周星驰的转折点,也是刘镇伟的转折点。刘镇伟终于吐出一口票房恶气,而周星驰更是凭借这一部电影横扫香港、内地、中国台湾影坛,成为无厘头文化的代表。而刘镇伟那一句只为嘲笑王家卫不敢说爱的台词也成为了经典。真正使《大话西游》成为一部经典的,是一段谎言。因为这谎言最后骗到的不是别人,而是当初撒下这个谎言的男人。
片中的至尊宝、紫霞仙子、唐僧、对白,歌曲一生所爱都随电影一起被放进了香港十大经典电影。
二、《阿飞正传》(王家卫电影系列可入选)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故事以六十年代初期为背景,折射的却是90年代人们疲惫的灵魂。《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香港十大经典电影。
而王家卫独树一帜的风格早就了《春光乍泄》、《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东邪西毒》等多部经典电影,而王家卫也代表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
一、《英雄本色》系列
剧中小马哥的形象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酷的代表。
《英雄本色》成就了四个低落的男人,一个是被称为票房毒药的周润发,一个就是被称为无片可拍的吴宇森,一个是已经过气的狄龙,一个是负面新闻缠身的张国荣。四个失意的男人走到了一起,再加上徐老怪的帮助,一部经典影片就这样诞生了。《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片中小马哥美元点雪茄的镜头也成了潇洒不羁的经典,抢在他手中握的随性、飘逸。当年《英雄本色》也火遍全亚洲,在韩国上映后,韩国国内与电影中同款的墨镜、风衣、外套等都卖到脱销。
3. 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它究竟有过怎样的辉煌史
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它的辉煌史在于出现了众多让人耳熟能详的好电影,比如:《赌神》系列、《黄飞鸿》系列、无间道等。上个世纪90年代绝对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那时的香港电影不光火爆香港,更是风靡中国内地以及国外电影市场,凭借着优秀的电影构思以及比较出色的制作水平,香港电影赢得了西方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更是诞生了像成龙以及周润发这样名扬海外的华人演员。
虽然如今的香港电影市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那份辉煌,不过它的辉煌历史仍然存在,而且,我们也相信,总有一天,香港电影会再次带给我们惊喜。
4. 香港,凭什么能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美国洛杉矶,不仅有著名的NBA湖人队,同时还有世界闻名的电影中心——好莱坞。“好莱坞”指的是美国电影工业,很多“战绩彪炳”的电影公司均设于此,如迪士尼、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影视等等,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地名“荷里活”正是好莱坞的译名。
1994年,周星驰电影一枝独秀,但是已经呈现两极分化
体现非常明显的是1994年,票房高于1000万的仅仅只有20部,票房低于1000万元的港片占据上映影片量6成,虽然仍旧有周星驰挑大梁。但这一数据在1993年,高于1000万票房的作品占据30多部,1992年同样有30多部。
在好莱坞电影的迅速扩张市场之下,影院追逐利润的出发点是不变的,港片需求量下降,占据港片大头的外埠市场同样如此。此消彼长之下,西方好莱坞逐渐把东方好莱坞的市场吞噬
后记
东方好莱坞有着属于他的骄傲,它曾让港片成为全亚洲共同的话题,甚至让大洋彼岸的欧美人也只能叹服。现在的港片已经融入华语电影,不仅有古天乐、张家辉、刘青云、郭富城这些老牌港星每年的作品,同时《流浪地球》(特效团队有贡献)、《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等等电影里都有港片电影黄金时代积累下来的经验。
相比曾经被称之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现在的华语电影俨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这里有更多的电影人,更大的市场,甚至让漫威电影提前首映的能力,这就是华语电影的底气。
5. 我想知道香港电影工业巅峰时代vs好莱坞
香港的电影从来不能与好莱坞相提并论。单纯从出口数量来说,香港巅峰时刻超过日本。但是是因为香港人拍电影就是给外面看的,而华人数量又多。尤其东南亚。论艺术上的贡献,香港电影在世界坐标内根本不值一提,虽然吴宇森、王家卫也打出了一定影响。但是好莱坞的电影,深刻影响到欧洲,比如法国新浪潮那一拨人就学习过约翰·福特的西部片。好莱坞不是只有商业,即使是商业片,由于有欧洲传统文化的底子,也能拍出风格。《星球大战》的故事就有点儿侠盗罗宾汉的味道。而香港电影很多是以低级趣味做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