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一部香港电影:一个男人利用元神出窍JS少女,警察却没有证据抓他……最后还是被绳之以法。
片名:不解之谜
分类:电影(恐怖片)
产地:港台
主演:李克勤/小雪/罗兰
导演:黄家辉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内容介绍:青年警官邓逸思(李克勤饰)接手调查一起连环奸杀案,他仔细分析凶手的作案习惯与性格特征,终于在嫌疑犯陈永强(吴毅将饰)再次作案时当场将其抓获。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陈永强被捕入狱期间,奸杀案仍再度发生,据现场目击证人指证,这些案件仍为在警方监控中的陈永强所为。逸思对此奇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自己就目睹陈永强在案发时间并未外出。在警局清洁工盲婆(罗兰饰)的指点下,他才发现陈是利用“元神出窍”的能力行凶,与此同时,他亦发现自己的女友晓文(小雪饰)就是陈的下一目标,逸思遂在危急之时破坏陈的肉身,阻止了又一起奸杀案件。奸杀案告破之后,紧接而来的是连环谋杀案,逸思在每个凶案现场,都看见了两个身着西装的怪人,逸思怀疑他们就是职业杀手,但每次两人都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神秘失踪。他再次求助于盲婆,才知道凶手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头马面”,他们专门把那些阳寿已尽却又命大的人送进阴间,而他又发现自己就是勾魂使者的下一个目标,为了躲过这一劫,逸思决定在女友的帮助下用假死来度过危难……
是这个吧?
Ⅱ 香港邵氏电影里的香港演员们为何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以前香港邵氏电影大部分说的都是国语,注意这个国语和普通话还是有区别的,但都是一脉相承。
早期的香港电影是有鄙视链的,有钱有文化的看英语、有钱没文化的看国语、没钱没文化的才看粤语。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粤语片的质量最差、档次也最低,所谓“粤语残片”就是指1973年之前的粤语片,产量很多但质量好的屈指可数。到了1972年全香港一共出品了几百部电影,里面居然没有一部粤语片,可见当时的粤语片有多惨淡。
不过万事万物触底之后都会反弹,到了1973年在楚原的积极争取下邵氏拍摄了第一部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这部电影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并在当年力压李小龙取得了年度票房冠军。经此之后粤语片逐渐回暖,并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香港流行文化的兴起逐渐成为主流,开创了辉煌的东方好莱坞时代。而邵氏公司因为一直坚持不拍或少拍粤语片,票房逐年萎缩最终不得不关闭了制片业务。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以上,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吧
香港邵氏电影里的香港演员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对这个提问存疑。但我还是先假设题主的设问成立,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1)能说普通话的香港演员大陆背景,一般来说其父母一辈是从大陆在解放前后一段时间来港,或者有在大陆“生长”的经历,自然普通话比香港本土演员好。比如,秦沛姜大卫尔冬升三兄弟、林雪、林威等等。
(2)香港本埠市场不大,票仓有限,因此其主要票房市场在台湾(尚未进入大陆)。这样一来,很多香港演员都会练习普通话,包括一些香港歌星为了出国语唱片,都会苦练国语,比如张学友刘德华等人。
(3)香港演员能说流利的普通话是题主的误解,个人觉得那应该是国语配音,而且是台湾演员的配音。同时,在这里也纠正一下:之上所有的普通话表述不严谨,严格地说,那应该是叫台湾的所谓“国语”,不是普通话。
所以,个人觉得,香港演员能说流利普通话的只是少数。老一批演员里,在香港土生土长的明星中,普通话讲的不错的上有洪金宝,下有谢霆锋。歌星里头,老一辈的张国荣的普通话讲的相当不错,可能是拍过《霸王别姬》的缘故,一些用词用典都很内行。90年代走红的这一批明星里,张学友的国语讲的很好,到现在也还是很好。
这其中,有个奇葩,那就是刘德华:他在80年代的国语就讲的很好,因为当时他们是跟着台湾的国语老师发音,讲话很有台湾腔。但香港回归后,他的咬字发音很想学好普通话,刻意去在意一些卷平舌后鼻音等等,结果,节奏有些乱了。所以,你现在看刘德华讲的普通话,听起来还不错,但其实并没有80年代自然(很多视频可查)。
香港邵氏电影中,老板邵逸夫就是从大陆(浙江宁波镇海)出去的,而且国语片当时也有一定的市场。这其中,古天乐、蔡少芬是两个反面典型,进入内地拍戏这么多年了,普通话还是讲不好,尤其蔡少芬找了个内地老公,普通话仍是硬伤,最好别开口,开口你能哭……
配音
应该是配音!
