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投名状》深度解析是什么
《投名状》深度解析如下:
1、庞青云(李连杰)的投名状,是大义,是面向天下,面向人民的,他只忠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惜牺牲一切,所以他一直在赌。
在全军覆没时他装死逃过一劫,隐忍加入赵二虎的土匪队伍,随后寻找机会策反他们,所以清兵打赵二虎时他并没有去阻止。
2、赵二虎(刘德华)的投名状,是小义,是服务与那帮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为了有口饭吃才被迫做了土匪,但还是经常受到官兵的欺负压制,甚至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他能够听从外来户庞青云的话去投军,并让庞青云做大哥,完全是为了那帮兄弟不再受人欺负,能光明正大的吃饱饭。
3、姜午阳(金城武)的投名状,是私义,只针对他们兄弟三个,只服务于他们结拜时的誓言:“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株之;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他们三个其实各怀鬼胎,地位悬殊,社会履历相差甚远,本就不是一路人,更不可能真心实意的结拜兄弟,都是时势所迫,所以最终结局在他们初次相遇时就已经决定了。
《投名状》剧情介绍:
大哥庞青云立志要让天下太平,二哥赵二虎是个盗亦有道的强盗,会留条活路给被劫村民,同时也会分给其他村民,深得民心。三弟姜午阳,从小跟赵二虎当强盗,被庞青云救过一次后,很崇拜他。因此三人立下投名状,结拜为兄弟。
庞青云利用兄弟二人投靠朝廷,并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把首领地位让给庞青云的赵二虎,两人理念不合。庞青云后期已经逐渐沦为朝廷的人,坑杀降兵、设计杀死赵二虎,以换百姓安宁。姜午阳为二哥报仇,无果。庞青云在自以为实现理想后,被刺客杀害身亡。
② 中国10部好看的盗贼片!“贼王”刘德华独占4部
偷盗类型电影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赢得观众的喜爱,堪称“完美犯罪”给我们平淡生活中,带来无法体会的犯罪“酷感”。在此盘点一下中国10部盗贼题材电影,看看哪大盗贼或大骗子招您喜欢?
片名之所以把绝色放在神偷前面,就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女神偷们各个身材火爆,连当时的吴君如即使依旧 搞笑 ,但身材也是很棒。这部理想主义色彩、女性主义色彩浓烈的影片,男人看了可能有点不屑,但女人看了还是会很振奋的。片中“我一直想偷的…其实是你的心”让人回味无尽。
一个女人和四个年轻盗贼、一个老贼的故事。杜琪峰用一个关于小偷的故事表达他对香港的爱与眷恋。故事动力非常强,简单而直接,丝丝入扣,行云流水一样,很多场面和细节写得精彩万分。最后一场打斗更是足以留名影史,还有音乐,长笛最好,恰如灵动文雀。
内地早年的一部动作喜剧片,充满无厘头风格,但在侠盗包德幽默滑稽的背后,却喷涌着感人肺腑的人性温暖。在《神探狄仁杰》中饰演闪灵的淳于珊珊,年轻时的表演自然流畅,童自荣配音配也非常贴合人设。该片虽然有稍许“仿冒”莫里斯伦布朗笔下的亚森罗平,但劫富济贫的主题,永远是芸芸们喜爱的内容。
影片没有过于强大号召力的明星,但该片精致出色的动作戏与高 科技 的高度结合,简洁凌厉的动作场面和曲折刺激的故事细节,皆超出当时港片制作水准,被誉为港版“碟中谍”,能夺得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绝对算是实至名归。
国际范、大手笔,标准的成龙风格电影。故事情节、影片风格与多年前的《飞鹰计划》一脉相承。多国取景、杂耍打斗、惊险刺激、诙谐 搞笑 等,无数个向巅峰时期成龙致敬的动作设计,让观众大呼过瘾,完全可以给出4星以上的赞誉。
雌雄大盗的带感设定,节奏明快。刘德华与郑秀文饰演的盗生和盗太,表面上一直都在斗,却在一次次对比中把给予对方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感情戏情节设置别具一格、诙谐幽默、巧妙真实,温馨中带着满满的感动,欢快圆满中又略带伤感。
让刘德华凭借饰演大盗张彼德,赢得了其人生中第一个影帝。影片重点强调的不是”黑白“,而是”灰“,所以对于刘德华和刘青云两人所饰演的人物才有了更多的塑造空间。两人异于常人的”高智商“对决,也恰好造就了两人的惺惺相惜,组成了一对相爱相杀的CP。
一趟飞驰的列车中,各种矛盾冲突均围绕傻根的天下无贼而展开。写实手法所展现的黑色幽默,在剧中构思了耐人寻味的纵深,人心的善恶之间彰显出真挚的 情感 。 整部影片带有浓重的冯氏电影的烙印,充斥着小市民的幽默,却也在背后折射出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
绝对是一部可以不假思索地用“好看”来形容的电影。从容不迫的故事情节,很放松、很巧妙、很幽默、很亲近。影片人物的刻画非常出彩,没有大牌明星加持,反而让人觉得亲切真实。芸芸众生,市井百态,虽然这不是现实主义的描绘,但黑色幽默的表现方式放到中国人身上却是那么地自然贴切。如果没有慧眼识珠的刘德华对该片的投资,也就没有了宁浩、黄渤、郭涛等人日后的大火。
吴宇森出战好莱坞前的经典动作片。该片不仅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和扣人心弦的高 科技 偷盗情节,也有激烈的枪战打斗和有关于生死的思考,还有浪漫动人的三角爱情和一以贯之的兄弟 情感 。哥哥,发哥,红姑的黄金组合,将暴力美学外壳下,一个盗亦有道的故事,演绎的精彩纷呈。
③ 《投名状》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意思看了没看懂!
