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历史
香港国际电影节自举办以来,一直被誉为亚洲电影荟萃之盛会,也是回顾香港电影辉煌历史的舞台。
1970年代,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本地观众,此建议旋即得到议员及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选映了三十七套电影,观众人数只有约16,000人次,并只有香港大会堂一个放映场地。
由于第一届的成功,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为期十六天。复活节是香港的公众假期,最长可达一周时间,痴心的影迷刚好可以放开手边事,留下“一日赶三五场”的难忘记忆。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知名电影。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推荐好的电影。从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在继续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2000年,由于市政局不再运作,电影节改由香港特区政府属下,由原来市政局分拆出来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2001年,第2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香港艺术发展局首次合办。2002年至2004年,则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由2005年开始,电影节正式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举办。