为了钱啊。内地这么大的市场
有两部分原因,一部分演员是从内地过去的,祖籍就是大陆的,所以会说普通话,还有一部分是后期配音,或者是有语言天赋,学的快的香港人[泪奔]
Ⅲ 香港老电影,为什么里面的人都说普通话的
香港电影分三个时期,一个是解放后,大批上海电影工作者南下补充香港电影从业人员,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不是广东人,基本上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到70年代左右,本土电影从业人员成长起来后,开始了粤语长片和功夫片,基本上都是粤语口音(因为普通话是大陆,感觉很土很落后),2000年后香港电影没落了,大陆的电影起来了,主要是热钱多,有金主愿意投资电影,现在的香港电影没有一两个大陆演员肯定投资都不大。
如果你指的香港老电影,指的80年代的,那是因为香港电影要考虑台湾票房,所以都有两版粤语和国语,注意,只有台湾的普通话叫做国语,大陆的普通话就叫做普通话,你现在买正版的DVD香港电影,都是国粤双语的,比如像《卧虎藏龙》还能买到国粤英三语,而好莱坞的动画片,有时会有两版的国语配音,就是一版是台湾配音一版是大陆配音的
Ⅳ 为什么香港最早期的电影是普通话的
因为当年的香港电影还要顾及台湾市场,所以是以国语为主的。即使是后来粤语片兴起以后,大多数也要制作国语版。
Ⅳ 电影《跛豪》国语版和粤语版的区别
区别:语言不同
区别:国语版的有配音,是普通话版本的;而粤语版的是原版,也就是香港拍的原版,没有配音,是原音。
《跛豪》是由麦当雄出品,潘文杰执导,吕良伟、叶童、郑则仕等主演的香港黑帮人物传记电影。
该片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枭“跛豪”(真名吴锡豪)的生平为题材,描述大毒枭跛豪发家史及如何与贪污警察称兄道弟的故事。电影于1991年4月15号在香港上映,获得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5)香港的电影有没有国语的扩展阅读:
《跛豪》剧情简介:
1962年,内地正值经济困难时期,随难民潮逃到香港的汕头青年伍国豪(吕良伟饰)因不甘被黑帮欺凌,投靠黑帮大佬肥波(郑则仕饰),几场拼命的血战后,他被肥波重用,在黑帮中确立下地位,势力越来越大。
渐感威胁的肥波设局令伍国豪被毒枭追杀,虽没使其毙命,却也让其残了一条腿,但他自己终被对方设计陷害锒铛入狱。靠雷总华探长夺位,伍国豪接下肥波所有地盘,成为黑帮四大家族之首,又因他愿出钱替为其效劳的警界中人买探长做,警署成为他贩毒的保护伞。
然而随着1973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的临近,加上他因位高权重狂妄自大导致众叛亲离,其运势开始一路下滑。
Ⅵ 有没有国语版的天师撞邪
有国语版的天师撞邪。
《天师撞邪》是一部中国香港奇幻电影,于1983年8月24日在中国香港上映,由袁和平执导,袁祥仁、袁信义、袁日初和高雄一同主演。对白语言有粤语、普通话。
讲述了青城山天师教掌门师弟醉道人武艺高强,法术精通被派去看守天牢,但因醉酒贪杯、职责疏忽,致使被囚禁的重犯邪胜正逃出天师教,危害人间。
邪胜正为练习毒功,排除师弟和徒弟寻找至阴之时出生的童男童女,练就九阴童子功,意图向天师教报复。民间玄门世家单传游白云刚巧为至阴童子,在机缘巧合下结实了醉道人,一同对抗邪胜正的阴谋.....
(6)香港的电影有没有国语的扩展阅读:
《奇门遁甲》推出后袁和平紧接着又拍了《天师撞邪》、《鬼马天师》、《阴阳奇兵》等灵幻功夫片,继续在各种稀奇古怪的神奇动作桥段设计方面下足气力。可惜这几部影片只以节奏奇观取巧,情节内容却简单粗糙,因此最终沦为形式主义之作,反响甚微,票房也愈来愈差。
《天师撞邪》对中国民间法术的演绎,更多仍是天马行空,因此电影里出现了神奇埕人、移形换影、隔空点穴、钉影定形、飞陀放剑、甚至活人般的“七星木头人”等,更有潜入阴间抢令牌,搞出油锅和纸桥等,大玩茅山法术。
Ⅶ 早期港产片为何演员说普通话
在50/60/70年代,香港电影是有国语片/粤语片之分的,也就是说国语片就是只说国语(普通话)版不发行粤语版,粤语片就是只说粤语版不发行国语(普通话)版.
拍国语片的电影厂大多是在1949年后从北方迁到香港的,演员也大多是南下香港的非广东籍的演员,广东籍演员如果要拍国语片的话是要先学国语(普通话)的.
在50/60年代,香港国语片数量比不上粤语片,但制作质量明显高于粤语片,所以那个时期香港国语片占据了主流地位,粗制滥造的粤语片在60年代末几乎近于绝迹,但到70年代中期,粤语片重新兴起,而国语片反而走向了没落,到80年代后,香港已经再无国语片/粤语片之分了,而是一部电影分为国语/粤语两个配音版,粤语版供应香港本地或粤语地区,而国语供应给非粤语地区放映.
一些从国语片时代过来的演员,如去世了的鲍方/陈鸿烈,还在的岳华等人,如果留意的话,能听出他们所说的粤语并不纯正,可听出明显的口音,而广东籍的曾江,因为拍国语片的缘故,学了一口不错的"国语.
顺带说一下,在50/60年代,香港歌坛也是"国语时代曲"的时代,那时的粤语歌曲只有一些戏曲小调,完全不成气候,直到70年代中期,现代粤语流行曲才开始兴起,到70年代后期以后取代"国语时代曲"成为香港流行曲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