《投名状》电影赏析:
《投名状》运用了极度写实的风格,正面营造了一个悲惨绝望的世界,将战乱年代的流离失所,贫穷,肮脏,饥饿,暴力,一呈现于大银幕,影像中浸满血与土的味道,让人不会有丝毫的神往。
序幕即是一场屠戮,逆光下尘土飞扬,两军兵勇野兽般地残杀与被杀,正片伊始,主人公庞青云从这一片死人堆中爬出,跟随着行尸走肉的步伐,带出了艰难苟活的底层黎民,穷困饥饿之下催生的亡命之徒。
“方圆百里已无粮,饿都饿死了,管他谁的粮。”金城武扮演的姜午阳在山村土匪劫军粮时的这句独白,令人印象极深,这就是赤裸裸的生存世界观。乱世之下,社会文明失序,人露出动物性的一面,逐渐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匪徒偷袭劫走太平军的粮草,清兵又径直摆端着火枪进村,尽数掠走,食物链环环相食。
土匪的老家,底层的山村,依靠暴力也无法摆脱穷与饿的苦难,在落草军官庞青云的建议下,匪首赵二虎与姜午阳率部下山,投靠清军。《投名状》是在一个冷兵器主导,又有枪炮出现的年代,展现出了战争的渗人。既有子弹爆头穿脸,大炮将人轰碎,也有刀刃削肉断肢,骨骼断裂的声音尖锐清晰。放下以往在武侠片中的飘逸风格,改为地板流的搏杀,出手没有多余的招式,只为杀伤取命。
尽管全片实质上只有攻打舒城一场展开描述的战争戏,以寡胜多的方案设计估计也能让军迷挑出很多不现实之处,李连杰也有一刀砍断十几个条人腿这样偶尔的无双。但《投名状》仍生猛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可怕,绝不是那种告诉你打仗很爽的态度。
而后来的苏州围城战,又回到了饥饿的问题上,死城围困,双方粮草殆尽,城外的清军要活活饿死,城里的太平军和百姓耗下去就要人吃人。开城之后,因为粮食的有限,又爆发了更为突破人道的射杀四千降兵事件,坑道中填满掩埋的尸体,触目惊心。
《投名状》剧情简介:
1870年秋,大哥庞青云(李连杰 饰演)在城墙顶俯瞰自己的就职典礼舞台;胸怀壮志的他,如果没有走上这条不归路,极可能是推翻腐败清庭的新中国革命者之一,可惜两个强盗和一个女人改变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的成功,也导致他最后的毁灭。这两个强盗是曾跟他矢誓生死与共的结拜兄弟:二哥赵二虎(刘德华 饰演)和三弟姜午阳(金城武 饰演),而那个女人正是二哥的妻子莲生(徐静蕾 饰演)。
赵二虎在乱世中沦为强盗,带着几百人到处劫掠,他为人盗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所以深得众心。赵二虎一生人最爱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妻子莲生,一个是十三岁便跟他做强盗的三弟姜午阳。在打劫太平军粮车的一役中,大哥庞青云这个陌生人为替姜午阳挡箭而受了伤,姜午阳深感救命的恩情,因此姜午阳对庞青云的崇拜竟超过他对赵二虎的崇拜。
在赵二虎等人的山村被清军洗劫,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后,姜午阳极力主张他们三人结拜为兄弟,由大哥庞青云带领他们投效清廷,赵二虎为了不想令三弟失望,也为了不想自己的一班同村兄弟陷入绝境,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首领地位拱手让给庞青云。
为实现天下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理想,庞青云借助以赵二虎、姜午阳为首的一班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营”暂时为清廷效力,原来是要借助攻打太平天国结集军力;但是随着他大权在握,庞青云变得越来越野心勃勃,令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碍。
他不惜和赵二虎决裂,屠杀被赵二虎劝降的太平军降兵,只为怕降兵造反。他利用姜午阳的狂热性格,说服他站向自己那一边。本来,庞青云距离成功已仅有一步之遥,但他的作为伤透了对他崇拜不已的姜午阳。就在他设毒计暗害了二虎后的就职大典上,就在权势如日中天的最辉煌时刻,庞青云竟横死于刺客之手。
(3)盗亦有道刘德华电影扩展阅读:
《投名状》是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动作片,于2007年12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讲述了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这三个结拜兄弟之间的恩怨纠葛。2008年,该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等奖项,李连杰凭此片获得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投名状》的历史背景,属于是一个平行的晚清,有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电影改编自晚清四大奇案的刺马案,1973年张彻曾经拍过《刺马》,但相比这部复仇片,陈可辛在《投名状》里显然倾注了更大的野心。
④ 李连杰主演的《投名状》是根据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改编的
看到《投名状》这三个字的时候。不是的,感慨时光蹉跎,岁月无情。《投名状》距近已有十二载。2007年看到《投名状》的时候,我当时还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孩子。更不知《投名状》背后有一个意寓深长的故事。恕我不才,姑借此题娓娓道来。
更为离奇的是罪犯张汶祥欲盖弥彰,说自己受人指使,又不说主谋是谁。就这样一来二往,含糊其辞。也不得已在一年以后草率结案,次年十月把张汶祥破腹挖心以告慰马新贻!
其实电影里也有相似情节,比如庞青云给赵二虎戴绿帽子。案件传言张汶祥刺杀马新贻,也是因为马新贻期霸张汶祥妻子。而且都是发生太平天国时期,案件里湘军不满慈禧对湘军的做法,所以刺杀新上任两江总督马新贻。这和《投名状》庞青云上任遇刺如出一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网络“刺马案”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